發表於2024-12-23
推薦1: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莆田廣化寺、扶風法門寺、北京龍泉寺方丈,《法音》雜誌主編——學誠法師一部開示文集,在佛教信眾心目中威望極高。一代高僧與您麵對麵談學佛與調伏內心。
推薦2:
內容通俗易懂,僧眾皆宜。既有佛法的教理教義,又有結閤現世生活的諸多方麵進行深入淺齣的佛法詮釋,將深奧莊嚴的佛學智慧化作口耳相傳的淺顯妙語,娓娓道來,十分親切。學誠法師始終以一顆慈悲佛心為蕓蕓眾生指引道路。
推薦3:
首部寫給僧眾的一套充滿法喜的學佛修行指南。藉助佛法的力量自覺發願承擔,開啓智慧、通達、慈悲的人生。打開本套書,拈花問佛,洞察世事,發自內心深處地修行。
推薦4:
律己其誌剛,接物其氣柔;學修不齣門,聲教及遐陬;如何辦道場,儻於此間求。
——中國社會活動傢、宗教領袖、書法傢、佛教居士趙樸初為學誠法師題詩
《學誠法師文集》為中國佛教協會新任會長學誠法師的佛法文集套裝,共計8本,《學誠法師文集係列01:信仰與對話》《學誠法師文集係列02:和閤與願景》《學誠法師文集係列03:責任與擔當》《學誠法師文集係列04:佛法與人生》《學誠法師文集係列05:智慧與成功》《學誠法師文集係列06:修行與念佛》《學誠法師文集係列07:持戒與覺悟》《學誠法師文集係列08:齣傢與修道》。
這套文集顛覆瞭一般佛法論文艱澀的寫法,而是結閤現世生活的諸多方麵進行深入淺齣的詮釋,真正做到瞭將佛法融匯於齣世與入世之間,使得整本書稿通俗好懂。這套書收集瞭學誠法師近年來有關佛學義理的研討,深入淺齣地探討瞭佛教的現代化、國際化等極具前瞻性的佛教發展方嚮,對佛教的前途和發展,及對全球融和與和平都提齣瞭建設性的建議。
學誠法師,俗名傅瑞林,1966年齣生,福建仙遊人。1982年於莆田廣化寺定海長老座下剃度,並依止圓拙老法師修學。1991年於中國佛學院獲碩士學位。2007年獲授泰國硃拉隆功佛教大學教育行政學榮譽博士學位。2010年獲孟加拉國阿底峽大師和平金奬。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秘書長、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福建佛學院院長、福建莆田廣化寺方丈、陝西扶風法門寺方丈、北京龍泉寺方丈、《法音》主編等職務。
《學誠法師文集係列:信仰與對話》
序/ 004
I 章前語/ 008
宗教關注全球化問題/ 010
應當充分發揮宗教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025
宗教者如何麵對受難者/ 042
有信仰的人容易有道德自律的精神/ 046
II 章前語/ 066
讓世界因多元宗教的存在而更加和諧更加美麗/ 068
共享宗教智慧 共享和平安全/ 078
開展多元宗教對話 共建和諧世界/ 090
加強對話 密切閤作 共建多元和諧的人類精神傢園/ 103
和平與和諧作為人類的選擇/ 112
中國高僧的和平觀/ 119
III 章前語/ 122
宗教文化在治國安邦與經世濟民中的作用/ 124
關於宗教與文化發展的思考/ 130
經典翻譯與宗教傳播/ 135
從媒體傳播看東西方文明的差異/ 141
不同文明之間的兼容性/ 149
文化的力量/ 160
IV 章前語/ 184
對新世紀中國宗教的一些思考/ 186
宗教研究的方法與途徑/ 201
把握輿論方嚮 適應時代步伐/ 207
加強國傢文化軟實力建設/ 213
儒釋道文化與社會和諧/ 221
參考文獻/ 226
……
I章前語
信仰的失落使個人無法找到“終極關懷”,無法實現生命的根本轉變,從而沉淪於各種欲望之中。
個人由於喪失瞭和整個世界的豐富完整的聯係而使自我成為單嚮度的占有財富的“掙錢機器”,道德危機也就在所難免瞭。
有信仰,它就會成為人的性格裏麵一種穩定的力量和作用,這樣自己就會從內心裏頭來規範自己,約束自己。
一個人對於宗教的信仰,不應該隻是情感上的感動和思想理論上的認知,他更需要進一步付諸行動……把取之於宗教的生命動力,不隻是狹義地實踐於個人的倫理道德生活,更要投身到參與社會上各個層麵的關懷行動,使其信仰得以生活化,同時生活也得以信仰化瞭。
宗教不但在現代世界繼續存在和發展,而且構成瞭廣大信徒道德生活的基點,它是社會道德建設必須麵對的一個基本的文化背景,一個可資藉鑒的價值參照係統,一種豐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德資源。
隻有實現世界宗教界間團結互助,纔能實現世界各國的團結互助;
隻有世界宗教和平發展,世界人類纔能和平發展。
宗教者如何麵對受難者
宗教通常源自於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敬畏,包括對天地自然的敬畏以及對宇宙法則的敬畏等等。在這些對象麵前,人類是那樣的渺小,以緻於當災難來臨時,人類顯得是那樣的無助。憑藉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人類將“人定勝天”的信念也發展到瞭極緻。盡管有些災難通過科學的預測與事後的補救,能夠將對人類的傷害降到最低,但因為人類活動而對自然産生的乾擾並因此引發的災難,大大削減瞭人類正麵努力的成果。因此,與過往相比,對今天的人類來說,自然災難所引發的苦難絲毫也沒有減少。作為人類大傢庭中的一員,宗教者在麵對災難的受難者方麵,理應承擔更多的責任。
首先,宗教者當以解決受難者現實苦難為起點。在無情而又極具破壞力的自然災難麵前,受難者大都在極短的時間內,失去能夠支撐自己生存的物質基礎,乃至於身心受創。能夠重建傢園,恢復正常的生活,醫治受到傷害的身體,是此時的第一要務。宗教者可以發動眾多的信眾,來為災區做力所能及的貢獻,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與受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這也是後續救助的基礎。
其次,宗教者當以醫治受難者心理創傷為重點。與恢復正常生活及醫治身體病傷相比,受難者心理的創傷則是更加難以恢復。受難者或受到從未經曆過的災難的恐嚇,或受到失去親人朋友的痛苦。種種心理上的創傷大都會深埋心底,若不加以疏導,便會伴隨終生,極大地影響受難者後半生的幸福感。宗教以其超越的時空觀及對生命現象的洞察,通常能夠給人以心靈的皈依和寄托。因此,宗教者在醫治受難者心理創傷方麵,擔負著世間人難以承擔的責任。
第三,宗教者當以塑造受難者嶄新生命為期盼。災難對受難者身心都造成創傷,而宗教者的責任不僅是幫助受難者醫治這種種創傷,更可以幫助受難者塑造自己嶄新的生命。災難不僅僅使人們痛苦,更能夠讓人們從中得到成長。沒有經曆睏難和挫摺的人生,很難具有深邃的智慧;同樣,當人們經曆從未有過的災難時,也可以更加深刻的體悟人生,能夠真正看開、看淡,認識到生命中真正寶貴的事情是什麼。
第四,宗教者當以與受難者共同成長為終歸。通常人們會以為受難者是弱勢群體,是需要關懷的對象,這也使宗教者無形中會以幫助者自居。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幫助者和受助者是平等的。受助者應當心懷感恩,接受來自幫助者的幫助;同樣,幫助者也應當心懷感恩,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幫助者或能更加真切地體會到自身存在的價值,而價值感通常是決定一個人能否生活的幸福和快樂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宗教者在幫助受難者時,當自始至終心懷感恩,這看起來是在幫助受難者,實際上也是在幫助自己。
來自自然的災難,是人類所恐懼和極力避免的。然而,這些災難的價值並不都是負麵的。災難讓人們更加真切體會到和平的價值,從而不遺餘力地維護和平;災難還讓人們更加真切地體會到,能夠健康地活著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從而使人們更加珍惜看似平凡的生活與生命。不僅如此,當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民族的人們遇到災難時,能夠引發真正的同情心。正是這種可貴的同情心,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人類的命運是那樣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有信仰的人容易有道德自律的精神
王魯湘:自從佛教傳入中國,便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相融閤形成瞭儒釋道三教互為錶裏、相互依存的文化景觀,影響著中國社會的方方麵麵。中國是一個建立在血緣宗法製度上的國傢,佛教作為一種齣世的宗教,怎麼適應中國人現世的倫理生活呢?有人說,佛教是倫理性的宗教,其所宣揚的五戒、十善、四攝、六度和八正道等等思想有著豐富的倫理色彩,佛教的善惡觀、慈悲觀、人生觀、緣起觀等等,對於淨化人心,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的現實啓示意義,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佛教倫理?它與現在的社會道德是否脫節?今天我們所討論的話題就是“佛教關切社會道德”,讓我們掌聲歡迎學誠法師!
王魯湘:我和學誠法師還真是有緣。2007年的時候,做《文化大觀園》節目,我到北京西山的龍泉寺采訪過學誠法師。法師多年來一直緻力於弘揚佛法,尤其是探討佛教與現實生活的這種關聯。我們今天做這個節目,其實有一個很沉痛的背景,就是這些天,全國都在討論佛山小悅悅這件事情,一方麵,是我們的經濟建設在突飛猛進,一方麵也不容諱言,就是我們的國傢、我們這個民族在道德倫理方麵的滑坡現象也非常的嚴重,那麼法師您覺得像佛山的小悅悅事件摺射齣瞭我們現在一些什麼樣的世道人心方麵的問題。
學誠法師:這件事的確非常值得我們去反省,兩輛汽車從兩歲的小孩身上碾過,18個人路過,熟視無睹,用佛教的話來講,就是缺乏慈悲心,見死不救,是多麼悲哀的一件事情!從這一件事也可以說明我們社會的道德存在問題。過去我們常常聽到的是道德的滑坡,但現在聽到更多的是道德的危機,危機的這個程度,遠遠要大於滑坡。那麼為什麼會發生危機呢?我覺得道德它應該是自律的,法律、紀律它是外在的、他律的,如果我們一個人,缺乏瞭內在的自律精神,那麼他的行為很可能就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秩序,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康德(Immanuel Kant)說過:道德的基點有兩點:一點是普遍性,一點是道德的自律。道德的自律又有兩個前提:一個前提是靈魂不朽,第二個前提是上帝存在。上帝存在就說明社會的公正,靈魂不朽就說明我們人死瞭以後還會存在。那麼道德的普遍性是說明我們這個人無論在任何的時空下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佛山的事件摺射齣人的道德的自律需要去反省。
王魯湘:我們知道,指導整個世界和我們中國人現代生活的,有一個很強有力的觀點,就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傳入中國的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人類生存法理。這種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所謂法理,在喚醒陷於麻木、沉淪的中華民族奮起、抗爭、崛起,可能有一定的進步作用,而且也成為當時新文化中的一些先進知識分子極力宣揚的東西。但是我們現在看,一百來年的這樣一種社會實踐,它確實帶來瞭很大的負麵價值,一些負麵的影響。關於這種大的人類生存的法則問題,佛教有沒有可以對衝這種像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一些大的法則呢?
學誠法師:佛教主張“眾生平等”。這個眾生,不僅是人類,包括其它物種,其它的動物;佛教還講,依報、正報是不二的,就是說人和環境也是不可分離的。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發展到現在就形成瞭弱肉強食的這樣一個狀態。長期以來,西方的人類中心主義、個人中心主義的思想傳入到中國之後,我們不知不覺接受瞭這樣的一些觀念,使我們過去所認為的:我們人,僅僅是宇宙當中的一份子,我們人的行為,以及行為的後果同這個世界、同他人有著極其緊密、豐富的聯係,所謂“天人閤一”的觀念慢慢淡化瞭。我們佛教所要主張的,是對所有眾生的苦樂問題的關切,以及對我們人所生存的環境的關切。人是不可以脫離環境而很好地生存、發展的。同樣,一個人要過得快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王魯湘:我們知道,在西方,特彆在一些發達的西方市場經濟國傢,它同時也是一個法治國傢,作為一種市場經濟的製度,它當然要鼓勵這種個人主義,讓每一個人去為自己的利益奮鬥,但是當每一個人把自己的利益擴大化,或者是放大到一個沒有邊界的情況時,其實所有人都無法生存。所以在這個基礎之上,為瞭節製這種個人的無節製擴張,又建立瞭多如牛毛的法律,用法律體係來規範人們的行為邊界,所以它的市場經濟是建立在一個法治環境之中的。可是我們中國現在的情況好像還沒有做到這一點,一方麵我們在鼓勵人們在市場經濟中為自己的利益去奮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麵,我們的很多法律和法製建設卻沒有能夠緊緊地跟上,或者說我們的法律建設的水平還很低。
學誠法師:法律隻能管住人外在的行為。一個人認為說,自己能夠取得證據,按這種證據來推論,結果能夠成立,他就敢去做。如果一個人,有內在的道德自律,他就不會這麼去做。在西方,律師那麼多,特彆是美國,比我們中國要多許多倍,而實際上,一般人要去打官司,也是打不起的。所以,我覺得,在一個文明的國傢裏頭,既需要法治的健全,更需要內在道德自律、文化秩序自淨的這種精神。
王魯湘:對。維持一個社會的和諧穩定,道德的自律是一個成本最低的約束。那麼請教法師:道德缺失事故頻發,社會道德遭到嚴重質疑,儒傢文化影響下的中國社會麵臨怎樣的道德危機?
……
學誠法師文集(套裝共8冊)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學誠法師文集(套裝共8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老樣子,京東買東西習慣好評,因為東西太多不想說多好瞭,物美價廉送貨快,京東鑽石plus會員很久瞭,售後服務也好,如果偶爾齣現小插麯也會給完美解決,所以選京東就對瞭,選京東品質生活沒有錯,沒有色差,跟描述一緻、
評分好書推薦,喜歡,好書推薦,喜歡
評分非常好的書,很值得一看,強烈推
評分相信京東物流特快,而且還有摺扣
評分很不錯,值得一讀,準備送人的
評分快樂,其實沒有那麼復雜。信手拈來,當下就是。賢二就告訴我們,當我們遇到睏境的時候,一起來“二”一下。放下架子,擺齣自己舒服的狀態來。常常把想不開、不愉快的事放在心中,就猶如蘊集腐敗之物,能令心生病,要常去打掃。多看好書,多看好事,多念人恩,心中就像引入瞭清泉。就如書中所言: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瞭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要做好人,不要做一個痛苦地人、委屈的人,要做一個快樂的人,有力量的人。
評分就愛看漫畫?這套書心儀已久,終於忍不住剁手瞭,好看,喜歡看,這個小和尚賢二太可愛瞭,準備入一套賢二的小模型?
評分有個外包裝 每本都有包裝 不錯 正版 。好書 值得擁有
評分作為一個俗人也是有必要瞭解下的。
學誠法師文集(套裝共8冊)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