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岁渐长,已有权保持沉默,更何况,众生喧哗的时代,我用嘴活着,也活在别人嘴里。
今天为你点赞,明天对你点杀,落差大到可以发电。显然,话多是件危险的事!
然而,沉默是件更危险的事……
我没开微博,也没用微信;只能确定这本书里的话,是我说的。
——白岩松
(已改版,音频已失效)
《白说》是央视新闻人白岩松继《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之后的全新作品,一部“自传”式的心灵履历。通过近年来于各个场合与公众的深入交流,以平等自由的态度,分享其世界观和价值观。时间跨度长达十五年,涵盖时政、教育、改革、音乐、阅读、人生等多个领域,温暖发声,理性执言。
在有权保持沉默的年纪拒绝沉默,为依然热血有梦的人们敲鼓拨弦。尽管“说话不是件好玩的事儿”,依然向往“说出一个更好点儿的未来”,就算“说了白说”,可是“不说,白不说”。
白岩松,央视新闻人。主持《新闻周刊》《新闻1+1》等栏目。出版作品《白说》《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等。
代序:说话不是件好玩的事儿 005
岁月:活着不是非赢即输
幸福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 014
做点无用的事儿 024
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034
致青春:做一个和自己赛跑的人 048
价值:得失不是非有即无
书读久了,总会信点儿什么 064
文字停止之处,音乐开始了 077
被念歪的《道德经》 096
沟通: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学会讲一个好故事 116
智商很高,情商却低 130
资讯爆炸时,别被忽悠了 150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怎样的历史? 158
态度:进退不是非取即舍
中国人不缺德,可是缺啥? 164
都在短跑,你试试长跑 176
好医生一定会开“希望”这个药方 184
“痛并快乐着”是我们的宿命 201
将志愿的行动,变成志愿的心 213
时代:真相不是非此即彼
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226
时间轴上的中国 240
留住乡愁,而不是想起故乡就发愁 253
打造一副让世界喜欢的面孔 258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267
代后记:说一个更好点儿的未来 277
代序:说话不是件好玩儿的事
白岩松/文
我姓白,所以这本书叫《白说》。其实,不管我姓什么,这本书都该叫《白说》。
一
我没开过微博,也至今未上微信,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上署名“白岩松”的言论越来越多。曾经有好玩的媒体拿出一些让我验真伪,竟有一半以上与我完全无关。
有人问:如此多的“不真”,为何不打假?我总是马上想起梁文道在一次饭局上,讲他亲身经历过的故事—
内地图书腰封上多有“梁文道推荐”的字眼,终有一天,一本完全不知晓的书也如此,文道兄忍不下去,拿起电话打向该书出版社:
“我是香港的梁文道??”
“啊,梁先生您好,我们很喜欢您,您有什么事儿吗?”
“你们出的书上有我的推荐,可我连这本书都不知道,如何推荐?”
“梁先生,不好意思,您可能不知道,内地叫梁文道的人很多??”
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回答,让梁文道像自己做了错事一样,只记得喃喃说了声“对不起”后就挂了电话,以后再也不敢这样打假。
我怎能确定内地没有很多人叫“白岩松”?更何况,完全不是我说的还好办,可有些“语录”头两句是我说的,后几句才彻底不是,让我自己都看着犹豫。
二
越完全不是我说的,越可能生猛刺激。于是,前些年,本台台长突然给我打电话:
“小白,那个微博是你发的吗?”
“台长,对不起,不是,而且我从没开过微博??”
“啊,那好那好。”
电话挂了,留下我在那里琢磨:如果这话是我说的,接下来的对话如何进行呢?
又一日,监察室来电话:“××那条微博是你说的吗?××部门来向台里问??”毫无疑问,正是在该微博中被讽刺的那个部门。
我回话:“不是,我没开过微博。”
又过一些日子,监察室又来电话,内容近似,我终于急了:“不是!麻烦让他们直接报警!”
可警察会接这样的报警吗?
三
二十年前,采访启功先生。
当时,琉璃厂多有署名“启功”的书法作品在卖,二三十块钱一幅。
我逗老爷子:“您常去琉璃厂吗?感觉怎样?”
老爷子门儿清,知道我卖的什么药:“真有写得好的,可惜,怎么不署自己的名儿啊?”
“怎么判断哪些真是您写的,哪些不是啊?”我问。
启功先生回答:“写得好的不是我的;写得不好的,可能还真是我的!”
老爷子走了有些年了,还真是时常想他,这样智慧又幽默的老先生,不多了。
书画造假,古已有之,老先生回应得漂亮。可言论“不真”,过去虽也有,但大张旗鼓公开传播,却还真是近些年的事儿。如启功先生活着,不知又会怎样乐呵呵地回应。
四
很多话不是我说的,可我总是要说很多话,因为这是我的职业。
不是我说的话,安到我头上,有麻烦也得替人担着;而真是我说的,常常麻烦也不少。
2008年,不能不与时俱进,台里终于开设新闻评论栏目《新闻1+1》,我成了被拿出来做实验的“小白鼠”,所谓“CCTV第一个新闻评论员”。当时,我预感到前路的坎坷,因此对媒体坦白:得罪人的时代正式开始了!
的确,做主持人风险小,各方点赞的多;而当了评论员,就不是喜鹊而是啄木鸟,今天说东明天说西,你动的都是别人的利益,说的都是让好多人不高兴的话,不得罪人不可能。但当时我豪迈:一个不得罪人的新闻人合格吗?
话说大了,路途有多艰难,自己和身边的人知道。连一位老领导都劝我:别当评论员了,回来做主持人吧!
我知道,这是对我好。但这条路不是我选择的,总有人要蹚着水向前走,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可问题是,这水怎么越来越深?常常连石头都摸不着,而岸,又在哪儿?
在屏幕上,这一说就是七年。不过我也真没想到,我还在说,《新闻1+1》,还在,活着。
五
《新闻1+1》刚开播不久,新闻中心内部刊物采访我,问:“做一个新闻评论员,最重要的素质是不是要有思想?”
我回答:“不是。做一个称职的新闻评论员,最重要的是勇气、敏锐和方向感。”我至今信奉它们,并用来约束自己。
说话,不是每天都有用,但每天都要用你在那儿说。直播,没有什么成型的稿子,只有框架,很多语言和提问总是要随时改变。这就是我的工作。某一年新闻中心内部颁奖,问到我的感受,我答:“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听到这句不太“高大上”甚至显得有些灰色的答谢词,年轻的同事有些不解。我解释:身在这里,还没走,守土有责;到点儿就撞钟,守时,可谓敬业;更重要的是,还得把日常的工作撞成自己与别人的信仰。这话不灰色,应当重新评估价值了!
守土有责,就是偶尔有机会,用新闻的力量让世界变得更好。而更多的时候,得像守夜人一样,努力让世界不变得更坏。后者,常被人忽略。
六
我用嘴活着,也自然活在别人嘴里。互联网时代更强化了这种概念,说话的风险明显加大。今天为你点赞,明天对你点杀,落差大到可以发电,你无处可躲。
话说错了,自然在劫难逃;话没错,也有相关的群体带着不满冲你过来。没办法,这个时代,误解传遍天下,理解寂静无声。即便你的整体节目本是为他们说话,但其中的一两句话没按他们期待的说,责难照样送上。后面跟过来责骂的人,大多连节目都没看过,看一两个网上的标题或一两条情绪化的微博就开始攻击。
想想也正常,谣言常常传遍天下,而辟谣也时常寂静无声。见多了也就想通了。有时误解扑面而来,是一小部分人要解气,而又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在围观解闷。可不管前者还是后者,当你认真解释时,没人细听,所以,解决就总是遥遥无期。
我还是选择理解。目前的中国,人群中的对立与撕裂愈演愈烈,作为一个新闻人,不能加重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面对误解甚至有时是曲解,也总得努力去理解。我很少辩解,原因是:你以为是理性沟通,可常常被当成娱乐新闻,又让大家解一回闷。而这,还真不是我的职能。
可不管怎样,还是要有底线,新闻有自身的规律,我必须去遵守捍卫它。另外,几年前我就说过,为说对的话认错、写检讨或停播节目,就是我辞职的时候。只不过,到现在,还没遇到这样荒唐的事情。
面对现实说话,你的困扰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而你唯一能做出的选择是:无论风怎样动,树静。
七
理性,是目前中国舆论场上最缺乏的东西,有理性,常识就不会缺席,但现在,理性还是奢侈品。也因此,中国舆论场上总是在争斗、抢夺、站队并解气解闷不解决。邓小平说过的“不争论”与胡锦涛讲话中首次提出的“不折腾”,我极为认同。可想不争论与不折腾,都需要理性到位。
谁也跨越不了阶段,非理性是当下中国的现状,不是谁振臂一呼就可以一夜改变。可总要有人率先理性,我认为三部分人必须带头,那就是政府、媒体与知识分子。
政府与公众如果都非理性,很多群体性事件就无法避免,政府必须用公开、透明、民主、协商来率先理性。
知识分子在目前的中国,大多只是“公知”,很公共,却常常不够“知识分子”。其中很多人,与“理性”无法靠边,而这些人,又怎能列入到知识分子的群落中呢?真正的知识分子,不仅要有当下,更要有责任与远方。
当期待中的理性还不是现实的时候,媒体的理性就十分重要。但做一个理性的媒体人,也许就更有不过瘾的感觉。这边的人觉得你保守,那边的人觉得你激进,连你自己都时常感到克制得不易。可我们该清楚:如果追求的是过把瘾,之后呢?
八
人到中年,已有权保持沉默。不得罪人,少引发根本躲不开的争议,静静地说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语,做一个守法的既得利益者,不挺好?
可总觉得哪块儿不太对劲儿。
面对青年学子或公众讲堂,又或者是机关单位,长篇大论的风险当然不小。更何况,这样的沟通,一来我从无稿子,总是信马由缰,自由多了,再加上水平不高,又习惯说说现实,就容易留下把柄;二来大多带公益性质,没什么回报还风险不小,图什么?
然而沉默,是件更有风险的事儿吧?这个开放的时代,谁的话也不能一言兴邦或一言丧邦,自己的声音不过是万千声音中的一种,希望能汇入推动与建设的力量中,为别的人生和我们的社会,起一点哪怕小小的作用。想想自己的成长,很多顿悟,常常来自坐在台下的聆听,今天有机会走到台上,也该是对当年台上人说“谢谢”的一种方式。
九
当年胡适在喧哗的时代,把范仲淹的八个字拿来给自己也给青年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很多年后读到它,认同。今天,我们依然不知道未来,可如果不多说说期待中的未来,就更不会知道。思考可能无用,话语也许无知,就当为依然热血有梦的人敲一两下鼓,拨三两声弦。更何况,说了也白说,但不说,白不说。
2015年8月 北京
拿到《白说(京东版)》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被它的书名所吸引。《白说》——这个组合本身就充满了一种意境,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未尽的言语,又像是在揭示某种隐藏的真相。而“京东版”这个标签,则让我立刻联想到它可能与我日常的购物体验,与互联网时代的种种变化紧密相连。我好奇,这本书的内容是否会触及到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它是否会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剖析我们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却又值得深思的现象?比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如何保持一份“白”的初心?如何在信息洪流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或者,“白”是否也象征着一种开放和包容,鼓励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理解世界?我对于那些能够引发共鸣、又能带来全新思考的书籍总是情有独钟。我很期待《白说(京东版)》能够提供给我这样的阅读体验,它或许是一系列充满洞察力的随笔,或许是一部关于个体如何在时代变迁中寻找定位的思考录。我希望它能让我读完之后,对生活、对世界,甚至对“白”这个概念本身,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评分拿到《白说(京东版)》这本书,第一感觉是它的装帧设计颇具匠心,简约而不失质感。封面上的“白说”二字,采用了一种低饱和度的留白处理,配合着某种富有肌理感的纸张,营造出一种沉静而富有思考的氛围。我特意留意了一下纸质,触感温润,厚度适中,阅读起来不会有廉价感,这在如今的书籍市场中实属难得。这种细节上的用心,似乎预示着书中的内容也同样值得细细品味。我很好奇,在内容层面,“京东版”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在目录结构、章节划分上有所创新?或者是,它收录了一些市面上其他版本没有的、针对京东用户群体特别策划的内容?或许是关于电商运营的独到见解,又或者是对数字时代生活方式的深度洞察。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又富有启发性的观点。而且,书名中的“说”字,也让我联想到一种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说教式的理论,而是更像一位智者,用平实的语言,与读者进行一场真诚的对话。我想象它可能是一系列独立的小故事,每一篇都以“白”为引子,串联起生活中的种种哲理,或是讲述一些被遗忘在日常角落的温情时刻。
评分《白说(京东版)》这个书名,在我脑海中激起了涟漪,总觉得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代号。我在想,这“白”字,究竟是指一种颜色,一种状态,还是一种态度?它可能象征着纯粹、开始,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被书写;也可能代表着空白、未知,引发无限的遐想。而“说”,又仿佛是一种倾诉,一种分享,一种智慧的传递。所以,这本书会不会是一场关于“纯粹”或“未知”的对话?它或许是在探讨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回内心的那份纯净?又或者,它鼓励我们拥抱未知,勇敢地去探索生活的可能性?我很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清醒头脑,不被外界干扰的思考方式。而且,“京东版”的后缀,又让我觉得它可能与互联网、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会不会是关于某个在京东平台上兴起的故事?或者,是对某个与电商、与数字生活相关的社会现象的深入解读?我个人尤其关注那些能够连接理论与实践、思考与行动的书籍,如果《白说(京东版)》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数字浪潮中保持自我、如何从零开始构建个人价值的启示,那将是极大的收获。
评分这本《白说(京东版)》的书名,初见时着实吸引了我,带有一种中文特有的韵味,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故事,又像是某种智慧的凝结。我尤其好奇“京东版”这个后缀,这是否意味着它与市面上其他版本的《白说》在内容上有所差异?是收录了京东用户独享的特别篇章,还是在编排、装帧上有着与众不同的考量?作为一个资深网购爱好者,这种带有平台印记的书籍总是能勾起我探索的欲望。它会不会在选题上更加贴近当下网民的阅读习惯?或者,它是否隐喻着一种“白手起家”、“白纸一张”般的纯粹与勇气?这种开放式的命名,让我对这本书的解读空间无限拓展,仿佛在翻开书页之前,就已经开启了一场关于“白”的哲学思辨。我脑海中已经浮现出多种可能性:也许是关于一位在互联网时代白手起家的创业者的奋斗史,记录了从零开始,凭借智慧和毅力,一步步建立起自己商业帝国的传奇;又或者,它是一本深入剖析“白”这一概念的文化读物,从颜色象征、哲学意蕴到艺术表达,层层剥茧,揭示“白”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我甚至在想,它是否涉及某种“白色产业”的隐喻,或是对某种特定社会现象的“白色评论”?这种未知的期待,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去发现它究竟藏着怎样的惊喜。
评分《白说(京东版)》这个书名,就像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谜语。我反复琢磨,猜测着它可能蕴含的深意。“白”可以是纯粹、开始、空白,也可以是某种象征性的颜色。而“说”,则暗示着一种分享、一种叙述、一种表达。所以,这本书会是一场关于纯粹的对话?还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我脑海中浮现出多种可能性。或许它讲述的是一位艺术家,如何在画布上倾诉情感,从一张白纸开始,创造出斑斓的世界;又或许,它是一位哲人,用最简单的语言,阐释最深刻的道理,将复杂的概念“说”得明白透彻。而“京东版”这个限定,更增添了一丝现代感和网购的亲切感。它是否会涉及一些与互联网、与科技发展相关的内容?比如,在数字时代,我们如何保持独立思考,不被海量信息所淹没?又或者,它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在电商平台上“白手起家”,实现个人价值的经验?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触及到我内心深处的某些疑问,并为我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启发。我希望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是充满生活气息,让人读来既有共鸣,又能引发深思。
评分发货很慢 因为白鹿原没货,但我还是等了。买很多次了 还可以
评分在体制内为体制外的人们发声很值得敬佩,虽是白说,但抚慰弱势群体心灵的善意值得用人民币点赞。JD定制版送了一个同封面的涂鸦本,用心良苦
评分质量非常好,与卖家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满意,真的很喜欢,完全超出期望值,发货速度非常快,包装非常仔细、严实,物流公司服务态度很好,运送速度很快,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送了一个同封面的小本子!
评分书的质量很不错。快递也很快,618的活动力度很大买了好多书 棒棒棒 双十一继续
评分书本不错,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不错 特别好 超喜欢白岩松
评分经常网购,总有大量的包裹收,感觉写评语花掉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总是不去评价
评分书很好,是正版,京东品质值得信赖!强烈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