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全景再現第三帝國興亡的過程
◆重新解讀戰爭背後的殘酷真相
◆重新解讀戰爭背後的殘酷真相
◆資深曆史、軍事作傢宋毅主編
內容簡介
《二戰中的德國》通過大量的檔案資料和珍貴圖片,詳細記述瞭德國法西斯從興起到覆滅的全部過程,以及它在人類曆史上所製造齣的慘絕人寰的災難,並且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不同側麵,解析其産生和發展的根源,真實記錄瞭發生的重大事件,為讀者快速瞭解那段驚心動魄的曆史提供全新的視角
作者簡介
楊博一,作傢、編劇、製片人,齣版的作品有《莎士比亞箴言集》《哈佛EQ/情商設計》《心理谘詢》《神秘北緯30°》《社交》《真相》《歐美懸念文學簡史》等;參與創作的電影、電視劇劇本有《天涯行動》等;策劃並擔任執行製片人的電視劇有《黎母山的兒子》等。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戰爭的陰影 001
第二章 納粹的崛起 013
第三章 黨衛軍 039
第四章 納粹的罪惡 057
第五章 納粹的工具 085
第六章 德國社會與戰爭 107
第七章 德國的黃昏 143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戰爭陰影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歐洲是世界的政治經濟中心,而戰前的西歐英國、法國、德國,一起構成瞭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關係體係。國際關係中的力量對比離不開各國經濟實力這一重要因素。而地理位置則決定著國傢的經濟活動,也決定著它們之間的鬥爭。
中世紀末期以來,歐洲形成瞭一個特色鮮明的“均勢”政治格局。不管是哪個強國,都無法奪取歐洲大陸的整個霸權。“均勢”即balance of power,指的是兩個或多個個體處於平衡狀態的一種情況。在現代國際關係體係中,均勢指的是沒有一國處於優勢地位或能對其他國傢發號施令的狀態,是與霸權相對而言的一種國際體係,是國傢間力量對比的一種暫時的均衡狀態,又稱勢力均衡,而努力建立和維持這樣一種狀態的戰略或政策即為均勢理論或均勢政策。比如從政治上通過聯姻控製瞭大半個歐洲的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五世,並沒有成功迫使對手法國屈服。就是他的兒子,哈布斯堡王朝巨大遺産的繼承者,擁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所帶來的巨額財富的西班牙腓力二世,雄心勃勃,試圖維持一個天主教大帝國,但也被其領地尼德蘭人民的抵抗戰鬥和與英國的海上戰爭消耗瞭過多的軍費,導緻瞭西班牙財政危機,從此走嚮衰落。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法國,雖然一度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傢,也因為連年的戰爭(1667—1668年與西班牙爭奪荷蘭,1672—1688年與荷蘭的戰爭,1688—1697年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間的九年戰爭以及1702—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耗盡瞭法國國庫,此時的法國負債沉重,人民的生活窮睏潦倒。到瞭拿破侖時代,也因為受到英國、俄國、普魯士等國組成的反法同盟反對,圖謀歐洲霸權的夢想徹底失敗。
而到瞭近代,德國完成瞭統一。雖然它是歐洲強國中崛起較晚的國傢,卻曾是最有可能統一歐洲的國傢。德國的統一原本就打破瞭歐洲的均勢,之前邦國分裂的情況對任何其他歐洲國傢都構不成威脅。直到普魯士崛起並統一德國,特彆是把其繼承自普魯士的條頓騎士團軍事傳統逐漸發展成為軍國主義傳統,這也變相地在希特勒第三帝國軍事上有所反映,並催生瞭德國在二戰期間軍事上的成就—全新的作戰理念、極高的單兵素質、先進的武器裝備。德國的地理位置非常敏感,不僅影響著它自身的安全觀念,還影響著其他國傢的地緣視角。從國內自身來說,以費希爾到黑格爾為代錶的學者對國傢至上的觀念極為推崇,而馬剋思 ? 韋伯則強調瞭德國統一後,不成為世界強國則無存在的意義。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德國曆史上的重要人物,“鐵血宰相” 俾斯麥。作為手腕極其靈活的政治傢,他一直在為德國的統一從外交上謀取安全的外圍形勢(比如:法、俄不會坐視普魯士統一德國,因為德意誌的分裂曾使得俄國有可能嚮西擴張,使得法國有可能占領萊茵河流域的土地)。這就使德國對自身安全觀産生瞭一種恐懼感。這種不利的戰略形勢,使得俾斯麥堅決與俄國保持良好外交關係,同時集中精力對付法國,並反對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避免英國的敵意。這就標誌著德國的國傢至上安全觀過渡到現實隻講究實力的均勢政策,更突齣瞭德國地理位置的敏感。
歐洲強國,往往對於德國的強大容易把其聯想成中歐帝國。這一看法的産生是因為它處於法國和俄國兩強之間—歐洲的中部:德國注定要麵臨兩綫作戰的形勢。因此在二戰前,希特勒首先通過結盟的方式暫時穩住蘇聯,集中力量先對付法國。但是傳統強國法國低估瞭德國的軍事實力,導緻很快就被德國打敗。另外,對有著強大海軍的英國希特勒也以謹慎的態度對之。以上的國際關係不僅延續瞭一戰時的政治框架,更為以後的衝突和矛盾埋下瞭種子。特彆是《凡爾賽條約》讓德國人感受到極大的羞辱。這一切都為希特勒的德國的擴張找到瞭藉口。要進行大規模的爭霸就需要更多的資源,它不可能像英國那樣擁有大量的殖民地資源。於是,希特勒就把眼光投嚮瞭東歐,並隨即成為德國為瞭戰爭目的實行經濟統一的工具。德國在東歐努力實施其經濟霸權,以此獲取那裏的資源來與英國對抗,突破當時的均勢。而這,決定瞭德國的命運不單單是要對付陸權上的國傢,還要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甚至是美國。不過,希特勒倒是對美國錶達瞭極其衊視的態度。
從此,歐洲埋下瞭戰爭的陰影。同時,希特勒法西斯宣稱,日耳曼人是上蒼賦予“主宰權力”的種族,是地球上最優秀的人種。德意誌人是日耳曼人的種族核心,應該統治世界。希特勒叫囂:“一個民族的奮鬥目標就是統治世界,要準備用暴力和戰爭為德國解決‘生存空間’。”希特勒法西斯通過宣揚“種族優越論”和奪取生存空間,將德國民眾引嚮盲目地追隨和支持其對外擴張和侵略戰爭。
在人類的曆史長河中,獲取資源和控製資源的鬥爭不僅是國傢上升到強國的基礎,還決定著國傢的對外政策。所以,資源一直是國際關係進展和武裝衝突的根源。英國眾多的海外殖民地不僅意味著維持霸權的基礎,也意味著類似這樣的殖民地如果全部歸於懷有侵略意圖的一國控製之下,那就會提供一個像大英帝國那樣實現統治世界的有希望的基礎。德國,已經看到瞭,也很清楚這一點。
世界政策(德語:Weltpoli-tik),是德皇威廉二世在德國實行的帝國主義,具有強烈軍國主義的色彩。並藉殖民地擴張,為德國尋找“一個太陽下的位置”(a place in the sun),一改以往俾斯麥以德國為核心的歐洲中心主義。這標誌著德國希望實現與歐洲鄰國(英國、法國)同等的世界列強地位。這也促使英德矛盾變成帝國主義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並導緻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其中,德國戰爭的目的之一就是獲取資源。以建立一個可與主要對手英國相匹敵的有豐富資源的帝國。法國洛林豐富的鐵礦,俄國的剋裏沃羅格和烏拉爾地區以及烏剋蘭的鐵礦、煤礦和錳礦,比利時、土耳其和非洲國傢的其他資源都是它的目標,德國維持戰爭的軍事工業,依賴於外國的礦産資源供應纔能運轉,特彆是戰爭期間,他們的供應鏈容易被切斷,對此德國還有充分的思想認識和準備。比如,緬甸是德國鎢砂主要的來源地,德國從鎢砂中提煉齣鎢金屬後,再供應給英國,不過緬甸鎢砂卻是由英國公司開采的。戰爭爆發後,英國用海軍封鎖德國,切斷對德國鎢金屬的供應,自己則發展鎢砂加工業。還有,英國還成功地切斷瞭來自於加拿大和新喀裏多尼亞對德國的鎳供應。造成德國戰時鎳的短缺。德國則在1916年時派潛艇去美國購買锡和鎳。第一次世界大戰給工業國傢的重要啓示就是,現代化戰爭離不瞭鋼鐵和石油,打的就是礦産資源的消耗戰,沒有充足的礦物原料做保障的話,整個國傢戰爭機器根本維持不瞭,而且供應隨時麵臨被切斷的危險。戰敗後的德國喪失瞭1/8的領土,3/4以上的鐵礦資源,4/5以上的鐵礦石生産量,1/3以上的銅産量。德國在重建時,為解決礦物原料問題,特彆是針對礦産資源缺乏的實際情況采取瞭一係列的措施。首先定下瞭以保障國外礦物原料來源穩定性為主,同時開采本國貧礦和代用原料為輔的方針。例如,為減少對洛林鐵礦的依賴,德國與瑞典和芬蘭簽訂瞭購買低磷鐵礦石的長期閤同,與澳大利亞簽訂購買銅、鉛、鋅的閤同。發展從空氣中提取氮的哈伯工藝和氫化煤炭生産人造石油的工藝。研製鎂、鋁金屬的代用品。在加強銅的再生利用的同時,政府資助礦業公司開發利用銅品位較低的曼斯菲爾德葉岩銅礦。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瞭大規模的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國傢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並導緻瞭政治危機。為瞭尋找齣路擺脫經濟危機,德國開始建立法西斯政權,積極武裝軍隊進行備戰,為重新瓜分世界展開瞭鬥爭,歐洲頓時成為戰爭策源地。在資源戰日益激化的情況下,資源自給率較低、金融力量相對薄弱的德、日、意逐漸相互靠攏,形成瞭法西斯集團;而壟斷瞭國際市場、資源相對雄厚的英、美、法麵臨著法西斯國傢的爭奪,逐漸捐棄前嫌,於1936年鞦分彆簽訂瞭《三國貨幣穩定協議》和《三國黃金協議》,一定程度上紓解瞭三國之間的經濟矛盾。兩種不同類型的帝國主義國傢在經濟上的分化對立和重新組閤,為以後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的形成鋪墊瞭道路。
……
前言/序言
二戰中的德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