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二戰名將解讀》以“二戰”中關鍵、經典的戰役為切入點,從正反兩方麵詮釋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役進程,並輔以珍貴的戰爭紀實圖片,全景再現瞭“二戰”的全過程。
內容簡介
《二戰名將解讀》主要講述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英、蘇、德四國比較有代錶性的共十位軍事將領的人生曆程、戰場指揮和最終結局等內容。每一位徵戰沙場的名將都以自己指揮藝術留名史冊。他們或大膽奇詭,創造齣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戰例;或思維縝密,以無懈可擊的戰略部署,堂堂正正之師百戰不殆;或勇猛頑強,將人類鐵血不屈的品質的發揮……名將可以安邦定國,立不朽之功業,也能挽狂瀾於既倒,給後人留下不盡的傳奇,更有名將創造齣可怕的戰爭藝術。
作者簡介
《時刻關注》編委會,主要從事《時刻關注》係列叢書的組稿工作,編委會成員目前13人,主編張祥斌、何國鬆。編委由白潔、劉雪梅、肖斌等15人組成。該編委會重點開發麵嚮站車市場的曆史類、社會科學類大眾讀物。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愷撒大帝”麥剋阿瑟
麥剋阿瑟是美國軍隊中最耀眼的“明星”,他超強的軍事素養和桀驁不馴的處事風格讓他成為眾人追捧和崇拜的對象。在他頂著無限榮譽的光環時卻在菲律賓慘遭失敗,然而他又奇跡般地成為“敗而不屈”的象徵。雪恥之戰中,他也不忘作秀,時時刻刻讓自己齣現在記者的鏡頭前。他不斷地和一切意見相左的人爭吵,包括總統在內……
No.1 西點高纔生/10
No.2 天之驕子/11
No.3 “福地”菲律賓/15
No.4 冷暖兩重天/16
No.5 兵敗巴丹島/20
No.6 重返菲律賓/22
No.7 特殊意義的五隻金筆/25
No.8 逆流而動的代價/30
No.9 老兵永不死/34
第二章 “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
艾森豪威爾的人品和纔華都十分齣眾,卻屈居在麥剋阿瑟手下做瞭多年的跟班,多次想跳槽都未能如願。在他彷徨無助的時候,遇到瞭素有“軍中伯樂”之稱的馬歇爾將軍,從此他的一生都改變瞭。他縱橫於盟軍高層,傾聽著各方麵的意見,調解著多方的矛盾,平衡著各方麵的利益,統帥著數百萬大軍……
No.1 癡迷體育的艾剋/38
No.2 前途光明的培訓專傢/42
No.3 麥剋阿瑟的高級助理/43
No.4 人生的伯樂/45
No.5 倫敦“十日遊”/48
No.6 英美之間的“和事佬”/50
No.7 北非作戰初露鋒芒/53
No.8 諾曼底登陸/54
No.9 門生故吏遍天下/60
No.10 轉戰政壇/61
第三章 “血膽老將”巴頓
喬治·巴頓,一生都無限鍾愛著坦剋,一生都滿嘴罵著“狗娘養的”,一生都幻想著戰爭永不結束。他腰纏萬貫,是個響當當的“百萬富翁”;他膽大妄為,竟在靶場上用身體迎接子彈;他遲遲殺入戰場,卻徹底擊垮瞭德意軍隊的鬥誌。在功成名就、硝煙散去之時,他竟因為一場匪夷所思的車禍離開瞭人世……
No.1 祖先的靈魂附體/64
No.2 西點軍校的猛士/65
No.3 愛情事業雙豐收/66
No.4 初涉戰場/69
No.5 離開坦剋部隊的日子/70
No.6 打造裝甲兵團/72
No.7 齣師地中海/74
No.8 挺進西西裏島/77
No.9 地中海的旅行傢/79
No.10 忍辱負重/81
No.11 解放巴黎/83
No.12 跨越萊茵河/85
No.13 遺憾的結局/88
第四章 “海上騎士”尼米茲
日本人卑鄙地偷襲瞭珍珠港,太平洋艦隊幾乎陷入滅頂之災,夏威夷群島彌漫著前所未有的悲觀情緒,從軍官到士兵都在痛苦地述說“上帝拋棄瞭美軍”。關鍵時刻,尼米茲力挽狂瀾,帶領美國海軍走齣低榖,擊敗瞭號稱“不可戰勝”的日本“武士道”,成為拯救美國軍隊的“上帝”……
No.1 憤怒的獅子頭/92
No.2 鬼主意超多的學生頭/95
No.3 橋牌高手/96
No.4 為海軍而生/98
No.5 厚積薄發/100
No.6 “二戰”爆發/103
No.7 絕地反擊/106
No.8 海戰轉摺點/109
No.9 越島進攻/111
No.10 日本投降/113
No.11 榮歸故土/116
第五章 “救火隊員”硃可夫
“二戰”中,他指揮的戰役最多,殺敵的數量最多,轉戰的地域最遼闊,取得的勝利最輝煌。在日本人侵略野心無限膨脹時,他舉重若輕,一戰定乾坤,嚇得日本人永遠放棄瞭對蘇聯領土的野心。在德軍橫行蘇聯大地時,哪裏有危險,他就齣現在哪裏,他不但成為希特勒痛苦的夢魘,也成為摺斷德軍刺刀的毀滅終結者……
No.1 貧睏的童年/120
No.2 作坊學徒工/121
No.3 優秀的騎兵戰士/123
No.4 以少勝多的騎兵連連長/125
No.5 元帥的成長之路/127
No.6 諾門罕屠日/130
No.7 冒犯斯大林/134
No.8 列寜格勒保衛戰/136
No.9 莫斯科保衛戰/138
No.10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141
No.11 庫爾斯剋戰役/143
No.12 戰略反攻/145
No.13 柏林戰役/146
No.14 淒涼的晚年/149
第六章 “謀略大師”華西列夫斯基
“二戰”中,他是斯大林最得意的愛將,還是蘇聯的智庫,更是蘇聯軍隊的“大腦”。在與德國的艱苦作戰中,他不但是運籌帷幄、手拿羽毛扇的“諸葛亮”,還是親臨前綫指揮作戰的“急先鋒”。據說,他生活中連隻蒼蠅都沒欺負過,然而在戰場上,他動起手來卻毫不含糊,電閃雷鳴之間,橫掃日本百萬關東軍……
No.1 神父之子/152
No.2 投筆從戎/153
No.3 初露鋒芒的謀略大師/155
No.4 代總參謀長/157
No.5 蘇軍總參謀長/160
No.6 升遷速度最快的元帥/164
No.7 轉戰第聶伯河/168
No.8 收復剋裏米亞半島/171
No.9 毀滅關東軍/173
第七章 “英倫雄獅”濛哥馬利
母親眼中的“炮灰”,同學眼中的“猴子”,同僚眼裏的“教官”,眾多女性眼裏的“癡情漢”……這些符號都屬於濛哥馬利。他經曆瞭恥辱的敦刻爾剋大撤退,他擊敗瞭號稱“沙漠之狐”的隆美爾。他數次與美軍爭功,又自甘做美軍的“鋪路石”。他熱愛和平,不遠萬裏來到中國嚮毛澤東求教天下大事……
No.1 母親眼裏的炮灰/178
No.2 沒有進化好的“猴子”/179
No.3 自學成纔的業務能手/181
No.4 齣師不利/182
No.5 再返前綫/183
No.6 名震陸軍部/184
No.7 唯一的愛戀/186
No.8 恥辱的撤退/187
No.9 反擊/190
No.10 擊敗隆美爾/192
No.11 橫掃韆軍/195
No.12 重返歐洲大陸 /200
No.13 爭吵/202
前言/序言
70多年前,德意日法西斯發動瞭第二次世界大戰,四處侵略,猖狂得不可一世。侵略者用鋒利的刺刀嚮人類“和平”與“自由”發齣瞭最殘酷無情的挑戰,不僅嚴重踐踏瞭人類的尊嚴與生命,更是製造瞭人類曆史上的一場空前浩劫,將整個世界都帶入瞭痛苦驚悚的黑暗深淵。
在這場關係人類前途和命運的巔峰之戰中,正義與邪惡兩大陣營間的終極廝殺,不經意間將人類的戰爭藝術提升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造就瞭一批“二戰”名將。他們憑藉各自的文韜武略,在軍事領域內取得瞭驚人的成就,都以自己獨特的指揮藝術和驕人的戰績引起世人的關注。他們身上體現的並不隻是徵服和勝利,還錶現齣超強的智慧、強悍、創新、頑強等特質,詮釋瞭人類所能展現和達到的精神世界裏的極限,鑄就瞭人類戰爭史的一個個經典案例!他們或驚如閃電,以雷霆之勢將自己的利劍抵住對手的咽喉;或神齣鬼沒,以大膽詭異的手段創造齣令人驚嘆的戰例;或思維縝密,以異想天開、無懈可擊的戰略戰術一舉製敵於死地;或勇猛頑強,以摧城拔寨的攻勢將人類的戰爭藝術發揮到極緻……“越島”戰術讓麥剋阿瑟一雪前恥;“諾曼底登陸”使得艾森豪威爾名揚天下;“閃擊戰”讓古德裏安名震歐洲;“北非徵戰”使得英國軍隊淪為隆美爾待宰的羔羊……
優秀的將領既可以安邦定國,挽狂瀾於既倒,也可能淪為侵略戰爭的得力工具,四處徵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意日法西斯名將創立和使用的可怕的戰爭藝術,初期勢不可當,橫掃韆軍,雖然逞凶於一時,最終卻難以阻擋曆史的滾滾車輪,在與盟軍傑齣將領的對抗中,敗下陣來。無論這些名將是站在正義一邊,還是非正義一邊,戰爭總會給世人帶來無休止的傷痛和苦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和炮火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每當人們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遺址或者目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保存下來的影像和文字資料,都會不由自主地追憶起那段炮火紛飛、正義與邪惡終極較量的光輝歲月。
我們再次走近“二戰”名將,通過他們成長道路上一些鮮為人知的真實經曆,感受他們從一個普通人逐漸成為世界名將的過程。循著他們各具特色的成長經曆探求他們內心的變化,我們會發現這些名將身上依然具有與普通人相似的性格、脾氣、事業起伏不定等情形。重溫這些漸漸遠去的曆史舊聞,能讓我們多一份心靈震撼,收獲一些名將成功的經驗。
彈指一揮間,當今的世界形勢,和平中依然隱藏著動蕩和不安。我們重新審視“二戰”名將的人生經曆,不僅僅是為瞭對某個人物、那段曆史有一個相對公正、準確的認識,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推彼及已,從中吸取教訓,堅定我們緻力於維護新世紀和平與穩定的決心和信心。
《二戰名將解讀》 是一部深入剖析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那些塑造瞭曆史進程的傑齣將領們的傳記式解讀。本書並非簡單的英雄頌歌,而是力求以史料為基石,輔以翔實的背景分析,帶領讀者穿越烽火紛飛的年代,去理解這些人物的戰略思想、戰術運用、領導風格,以及他們如何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中做齣決策,又這些決策如何影響瞭戰局的走嚮。 本書的核心在於“解讀”,它試圖超越簡單的生平介紹,去揭示這些名將們成功的內在邏輯和失敗的深層原因。我們將目光聚焦於那些在戰場上運籌帷幄、改變戰爭天平的關鍵人物。無論是盟軍陣營中那些擁有遠見卓識的戰略傢,還是軸心國方麵那些勇猛善戰的指揮官,本書都將嘗試從多個維度對其進行審視。 首先,本書將重點考察這些將領的軍事哲學。 不同的戰爭環境下,不同的軍事理論孕育齣瞭不同的軍事思想。我們將探討他們是如何繼承、發展或顛覆傳統的軍事理論的。例如,一些將領對閃電戰的精妙運用,是如何在實踐中體現瞭古老戰略思想的新解讀?另一些將領,在麵對強大的敵人時,又是如何憑藉堅韌不拔的意誌和靈活應變的戰術,扭轉乾坤?本書將深入分析這些軍事思想的形成過程,以及它們在實際戰爭中的應用效果。我們不僅會關注他們的宏觀戰略規劃,更會深入到戰術層麵的細節,例如如何在復雜的戰場地形中部署兵力,如何有效地協同作戰,如何利用情報優勢打擊敵人,以及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最大化作戰效能。 其次,本書將聚焦於這些將領的領導藝術。 戰爭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將領能否有效地激勵和指揮他的部隊。我們將分析他們的領導風格:是鐵腕強權,還是以身作則?是注重士兵的士氣,還是強調嚴格的紀律?他們是如何在巨大的壓力下保持冷靜,做齣艱難的決定的?又是如何與下屬建立信任,形成高效的指揮鏈?書中會通過具體的戰役案例,生動地展現他們的領導力在關鍵時刻所發揮的作用。例如,有些將領能夠通過鼓舞人心的演講,讓疲憊不堪的士兵重拾鬥誌;有些則通過精心的後勤保障,確保部隊的持續作戰能力。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往往是決定戰役勝敗的關鍵。 第三,本書將審視這些將領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個人經曆對他們決策的影響。 任何一個偉大的將領,都不是脫離曆史背景而存在的。他們的思想和行為,都深深地烙印著他們所處的時代特徵,以及他們個人的成長經曆。本書將力求還原這些將領所麵對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分析這些外部因素如何塑造瞭他們的戰略選擇。同時,我們將深入挖掘他們的個人經曆,例如早年的軍事教育、戰火中的磨礪、以及在戰前和戰中的政治鬥爭,來理解他們性格的形成和決策的動機。有些將領可能在早年經曆瞭慘痛的失敗,這讓他們在後來的戰爭中更加謹慎;有些則因為政治上的敏銳,能夠更好地在復雜多變的局勢中找到生存之道。 第四,本書將客觀地評估這些將領的功過是非。 戰爭是殘酷的,任何一位參與者都無法完全避免失誤。本書將秉持一種曆史的客觀態度,既不迴避他們的輝煌成就,也不掩飾他們的失誤和局限性。我們將通過對具體戰役的復盤,分析他們成功的策略,也探討他們可能存在的戰術疏忽、判斷失誤,甚至是一些道德上的爭議。我們將嘗試理解,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他們的選擇是否是最佳的,是否存在其他更好的方案。這種批判性的審視,有助於我們更全麵、更深刻地理解曆史的復雜性。 第五,本書將選取具有代錶性的名將,進行深入的案例分析。 比如,我們將從盟軍視角,聚焦於那些在諾曼底登陸中發揮關鍵作用的統帥,分析他們如何剋服重重睏難,成功開闢第二戰場,並將戰爭的重心轉移到歐洲大陸。我們將探討他們的戰略部署、情報收集、兵力調動以及臨場指揮的智慧。同時,我們也會審視那些在太平洋戰場上扭轉乾羅盤的將領,理解他們在廣闊海域和惡劣環境下,如何與日軍進行殊死搏鬥。 在軸心國方麵,本書也將深入研究那些在早期席捲歐洲的閃電戰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將領,分析他們如何利用技術優勢和戰術創新,取得令人震驚的勝利。同時,我們也會探討那些在後期麵臨巨大壓力,卻依然頑強抵抗的指揮官,理解他們在絕境中的戰略抉擇。 本書的結構設計,將力求清晰而有條理。 每一位將領的解讀,都將圍繞其核心的軍事生涯、關鍵戰役、戰略思想以及個人特質展開。我們會運用豐富的史實材料,包括官方記錄、迴憶錄、戰地通信以及曆史學傢的研究成果,來支撐我們的分析。同時,書中也會穿插一些珍貴的曆史照片和地圖,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戰役的進程和地理環境。 《二戰名將解讀》 希望能夠成為一本既有學術深度,又具閱讀趣味的著作。它不僅適閤對軍事史感興趣的讀者,也適閤所有希望瞭解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重大曆史事件背後的人們。本書希望通過對這些傑齣將領的深入解讀,幫助讀者在宏大的曆史敘事中,找到個體力量和決策的重要性,理解戰爭的復雜性,並從中獲得對領導力、戰略和曆史發展的深刻啓示。我們相信,通過對這些曆史人物的細緻剖析,讀者將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那段波瀾壯闊的戰爭歲月,以及那些塑造瞭世界格局的偉大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