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打開薑鳴的這本新作,如同展開晚清曆史的長捲畫作,中國的大門緩緩打開,引進瞭攝影術、西醫、火車、鐵甲艦,開始有瞭駐外使館、海外留學和學成後的海歸,有瞭近代外交和官員齣訪,中國政治格局的動蕩變化也由此展開……畫麵波瀾壯闊,落筆卻精微細密,絲絲入扣。
薑鳴自己有個比喻,說曆史學傢猶如獵人,常年在歲月的森林中梭巡。做齣一項研究成果,宛如繞過密密匝匝的大樹,探視到樹蔭背後躲藏著的長耳兔子,獵人和大傢遂得以心安瞭。
薑鳴對晚清曆史的一探再探,使我想起硃維錚先生的一句話:清理若乾曆史積疑的實相,不敢說我重讀近代史的短書小文能夠恢復曆史實相,但至少錶明曆史實相有待恢復。
內容簡介
晚清中國,中西交衝,新舊消長。中國的大門緩緩打開,引進瞭攝影術、西醫、火車、鐵甲艦,開始有瞭駐外使館、海外留學和學成後的海歸,有瞭近代外交和官員齣訪,中國政治格局的動蕩變化也由此展開……在時勢的逼迫下,李鴻章等得風氣之先的人士直麵內憂外患的交迫,成為自覺身當其衝者,數十年強毅力行,行走在中國人走嚮世界、走嚮現代化的蹣跚路程上。
作者秉持“以散文的筆法寫論文,以論文的嚴謹寫散文”,從被過濾掉的曆史細節入手,講述瞭慈禧、李鴻章、左宗棠、翁同龢、張佩綸、郭嵩燾、嚴復、呂耀鬥、鬍傳、唐國安等同光朝的政要、社會精英真實而傳奇的故事。筆墨穿越於今昔之間,生動有趣。
《鞦風寶劍孤臣淚》盡可能多地使用新近公布的檔案、書信、日記、詩歌,乃至舊影像和國內外報刊,解決瞭許多史學界關注卻未作深入研究的問題。比如,研究晚清著名“清流”張佩綸與洋務派大老李鴻章、與軍機大臣、“清流”的後颱老闆李鴻藻之間的往來書信,從中發掘齣大量沉睡的曆史秘辛,從深度和廣度上,大大豐富瞭今人對晚清政局和人物的認識。
《鞦風寶劍孤臣淚》是作者繼《天公不語對枯棋》之後,第二部以晚清為題材的曆史散文集。書名取自李鴻章——這位中國近代最重要也很具爭議的政治傢——臨終的詩句。
作者簡介
薑鳴,1957年生於上海,198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做過工人、大學教師、證券公司高管。現任上海國盛(集團)副總裁,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院長。
主要著作:《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1990、2002、2014)《中國近代海軍史事日誌》(1995,增補本即齣)《被調整的目光》(1996)《天公不語對枯棋》(2006)
精彩書評
★無論哪個題目,薑鳴都會盡量找到閤適的史料,以充分的事實來說話。如果說這方麵是史傢的常識的話,那另一方麵隻能說他得天獨厚——他到過所有涉及的現場,作過細緻的調查考察,有的還去瞭多次。
——葛劍雄 復旦大學教授 ★本書延續作者一貫風格,圍繞晚清政局和人物主題,多年爬梳資料,反復咀嚼體味,砍削齣許多光亮的曆史側麵。這裏有苦尋始得到的精彩細節,有社會嬗變的深沉脈息,有穿透時空的思維支點。與內心對白,與古人對話,不亦樂乎!
——皮明勇少將 軍事科學院科研指導部部長 研究員 ★多年來,薑鳴以瀟灑的姿態獨步曆史學界。他既沉潛於史海,又弄潮於當代,這樣的生命狀態為他洞穿曆史的迷霧多瞭一份底氣。我喜歡看他筆下的物事人情,每個細節都帶著曆史的餘溫,給你一種穿越現場的感覺。
——爾鼕強 自由攝影藝術傢 旅行傢 ★曆史真相,常見之於細微處,本書作者窮盡一切史料,證之檔案、信劄、日記等,甚至重返百餘年前的曆史現場,與傳主同感風霜。其見聞既富,體會並深,議論識見自是不凡。在“信而有徵”下,文筆優美,讀之有味,真乃珠羅翠網,花雨繽紛。
——蔡登山 颱灣作傢 媒體人 目錄
自序
以鏡鏡人須眉活
——英國攝影師拍攝的總理衙門大臣照片
軍營弄慣入軍機
——大臣筆下的左宗棠
字裏行間的細節
——讀《翁同龢日記》筆記
簪花多在少年頭
——訪李鴻章故鄉閤肥磨店
揣本舊書去聖彼得堡
——李鴻章訪俄的若乾細節再現
朝開鐵路,夕死可矣
——李鴻章謀劃修建鐵路的一個插麯
“南中寄新蟹,與閤肥持螯共酌”
——李鴻章傢螃蟹之來路及送禮種種
為老秀纔寫的介紹信
——張佩綸與鬍適父親鬍傳的友誼
本來鍾鼎若浮雲
——寶廷娶江山船女之謎
燦燦醫星映禦街
——懸絲診脈、吉林人參和東太後之死
治人治病,中外一傢
——李鴻章與西醫
一時耆舊盡凋零
——光緒十六年鼕季的傳染病
社交季的新客人
——中國外交史上第一場招待會
在那華麗的宮廷裏
——格林尼治的中國留學生
欺人到底不英雄
——關於首位上海籍外交傢李鳳苞的爭議與辨誣
從齣走到迴歸
——清華創始人唐國安曾是外企的白領
男兒懷抱誰人知?
——細說嚴復和呂耀鬥的仕途之路
敢言掣肘怨諸公
——1891:北洋海軍發展的轉摺年
尺牘在曆史研究中的價值
引證書目
前言/序言
《天公不語對枯棋:晚清的政局和人物》齣版至今,不覺已有九年。九年來,我依然利用業餘時間研究晚清曆史,研究晚清的政局和人物,研究晚清中國走嚮世界、走嚮現代化的蹣跚路程。我的寫作方法,依然如同從前:先形成一些初步的想法,寫成一些短文,發錶在報章上。而後不斷地收集新的材料,不斷地繼續思考,最後形成一篇更為豐滿、更為翔實的新文章。這些文章,集結起來,就是這本《鞦風寶劍孤臣淚》,亦是“晚清的政局和人物”係列的續集。
晚清,是中國新舊嬗遞的時代。陳舊的東西隨著時代的進步逐漸式微,新生的事物隨著時代的進步艱難地成長,中國的大門開始緩緩地打開。在變化的過程中,引進瞭攝影術、西醫、火車、鐵甲艦,開始有瞭駐外使館、海外留學和學成後的海歸,有瞭近代外交和官員齣訪。伴隨著中國人走嚮世界的過程,也展開中國政治格局的動蕩變化,和得風氣之先人士的成長。
這些變化和成長是由細節疊加齣來的。豐富的細節構成瞭真實而傳奇的故事,當我看到自己穿越時代,在積滿塵土的歲月旮旯裏尋找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閱讀他們的書信、日記和詩詞,感受他們為瞭改變閉塞、排外和盲目自大,用自己的智慧和責任心所進行的種種努力,不由常常為之感動得夜不能寐。比如上海籍的外交官李鳳苞在德國訂購“定遠”、“鎮遠”、“濟遠”號軍艦,國內反而有人對他彈劾,說他收受迴扣。但最近發現瞭當年訂購軍艦的閤同,裏麵專門訂立瞭反商業賄賂的特彆要求。李鳳苞下颱後,寫下“欺人到底不英雄”的聯語,令人感慨萬韆。又如中國首任駐英公使郭嵩燾,自掏腰包,舉辦瞭中國外交史上第一場招待會而引來的是是非非,和他承受的巨大壓力。再如李鴻章,他是早期鐵路事業最積極的鼓吹者,曾說過朝開鐵路,夕死可焉,為瞭推動建造鐵路,他費盡心思,大膽謀劃。1880年,他先請吳汝綸和陳寶琛代為擬稿,再由淮軍名將劉銘傳上奏建言,自己再上奏予以支持。即便如此,鐵路計劃還是遭到朝野上下的反對而被擱置。但是,劉銘傳、吳汝綸、陳寶琛三人,都將這篇奏摺收入自己的文集,打算流傳萬世,嚮後人展示他們睿智的先見之明。而當時堅決反對建造鐵路的翁同龢,曾在日記中寫下一些批評文字,到瞭1925年,張元濟在商務印書館涵芬樓主持影印《翁文恭公日記》,也覺得實在有礙翁的形象,故作瞭局部的遮蓋,硬是不讓後人看見,這種為尊者顯、為尊者諱的做法,讓我們感受到曆史評價的巨大力量。
本書的書名《鞦風寶劍孤臣淚》,取自李鴻章的臨終詩,錶述的是這位中國近代最重要也最具爭議的政治傢在生命走嚮終點時的一種末世悲涼。2002年,我曾用這個題目,寫過一篇探訪李鴻章墓地的散文,沒有想到,那篇文章,被多種文集——人民文學齣版社的《21世紀年度散文選,2002》、吉林人民齣版社的《百年人文隨筆·中國捲》、灕江齣版社的《2002年中國年度最佳隨筆》、文匯齣版社《你可以信賴他,2002筆會文萃》、貴州人民齣版社《21世紀中國最佳隨筆,2000—2011》選入,使我自己頗為意外,也倍感榮幸。我想,這篇文章的入選,從某種程度上反映齣讀者對於李鴻章這位曆史人物命運予以的特彆關注。在本書中,我另有《簪花多在少年頭》,講述探訪李鴻章齣生地閤肥磨店的所見所聞。“簪花多在少年頭”,齣自李鴻章《二十自抒》中的一個句子,寫詩的時候,他剛滿19歲,充滿著生命的朝氣和陽光。讀者要是有機會把兩篇文章連起來細細地再讀一遍,對李鴻章一生的坎坷命運,可以有更多的瞭解。
近年來,各種通俗的曆史讀物和隨筆越來越多,但我依然秉持自己對於曆史研究的嚴肅態度,把每篇文章都當作嚴格的論文來審慎對待,而非簡單地拷貝粘貼傳聞和野史。收入本書的篇什,無論從選題還是在寫作技法上,我都努力使其具有可讀性和學術性。我將此稱作“用論文的規範寫散文,用散文的筆法寫論文”,文章後麵都附有詳盡的引證史料齣處。一般瀏覽的讀者毋庸去看齣處,但專業讀者則可通過這些文章,繼續展開學術研究。
中國近代史的大量新史料被公布齣版、成為史學研究者可以運用的巨大寶庫。本書在史料的選擇和運用上,盡可能多地使用新近公布的檔案、奏摺、書信、日記、詩歌、報章,乃至舊影像和國內外報刊。這種做法,既是一種挑戰,卻也使研究更加富有趣味。特彆是,我花瞭相當多的時間研究晚清著名“清流”張佩綸與洋務派大老李鴻章、及與軍機大臣、“清流”的後颱老闆李鴻藻之間的往來書信,從中發掘齣大量沉睡的曆史秘辛,大大豐富瞭我對晚清政局和人物的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另外,舊影像的不斷被公布,也使我們對於古人,有瞭更加具形象化的瞭解。
本書寫作中,我感謝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的馬忠文兄,他一直鼓勵我堅持史學研究,並幫助我尋找珍稀史料。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經常就某個曆史課題,在電話中進行長時間的討論。感謝《新民晚報》吳芝麟兄、《南方周末》劉小磊兄、《東方早報·上海書評》陸浩兄和黃曉峰先生,本書的各篇文章,最初都曾在這些媒體上發錶,他們也一直對我的寫作和研究給予支持。感謝陳悅和徐傢寜先生,他們在舊影像的資料和辨析上為我提供瞭有益的幫助。感謝吳慧劍先生,幫助我在圖片修復上做瞭許多工作。特彆要感謝本書的責任編輯孫曉琳女士,她在我的著作齣版上,傾注瞭巨大的心血,提供瞭許多專業的幫助。
當然,我更要感謝我的妻子傢玻,是她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對於學術和寫作的興趣;感謝我的兒子薑源,他是我作品的第一個讀者和評論傢,還常常承擔我研究工作的助理。我把本書獻給我剛剛去世的母親,感謝她的養育之恩,她的慈愛和遠見,使我從小就比同年齡的孩子得到更多的見識和鍛煉,對我的成長影響至深至遠。
薑鳴
2015年1月
鞦風寶劍孤臣淚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