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民族社会学导论》以社会学为学科基础,吸收了人口学、政治学、种族与族群研究等领域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案例,结合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其理论来源涵盖了西方民族社会学、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中国民族关系演变史等内容,并介绍了大量国内外的研究实例。书后附有修订后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课程教学大纲”,可供任课教师参考。
《民族社会学导论》为作者已出版著作《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的简明版,针对本科生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师生的需求,保留了原书的结构和基本内容,删简了引证文献、数据案例和全部脚注,从而更加简明和实用。
《民族社会学导论》已被评为“2006年度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作者简介
马戎,1950年3月出生,回族。1987年获得美国布朗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在北京大学任教。1990—1991年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民族与族群社会学、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教育社会学等。发表的著作有《西藏的人口与社会》(1996年同心出版社)、《民族与社会发展》(2001年民族出版社)、《社会学的应用研究》(2002年华夏出版社)、《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等。现任教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言
一、族群社会学在社会学学科中的位置
二、当今世界与中国都需要发展族群社会学
三、西方族群社会学的主要内容与方法论特点
四、国外族群社会学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五、“族群社会学”这个专业方向的内容及其特点
六、中国族群社会学目前的研究工作
七、我国族群社会学专业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 关于“民族”和“族群”的定义
一、“民族”定义问题是族群社会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近代我国学术界对于“民族”定义的认识
三、斯大林对于“民族”的定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四、当前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民族”定义
五、“族群”概念在我国民族研究中的引入
第三章 族群意识
一、“族群”是人类社会群体层次划分的种类之一
二、族群意识的产生
三、族群识别
四、族群身份与实际利益
第四章 理解中国族群关系的理论框架
一、费孝通教授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二、关于中国民族史的其他研究
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多族群统一体的多层次性
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五、重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所面临的新的历史条件
六、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团结与协作
七、“文化多元”与“政治一体”
第五章 族群关系的社会目标(1)
一、中国传统的族群观和族群关系理论
二、苏联时期的民族关系理论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纲领
第六章 族群关系的社会目标(2)
一、在欧洲社会发展历史中形成的族群观
二、美国族群关系发展的“三阶段理论”
三、“内部殖民主义”理论
四、西方学者对族群关系理论的其他探求
第七章 如何衡量与分析现实社会中的族群关系
一、戈登1964年提出的变量体系
二、戈登1975年提出的理论模型
三、对族群关系进行实际调查时可操作的变量指标
四、对衡量族群关系变量指标的讨论
第八章 族群集团之间的结构性差异
一、美国社会中的“族群分层”
二、人口普查资料反映的中国各族群结构性差异
三、近年社会学调查中反映的我国“族群分层”现象
第九章 族群集团在人口结构方面的差异
一、人口的数量与素质
二、人口的年龄结构
三、人口性别比例
四、生育率水平
五、死亡率水平
六、婚姻类型和家庭结构
七、中国少数族群人口的特点
第十章 人口迁移与族群关系
一、人口迁移对族群形成和族群关系的影响
二、结合迁移来研究族群关系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三、我国几个少数族群地区的汉族人口迁移
第十一章 语言使用与族群关系
一、语言具有文化象征和交流工具的双重性
二、列宁和斯大林关于“民族语言”的观点
三、各国的语言政策
四、从语言使用角度分析族群关系的演变
五、近年来我国族群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
六、族群语言与少数族群教育
第十二章 族群居住格局与族群关系
一、族群居住格局的三个层面
二、多族群社区中族群交往的几个主要方面
三、族群居住格局研究与“分离指数”
四、个案分析:拉萨市族群居住格局的研究
五、中国其他地区城乡族群居住模式的研究
六、学校中的族群格局
第十三章 族际通婚
一、婚姻与族际通婚
二、族群关系与族际通婚
三、国外的族际通婚研究
四、我国传统的族际通婚观
五、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少数族群社会历史调查所了解的族际通婚情况
六、我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反映出来的族际通婚
七、个案分析:赤峰农村蒙汉通婚研究
第十四章 影响族群关系变迁的因素分析
一、分析族群关系变迁时需要注意的研究视角
二、表示族群关系状况的连续统
三、英格尔提出的关于影响族群成员认同的变量体系
四、影响民族关系变化的各种因素
五、族群之间社会距离的排序
第十五章 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
一、族群关系的政治制度性安排
二、族群关系框架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
三、族群平等
四、政府处理族群问题中的“制度化”
五、政府制定的以族群为对象的制度
六、针对少数族群的优惠政策
七、优惠政策的实际效果
第十六章 现代化进程中族群关系的演变
一、什么是“现代化”
二、现代化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
三、在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保存与发展族群文化
四、少数族群地区发展中的自然资源利用
五、观念的转变是少数族群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第十七章 族群关系与“民族主义”
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二、语言与“民族一国家”的建立
三、西方政治家在“民族主义”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四、“民族主义分裂运动”在当代的破坏性作用
第十八章 族群关系发展前景的展望
一、族群一文明之间的冲突
二、族群问题的“政治化”与“文化化”
三、族群与国家
四、族群与地域
五、族群交往的发展前景
六、中国需要发展社会学的族群研究
“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民族社会学导论》:
“在党的机构上不是实行(各自治地区)的联邦制,也不是成立各民族的社会民主党集团”(第8条),换言之,党的机构不能以民族划分进行组织,要一方面“坚持地域自治”,另一方面坚持各民族的社会民主党机构的统一(第9条)。当时俄国的形势要求俄国共产党人重视民族问题,“并以坚定的国际主义和各民族无产阶级团结一致的精神对这个问题做出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的解答”(第10条)(列宁,1913a:236-244)。
列宁在这个《提纲》里谈到了分离出去建立独立国家的“民族自决权”和国内的民族区域自治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是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解决办法。而在对待具体个案的处理和态度方面,最重要的原则是要符合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据这一根本利益,在处理各地具体的“自决”和“自治”等问题上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做法。“我们拥护分离权(但不拥护所有民族的分离!)。……总的来说,我们是反对分离的”(列宁,1913b:502)。总结以上观点,少数民族拥有“自决权利”是列宁强调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如何应用,则存在着很大的灵活性,而比“自决权利”更为重要的原则是如何有利于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如果某个地区关于“民族自决”的主张不利于当地和全俄国的革命发展,就需要批评有关主张。因为全俄国的革命是否能够取得胜利,关系到俄国所有民族的解放,这远比某个民族是否得到“自决”重要得多。事实上,为了削弱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西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其他颠覆活动几乎都与鼓吹某个地区的“民族自决”并努力使之脱离俄国相联系在一起。
2.区域自治或者国家联盟
列宁在早期曾经反对过联邦制,“马克思主义者是坚决反对联邦制和分权制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资本主义为了自身的发展要求有一个尽可能大尽可能集中的国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觉悟的无产阶级将始终坚持建立更大的国家。它总是反对中世纪的部落制度,总是欢迎各个大地域在经济上尽可能达到紧密的团结,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地域上,无产阶级才能广泛地展开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列宁,1914b:28)。这里明显地带有如何更有利于进行政治斗争和如何更有利于发展国民经济两方面的考虑。
到了1917年修改党章时,列宁指出“国内各民族都有自决权。国内各民族都有自由分离和建立自己的国家的权利。俄罗斯人民的共和国不应当用暴力,而应当完全通过自愿的协议,来吸引其他民族建立一个共同的国家”(列宁,1917a:439)。由于当时各民族的实际发展情况,在乌克兰、波兰、芬兰等地都已经出现了地方政治权力机构,列宁认为需要通过承认自决权,承认各民族有独立建立自己国家的权利,在此基础上通过自愿原则再建立一个大的国家(联邦或国家联盟)。所以“十月革命”后成立的人民委员会于12月“承认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承认它有同俄国完全分离或同俄罗斯共和国缔结建立联邦关系或其他类似的相互关系的条约的权利”(列宁,1917b:338)。
1920年列宁根据俄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了对于联邦制的观点,指出“联邦制是各民族劳动者走向完全统一的过渡形式。……联邦制已经在实践上显示出它是适当的。……既然承认联邦制是走向完全统一的过渡形式,那就必须力求达到愈来愈紧密的联邦制同盟”(列宁,1920:126)。斯大林曾经提出让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作为自治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的要求,但遭到上述共和国的反对而未获通过,列宁批评斯大林,提出使上述共和国在平等的地位上“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一起正式联合组成欧洲和亚洲苏维埃共和国联盟”,1922年12月在此基础上正式缔结《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条约》。当时,俄国各民族地区是以加盟共和国加入苏联,还是以自治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这取决于当时该地区的政治发展形势,“一部分已经宣布独立并建立主权国家的民族问题,是通过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加以解决的;另一部分除主权国家以外的其他民族问题,是在联邦主体内,也就是在实行联邦制或单一制的加盟国内通过实行自治制度来解决的”(王丽萍,2000:151)。
3.族群语言问题
语言是族群文化的基本载体,族群语言的前途往往预示着族群文化的前途。按照斯大林的观点,民族语言的发展有三个阶段:(1)在存在着民族压迫的历史时期,“各个民族和各种语言的和平与友谊的合作条件还没有具备,……(事实上是)一些语言的被同化和另一些语言的胜利”;(2)“在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胜利以后的时代,……民族平等将会实现,压制和同化语言的政策将会取消,各民族间的合作将会建立,而各民族的语言将有可能在合作的方式下不受约束地互相丰富起来”;(3)“这些语言由于各个民族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长期合作将首先划分出最丰富的单一区域性语言,然后区域性语言再溶合为一个各民族的共同的语言,这种语言当然既不是德语,也不是俄语和英语,而是吸收了各民族语言和各区域语言的精华的新语言”(斯大林,1950:557-558)。
……
前言/序言
民族社会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of Ethnicity]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民族社会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of Ethnicity]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民族社会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of Ethnicity]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