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化晚年谈话录》是一部反映著名学者、思想家、文艺理论家王元化先生生命最后岁月里思想状况、文化心态以及友朋往来情况的书稿。全书共计八万余字,由作者吴琦幸与王元化先生在2007至2008年的十余次谈话整理编辑而成,内容涉及王元化的家世旧闻、问学经历、革命工作、政治起落、学术研究、著述交游等,对王元化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三次反思”、与胡风事件的牵连,与海内外学术界的思想往还,他对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学术风气、思想方法的认知和批评等,都有较为详尽的叙述和总结,并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材料。同时,该书也记录了王先生晚年的家庭生活、友朋交往,及其与病魔斗争的身心状况。
评分列宁自己说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其中的一个 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 物康德、黑格尔等人,都是唯心主义者,他的说法就 有矛盾了。
评分爱书的理由,很简单——阅读是让自己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默默超越大多数人的有效方式。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娱乐化的社会里,反复刷着没有社交的社交网络,那些将时间用于阅读、用于思考的人,终将发现自己已经变得跟大多数人的不一样。这就是书的魅力,伟大且潜移默化的力量。
评分……
评分先生说,我们从“文革”之后,就接受了一种实 用主义的方法,凡可以为我所用的东西,就拿过来使 用,而不去考虑上下文和整个思想体系。那个时候提 倡所谓的做什么学什么,立竿见影,还有什么“阶级 斗争,一抓就灵”,任何思想问题,都归之为立场, 归之为阶级斗争。斗争不是万灵的,理论是需要多思 考的,不是在一面倒的情况下会产生正确的观点的, 也不能人云亦云,顺从时代的潮流。理论不能用实用 的方式,而是要加强基本功,通读马克思的原著。有 的时候,理论的功效往往不是直接的短期的,“文革 ”中用语录来打语录仗是最突出的实用主义例子。理 论只要提出新的看法,只要揭示了某种真相或真理, 终会造福人类社会。所以不能压制新的观念,不能用 棍子打死新观念新看法,即便是与主流相抵触的观念 和看法,也需要并存。
评分除了历史也慢慢的读一些其他方面的书,有的很有趣,有的很枯燥,但是从书中看到了别人成功背后的努力,从书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现在更享受一本书一杯茶的悠闲。
评分书看起来不错,送货也不错
评分太脏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