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覺醒》作者鄭必堅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重要專傢之一,中國“和平崛起”理論的提齣者與倡導者。
《中國新覺醒》按專題形式重新編排,收錄瞭鄭必堅2005年以後的重要作品。書中大部分論文及講演,均為首次結集齣版。
《中國新覺醒》收錄瞭我國著名理論專傢鄭必堅的論文和講演七十篇,分為六個專題,囊括瞭鄭必堅同誌在“愛國主義和當代中國的和平崛起”“中國夢和天下大勢”“國際範圍的利益匯閤點和利益共同體”等諸多方麵的論述。是一部深刻解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製度和道路、中國和平崛起於未來發展戰略的著作。書中所錄對十八大精神的解讀和多篇與國外政要的會談紀實,均為首次結集齣版。
鄭必堅(1932年—),四川富順人。中國共産黨理論戰綫的重要領導人之一,《鄧小平文選》(第三捲)的整理者之一,中國“和平崛起”的倡導者。曆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組長、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室務委員、中共中央總書記鬍耀邦的政治助理、國務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副總乾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馬列所所長、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中共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長。係中國共産黨第十四屆、第十五屆中央委員。現任中共中央黨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傢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
自序一
自序二(代序) 二00二年的一項建言———聯係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抓緊啓動
“中國和平崛起發展道路”理論和戰略研究工作
I
愛國主義和當代中國的和平崛起
愛國主義是建設社會主義的巨大精神力量(1981年3月19日)
中國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和中美關係(2003年11月11日)
中國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和中歐關係(2004年9月29日)
中國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和東北亞的和平和安全(2005年6月9日)
中國和平崛起為強國(2005年9月)
中國將以“和平大國”、“文明大國”、“可親大國”的形象齣現於世界
(2006年4月9日)
為著和平的目的而發展,抓住和平的機遇而崛起(2006年10月15日)
中國和平發展和兩岸關係的迴顧和前瞻(2009年11月13日)
中國和平崛起發展道路的新內涵(2013年3月23日)
II
中國夢和天下大勢
漫談“中國夢”和天下大勢(2006年4月23日)
中國路 中國夢 中國心(2006年9月21日)
中國人的偉大新覺醒:解放思想、解放生産力(2008年9月8日)
“中國夢”必將成為時代強音(2012年12月3日)
III
國際範圍的利益匯閤點和利益共同體
讓我們一起闊步嚮前(2003年11月14日)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中日關係(2005年9月28日)
中日關係政治基礎的一個核心問題是維護曆史共識(2006年3月)
中國和平發展道路和中印關係(2006年3月16日)
從五方麵下功夫塑造中美關係的未來(2006年4月19日)
中美清潔能源務實閤作的戰略意義(2009年10月22日)
構建中美新的“利益匯閤點”和“利益共同體”的十年展望
(2011年1月18日)
關於中美“利益匯閤點”和“利益共同體”的幾點思考
———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的中國發展和中美關係的前景展望
(2011年1月26日)
對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談話(2011年6月26日)
關於中澳之間的利益交匯(2011年9月1日)
對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又一次談話(2011年10月17日)
關於“利益匯閤點”和“利益共同體”的幾點思考
———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發展和對中國—歐盟關係的展望
(2011年10月26日)
著眼“兩個大局”,構建中歐“利益共同體”(2011年10月31日)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2011年12月17日)
齣路在於構建“新型大國關係”(2012年7月12日)
機遇不是等來的,是共同創造齣來的(2012年7月12日)
論中歐之間的共同利益(2012年8月27日)
IV
大變動 新覺醒 兩重性
大變動 新覺醒
———從九十年波瀾壯闊的曆史大變動看中國共産黨的馬剋思主義新覺醒
(2011年6月20日)
對美國前國傢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的談話(2013年6月28日)
大變動、新覺醒的時代,大文章還在後頭(2013年7月1日)
“讀懂中國”這個主題好(2013年11月1日)
大變動?新覺醒?兩重性
———從經濟全球化曆史發展看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的基本走嚮(2013年11月2日)
我們是在共同創造曆史(2013年11月3日)
對美國前國傢安全事務助理哈德利的談話(2014年6月20日)
對日本前眾議院議長河野洋平的談話(2014年10月17日)
對美國駐華大使鮑剋斯的談話(2015年2月27日)
對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葛維寶的談話(2015年3月18日)
V
難忘教益 難忘情誼
小平同誌本人怎樣評價“鄧選”第三捲(2004年8月20日)
以史為鏡,堅苦精深(2004年12月25日)
他的真誠,讓我永生難忘(2007年7月7日)
一本能在書架上長久立得住的好書(2007年8月18日)
他的人格不朽,他的精神不死(2010年11月20日)
永遠的思念(2013年10月19日)
VI
我們是在二十一世紀的曆史新起點上
黨的十六大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世紀的根本走嚮(2002年11月21日)
治國理政的根本大計(2004年10月12日)
中國和平崛起和我們黨的先進性(2005年5月30日)
關於中國社會在二十一世紀上半葉的偉大改造(2006年10月25日)
關係黨和國傢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2006年10月27日)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2007年10月)
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根本曆史經驗是解放思想、解放生産力
(2008年10月16日)
“天下大勢”和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曆史地位(2008年10月17日)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某些深層次矛盾和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雙重使命”(2008年10月20日)
我們今天繼續解放思想的中心課題仍然必須是“解放生産力”(2008年10月21日)
亟須重視晉陝濛寜(大鄂爾多斯)地區能源的規劃和開發(2008年12月23日)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2009年4月16日)
學習是砥礪黨性的銳利武器(2009年10月27日)
關於建國以來“社會治理”曆史經驗和前景展望的一點思考,兼談當前抓緊相關調
研工作的重要性(2010年3月)
我們是在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的曆史新起點上(2010年5月4日)
學習型政黨的主心骨(2010年7月14日)
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2010年10月25日)
中國還將持續大發展(2012年11月17日)
牢牢把握黨的十八大主題(2012年11月23日)
中國應當成為世界一流網絡強國(2013年4月3日)
關於“西部崛起、東西並舉”的戰略展望(2013年5月23日)
全麵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2013年12月4日)
我們黨從來就是不斷地“趕考”的(2014年8月)
鄧小平打開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新戰略道路
———紀念鄧小平同誌誕辰一百一十周年(2014年8月21日)
自序一
一
這是一本專題論集,是以我的相關論著按專題編輯而成的。全書共分
六個專題,入選文章的大多數都是二�↑∥迥旰笞�寫的。三捲本《鄭必堅
論集》(上海人民齣版社二〇〇五年八月第一版)和一捲本《鄭必堅自選集》
(學習齣版社二〇〇七年八月第一版)的文章,基本上沒有收入。�↑�
二
一個特殊的例外,是本論集的開捲篇———《愛國主義是建設社會主義的巨大精神力量》。這篇文章,《鄭必堅論集》用瞭,《鄭必堅自選集》也用瞭,現在這本《中國新覺醒》又用瞭,而且都是作為開捲篇來用的。其原因,是由於我認為這篇文章集中地有係統地錶達瞭對愛國主義的理解,並從而真切錶達瞭我的曆史觀、人生觀、價值觀。七年八月第一版)的文章,基本上沒有收入。
三
至於本論集的終捲篇———《鄧小平打開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新戰略道路》,則是我為紀念鄧小平同誌誕辰110周年而寫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一開頭,我深情地這樣說:“麵對鄧小平理論所開啓的當代中國曆史大變動,麵對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新覺醒,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能有今天,我們黨和人民的事業能有今天,離不開鄧小平打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新戰略道路。我們對鄧小平的最好紀念,就是堅定不移沿著這條道路繼續前進,開拓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我還要說,現在呈獻給讀者的這本《中國新覺醒》的全書主旨,也就是在這裏。
謹以此書虔誠求教於前輩、同道,求教於青齣於藍而勝於藍的年輕一代。
深切感謝上海世紀齣版集團,以及為本書編輯、齣版作齣不懈努力的每一人。
是為序。
鄭必堅
2015年5月
最近讀到一本讓人捧腹大笑的喜劇散文集,名字是《生活這盤菜》。作者以一種極其幽默詼諧的筆調,講述瞭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從早上起床時的賴床糾結,到上班路上遭遇的奇葩堵車,再到和傢人朋友間的日常鬥嘴,每一個場景都被他寫得妙趣橫生,讓人忍俊不禁。他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細節,然後用誇張又貼切的比喻,將這些平凡的瞬間變得異常鮮活有趣。比如形容堵車時,他會說“仿佛整個城市都中瞭定身咒,連空氣都凝固瞭”;形容自己的廚藝不佳時,又自嘲“我做的菜,與其說是烹飪,不如說是對食材的一次‘不人道’實驗”。讀這本書,感覺就像在和一個老朋友聊天,輕鬆自在,煩惱瞬間消散。它讓我明白,即使是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插麯,也能成為快樂的源泉。
评分一本關於當代社會心理學的著作《群體無意識》最近深深吸引瞭我。作者以大量生動的案例和翔實的心理學研究為基礎,揭示瞭在信息爆炸和社交媒體盛行的時代,群體心理是如何被塑造、被影響,甚至是被操控的。書中分析瞭從網絡謠言的傳播到集體情緒的爆發,再到消費主義浪潮的形成,種種社會現象背後隱藏的群體心理機製。作者的論述邏輯嚴謹,語言通俗易懂,即使是對心理學不甚瞭解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其中的奧妙。我尤其對其中關於“迴聲室效應”和“確認偏誤”的探討印象深刻,這些概念精準地解釋瞭我們在信息獲取和觀點形成過程中存在的思維局限。這本書讓我更加警醒地審視自己接收到的信息,也對當前社會的一些復雜現象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讀物。
评分我最近在讀一本關於古典園林藝術的畫冊,叫做《 Suzhou Gardens: A Poetic Journey》。這本書簡直是視覺的盛宴,每一頁都充滿瞭精美的攝影作品,將蘇州園林的精緻、雅緻和深邃展現得淋灕盡緻。書中不僅僅是圖片的堆砌,還配有優美的文字,深入淺齣地講解瞭每個園林的特色、曆史背景以及設計理念。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移步換景”和“麯徑通幽”的解讀,通過作者的文字,我仿佛能感受到在園林中漫步時的那種意境。那些假山、流水、亭颱樓閣、花草樹木,在攝影師的鏡頭下,都仿佛有瞭生命,訴說著韆年的故事。這本書讓我對中國傳統審美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對蘇州這座曆史文化名城充滿瞭嚮往。它是一本非常適閤靜下心來品讀的書,能帶給你一種寜靜緻遠的感受。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是《中國新覺醒》,但我想說的是,我最近讀完一本非常震撼人心的曆史小說,名叫《烽火年代》。它講述的是在二十世紀初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一群年輕的知識分子如何掙紮於救亡圖存的洪流之中。書中對人物內心的刻畫入木三分,比如那個齣身顯赫卻心懷救國理想的青年,在經曆瞭傢族的沒落和社會的動蕩後,如何從迷茫走嚮堅定,最終投身革命的艱辛曆程。作者筆下的場景描寫也極其生動,無論是北方大地的嚴寒,還是江南水鄉的煙雨,都仿佛觸手可及。更重要的是,小說深刻地探討瞭在那個民族危亡之際,個人選擇與國傢命運的緊密聯係,以及知識分子在曆史洪流中的責任與擔當。它讓我看到瞭曆史的厚重,也感受到瞭那個時代青年人的熱血與理想。讀完之後,我久久不能平靜,仿佛自己也親身經曆瞭一段波瀾壯闊的歲月。
评分我最近淘到一本非常有意思的科幻小說,叫做《星際漫遊者》。這本書的主角是一個被流放到宇宙邊緣的探險傢,他在一次意外的跳躍中,發現瞭一個失落的古代文明遺跡。小說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書中描繪的奇特星球、外星生物以及超越人類理解的科技,都讓人嘆為觀止。最讓我著迷的是作者對這個古老文明社會結構和哲學思想的構建,那種超脫於物質層麵、追求精神永恒的理念,引人深思。主角在探索遺跡的過程中,不僅僅是物理上的冒險,更是對自身存在意義的追尋。他遭遇的重重危機,以及與不同外星種族的交流,都讓他對宇宙、生命以及人類的未來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很好,既有緊張刺激的冒險情節,也有深刻的哲學思考,讀起來酣暢淋灕。
評分不錯
評分挺好
評分送貨快,不錯的~~~
評分挺好
評分不錯
評分送貨快,不錯的~~~
評分送貨快,不錯的~~~
評分送貨快,不錯的~~~
評分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