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方東樹和唐鑒都是清代著名的理學傢,其思想、著述都對當時和後世産生瞭很大的影響。本書從其諸多著述中,選擇最為重要、最具代錶性的數種予以點校整理,包括方東樹的《漢學商兌》、《大意尊聞》、《考集文錄》和唐鑒的《學案小識》、《唐確慎公集》。其中《漢學商兌》、《大意尊聞》均全文收錄;《學案小識》略有取捨,仍按原書順序編排;《考集文錄》和《唐確慎公集》則多有去取,並依據文章內容體裁重加編排。期冀通過上述著述的整理,既反映方東樹和唐鑒二者或同或異的思想麵貌,也展現齣清代學術思想發展變化的脈絡。
作者簡介
人物簡介
方東樹(1772—1851),字植之,彆號副墨子,又號歇庵、冷齋,晚年自號儀衛老人,亦署儀衛主人,學者稱儀衛先生。安徽桐城人,清中葉著名理學傢,桐城派代錶人物。多次參加科考不第,長年奔走四方,或坐館授徒,或參贊幕府,或主講書院。博通群籍,刻苦自勵,勤於著述,留心時事。曾師從桐城派大傢姚鼐,長於詩古文辭,所著《昭昧詹言》,論詩評詩,頗有真知灼見,為清代著名詩話之一。治學宗尚程硃,恪尊道統,其《漢學商兌》一書,從理論、方法上對漢學痛下針砭,大加撻伐,雖多謾罵詆毀之語,但也不乏切中漢學弊病之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學界認真反思漢學的弊端,進而推動瞭清代中葉學術思潮的消長變化。晚年傢居,以講學著述終老。
唐鑒(1778—1861),字栗生,號鏡海,或作敬楷,又稱小岱山人。湖南省長沙府善化縣(今屬長沙市)人,晚清理學的重要代錶人物。嘉慶十四年(1809)進士,次年入翰林院,改庶吉士。先後任翰林院檢討,充國史館協修、會試同考官,升浙江道監察禦史。外任廣西平樂府知府、貴州按察使、江寜布政使等職,官至太常寺卿。為官清正廉潔,勤政愛民,實心任事。治學宗尚程硃,摒棄陸王,貶抑漢學。晚年在朝大力倡導正學,嚴立藩籬,儼然形成以其為核心的京師理學群體。所著《學案小識》一書,通過為理學傢等眾多學者作傳的方式,錶彰理學,裁量人物,在總結清初以來理學發展變化脈絡的同時,也輯錄和保存瞭較為豐富的文獻資料,成為晚清理學復興的代錶作。
編者簡介
黃愛平,廣西桂林人。198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獲文學學士學位。1984年、1987年先後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獲曆史學碩士、博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清代學術思想文化、曆史文獻學的教學與研究。著有《四庫全書纂修研究》、《18世紀的中國與世界?思想文化捲》、《樸學與清代社會》等書,主編《中國曆史文獻學》、《清史書目》等教材、工具書,並發錶論文100餘篇。
吳傑,江蘇锡人。198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獲文學學士學位。先後任職於中華書局、中國齣版對外貿易總公司、中國圖書進齣口(集團)總公司。現為《現代閱讀》主編。
目錄
目錄
導言1
方東樹捲
漢學商兌
重序
漢學商兌序例
凡例十則
捲上
捲中之上
捲中之下
捲下
漢學商兌題辭
大意尊聞
大意尊聞述恉
捲一
捲二
捲三
考槃集文錄
辨道論
天道論上
天道論中
天道論下
原天
原性三首
原理二首
原神
原靜二首
原動
原義
原直
原我
原惡
原真
治河書
江南省疆域略
化民正俗對
勸戒食鴉片文
病榻罪言
考槃集文錄自序
老子章義序
櫟社雜篇自序
待定錄自序
未能錄序
進修譜序
時政策自序
王氏族譜序
重刻白鹿洞書院學規序
徐荔庵詩集序
硃字綠先生文集序
吳康甫磚錄序
周書武成年月考序
汪氏學行錄序
姚石甫文集序
節孝總旌錄序
明季殉節附記序
馬氏詩鈔序
許氏說文解字雙聲疊韻譜序
粵海關誌敘例
重編張楊園先生年譜序
望溪先生年譜序
劉悌堂詩集序
潛桐左氏分譜序
培根支譜序
書法言後
書阮籍傳後
書望溪先生集後
書錢辛楣養新錄後
援鶉堂筆記書後
潛丘剳記書後
書惜抱先生墓誌後
管異之墓誌書後
切問齋文鈔書後
左忠毅公傢書手捲跋尾
閤刻歸震川圈識史記例意劉海峰論文偶記跋
書歸震川史記圈點評例後
馬一齋先生遺書跋二首
書嘉定黃氏日知錄集釋後
先集後述
與羅月川太守書太守後復姓程,官至巡撫
復羅月川太守書
上阮蕓颱宮保書
答人論文書
與友人論師書
答友人書
答姚石甫書
答葉溥求論古文書葉君,粵之嘉應人
復姚君書
答友人書
與姚石甫書
與魏默深書
復戴存莊書
金陵城圖記
新建廉州湖廉社學記
新建珠場社學記
費公祠記
重建東坡書院記
桐城新建魁星閣記
新建桐鄉書院記
重修榖林寺續置田産碑記
贈譚麗亭序
送毛生甫序
送張亨父序
辨誌一首贈甘生
贈馬雲序
贈文生序
蔣邑侯暨德配曾宜人五十雙壽序
姚石甫六十壽序
吳貞女傳
舒保齋傢傳
都君傳
朝議大夫貴州大定府知府姚君墓誌銘
祭姚姬傳先生文
妻孫氏生誌
書妻孫氏生誌後
終製
名字說
自題像贊
歇庵銘
冷齋說
學海堂銘並序
為姬傳先生請祀鄉賢公啓
方東樹年譜簡編
唐鑒捲
學案小識
學案小識敘
學案提要
傳道學案
平湖陸先生[隴其]
桐鄉張先生[履祥]
太倉陸先生[世儀]
儀封張先生[伯行]
翼道學案
睢州湯先生[斌]
昆山顧先生[炎武]
濟陽張先生[爾岐]
衡陽王先生[夫之]
大興張先生[烈]
蔚州魏先生[象樞]
盩厔李先生[顒]
婺源汪先生[烜]
高安硃先生[軾]
寶應王先生[懋竑]
漳浦蔡先生[世遠]
寜化雷先生[]
婺源江先生[永]
臨桂陳先生[宏謀]
濰縣韓先生[夢周]
桐城姚先生[鼐]
守道學案
永寜於先生[成龍]
柏鄉魏先生[裔介]
安溪李先生[光地]
澤州陳先生[廷敬]
湘潭陳先生[鵬年]
孝感熊先生[賜履]
江陰楊先生[名時]
漳浦蔡先生[新]
桐城方先生[苞]
興縣孫先生[嘉淦]
寶應硃先生[澤沄]
吳江陸先生[燿]
經學學案
餘姚黃先生[宗羲]
吳江硃先生[鶴齡]陳長發附
太原閻先生[若璩]
德清鬍先生[渭]
蠡縣李先生[塨]
長洲惠先生[周惕。子士奇、孫棟附]
長洲餘先生[蕭客]
休寜戴先生[震]
大名崔先生[述]
心宗學案
慈溪潘先生[平格]
學案後序
唐確慎公集
請立民堡收恤難民疏
進畿輔水利備覽疏
壬辰防瑤五論
請申明毆期親舊章以符定律議
核議富川縣保甲條規稟
辦理柑子衝瑤匪蕆事擬善後事宜八條稟
稟查禁水手滋事章程四則
糧船水手撈十字河沙不便稟
育養幼孩不可領作奴僕移文
曉諭昭潭士子示
興立義學示條規四則
道鄉書院學規四則
義學示諭附條約六則
勸民開塘治田示附開塘四法、治田四法
諭鄉民團練示
呈銷佩刀滋養牲畜示
禁宰耕牛示
禁止淫詞小說示
息訟安民示
禁枷鎖賽祭示
擬飭州縣為民除害諭
勸捐輸義倉諭
勸民早種早收諭
硃子學案目錄序
重刊硃子年譜序
續理學正宗序
羅羅山西銘講義序
易確序
潛虛先生遺集序
硃慎甫布衣遺書序
寒香館集序
直省鄉墨序
感應篇試帖詩序
眼科備覽序
金陵節孝備考序
蛇丘劉氏譜序
安化王氏族譜序
蔡氏族譜序
贈賀藕耕太史提學山西序並九條
贈嚴樂園太守歸所治序
贈蕭秀纔序
富川縣宋塘三輦義學序
區田種法序
讀大學或問二說
格物說
窒欲說
族譜說
曾立安字說
與陳鞦舫書沆
復曾滌生侍郎書
復何丹谿編修書
復竇蘭泉吏部書
復戴汝舟茂纔書楫
敬恕軒記
楹語記
五原學捨圖記
新建五源書院碑記
題劉忠介公與陶石梁書後
題汪容甫先生書諸葛武侯誡子書後
書劉君茮雲墓誌後
書宋氏雙節傳後
題西嶺塞團練冊
永寜節孝吳楊氏傳
車陳氏傳
誥授榮祿大夫前雲貴總督賀君墓誌銘
誥授朝議大夫掌四川道監察禦史賀君墓誌銘
戚母蔣太恭人墓誌銘
節孝李鍾氏墓碑
節烈梁馬氏墓碑
李捨人白橋哀辭
懲忿箴
訓俗俚歌八十六首,為山苗作
幼學口語
唐鑒年譜簡編
後記
精彩書摘
導言
方東樹、唐鑒都是晚清時期著名的理學傢,其生平際遇雖有所不同,學術造詣亦不盡一緻,但他們的思想主張卻多有相通之處。特彆是在道光年間中國傳統社會逐漸步入近代之時,兩人各有一部著述風靡一時,歆動天下,這就是方東樹的《漢學商兌》和唐鑒的《學案小識》,二者都對當時乃至後世産生瞭極大的影響。職此之故,因將兩人重要著述閤編為一捲。以下分彆述之。
一
方東樹(1772—1851),安徽桐城人,字植之,彆號副墨子,又號歇庵、冷齋。晚年因慕春鞦時期衛國大夫蘧瑗“五十知非”,衛國國君衛武公“耄而好學”之意
參見鄭福照:《方儀衛先生年譜》,乾隆三十七年條,見王雲五主編《新編中國名人年譜集成》,颱北,颱灣商務印書館,1978。,以“儀衛”名軒,自號“儀衛老人”,亦署“儀衛主人”,學者稱儀衛先生。
方東樹齣生於安徽桐城著名的方氏傢族中的一支。曾祖父方澤,字苧川,晚自號待廬,乾隆十二年(1747)優貢生,曾任八旗官學教習,主講山西洪洞玉峰書院。能詩擅文,論學尊崇硃熹,論文宗尚明艾南英。祖父方訓,字味書,未入仕。父方績,字展卿,縣學生,承桐城派大傢劉大櫆、姚鼐之學,力倡古文詞,著有《經史劄記》、《屈子正音》、《鶴鳴集》。
受傢族和傢學的影響,方東樹自幼嚮學,即喜為古文詞,並顯示齣很高的文學天賦。11歲時,他仿效南朝齊、梁間詩人範雲作《慎火樹詩》,得到鄉裏前輩嘆賞。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讀書範圍日益廣泛,興趣也有所轉移。據其自言:“十八九時,讀孟子書,憮然悟吾學之更有其大者、切者,遂屏文章不為。性喜莊、老及程、硃、陸、王諸賢書,讀之若其言皆如吾心之所發者。以觀近時人文字,輒見其踳駁謬盭,為不當意”
方東樹:《考槃集文錄》捲六,《答姚石甫書》。。乾隆五十八年(1793),方東樹22歲,他與父親方績同拜著名學者、桐城派大傢姚鼐為師,受業於江寜(今南京)鍾山書院。在姚門諸弟子中,方東樹不僅“隨侍講席最久”
鄭福照:《方儀衛先生年譜》,乾隆五十八年條。,而且以其傑齣的詩文纔華和緻力於程硃理學的學術趨嚮,深得姚鼐器重,與梅曾亮、管同、劉開並稱為“姚門四傑”。
在拜師姚鼐的同年,方東樹亦入縣學,補弟子員,數年後補增廣生。與所有同時代的讀書人一樣,方東樹也期冀走上讀書做官、學以緻用的坦途。然而,天不遂人願,數十年間,他先後十次參加鄉試,一次應考歲試,均未得中。直至道光八年(1828),方東樹年屆57歲,始絕意仕途,不再應試。
科舉多次受挫,迫於生計,方東樹隻得奔走四方,或教授弟子,或參贊幕府。他先後館於江西新城陳用光侍郎、安徽桐城汪誌伊尚書府邸,又輾轉於安徽阜陽、六安、池州、宿州等地講學。並應姚鼐之邀,長期在江寜書院課其長孫學業。其間還曾應江寜知府呂燕昭之請,參與纂修《江寜府誌》。雖常年往來奔走,不遑寜處,但收入卻極為微薄,方東樹常常陷入衣食著的窘境。誠如其自言:“二十餘年顛沛失蕩,所至輒窮,憂患疾病,日與死迫。羇旅異地,每遇良辰會節,瞻望傢園,凶祥莫蔔,中夜推枕起嘆,戚然不知涕之流落也。”
方東樹:《考槃集文錄》捲六,《答姚石甫書》。嘉慶二十四年(1819),48歲的方東樹應兩廣總督阮元之請赴廣州,參與纂修《廣東通誌》。此後數年,除短暫主持廉州海門書院、韶州韶陽書院外,均客居阮元幕府,或協纂書籍,或教授經學。道光六年(1826),阮元調任雲貴總督,方東樹遂自粵歸裏。其後,又先後主持安徽廬州廬陽書院、亳州泖湖書院、宿鬆鬆滋書院,佐理安徽巡撫鄧廷楨幕府,客居武進縣令姚瑩官署。道光十七年(1837),赴廣東參贊兩廣總督鄧廷楨幕府,次年應粵海關監督豫堃之請,參與纂修《粵海關誌》。道光二十年(1840)歸裏,授徒論學,培養人纔。桐城戴鈞衡、方宗誠、蘇惇元、文漢光、甘紹盤、鄭福照等十餘人均齣其門下,各有所成。與此同時,他還緻力著述,十年中,撰成《大意尊聞》等書凡十餘種,並自編其文集、詩集。雖然生活依然艱睏,但方東樹甘之如飴,著述授徒,“益窮性命之歸”
方宗誠:《儀衛先生行狀》,見方東樹《大意尊聞》捲首。。唯對自己當年因漂泊在外,生計窘迫,未能歸傢為其父親奔喪一事耿耿於懷,“誓宜沒於外以自罰”
鄭福照:《方儀衛先生年譜》,鹹豐元年條。。鹹豐元年(1851),當新任安徽祁門縣令唐治邀請他前去主持東山書院時,方東樹不顧年高體弱,執意前往。未及數月,即因病卒於當地,享年80歲。
盡管終其一生,方東樹隻是一介書生,但他始終堅持傳統儒學講求經世緻用的價值理念,“嘗言立身為學,固以修德製行,內全天理為極,而於人世事理,亦必講明通貫以待用”。故而他早年即“銳然有用世誌,凡禮樂、兵刑、河漕、水利、錢榖、關市,大經大法,皆嘗究心,曰此安民之實用也”
方宗誠:《儀衛先生行狀》,見方東樹《大意尊聞》捲首。。道光十一年(1831),桐城發生水災,縣令楊大縉不但不加撫恤,反而一味貪贓婪索,導緻民怨沸騰。而當地官府竟以民變上疏安徽巡撫鄧廷楨,請求派兵鎮壓。當時方東樹正客居鄧廷楨幕府,聞訊後立即麵見鄧廷楨,詳陳實際情形,並以身傢性命擔保,請求罷兵,終於使得一方百姓免遭塗炭。道光十八年(1838),方東樹因參贊時任兩廣總督鄧廷楨幕府,客居廣州,目睹鴉片流毒天下,禍害百姓。他憂心如焚,深感“彼外夷之以此愚毒中國也,非獨歲糜中國金錢數十百萬而已也,其勢將使中國人類日就澌滅也。此天地之大變也,自生民以來,其禍之柔且烈,未有若此者也”
方東樹:《考槃集文錄》捲二,《勸戒食鴉片文》。。因此,他作《化民正俗對》,力陳禁煙之道,提齣:“欲令鴉片之害永絕,則莫若嚴治食者,欲嚴治食者,則莫若先治士大夫在上之人。”
方東樹:《考槃集文錄》捲二,《化民正俗對》。又作《勸戒食鴉片文》,痛陳鴉片之害,力勸食者戒煙。鴉片戰爭爆發後,方東樹雖然已因年老歸鄉居傢,但仍心係國事。當他得知朝廷將帥麵對英軍進逼大多退守避讓,不戰而逃,東南數省喪師失地,百姓慘遭兵燹之禍時,極為痛心疾首。他不顧衰病在身,伏案疾書,撰成《病榻罪言》一文,縱橫捭闔,鑒古論今,提齣收服漢奸,申嚴軍法,增修武備,禁斷貿易等製敵之策,認為“謀國之道,不恃敵之不攻,惟恃我之不敗。今日之事,及逆夷暫退,急須認真增修武備,倡勇敢,鼓士氣,儲蓄聚,習弓矢,鎮靜以安百姓,勿搖民心”,隻要“朝廷誠威誠斷,諸將誠勇誠謀,必可轉敗為功”
方東樹:《考槃集文錄》捲二,《病榻罪言》。。道光三十年(1850),方東樹已傢居10年之久,年屆79歲高齡,但當他讀到魏源所著《海國圖誌》時,“甫盡捲首四條,不禁五體投地,拍案傾倒,以為此真良纔濟時切用要著,坐而言可起而行,非迂儒影響耳食空談也”
方東樹:《考槃集文錄》捲六,《與魏默深書》。,憂國憂民之情,絲毫未減當年。誠如其弟子蘇惇元所言,方東樹一生,“身雖未仕,常懷天下憂。凡遇國傢大事,忠憤之氣見於顔色,或流涕如雨”
蘇惇元:《儀衛方先生傳》,見方東樹《考槃集文錄》捲首。,典型地錶現瞭一個傳統知識分子的情懷。
當然,方東樹對當時乃至後世影響最大的,還是他恪守程硃理學、捍衛儒學道統的思想主張和學術實踐。尊崇硃子之學,曆來是桐城方氏傢族的傳統,方東樹也不例外。他“幼承傢範”,成年後師從姚鼐,奠定瞭深厚的理學根基。自謂“平生觀書,不喜異說。少時亦嘗泛濫百傢,惟於硃子之言有獨契,覺其言言當於人心,毫發不閤,直與孔、曾、思、孟二”。故其立身處世,接物待人,乃至辨析學術,裁量人物,不以硃子為宗,甚而“見後人著書,凡與硃子為難者,輒恚恨,以為人性何以若是其蔽也”
方東樹:《書林揚觶》捲下,《序纂》,見《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九輯,北京,北京齣版社,2000。。對占據清代學術主流地位的漢學,方東樹自然深為不滿。他曾撰《辨道論》,指責漢學“以章句為本,以訓詁為主,以博辨為門,以同異為攻,不概於道,不協於理,不顧其所安”,其說“以文害辭,以辭害意,棄心而任目,刓敝精神而益於世用。其言盈天下,其離經畔道過於楊、墨、佛、老”
方東樹:《考槃集文錄》捲一,《辨道論》。。嘉慶年間,漢學風靡一時,不僅學術界群趨於文字、音韻、訓詁、考據的研究,幾乎“傢傢許、鄭,人人賈、馬”,而且還齣現瞭為漢學傢立傳,彰顯漢學學術成就的總結性著作,即江藩的《國朝漢學師承記》,在學術界産生瞭極大影響。當時,方東樹與江藩同在兩廣總督阮元幕府,眼見“漢學大盛,新編林立,聲氣扇和,專與宋儒為水火。而其人類皆以鴻名博學,為士林所重,馳騁筆舌,丳穿百傢,遂使數十年間承學之士耳目心思為之大障”,本不欲置辯的方東樹再也按捺不住,毅然決然,挺身而齣,發憤著述,撰成《漢學商兌》三捲。他仿效硃熹當年為批評其他學人學派之說所著《雜學辨》的體例,首先摘錄論敵原文,再“各為辨正於下”。凡引原文,皆注明某人某書;所作辨正,“特論其綱領宗旨”;若“援引事類,或推衍餘意”,則“以類附注句下”。全書“本止一捲,首尾脈絡相貫”,但因篇幅較多,分為三捲:“首溯其畔道罔說之源;次辨其依附經義小學,似是而非者;次為總論,辨其詆誣唐宋儒先,而非事實者。”
方東樹:《漢學商兌》捲首,《漢學商兌序例》。
在闡發其書宗旨義例的《序例》中,方東樹開篇即列舉漢學傢攻擊宋學的要點所在,他說:“近世有為漢學考證者,著書以闢宋儒、攻硃子為本,首以言心言性言理為厲禁。海內名卿巨公、高纔碩學數十傢遞相祖述,膏唇拭舌,造作飛條,競欲咀嚼。究其所以為之罪者,不過三端:一則以其講學標榜,門戶分爭,為害於傢國。一則以其言心言性言理,墮於空虛心學禪宗,為歧於聖道。一則以其高談性命,束書不觀,空疏不學,為荒於經術。”由此齣發,方東樹旁徵博引,反復辯難,對漢學傢的思想主張、學術宗旨、研究方法,乃至學術成就,進行瞭全麵的批評,尤集矢於顧炎武、毛奇齡、惠棟、戴震、段玉裁、錢大昕、焦循、江藩、阮元等漢學大傢,大段徵引其言論觀點,逐條予以辯駁,甚至不惜攻擊謾罵詆毀之辭。
齣於衛道的目的,方東樹對漢學傢著書立說,“惟取漢儒破碎穿鑿謬說,揚其波而汩其流,抵掌攘袂,明目張膽,惟以詆宋儒、攻硃子為急務”尤為反感,指責其“不知學之有統,道之有歸,聊相與逞誌快意,以騖名而已”,斷言漢學傢“畢世治經,一言幾於道,一念及於用,以為經之事盡於此耳矣,經之意盡於此耳矣。其生也勤,其死也虛,其求在外,使人狂,使人昏,蕩天下之心,而不得其所本。雖取大名如周公、孔子,何離於周公、孔子?其去經也遠矣”
方東樹:《漢學商兌》捲首,《重序》。!不僅如此,方東樹還給漢學傢扣上“離經叛道”的罪名,比之於楊、墨、佛、老,視之為洪水猛獸,甚至有過之而不及。在他看來,漢學傢“棄本貴末,違戾詆誣,於聖人躬行求仁,修齊治平之教,一切抹摋。名為治經,實足亂經;名為衛道,實則畔道”
方東樹:《漢學商兌》捲首,《漢學商兌序例》。,“較之楊、墨、佛、老而更陋,擬之洪水猛獸而更凶。何者?洪水猛獸害野人,此害專及學士大夫。學士大夫學術昧,則生心發事害政,而野人噍類矣”。
站在宋學的立場,方東樹對漢學傢一緻遵循的由文字、音韻、訓詁以尋求經書義理的學術宗旨深緻不滿,攻擊不遺餘力。他說:“夫謂義理即存乎訓詁,是也”,“然訓詁不得義理之真,緻誤解古經,實多有之。若不以義理為之主,則彼所謂訓詁者,安可恃以差謬也。諸儒釋經解字,紛紜百端。吾論
方東樹唐鑒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