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傳佛教中當時僧紀廢弛、寺院生活腐化,而倡導宗教改革,提齣僧人嚴格持戒、 不事農作、獨身不娶,並加強僧院製度管理。關於修持,他主張顯密並重,先顯後密,強調教理和因明等都有助於解脫。其《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與阿底峽《菩提道燈論》在旨趣上一脈相承。1409年,宗喀巴在帕竹地方政權支持下,在拉薩發起大祈願法會,顯示其權威地位。同年建甘丹寺為駐寺,故該派亦稱甘丹派。以後該派又建哲蚌寺、色拉寺、紮什倫布寺等諸大寺,勢力日漸擴張。1542年,該派以索南嘉措為二世的轉世,活佛轉世製度在格魯派中自此確立。16世紀索南嘉措受明廷冊封。
評分 評分 評分首先,為什麼要改革,要把改革的時代背景略為敘述。
評分任甘丹墀巴(意為甘丹寺座主﹐實為此派教主的地位)。剋主傑為第二任甘丹墀巴,後期此派建立班禪轉世係統時,又被追認為第一世班禪。宗喀巴和賈曹傑﹑剋主傑被藏族佛教徒尊稱為“師徒三尊”。此外,宗喀巴的弟子中還有絳央卻傑是哲蚌寺的建立者;絳欽卻傑是色拉寺的建立者;根敦珠巴是紮什倫布寺的建立者,也是後期被追認的第一世達;喜饒僧格是密宗寺院舉麥劄倉的建立者,這些人都是積極協助宗喀巴創建此派的代錶人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