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戏曲艺术大系:活人大戏》为陈墨香根据自身早年观戏,而后学戏、演戏、编戏的经历改编的长篇纪实小说。以亲历者的视角生动记述了近代北京戏剧圈里的人和事,对于诸多剧目的编排和演绎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文笔从容流畅,展现了陈墨香对于戏曲艺术的丰富而深入的解读。既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又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
内容简介
《中国戏曲艺术大系:活人大戏》系陈墨香根据自身早年观戏,而后学戏、演戏、编戏的经历改编的长篇纪实小说。《中国戏曲艺术大系:活人大戏》以亲历者的视角生动记述了近代北京戏剧圈里的人和事,对于诸多剧目的编排和演绎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文笔从容流畅,展现了陈墨香对于戏曲艺术的丰富而深入的解读。既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又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活《中国戏曲艺术大系:活人大戏》连载于《三六九画报》,未竟作者即逝,但后来有心人寻访到家属所存余篇的遗稿,在《新天津画报》上刊行完毕。《中国戏曲艺术大系:活人大戏》对上述报刊发表部分进行整理校订,《活《中国戏曲艺术大系:活人大戏》最终以完壁面世。
目录
楔子
第一回 宴佳宾衣冠大会述旧事父子闲谈
第二回 正礼制两湖修馆骋游观上海听歌
第三回 畅谈杨猴子遗闻追述李象寅妙对
第四回 湖广馆破台开锣俞润仙演戏逞技
第五回 毛孝廉茶园逢故友李毓如酒肆说奇闻
第六回 陶然亭高唱昆山曲张之洞细究玉堂春
第七回 宾筵听中堂诙谐戏场见神圣威肃
第八回 引《品花宝鉴》评日一色谈真灵位业证戏文
第九回 观淫戏正言训子见美伶乱性着魔
第十回 太史第谈心述往事琉璃厂无意遇名伶
第十一回 书肆逢师聆正论歌楼听戏识佳人
第十二回 占柱臣对酒谈心余玉琴劝人唱戏
第十三回 心乱神昏一宵感梦兴高采烈连日听歌
第十四回 大栅栏重建戏园宝胜和广邀脚色
第十五回 初与美伶交言屡观名班演戏
第十六回 名伶呈色相古圣显神威
第三十五回 神情多恍惚梦境太迷离
第三十六回 梦觉还如梦迷途仍是迷
第三十七回 谈伶人琐事述串客旧闻
第三十八回 评新旧唱腔论今昔捧脚
第三十九回 有意学兰芳气概无意穿瑶卿行头
第四十回 余玉琴谈昆相国王劲闻说潘尚书
第四十一回 台下观新戏樽前说旧规
第四十二回 受贬讥心生忿恨闻赞美意又欢欣
第四十三回 历城县张寿筵神堂巷论戏曲
第四十四回 尚论心倾陈叔至闲谈舌战王劲闻
第四十五回 玉琴赠戏助票友劲闻讲字评伶人
第四十六回 同商剧本自作开篇
第四十七回 瞿兆僧谈杨桂云潘镜芙驳《循环报》
第四十八回 满口闹羊毛一身翻虎跳
第四十九回 排乱弹腔三折戏听水磨调《一种情》
第五十回 重游旧地屡唱新词
第五十一回 《福寿镜》众友纷争《因果报》一人独乐
第五十二回 谈新戏恸哭失声改旧曲勾心斗角
第十七回 太史氏评吴朔文众伶官演关公戏
第十八回 派戏起争端观优生烦恼
第十九回 伶人哭旧君歌馆演佳剧
第二十回 受讥嘲吞声忍气捐愧耻披发毁容
第二十一回 兄弟齐肩登帝阙宾朋携手入王门
第二十二回 感事伤怀生幻境逢场作戏斗新妆
第二十三回 佛理悟是都是佛魔头深处总逢魔
第二十四回 恩仇了了述前事情意绵绵思故人
第二十五回 黄学会一曲高歌正乙祠几番闲话
第二十六回 又搬《长阪坡》初试《能仁寺》
第二十七回 人材有废兴学问分邪正
第二十八回 议修《梨园外史》详说菊部旧闻
第二十九回 结米喜子小传做《梨园史》总评
第三十回 甘作扫边日一苦充梅兰芳
第三十一回 旧戏重排加伪造古书多读去疑团
第三十二回 打戏码毁名伶走外串跑宫女
第三十三回 无面目自称名脚斗齿牙同论外江
第三十四回 持论详分内外行登台不着男女相
第五十三回 畅论老戏欣逢故人
第五十四回 酒后说六朝茶余谈三国
第五十五回 驳纸上谈逢梦中友
第五十六回 青云阁品茶留香馆赴席
第五十七回 留香馆逢故人庆丰堂演大戏
第五十八回 畅谈捆羊不教《戏凤》
第五十九回 潘镜芙进正言张慕蝶翻旧戏
第六十回 白云观再作游人《宝莲灯》永辞票友
第六十一回 心泉制宋词谱瑶卿歌唐诗篇
第六十二回 大会留香馆初入芳信斋
第六十三回 富察氏赠曲文李将军倡寿戏
第六十四回 王瑶卿做寿荀令香拜师
第六十五回 屡遇故交思往事重排旧戏仗名伶
第六十六回 黄翠娘歌创新声梁文士笔述佚事
第六十七回 座上作闲谈梦中闻妙论
第六十八回 翻阅旧文字推敲新剧名
第六十九回 登场显伶人执笔仗文士
第七十回 偶对《一两漆》高谈《十万金》
第七十一回 瑶卿告老结前文作者留余开后部
精彩书摘
《中国戏曲艺术大系:活人大戏》:
到得那里,下车进去,走到正厅前,看见里面,塑着一尊神道,凤目美髯,认得是汉寿亭侯,神前匾额,是“绝伦逸群”四字,对面戏楼。忙奔到那边,已经开锣,这是在门外已闻锣鼓之声,不是此刻方知。
居士带了墨香走至搭桌之处,满场都是方桌,每桌两椅四凳,通是六位,一律绣花帏垫,桌上盖碗六只,戏单一张。梁上挂着锡蜡台,约有七八个。这种蜡台的样子,与家里用的不同,一根短杆,四面倒须簸儿,杆头系了长绳,用滑车送到梁上,再把绳头拴在两旁抱柱上面,除了戏楼里,这物件是没处用的。
墨香从吃奶时,便在戏楼打混,年复一年,见识日增,此刻已认得戏,并知演戏脚色是谁。看那台上恰演的《也是斋》,花旦李紫珊,将扮了皮匠老婆出来,这是外搭班的好脚,不是科徒。墨香见是这一出,心中好生不快,两眼不往台上盯,只看向四下晾望。只见衣冠济济,那边官员,差不多挤满,都是本科同年翰苑,由长班举着名片引入,一揖就坐。居士这边请的客,也陆续来到。台上戏文又唱了几出,才摆酒席。早见台上跳起加官,台下由茶役用铜盘递过赏封,台上扮个红人,出来磕头谢赏。
那戏接二连三唱的是些《戏妻》《进宫》《牧羊卷》,都有旦脚,在那里哼个不了,墨香最不喜的是旦戏,他们偏出出有旦。正是:旦脚虽有妙趣,儿童自应不知。
墨香不喜看旦,日后却不如斯。
原来墨香自幼染了重男轻女的习气。当时风俗,幼孩不论男女,都擦脂粉,梳抓髻,墨香偏要本来面目,梳一个小辫,你若给墨香擦脂粉时,墨香便道:这是女孩子擦的东西,我是男孩子,不擦不擦!纵然大家按着头皮,给墨香擦了,墨香自会走向洗脸盆边,掬水洗掉。仆妇们偶尔同墨香取笑,叫一声“小姐”,墨香立刻暴跳如雷。三岁时节,居士正作福建学政,墨香随到福州,住在学院,这些笑话,都是那时闹的。
……
前言/序言
细述人生,悟佛理,看戏原要学问真。月旦伶与票,排场套子,梨园旧规纸上存。
列位,上面这个似引非引的长短句,专道《活人大戏》的好处,这部书非但写尽戏场百态,备载菊部掌故,得意处让人脸颊飞彩,更讲人生哲理,戏曲宗旨,参透者自能受用无穷。开卷有益,必有所获,读书人都有法眼,我就不多口了。
这部书是安陆陈墨香先生所著,安陆,隋时称吉阳,因城在吉阳山下得名,故署名“古吉阳陈墨香”。先生淡泊名利,只好读书观剧,人都尊他为安陆才子、剧学大师。他的戏剧文字,最早读的是《梨园外史》,那在二十多年前了,宝文堂书店出的书,后面还附了他的《观剧生活素描》(按:宝文堂版附了九部,实际是十部,这次与此书同时印行的《梨园外史》,以宝文堂版为底本再版,我另将第十部抄出补上,以便全览。又,根据书中第四十四回所言,《梨园外史》后经先生删改,止于“死长庚,生瑶卿”,共三十多回,且“独著墨香之名”,由此便知宝文堂版《外史》并非足本),可谓旁征博引,酣畅淋漓,机趣幽默,更解人颐。其中《观剧生活素描》是在南京戏曲音乐院北平分院研究所出版的《剧学月刊》上连载的(第二卷第三期至第三卷第八期),内容是其人生三部曲——看戏、票戏、编戏,可称这部书的简本,这部书的创作,也正基于《观剧生活素描》的撰写。两者的内容有重叠,由于体裁不同,所以写法与关目也就两路。《观剧生活素描》略写处,这部书里详写,《观剧生活素描》里浓笔重彩的,这部书就一笔带过,两者相同的情节,写法上又各自不同,备觉精彩。《观剧生活素描》里设的哑谜,能在这部书中能找到答案,这部书隐匿讳言的人与事,《观剧生活素描》里却予以揭载,所以这一篇文、一部书结合起来读,才倍感有趣。据书中第六十五回所言,“有一位朱先生(就是朱复昌)开个报社,约墨香去作小说”,则这部书应当写作于《三六九画报》创刊之后。
《梨园外史》的后记里面提到过这部书,我在十年前才第一次读到,那是《三六九画报》上的连载,从1941年1月3日第七卷第一期开始,由于图书馆的藏书不全,我那会子读的只是几个篇章,从此便留了个心眼。访求多年,好不容易把第七卷第一期到第十五卷第二期(1942年5月6日发行)的《三六九画报》收齐,哎呀,才发现由于陈先生于1942年5月1日病逝,这部小说的连载便戛然而止,仍旧是个残篇,而且时局动荡,战争频仍,如何顾得上出版单行本,不觉浩叹良久,深以为憾。谁想功夫不负有心人,为编写《马连良艺事年谱》,需要翻阅大量的民国报刊,在查找资料时,突然发现《新天津画报》在陈先生过世后,续载了书的后半部,居然凑了个整的。
事情是这样的。这部实事小说一经连载,就吸引许多读者,《三六九画报》最后一期连载完,登了一个小启:本报特约编辑陈墨香先生于本月一日逝世,《活人大戏》小说即自下期起中止。《活人大戏》的读者闻此消息,悼惜之余,心情和我是一样的,总以为不能一窥全豹了。《新天津画报》的主编潘侠风是个有心人,他听说这部书先生生前已经完稿,便亲赴北京,探访先生家属,请求将未刊余稿,续刊于《新天津画报》,其家人慨然同意,遂于1942年6月25日第1327号起连载,为与《三六九画报》衔接,仍从第四十五回开始,共计211期,只第四十五回中间缺失一节,所谓“少许已为其家族遗失,无法补叙”,此外堪称完璧。为了收齐全部连载,从上海跑到京城,临了还是有点小缺憾,只好再麻烦孙大乐兄去国图补漏,这里要谢谢他的。
1941年某月,景孤血与先生在丰泽园宴上晤谈,先生告诉他,这部书仅限六十回,天若假年,六十回后当另起炉灶。又说什么时候杜绿依、景孤血(即书中提到的那位古雪)露面,这部书就要结束了。经过《新天津画报》连载的整理,发现实际为七十一回本,结语所谓“前集到此脱稿”,便知这七十一回本是部完整的书了,虽然预告了后部的关目,但并未动笔续写,先生遽归道山,果然天不假年。陈先生与王瑶老之间真叫友于情笃,其绝笔便是替瑶老撰写的《先外祖郝君蓝田小传》,这是因朱复昌要求,为即将刊行的《同光十三绝》图谱作的文辞。逝前一日,他叫女儿取来文稿,数了下,才九百余字,叹道:“瑶卿嘱作千余宇,尚不足也。”即动笔续写三百余字,并修润原稿,真算“尽心章”了。陈先生常言前世是个和尚,所以他逝前神志莹澈,合掌坐化,也是入得了传奇的。
这部书的大概就交待了,下面还要啰嗦几句,这是校点整理必要的老例,而我这样写来已经是造魔了。
限于当时的印刷条件、纸张质量,两刊连载均有模糊难辨的地方,再加手民之误,错字、缺字、讹字等现象必然存在。凡错字、讹字,由我径直改了,字有缺少的,按照上下文意酌补,用[]标出,如“都出了[力]”,若无法妄补或模糊难辨的,用“口”替代,以上有特殊情况的,附注说明。凡异体字及个别词语,如“他”与“她”、“座”与“坐”之类,均改作现代通行文字,以便阅读,有些术语,如“脚色”等,仍按原文,不作修改。凡书中引用诗文,字句与今本不同的,仍按原文。这部书纵横上下近六十年,所涉人物、事件繁多,我选注了几条,主要为了显现这部书的时间脉络,对一些故意隐去名姓及代远陌生的人与事,也作了小注,这是有考据癖的毛病。当然这部书的字数四十七万有奇,我边看边读边录,虽加数遍的校读,错误必然存在,而且原书只简单分句,重新标点、分段也是个繁事,外加水平有限,也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原谅、指正,这里先作揖了。
还要说一下原版连载中存在的错排、脱漏情况。《三六九画报》连载第2期,插入《咏王瑶卿开篇体》一首,因与书中内容无关,不予采用。连载第77期最后,从“竟多半是扫边旦应活”至第79期开头“看过鑫培的戏”,由于错排,误将第二十六、二十七回部分内容插入,造成上下文不通,第81期起,先生重新编撰第二十六、二十七回部分文字,因此有两个版本,此次整理,只采重新编撰者。又第138期中,第四十三回末,“是血诏”以下脱漏,未见补刊。《新天津画报》连载第195期后,应接第206期后半段,至第211期再接第196期,再续至第206期前半段,才算通读。由于错排,致使部分回目有误,第196期,回目应为第七十回,误为第六十七回,第.200期,回目第六十八回,应为第七十一回。
好了列位,我这开场闹腾快三页纸,后台催场管事已经嚷“陈墨香照场”了,大伙儿还是瞧角儿的戏吧,好一本连台《活人大戏》啊,哈哈。正是:
檀板声息氍毹冷,场上古人化灰尘。
忽喇已过七十载,于今清头更何人。
中国戏曲艺术大系·京剧卷:活人大戏 [Stories of Bejinging Opera Renowned Actors]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国戏曲艺术大系·京剧卷:活人大戏 [Stories of Bejinging Opera Renowned Actors]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评分
☆☆☆☆☆
这个系列的书收了不少 趁活动时候买
评分
☆☆☆☆☆
这个系列的书收了不少 趁活动时候买
评分
☆☆☆☆☆
好书好价
评分
☆☆☆☆☆
了解艺术大家的经历,重温老时代的技艺
评分
☆☆☆☆☆
“在距今已经久远的那一天,我们约好了重逢。”
评分
☆☆☆☆☆
好书好价
评分
☆☆☆☆☆
《中国戏曲艺术大系:活人大戏》为陈墨香根据自身早年观戏,而后学戏、演戏、编戏的经历改编的长篇纪实小说。以亲历者的视角生动记述了近代北京戏剧圈里的人和事,对于诸多剧目的编排和演绎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文笔从容流畅,展现了陈墨香对于戏曲艺术的丰富而深入的解读。既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又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
评分
☆☆☆☆☆
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
评分
☆☆☆☆☆
好书
中国戏曲艺术大系·京剧卷:活人大戏 [Stories of Bejinging Opera Renowned Actors]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