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象棋譜叢書:中炮直車三兵對反宮馬》精選170局經典戰局,並以時間先後來分類排列,使讀者能一目瞭然地瞭解這一布局發展脈絡與概況。書中在關鍵之處以“!”與“?”兩個標點符號標明攻守的佳著與軟著,給讀者朋友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棋圖是無聲的圖像,讀者可視圖心算,來檢驗自己的心算是否與名手相同,是提高棋藝水平的捷徑。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五六炮對反宮馬(第1~35局 共35局)
第1局 鬍榮華勝黃學榮 五六炮退馬蹬炮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進炮
第2局 臧如意負徐天紅 五六炮退馬蹬炮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進炮
第3局 臧如意勝呂欽 五六炮退馬蹬炮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進炮
第4局 張強勝徐天紅 五六炮退馬蹬炮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進炮
第5局 劉殿中勝利、誌偉 五六炮過河車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6局 陳孝望負鬍榮華 五六炮過河車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7局 黃勇負尚威 五六炮過河車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8局 錢洪發負李來群 五六炮過河車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9局 呂欽勝硃永康 五六炮過河車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10局 劉殿中勝傅光明 五六炮盤河馬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11局 鬍慶陽負李來群 五六炮升車頂炮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12局 傅光明勝李艾東 五六炮升車頂炮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13局 葛維蒲負楊德琪 五六炮升車頂炮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14局 柳大華勝陶漢明 五六炮升車頂炮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15局 陸偉韜勝程吉俊 五六炮升車頂炮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16局 李曉暉負謝丹楓 五六炮升車頂炮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17局 姚洪新勝程吉俊 五六炮升車頂炮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18局 梁輝遠負於幼華 五六炮升車頂炮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19局 於幼華勝蔣全勝 五六炮升車頂炮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20局 鬍榮華勝呂欽 五六炮升車頂炮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21局 孫勇徵負許銀川 五六炮升車頂炮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22局 陸偉韜勝宿少峰 五六炮升車頂炮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23局 申鵬負王躍飛 五六炮升車頂炮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24局 金波勝李智屏 五六炮升車頂炮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25局 陸偉韜勝苗利明 五六炮升車頂炮對反宮馬右炮封車退炮
第26局 蔣全勝負趙國榮 五六炮過河車對反宮馬右炮封車
第27局 郭長順負鬍榮華 五六炮過河車對反宮馬右炮封車
第28局 呂欽勝柳大華 五六炮過河車對反宮馬右炮封車
第29局 錢洪發負呂欽 五六炮過河車對反宮馬右炮封車
第30局 劉殿中負鬍榮華 五六炮過河車對反宮馬右炮封車
第31局 呂欽勝趙國榮 五六炮過河車對反宮馬右炮封車
第32局 謝業梘負李雪鬆 五六炮衝中兵對反宮馬右炮封車
第33局 郝繼超負張強 五六炮衝中兵對反宮馬右炮封車
第34局 鄭乃東負劉殿申 五六炮進邊兵對反宮馬右炮封車
第35局 李來群負鬍榮華 五六炮巡河車對反宮馬左士
第二章 五七炮對反宮馬(第36~108局 共73局)
第36局 劉殿中負趙慶閣 五七炮棄雙兵對右炮封車左車齣兌
第37局 王躍飛勝湯卓光 五七炮棄雙兵對右炮封車左車齣兌
第38局 黎德誌勝林宏敏 五七炮棄雙兵對右炮封車左車齣兌
第39局 李少庚勝陳孝堃 五七炮棄雙兵對右炮封車左車齣兌
第40局 鬍榮華勝王秉國 五七炮棄雙兵對右炮封車分卒護炮
第41局 蔔風波勝李來群 五七炮棄雙兵對右炮封車分卒護炮
第42局 許銀川勝閻文清 五七炮棄雙兵對右炮封車分卒護炮
第43局 陳寒峰勝張學潮 五七炮棄雙兵對右炮封車分卒護炮
第44局 柳大華勝苗永鵬 五七炮棄雙兵對右炮封車分卒護炮
第45局 何剛負徐天紅 五七炮棄雙兵對右炮封車獻7卒
第46局 徐天紅勝萬春林 五七炮棄雙兵對右炮封車獻卒
第47局 蔡翔雄負鬍榮華 五七炮避兌左車對乎炮兌車打相
第48局 閻文清勝鬍榮華 五七炮避兌左車對平炮兌車打相
第49局 許銀川負趙國榮 五七炮避兌左車對平炮兌車打相
第50局 戴榮光負李來群 五七炮棄雙兵對平炮兌車打相
第51局 馮明光負林宏敏 五七炮棄雙兵對平炮兌車打相
第52局 李來群勝鬍榮華 五七炮棄雙兵對平炮兌車打相
第53局 蔡忠誠勝於幼華 五七炮棄雙兵對平炮兌車打相
第54局 吳貴臨勝鬍榮華 五七炮棄雙兵對平炮兌車打相
第55局 申鵬勝徐天紅 五七炮棄雙兵對平炮兌車打相
第56局 徐超負楊德琪 五七炮棄雙兵對平炮兌車打相
第57局 徐超負宋國強 五七炮棄雙兵對平炮兌車打相
……
第三章 五八炮對反宮馬(第109~118局 共10局)
第四章 中炮左橫車對反宮馬飛象(第119~130局 共12局)
第五章 中炮盤河馬對反宮馬(第131~137局 共7局)
第六章 中炮對反宮馬橫車(第138~170局 共33局)
前言/序言
韆變萬化的棋局,智慧的較量 象棋,一項承載著韆年智慧與戰略的古老棋種,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愛好者。在浩瀚的棋譜世界中,每一個流派、每一個對局都蘊含著深厚的理論與實戰的精髓。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並非一本具體的棋譜,而是象棋中一類極具代錶性、充滿對抗性的開局——“中炮直車三兵對反宮馬”。這並非一本具體的書籍,而是一個象棋理論中重要的分支,一個值得深入探索的戰術體係。 “中炮直車三兵對反宮馬”,簡而言之,是指一方采用中炮開局,並迅速通過“直車”的調動來占據主動,同時在特定階段形成“三兵”的攻勢;而另一方則應對以“反宮馬”的防禦體係。這兩種戰術風格的碰撞,往往能夠激發齣令人目不暇接的棋局,考驗著雙方的戰術素養、大局觀以及臨場應變能力。 中炮,迅猛的開局 中炮,作為中國象棋最古老、也是最流行的開局之一,其核心在於“搶占中路,先聲奪人”。開局階段,棋手通過迅速齣動炮兵,直指對方中路,意圖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對對方要害部位的壓力,甚至直接發動攻擊。其優點在於節奏快,攻擊性強,能夠迅速打開局麵,給對手製造麻煩。 “中炮”的變幻莫測,在於其後續的多種行棋思路。它可以是“中炮橫車”,快速調動車兵,形成橫掃之勢;也可以是“中炮急進中兵”,進一步壓縮對方空間,製造攻擊機會;當然,也包括我們今天要重點談論的“中炮直車”。 直車,力量的延伸 “直車”是中炮體係中一種重要的行棋思路。當中央局勢趨於穩定,或者需要快速調動子力支援進攻時,棋手會選擇將車從初始位置(或稍作調整後)直接橫移至肋道(即底綫兩邊的綫),從而形成強大的橫嚮攻擊力。這種戰術的威力在於,它能夠將車這一威力巨大的子力,迅速轉移到能夠直接威脅對方帥、相、士的關鍵區域。 “直車”的運用,往往伴隨著中炮的進一步配閤。當炮兵在中央形成牽製,車兵一旦“直”到肋道,就可能形成“炮車聯動”的攻勢,對對方的防綫造成毀滅性的打擊。這種配閤,要求棋手對時機的把握有著極高的精準度,需要在對方防守尚未到位、或者齣現破綻的瞬間,果斷齣動。 三兵,攻堅的利器 “三兵”的齣現,通常是中炮直車體係在進入中盤階段後,為瞭進一步鞏固戰果、擴大優勢而采取的戰術。這裏的“三兵”,並非指一定是你方擁有三個兵,而是指在棋盤的特定區域,形成瞭三個兵協同作戰的局麵。這種局麵下,兵的攻擊力被極大地放大。 例如,在一些中炮直車對局中,當己方兵綫壓過河界,形成瞭“進三兵”或者“三兵連進”的態勢,它們不僅能起到封鎖對方子力、限製對方反擊的作用,更能與炮、車等子力形成閤圍之勢,共同攻擊對方的帥位。三個兵的協同,使得對方的防守變得異常睏難,一旦對方應對不當,很可能被兵團直接突破。 “三兵”的威力,還在於其後續的變化。它們可以相互支援,可以配閤其他子力進行突擊,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獨自構成緻命的威脅。因此,如何利用好“三兵”的組閤,是中炮直車體係能否最終獲勝的關鍵之一。 反宮馬,穩固的堡壘 與中炮直車體係的迅猛攻擊不同,“反宮馬”是一種以穩健防守著稱的開局體係。它的核心在於,通過將馬兵的站位進行巧妙的調整,將馬移動到“宮”的內部(即九宮的第二層),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綫。這種布局,使得馬的攻擊範圍雖然有所收窄,但其自身的安全性卻大大提高,並且能夠有效地保護己方帥位。 “反宮馬”的精髓在於其“韌性”。它並不追求在開局階段就與對方展開激烈的攻防,而是以一種“以靜製動”的策略,等待對方露齣破綻。一旦對方的攻勢過於猛烈,而防綫齣現疏漏,反宮馬體係的棋手就可以伺機反擊。 反宮馬的優勢在於其“全局性”。它能夠有效地限製對方子力的穿插,保護己方後方的安全,並且在適當的時機,能夠通過馬的調動,參與到反擊之中。特彆是當己方在中路形成堅實的防守陣型時,反宮馬能夠讓對方的攻勢如泥牛入海,難以奏效。 對局的火花:智慧的碰撞 “中炮直車三兵對反宮馬”之所以成為象棋界津津樂道的對局類型,正是因為兩種截然不同的戰術風格在此交匯,産生瞭無數精彩的火花。 一方是如同疾風驟雨般的中炮直車,渴望迅速撕開對方的防綫,用炮車兵的組閤發動雷霆萬鈞的攻勢。他們追求的是速度與效率,是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精準的戰術配閤,形成緻命的打擊。 而另一方則是固若金湯的反宮馬,以穩如磐石的防禦體係,化解對方的淩厲攻勢,等待反擊的時機。他們追求的是耐心與策略,是在漫長的博弈中,通過精妙的步法,瓦解對方的攻勢,尋找破綻。 在這場智慧的較量中,棋手們需要: 精準的計算: 雙方都需要對棋局進行深入的計算,預判對方的行棋意圖,計算齣最有利的走法。 高超的戰術運用: 中炮直車需要巧妙地調動子力,形成閤力;反宮馬則需要精準地捕捉對方的破綻,發動有效的反擊。 堅韌的意誌: 無論是進攻方還是防守方,都需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在瞬息萬變的棋局中保持冷靜,不被對方的攻勢所壓倒。 敏銳的全局觀: 雙方都需要把握整體局勢,清楚自己的戰略目標,並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靈活調整戰術。 理論的深度與實戰的廣度 “中炮直車三兵對反宮馬”的對局,並非簡單的子力交換,而是背後蘊含著深厚的象棋理論。無數的特級大師、國傢大師,都曾在這類對局中留下瞭寶貴的經驗。他們通過對各種變例的研究,對不同局麵下的應對策略進行瞭深入的探討。 例如,中炮直車在進入中盤後,麵對反宮馬的堅固防綫,如何找到突破口?是繼續加強攻勢,還是尋找側翼突破?反宮馬在化解對方攻勢的同時,又如何纔能尋找反擊的機會?是抓住對方的空檔,還是等待對方的失誤? 這些問題,都可以在關於“中炮直車三兵對反宮馬”的深入研究中找到答案。這些研究,往往體現在大量的棋譜、專著和比賽復盤之中。它們不僅僅是棋局的記錄,更是智慧的結晶,是前人經驗的傳承。 學習的價值 對於象棋愛好者來說,深入研究“中炮直車三兵對反宮馬”這類典型的對局類型,具有極其重要的學習價值。 提升戰術意識: 通過學習中炮直車的攻擊套路,可以提高對攻擊時機的把握能力,學會如何組織有效的攻勢。 增強防守能力: 通過學習反宮馬的防守體係,可以瞭解到如何構建穩固的防綫,如何化解對方的淩厲攻勢,以及如何在防守中尋找反擊的機會。 拓展思維模式: 瞭解不同戰術風格的碰撞,有助於棋手拓展思維模式,在麵對不同對手時,能夠更加靈活地運用自己的棋藝。 理解象棋的魅力: 深入研究這些經典的對局,能夠讓棋手更深刻地體會到象棋的博大精深,以及其中蘊含的智慧與樂趣。 結語 “中炮直車三兵對反宮馬”,並非一個簡單的開局名稱,而是一個蘊含著豐富戰術思想、充滿對抗激情的象棋領域。它代錶著象棋中最為精彩的一類博弈,考驗著棋手的智慧、技巧與決心。無論是理論的研究,還是實戰的演練,都能夠從中獲得無盡的樂趣與啓迪。這是一種永恒的挑戰,一種智慧的升華,也是象棋這項古老運動魅力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