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資本論>正義:怎樣理解資本主義》共分為六章,分彆為“價值決定經濟增長”“‘成正比’問題”“價值轉型”“對價值轉型的責難及其錯誤”“平均利潤率”“西方僞馬剋思主義經濟學批判”等。全書以《資本論》在當今學術界所引起的爭議問題為切入點,通過對於馬剋思主義經濟思想的理解,對於《資本論》核心原理的掌握,對於西方資本主義的瞭解,通過六個爭議主題的“擂颱賽”,駁斥瞭當前學術界對於《資本論》的不當解讀,基本上解決當今《資本論》在學術界的爭議,為我們還原瞭一部真實的《資本論》,是馬剋思《資本論》最恰切的注腳。
作者簡介
餘斌,男,湖北武漢人,1969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剋思主義研究院馬剋思主義原理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廈門大學和河南大學兼職教授。曾獲理學學士、理學碩士和經濟學博士學位,應用經濟學博士後,通讀《馬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和《列寜全集》第二版共110餘捲和馬剋思的數學手稿,學貫西經、馬經,人稱“經濟學界的魯迅”。
著有《諾貝爾經濟學奬的恥辱——徹底否定資本結構無關論》(2001年)、《微觀經濟學批判》(2004年,2014年修訂版)、《管理中的定量分析——中國本土案例解析》(2008年)、《經濟學的童話》(2008年)、《經濟學的真相——宏觀經濟學批判》(2010年)、《45個十分鍾讀懂(資本論)》(2011年),主編《中國電子政務工程推廣應用指南》(2005年)、《馬剋思恩格斯列寜斯大林論政治經濟學》(2014年),閤譯《民主製中的以色列地方權力》(2005年),閤著《被交鋒——公平與效率的苦鬥》(2011年)、《微觀經濟學真相》(2013年)。其中《45個十分鍾讀懂(資本論)》一書,已於2014年3月在日本齣版發行日文譯本。
目錄
引子:《馬剋思為什麼是對的》是不對的
第一章 價值決定與經濟增長
抽象勞動、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幾種含義
國際價值與等價交換
生産資料優先增長與按比例配置資源
第二章 “成正比”問題
一定長度的工作日錶現為相同的價值産品
論單位商品價值量下降規律
為什麼“成正比”是錯的?
第三章 價值轉形
價值轉形究竟是不是僞問題?
剩餘價值的分配與賬麵剩餘價值率
二次價值轉形
第四章 對價值轉形的責難及其錯誤
斯拉法的“用商品生産商品”的計算錯誤
斯蒂德曼的非難的基礎性錯誤
聯閤生産條件下的價值決定與價值轉形
存在固定資本時價值量的計算與價值轉形
第五章 平均利潤率
平均利潤率趨嚮下降的規律
商業資本與商業價格
第六章 西方僞馬剋思主義經濟學批判
拿什麼理解資本主義
喪失掉的經濟哲學
未能演化的競爭過程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資本論》正義:怎樣理解資本主義》:
在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的問題上,比較大的問題是如何確定後者相對於前者的“倍數”。在《資本論》中,馬剋思隻給齣瞭原則性的迴答:“比較復雜的勞動隻是自乘的或不如說多倍的簡單勞動,因此,少量的復雜勞動等於多量的簡單勞動。經驗證明,這種簡化是經常進行的。一個商品可能是最復雜的勞動的産品,但是它的價值使它與簡單勞動的産品相等,因而本身隻錶示一定量的簡單勞動。各種勞動化為當作它們的計量單位的簡單勞動的不同比例,是在生産者背後由社會過程決定的,因而在他們看來,似乎是由習慣確定的。”
陳其人認為盧彬的下述觀點是正確的:“熟練勞動所生産的生産物之價值,最低限度不但足以補償生産該生産物(例如金玉工的製成品)所直接消耗的勞動,而且足以補償事前學習此種職業時所耗費的勞動以及師傅教授所需的勞動。”但是,是否要在學習後製作的第一件金玉器上,補償全部事前的學習耗費呢?如果是,那麼製造下一件金玉器時,就不必補償瞭,從而再次製作金玉器時的勞動就要按簡單勞動算瞭;如果不是,那麼就要將補償分攤到此人一生所製造的全部金玉器上,但是,誰知道此人會活多久,會不會改行,從而在誰也不知道此人要製造多少件金玉器時,又如何算齣每件金玉器的分攤額呢?當然,有人會說,可以按金玉器師傅們平均一生所生産的金玉器來分攤。如果這樣,每件金玉器上所分攤的並不多。事實上,復雜勞動者製作的産品越多,其事前所學的技術就越像免費的自然力一樣發揮作用。其補償如果不是可以忽略的,也是很小的。孫尚清也設想以各種勞動力培養費用的比例,作為復雜勞動同簡單勞動間的各種比例來加以換算。但是,復雜勞動力與復雜勞動不是一迴事。能力與付齣並不一定對應,大學生去掃馬路並不比中學生去掃馬路的勞動更復雜,盡管前者的培養費用高。要比較復雜勞動與簡單勞動的倍數,還得看勞動過程中的實際付齣。在一些工廠裏,有的工程師是專門應對機器故障的,在機器沒有齣故障時無事可做,其勞動時間與其待在工廠裏的時間並不一緻。因此,不能簡單地說他一天的復雜勞動創造的價值(也許在這一天裏他實際隻勞動瞭一個小時)多於普通工人緊張的一天勞動所創造的價值。
而金玉工人相比普通工人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價值量高,主要還是因為在製造金玉器時付齣的(抽象)勞動多,精力必須高度集中,不能齣一點差錯,正因為這種付齣要比簡單勞動大,其價值纔高,同時,這個勞動也容易失誤,一旦失誤就會齣現損失,而這種損失(平均水平的損失)自然要分攤到好的製成品中。因此,單看好的製成品的勞動時間,會低估實際上的平均勞動時間。
還要說明的是,很多復雜的技能是通過乾中學掌握的,並不要求事前學得很多,而是乾得越多,掌握得越好。因此,勞動者的技能跟機器不同,機器在工作中會磨損,要摺舊,而勞動者的技能在工作中沒有損失,隻有長進,那麼勞動者是否應該補償消費者讓他有機會生産金玉器,以提升其勞動力價值,從而為此嚮消費者轉讓部分價值呢?馬剋思曾經指齣:“使用機器的基本原則,在於以簡單勞動代替熟練勞動,從而也在於把大量工資降低到平均工資的水平,或把工人的必要勞動減低到平均最低限度和把勞動力的生産費用減低到簡單勞動力的生産費用的水平。”於是,從技術的進步會使復雜勞動變成簡單勞動,使得學習復雜勞動的努力白費的角度來說,纔談得上補償事前的學習努力。但同樣的問題仍然存在,那就是如何在製造的産品中分攤這種補償。
孫尚清還設想,在社會主義經濟中,按現行的工資等級錶,以工資等級係數作為換算的依據,把工資等級係數看作是復雜勞動同簡單勞動間的各種比例的錶現。但是,這種設想實際上是因果倒置,因為工資等級係數本來是應當根據復雜勞動同簡單勞動間的各種比例來製訂的。
李翀也認為,要估算勞動化簡乘數,不能從工資差彆著手。勞動力的價值並不等於勞動創造的價值。他給齣瞭一個在一定的前提條件下不藉助交換價值來分析勞動化簡乘數的辦法。假設有兩個生産部門,投在這兩個部門的勞動力數量分彆是Li和L。,每個勞動力的年工作日是T1和T2,勞動力價值是W1和W2。假定兩個部門的剩餘價值率相等。另外,把第一個部門的勞動取作標準勞動,於是經過一番計算之後得齣,第二個部門勞動的化簡乘數是:(W2/T2)/(W1/T1)。
但是,如果不藉助交換價值,那麼這裏的勞動力價值又是如何給定的呢?更重要的是由於假定剩餘價值率相等,因此,復雜勞動創造的價值與簡單勞動創造的價值之比在這裏就簡化為復雜勞動力價值與簡單勞動力價值之比,而後者恰恰是從工資差彆來著手的。這裏的另一個問題是,既然不同部門中每個勞動力的年工作日不同,那麼,他們的剩餘勞動時間就會有不同,又如何確定他們的剩餘價值率相等呢?
……
前言/序言
《資本論》正義:怎樣理解資本主義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