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怀孕到生产,是一段温馨的生命旅程,准妈咪在过程中可能会经历许多不适与困难。《孕产检随手查--妇产科老专家谈安心养胎轻松分娩》由妇产科专家路博超主编,以备孕检查、孕期10个月产检、产后42天检查为主线,按照时间顺序为孕妈咪整理出一份详尽的孕产检查时间表,并对检查报告逐一解析。特别是高龄孕妇、有流产史的孕妇,以及高血压和糖尿病孕妇,可及早预防可能会出现的病症,舒缓紧张情绪,保护母子安康。另外,还包含未准爸爸孕检项目和注意事项,以及孕妇关心的疑难问题的专业解答。
帮助孕妈咪孕产过程*顺利、待产期间*平安!
路博超,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妇科内分泌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妇科专家。擅长优生优育、不孕不育、月经病、宫颈脱落细胞学及婴幼儿保健。
绪论及时产检,排除孕产期健康隐患二胎、高龄产检只能做“加法”提前预习,看看产检时间及项目表产前诊断新技术**篇孕前检查,怀上超棒一胎Part1未准妈妈优生检查未准妈妈须检查的常规项目专家解答Part2二胎、高龄未准妈妈须注意二胎未准妈妈要监测血压、血糖二胎未准妈妈应检查是否患盆腔炎B超检查,看子宫恢复情况高龄备孕,三个检查必须做高龄未准妈妈须查查卵巢“库存”专家解答Part3未准爸爸也别偷懒未准爸爸也要检查的项目精液常规检查泌尿生殖系统检查传染病检查专家解答第二篇孕期检查,保证健康孕程Part1孕1月(1~4周):怀孕信号早知道“好朋友”没有来感觉浑身无力反胃恶心呕吐莫名其妙的尿频阴道分泌物增多乳房特别敏感
基础体温升高专家解答Part2孕2月(5~8周):恭喜你,怀孕了在家验孕如何做才准确去医院做个尿检
抽血验孕*靠谱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二胎、高龄应做B超检查诊断怀孕专家解答Part3孕3月(9~12周):及时在医院建档选择适合的医院建档、产检
**次正式产检:办理《孕妇保健手册》准妈妈*好查查微量元素二胎、高龄孕妈不可忽视NT检查高龄、有流产史的准妈妈要好好听胎心专家解答Part4孕4月(13~16周):唐氏综合征筛查孕中期宜每月做一次产检
第2次产检的常规项目必要时不可忽视白带检查孕15~20周:唐氏综合征筛查必要时,做个羊膜腔穿刺检查专家解答Part5孕5月(17~20周):B超筛查畸形第3次产检的常规项目孕中期需要测量宫高、腹围B超:检查胎儿是否有畸形孕16~20周:甲胎蛋白检查二胎、高龄产妇应注意测胎动专家解答Part6孕6月(21~24周):预防妊娠高血压、贫血
第4次产检的检查项目血压实时测量很重要
血红蛋白检查及时发现贫血
浮肿检查:或是妊娠高血压先兆必要时,B超检测羊水量二胎、高龄产妇可选四维B超检查专家解答Part7孕7月(25~28周):妊娠糖尿病筛查第5次产检的检查项目妊娠糖尿病筛查乙肝五项检查B超检查,警惕胎盘异常专家解答Part8孕8月(29~32周):检查胎位正不正第6、7次产检的常规项目孕晚期产检的频率有变化产道检查,看胎位正不正骨盆测量,关系到分娩方式特殊人群记得做血钙检查专家解答Part9孕9月(33~36周):评估胎宝宝体重、监护胎心第8、9次产检的常规项目请及时做肛肠外科检查B族链球菌筛查很重要
孕32~34周:心电图检查心脏负担孕33周起:每次产检都要监护胎心必要时,做B超检查脐带专家解答Part10孕10月(37~40周):频繁的产前监测**0~13次产检的常规项目B超检查确定胎宝宝情况临产前肛门检查不可少阴道检查,估计产程进展请把握入院的*佳时机专家解答第三篇产后检查,有助顺利恢复Part1产后42天做个检查测体重量血压、血糖子宫检查阴道检查盆底检查乳房检查伤口检查骨密度测定内科检查尿常规血常规专家解答Part2新生儿体检,助宝宝健康成长新生宝宝的**次体检
宝宝42天也须做检查智能评价专家解答附录一:准妈妈生理变化及胎宝宝成长进程附录二:怀胎十月的智慧胎教
市面上关于“准爸爸参与育儿”的书籍很多,但大多都是泛泛而谈,讲些“多陪陪老婆”、“多做家务”之类的口号。我更希望看到一些实操层面的指导,尤其是在产检陪同和分娩准备上。比如,当妻子在产房待产时,丈夫到底能做些什么来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是该紧握她的手,还是按照书上教的呼吸法帮她引导?在产检时,丈夫应该提问哪些关键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医生的意图,而不是只会呆呆地站在旁边?这本书既然是两位老专家谈经验,想必他们在指导夫妻双方如何形成有效配合方面,一定有许多独到的观察和建议。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具体的情景模拟和沟通技巧,让我的妻子能感受到,我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她最坚实的后盾。毕竟,孕产的过程,是两个人的旅程,需要双方共同学习和成长。
评分说实话,怀孕之后,我对饮食和营养这块特别上心,生怕自己吃错了什么,对宝宝的发育造成影响。我试过好几种孕期食谱,有的食材太难找,有的做起来太费时间,根本不适合忙碌的上班族妈妈。我真正需要的是那种“家常化”的营养指南,比如,今天肚子饿了,冰箱里只有鸡蛋和西红柿,我该怎么搭配才能营养均衡?或者,孕中期开始缺钙了,除了喝牛奶,还有哪些更方便的补钙途径?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些日常的、琐碎的场景中给出指导,而不是只罗列一堆“必须吃”的超级食物。另外,关于孕期体重控制,这也是个大问题。我不想胖太多,但也不能饿着自己,这里面的度该怎么拿捏,特别需要专家的经验来把控。一本好的孕期指导书,应该能让我吃得开心,吃得放心,而不是天天盯着食物成分表算来算去。
评分这本关于孕产检的书简直是我的“救星”!我怀头胎的时候,那种对未知的焦虑感简直能把我压垮。每次去医院做检查,面对那些复杂的医学术语和各种报告单,我心里都七上八下的。这不,这次二胎备孕,我可不想再经历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了。我之前买过好几本市面上的孕期指南,不是内容太泛泛,就是过于学术化,真正到我需要知道的那些细节,比如不同孕周的身体变化该如何应对,或者遇到某个指标异常时该怎么办,书里都说得含糊不清。我特别希望能有一本可以随时翻阅,像老朋友一样提供实用建议的书。你知道,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冰冷的医学知识,而是那种有经验的人拍拍你的肩膀,告诉你“别担心,这是正常的”的踏实感。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亲切,"老专家谈安心养胎",这正是我现在最需要的。我期待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妇产科前辈,用大白话给我讲清楚每一个检查的目的和结果的意义,让我能更从容地迎接宝宝的到来。
评分我一直觉得,孕期焦虑很多时候来自于“不确定性”,尤其是关于胎儿监测和异常情况的处理。上次产检,医生提了一嘴某个指标偏高,当时我的心就悬了起来,回家一查资料,吓得差点睡不着觉。很多科普读物在讲异常情况时,只会用“请遵医嘱”来收尾,这对当时心慌意乱的我来说毫无帮助。我真正想知道的是:这个指标偏高,在什么范围内算危险?老专家们通常会建议做哪些进一步的排查?他们会如何安抚像我这样容易紧张的准妈妈?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基于多年临床经验的“预警级别”划分,并且给出一些初步的应对策略,哪怕只是教会我如何更好地与医生沟通,那价值就无可估量了。我需要的不是被吓唬,而是被武装起来,用知识去应对不确定性。
评分我最近在网上冲浪,看到一些关于分娩方式选择的讨论,真是让人眼花缭乱。顺产、剖腹产,每种都有支持者,也有反对的声音,作为准妈妈,我真的不知道该相信谁。网上的信息太杂乱了,各种“亲身经历”让人听起来都很吓人,我需要的是专业、客观的分析,而不是情绪化的故事。我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全面、中立地介绍各种分娩流程的书,最好能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让我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心理预期,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且,光是分娩过程的介绍还不够,产后恢复的指导同样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涵盖产后抑郁的预警、身体机能的恢复训练等内容,毕竟生完孩子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这本书既然是“老专家”写的,想必在经验和判断上会有独到的见解,不会人云亦云,能真正帮我理清思路,减少对未知生产过程的恐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