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憲法學習及研究人員 一部兼容權利法案的成文、可司法化的憲法,被廣泛接受為對抗民主政府權力濫用的一種必要的防衛措施。
內容簡介
《政治憲政主義》將挑戰這種普遍觀點,以及該觀點所根植的、通常未被檢驗且錯誤的關於民主運行的假定。司法審查遠非是在對抗一種被嚴重虛構的多數人暴政,其所施加的對多數決定的檢驗還冒著損害政治平等,扭麯政治議程以緻偏離公共利益,以及維護主導性少數的特權和對無特權群體的支配的風險。因此,法律憲政主義能夠産生而非限製專斷的統治,偏離弱勢群體的權利保護並在平等對待所有人的形式/實質意義上傷害法治。相比之下,實存的民主運行促進瞭權利的憲法善益與法治。從本書所接受的共和主義視角來看,已建立的民主的程序和機製為對抗支配和專斷統治提供瞭充分(若非完美)而著實可改善的防護。總之,民主提供瞭一種政治憲政主義的形式,其不僅在規範意義上,也在經驗意義上優越於通常被認為對前者提供必要限製的、法律化的憲法裝置。
目錄
譯者導言共存而優先
——以理查德·貝拉米的政治憲政主義為中心/1
前言和緻謝/1
導論法律憲政主義與政治憲政主義/
·第一部分法律憲政主義·
第一章憲法權利與司法審查的局限性/
一、憲法權利與“正義處境”/
二、憲法權利與“政治處境”/
三、少數人暴政:為何司法審查不能認真對待權利?/
四、權利文化/
五、結論/
第二章法治與人治/
一、法治的理念與價值/
二、法律的統治(Legal rule)/
三、政治的統治(Political rule)/
四、結論/
第三章憲政與民主/
一、憲政民主:實質性觀點/
二、構成性民主:程序性觀點/
三、憲政主義者民主:實體與程序之間的一種中間道路?/
四、製憲民主:人民憲政主義/
五、結論/
·第二部分政治憲政主義·
第四章政治憲政主義的規範基礎:無支配與政治平等/
一、作為支配來源的憲法的去政治化/
二、憲法的再政治化:從無支配到民主/
三、結論/
第五章政治憲政主義的製度形式:公共理性與權力平衡 /
一、共和主義的政治形式與“政治處境”/
二、公共理性:實質的還是程序的?/
三、權力平衡/
四、結論/
第六章整閤規範與形式:民主憲法/
一、無支配與政治平等/
二、公共理性/
三、權力平衡/
四、立法政治的閤憲性/
五、本章結論/
結論/
索引/
前言/序言
前言和緻謝
一部兼容權利法案的成文、可司法化的憲法,被廣泛接受為對抗民主政府權力濫用的一種必要的防衛措施。本書將挑戰這種普遍觀點,以及該觀點所根植的、通常未被檢驗且錯誤的關於民主運行的假定。司法審查遠非是在對抗一種被嚴重虛構的多數人暴政,其所施加的對多數決定的檢驗還冒著損害政治平等,扭麯政治議程以緻偏離公共利益,以及維護主導性少數的特權和對無特權群體的支配的風險。因此,法律憲政主義能夠産生而非限製專斷的統治,偏離弱勢群體的權利保護並在平等對待所有人的形式/實質意義上傷害法治。相比之下,實存的民主運行促進瞭權利的憲法善益與法治。一人一票基礎上的政黨競爭和多數決規則支持瞭政治平等,將政治製衡和政治責任的機製製度化,後者激勵政治傢們去留意被統治者的判斷和利益,並將諸多寬泛的少數群體聚閤成一個統治性的政治聯閤體。從本書所接受的共和主義視角來看,已建立的民主的程序和機製為對抗支配和專斷統治提供瞭充分(若非完美)而著實可改善的防護。絕大多數的法律憲政主義攪亂瞭這些民主的保護機製,並在此一過程中創造它們自身的支配與專斷的來源。總之,民主提供瞭一種政治憲政主義的形式,其不僅在規範意義上,也在經驗意義上優越於通常被認為對前者提供必要限製的、法律化的憲法裝置。
在這一主題的寫作中,我欠下瞭數不清的人情債。與我習以為常的對法律與政治理論界之諸般爭議的觀感不同,政治科學傢之間遠非那樣好戰。我誠摯感謝位於艾塞剋斯郡(Essex)的政府學院(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ix它提供瞭一種氛圍,使得你似乎可以僅僅通過走廊散步的方式就可汲取關於政治製度與行為研究的最新成果,而我最初就是在那裏構思本書並完成部分章節之寫作的。而且,政治理論研究組的同事們還能夠允許我就這些特定的規範性議題發錶意見,我要嚮下列兩位特彆緻意:艾伯特·威爾(Albert Weale),他對本書第一部分提齣瞭書麵和口頭評論;法學院的謝爾登·利德(Sheldon Leader),他同樣閱讀瞭那些章節的草稿並明智地提醒我注意,並非所有的法律憲政主義者的反對理由都可以像我預期的那樣被處理成十分傲慢的狀態。在倫敦大學學院(UCL),我受到瞭一種來自政治科學、哲學和法律領域的同事們的很類似的激勵。我要特彆嚮塞茜爾·拉博德(Cecile Laborde)緻意,她對本書第二部分的若乾章節提齣瞭支持性的和非常深刻的評論意見,這些意見傳遞給我急需的相關建議和鼓勵。我自身論點中總體性的共和主義取嚮深受昆廷·斯金納(Quentin Skinner)和菲利普·佩迪特(Philip Pettit)的啓發,長期以來我一直從他們那裏獲得靈感和支持。起初,本書曾被計劃作為一個閤作性的學術專論,閤作者是達裏奧·卡斯蒂林(Dario Castiglione),我們曾一起閤作撰寫過大量關於歐盟憲政主義的文章,那些文章為本書提供瞭諸多關鍵性的理念。不幸的是,其他的計劃阻止瞭達裏奧成為本書的一個閤作者。不過,他像我一直期待的那樣非常慷慨地閱讀並與我討論本書的草稿。我同樣要感謝其他諸多的參與者,他們不同程度地閱讀、聽取或簡要討論過我的書稿的有關章節並提齣瞭富有教益的觀察、批評和指導。我還要嚮自己不經意間忘卻加以具體提及的那些學術摯友錶達歉意,他們包括Larry Alexander,Luca Baccelli,Rodney Barker,John Bartle,Ian Budge,Tom Campbell,Alan Cromartie,John Dryzek,Andrew Gamble,Jason Glynos,Bob Goodin,Ross Harrison,Janet Hiebert,David Howarth,Peter John,Anthony King,Christian List,Martin Loughlin,Neil MacCormick,Peter Mair,Andrew Masion,John McCormick,Glyn Morgan,Danny Nicol,Aletta Norval,Emilio Santoro,Niamh Nic Shuibhne,Adam Tomkins,Jim Tully,Richard Veron,Jeremy Waldron,Neil Walker以及近來的Iris Marion Young,Danilo Zolo,John Haslam和Carrie Cheek。他們對本書手稿的發錶期待已久,在本書完稿過程中幫助極大。他們齣人意料地準備好瞭有益的評判報告,同時我也特彆要嚮傑裏米·沃爾德倫(Jeremy Waldron)錶示敬意,感謝他對我的最初研究計劃和初稿章節提齣的細緻評論。毋須多言,所有通常的告誡我都接受,對於本書中的錯誤和誤解,文責自負,盡管我的這些朋友和同事們竭力將我從中拯救齣來。我所不能控製的一次寫作延誤來自於2005年鞦季父親的離世。x這是一個悲哀的真理:你通常不會理解特定的人對你有多麼重要,直到他們已不在人世。我誠然不知如何錶達自己對路易絲(Louise)和埃米(Amy)的虧欠,她們幫助我度過瞭那段艱難的歲月並促使我能夠專心於處理其他事務,不僅僅是打理這本書。盡管我的父親總是忠實地承諾閱讀我的每一本書,但一個冷酷的事實卻是他的雙眼將在本書第3頁的某個地方開始低垂——假如他確曾讀到那裏的話。當然,我極其懷念他在自己那些頗為不同的齣版物中非常自豪地對我所展示的支持和愛護。現在,在他所裝飾的我的書架上,輪到我非常自豪地將本書添加進去並題獻給他瞭。
政治憲政主義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
評分
☆☆☆☆☆
德謨斯提尼在《金冠辭》中將自己的政治生涯與雅典對馬其頓的外交事務緊密聯係起來。德謨斯提尼自稱,弗基斯(Phocis)戰爭爆發時,自己尚未從事政治活動①,而隨後腓羅剋拉底和約的製定則是其參與政治活動的開端。②這裏的“弗基斯戰爭”,也就是公元前356年由於弗基斯占領德爾菲而引發的所謂“第三次神聖戰爭”,在戰爭過程中,雅典與斯巴達支持弗基斯,弗基斯的敵人忒拜則尋求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援助,從而使腓力二世介入中部希臘的事務,引發雅典警覺。與此同時,馬其頓與雅典在北部希臘也存在矛盾,馬其頓的擴張威脅到北部希臘的城邦,這些城邦與雅典利益息息相關,直接影響到雅典糧食運輸的安全。這一矛盾最顯著的錶現是雅典與馬其頓對安菲波利(Amphipolis)的爭奪。直到公元前346年雅典與馬其頓訂立腓羅剋拉底和約(PeaceofPhilocrates),弗基斯戰爭以及雅典與馬其頓關於安菲波利的矛盾纔告一段落。③然而,該和約實際上給雅典帶來的卻是外交的失利:弗基斯陷落,腓力二世占領溫泉關,對雅典以及所有中南部希臘城邦構成嚴重威脅。德謨斯提尼從此選擇瞭堅決反馬其頓的政策,埃斯基尼斯則成為最主要的政敵。公元前341年,德謨斯提尼的影響力達到頂點①,他說服雅典人與宿敵忒拜結為同盟,共同抵抗腓力二世,直至公元前338年雅典人在喀羅尼亞(Chael:onea)被馬其頓人打敗而喪失獨立。可以說,在德謨斯提尼發揮重要政治影響的期間,與馬其頓的關係問題已經成為雅典最主要的政治事務。
評分
☆☆☆☆☆
評分
☆☆☆☆☆
德謨斯提尼在《金冠辭》中將自己的政治生涯與雅典對馬其頓的外交事務緊密聯係起來。德謨斯提尼自稱,弗基斯(Phocis)戰爭爆發時,自己尚未從事政治活動①,而隨後腓羅剋拉底和約的製定則是其參與政治活動的開端。②這裏的“弗基斯戰爭”,也就是公元前356年由於弗基斯占領德爾菲而引發的所謂“第三次神聖戰爭”,在戰爭過程中,雅典與斯巴達支持弗基斯,弗基斯的敵人忒拜則尋求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援助,從而使腓力二世介入中部希臘的事務,引發雅典警覺。與此同時,馬其頓與雅典在北部希臘也存在矛盾,馬其頓的擴張威脅到北部希臘的城邦,這些城邦與雅典利益息息相關,直接影響到雅典糧食運輸的安全。這一矛盾最顯著的錶現是雅典與馬其頓對安菲波利(Amphipolis)的爭奪。直到公元前346年雅典與馬其頓訂立腓羅剋拉底和約(PeaceofPhilocrates),弗基斯戰爭以及雅典與馬其頓關於安菲波利的矛盾纔告一段落。③然而,該和約實際上給雅典帶來的卻是外交的失利:弗基斯陷落,腓力二世占領溫泉關,對雅典以及所有中南部希臘城邦構成嚴重威脅。德謨斯提尼從此選擇瞭堅決反馬其頓的政策,埃斯基尼斯則成為最主要的政敵。公元前341年,德謨斯提尼的影響力達到頂點①,他說服雅典人與宿敵忒拜結為同盟,共同抵抗腓力二世,直至公元前338年雅典人在喀羅尼亞(Chael:onea)被馬其頓人打敗而喪失獨立。可以說,在德謨斯提尼發揮重要政治影響的期間,與馬其頓的關係問題已經成為雅典最主要的政治事務。
評分
☆☆☆☆☆
*
評分
☆☆☆☆☆
*
評分
☆☆☆☆☆
*
評分
☆☆☆☆☆
*
評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