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2
一書在手,如身臨百年名校講堂!書中遴選季羨林、蔡元培、顧頡剛、馮友蘭、王力、馬衡、任繼愈、湯用彤、錢玄同、張岱年、錢穆、王國維、葉企孫、硃光潛等北大名師的名言作引開篇,為讀者精選最被今人看重的國學傳承來介紹,以此瞭解中華五韆年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
追本溯源!承舊啓新!厚積薄發!
《北大國學課》是普及國學知識的讀本,內容包括經學、史學、地理、諸子哲學、詩詞麯賦、小說戲麯、金石學、圖書學、中醫、藝術等中國傳統文化領域的常識知識,力求從五韆年中華文化中擷取精華呈現讀者。立意明確,解讀深入淺齣,用簡練質樸的語言將深奧的國學細細品讀,旨在幫助讀者對國學有一個係統化的認識,並日益精進,學有所成;使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融會貫通,啓發智慧,指引人生。
經典課程編委會成員,主要由國內知名高校的教授和講師組成。編委會裏的成員都具有豐厚的知識儲備和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曾多次參與同類書的編輯工作,經驗豐富。
★國學,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既然是順乎人心,應乎潮流的事業,必然會發展下去的。
——季羨林
經學
“經”是什麼?它是古代史料的一部分,有的是思想史料,有的是文學史料,有的是政治史料,有的是其他國故的史料。
——錢玄同新文化運動代錶人物之一,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
五經、十三經、四書
漢朝人尊崇儒傢古典著作,稱為經書。“經”原意是綫,所謂經書就是綫裝書。在古代,有什麼事情需要記下來,就刻寫在竹簡上。事情多瞭,積纍的竹簡也多瞭,就把這些竹簡用綫編連起來。這些綫就稱為“經”。可見,“經”最初不過是當時記載片數較多而又常翻閱的竹簡書,並無深意。
人們首先在《莊子》中發現瞭“六經”的說法,即《詩經》、《書經》、《禮經》、《樂經》、《春鞦》、《易經》這六經,班固在《漢書?藝文誌》中將這六類圖書稱為“六藝”。但因《樂經》失傳,隻留存一篇《樂記》,就把它並入《禮經》,成瞭“五經”。
到瞭唐朝,《春鞦》被分成《左傳》、《公羊傳》、《穀梁傳》,《禮經》也分為《周禮》、《儀禮》、《禮記》三種,便有瞭“三傳”、“三禮”的說法,加上《易經》、《書經》、《詩經》,稱為“九經”。再到宋朝,又加上瞭《爾雅》、《孝經》、《論語》、《孟子》四種,就有瞭“十三經”的說法。
十三經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原典,它反映瞭中國先民對人類所關心的重大問題如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具有多方麵的原創性,後世許多思想都可以從中找到最初的原型,由此而形成中華民族認識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思維方式。
宋時的儒學大傢硃熹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拿齣來各刊印成單本書,與《論語》、《孟子》閤稱“四書”,並給這四本書作瞭詳細的注釋,被奉為儒傢古籍的菁華。科舉考試就依據“四書”齣題,同時這四書也就成為讀書人的必讀書目瞭。
《詩經》
《詩經》是一部樂歌集,分風、雅、頌三部分。風大部分是民歌,分十五國,共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小雅》,共一百〇五篇,以敘事詩為主。頌分《周頌》、《魯頌》、《商頌》,共四十篇,多為敘事詩和祀神歌,總計三百〇五篇。相傳,詩原有三韆多篇,經過孔子刪削纔成今天流傳的篇數。
漢代流傳的《詩經》有四傢:齊國的轅固、魯國的申培、燕國的韓嬰、趙國的毛萇。或取國名、或取姓氏,簡稱為齊、魯、韓、毛四傢。他們傳授、解釋的詩經稱為齊、魯、韓、毛四傢詩。後來,其他三傢都失傳瞭,隻有毛詩流傳下來,我們現在看到的《詩經》就是毛詩一脈,所謂大毛公傳授的。《詩經》附有“詩序”,分“大序”、“小序”。“小序”列在每篇詩的前麵,說明詩的大意,“大序”連在首篇《關雎》的小序之後,總論全書。序的作者沒有定論。
這些詩的來源一般認為是定期采集而來。在古代,有采詩的官職,每年八月周遊各地,采錄歌謠,上呈天子;天子巡狩各國時,命太師上奏當地歌謠,以瞭解當地民情。采集的區域以黃河為中心,十五國風主要反映的是今天河南、陝西、山東、山西幾省的風情,所以《詩經》可以算是北方文學,有個彆的詩,如《周南》、《召南》,有著江漢一帶的背景。
詩的修辭方法有賦、比、興三種。賦是直接敘述,比是完全譬喻,興是先說背景而後再敘述。
詩的風、雅、頌三種題材分類,加上賦、比、興三種修辭方法,被稱為詩的“六義”。
《詩經》是一部可靠的古書,不但有文學價值,同時也有史料價值,比如《商頌?玄鳥》篇,講述瞭帝嚳的次妃簡狄吞鳥卵而生契的傳說,契是商的始祖;《大雅?生民》篇,講述瞭帝嚳的正妃薑嫄踩到上帝的腳印後,懷孕生下後稷,後稷是周的始祖,反映瞭遠古社會的情形。《豳風?七月》篇以及《小雅》的《楚茨》、《南山》、《莆田》、《大田》諸篇,錶現瞭周代農業的興盛。到平王東遷以後,社會動蕩,矛盾逐漸尖銳,則齣現瞭抒寫抑鬱憤慨情感的詩篇,如《邶風?北門》、《王風?黍稷》、《秦風?黃鳥》,《小雅》的《節南山》、《正月繁霜》,《大雅》的《闆》、《蕩》、《桑柔》、《雲漢》等篇,都是怨天尤人的口氣。《小雅》中的《何草不黃》、《北山》、《齣車》、《采薇》、《黃鳥》,《魏風》的《葛履》、《伐檀》、《碩鼠》等篇,揭露瞭社會的不安。
《書經》
《書經》即《尚書》,“尚者,上也”,有人認為是“上古的書”的意思。在作為曆史典籍的同時,嚮來被文學史傢稱為我國最早的散文總集,是和《詩經》並列的一個文體類彆。但這散文之中,用今天的標準來看,絕大部分應屬於當時官府處理國傢大事的公務文書,準確地講,它應是一部體例比較完備的公文總集。
《尚書》現代通行的版本包括虞書五篇、夏書四篇、商書十七篇、周書三十一篇,共五十八篇。其中有《堯典》、《禹貢》、《盤庚》等三十三篇,稱“今文尚書”,同時也是“古文尚書”。其餘都是“僞古文”。這個“今文”、“古文”有什麼區彆呢?
漢朝初年,經學傢伏生傳授《尚書》二十九篇,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成,稱“今文尚書”。到瞭漢武帝末年,從孔子居所的牆壁中發現瞭一部用古體字寫的《尚書》十六篇,稱“古文尚書”,但沒過多久又失傳瞭。
東晉時,一個叫梅賾的人嚮皇帝獻上瞭一部二十五篇的“古文尚書”,後附一篇《尚書傳》,據說是孔子十一代孫孔安國所作,大傢都認為古書失而復得瞭。後來清代著名的學者閻若璩等人考證,斷定這部書是僞造的。現在通行的尚書是今古文閤編的,篇數也有分有閤。
《尚書》講瞭很多曆史,上自堯舜,下至秦穆公。其中曆史年代最為久遠的《堯典》、《舜典》、《皋陶謨》、《禹貢》等篇,以前的人認為是夏朝時代的人所寫,近代學者已證實是儒傢學派的人模仿古文所編寫,創作時代大約在周代。雖然是僞作,但時代比較早,依據的傳說真實性更強一些,比東晉人的僞作更有價值。
《尚書》的篇名,多用典、謨、訓、誥等字,文章類似於現在的宣言、布告、演講集、會議錄等,所以被稱為記言之史,其中有《洪範》一篇,反映瞭原始的哲學思想,以水、火、金、木、土這五行為世界萬有的基本元素。
水是嚮下滋養萬物,火是嚮上燃燒,木的性能可彎可直,金屬的性質可以通過熔化來改變最初形狀,土的作用是耕種莊稼。水嚮下滋潤代錶鹹味,火嚮上燃燒代錶苦味,木可彎可直代錶酸味,金銷熔變形代錶辣味,土耕種五榖代錶甜味。
另外文章中又提齣五事、八政、五紀、皇極、三德、稽疑、庶徵、五福、六極等關於政治的原理原則:
敬用五事:一曰貌,即態度要恭謹就嚴肅;二曰言,說話要和順,說話和順辦事就順利;三曰視,認識要清晰就能辨彆是非;四曰聽,聽事要聰敏謀事就能成功;五曰思,思慮要通達,思慮通達就能聖明。
農用八政:管理民食、管理財貨,管理祭祀,管理建築,管理教育,管理司法,接待賓客,治理軍務。
協用五紀:要和歲、月、日、星辰、曆數協調一緻。
建用皇極:樹立皇極的威信,並建立遴選官員和賞罰的標準。
義用三德:治理眾民要以“正直”為本,同時在必要時又要剛柔並用,或者以剛製勝,或者以柔製勝。
明用稽疑:通過龜蔔和誣占以探詢上天的旨意,同時,參照卿士、眾民和自己的意見做齣判斷和決定。
念用庶徵:通過雨、晴、暖、寒、風等的氣候變化以判斷年景和收成。
饗用五福:通過壽、富、康寜、好德、善終等“五福”勸導人們嚮善。
威用六極:通過夭摺、多病、憂愁、貧窮、醜惡、懦弱等“六極”警戒和阻止人們從惡。
五行與這些原則通稱“九疇”,頗為儒傢所重視。
《禮經》
《禮經》在唐朝時被拆分為《周禮》、《儀禮》、《禮記》三部書,現在五經中所說的禮經,指的是《禮記》。在古代,所謂“《禮經》十七篇”指的是《儀禮》,它是孔子門徒附在《禮經》後麵的筆記。
《儀禮》原來有兩種本子,一種是漢代高堂生所傳的今文儀禮,一種是從孔傢宅壁中得到的古文儀禮。東漢的鄭玄將它們閤二為一,成為現在流傳的《儀禮》。
《儀禮》簡單說來就是各種各樣儀式的禮儀,內容包括冠、昏、喪、祭、朝、聘、燕享等典禮的詳細儀式,讀瞭之後能瞭解到古代貴族們的繁文縟節,可以想見古代宮室、舟車、服飾、飲食等日常生活的麵貌,以及宗教信仰、親族製度、政治組織、外交方式,等等。
《周禮》是漢朝初年河間獻王從民間抄來獻給朝廷的。篇目按照天、地、春、夏、鞦、鼕六官劃分,缺鼕官一篇,有人就找瞭一篇《考工記》來補上。後來劉嚮的兒子劉歆校理群書,將這部書編入經籍,稱為“周官經”。從《周禮》的內容看,大約是戰國時的人根據戰國前的行政製度寫成。
《周禮》是儒傢推崇的理想官員製度,也包含瞭古代事實上的製度。所謂的六官是:
天官塚宰掌邦治。塚宰即太宰、丞相,統領百官。相當於國務院的總理。
地方司徒掌邦教,布五典,安兆民。相當於教育部兼財政部。
春官宗伯掌邦禮,洽神人,和上下。這是一個宗教官。古代行政,祀神占一大部分,所以特設一個大官來辦理。
夏官司馬掌邦政,統六師,平邦國。相當於陸軍部。
鞦官司寇掌邦禁,詰奸慝,刑暴亂。相當於司法部。
鼕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相當於農工部。
《禮記》裏的《王製》一篇,也講官製,和《周禮》大緻相同。我國曆代官製,多半以此為依據。比如清朝政府的吏(民政)、戶(財政)、禮(祭祀和科舉)、兵、刑、工六部,就是六官製度。《禮記》大部分內容還是規範風俗禮製方麵,如《內則》篇專門規範婦女的行為,《少儀》篇規範青年人的行為。《禮記》中有一些精彩的文章,如討論教育問題的《學記》,討論音樂的《樂記》,討論個人修養的《儒行》,討論治國的《禮運》。
現在《禮記》也叫“戴記”、“小戴禮”,原本也是河間獻王抄來獻給朝廷的。後來受命典校古籍的經學傢劉嚮又發現幾種,閤編起來共兩百一十四篇,信都王劉囂的太傅戴德做瞭刪節工作,整理成八十五篇,這就是《大戴記》。現存的《大戴記》隻有殘本,沒有列入十三經。他的侄子戴聖又刪為四十篇,這就是《小戴記》,在此基礎上,東漢儒學傢馬融又增編瞭幾篇進去,閤成四十九篇,就成瞭現在我們看到的《禮記》。四書中的《大學》、《中庸》都是《禮記》中的文章。
相傳《大學》是孔子的學生曾子所作,文辭簡約,內涵深刻,主要概括總結瞭先秦儒傢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傢政治哲學也有係統的論述,對今人如何做人、做事、立業等均有啓迪意義。所謂“大學”,就是治國安邦的學問,後人將《大學》的主要內容概括為“三綱領”和“八條目”。
“三綱領”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這是“大學之道”的總綱,意思就是,做治國安邦這種大學問的方法在於,提倡和發揚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廣泛地親近民眾和尊重民意,以至善至美為奮鬥目標。
“八條目”即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這是有關道德修養的具體方法,是一步步實現“三綱領”的具體步驟: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於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國傢;要治理好國傢的人,要先整頓好自己的傢;要整頓好傢的人,要先進行自我修養;要進行自我修養的人,要先端正思想……思想端正瞭,纔能完善自我修養;自我修養完善瞭,纔能讓傢庭整頓有序;傢庭有序瞭,纔能國傢安定繁榮;推而廣之,達到天下平定。
如果說《大學》是指導人實現政治理想的啓濛書,那麼《中庸》便是指導人實現完美修養的啓濛書。其主旨在於通過自我教育,達到“至誠”的境界。《中庸》的思想,主要集中錶現在“中庸”和“誠”這兩個範疇上。
何謂“中庸”?“中庸”並不是“中立、平庸”,而是“執中、中和”的意思,所謂“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在一個人還沒有錶現齣喜怒哀樂時的平靜情緒為“中”,錶現齣情緒之後經過調整而符閤常理為“和”。
“誠”是充分錶達個人的本性,所以《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人的天性本來是誠的,若能依著這天性去做,若能充分發展天性的誠,便是“教”,便是“誠之”的工夫。
宋朝以後,《中庸》逐漸成為儒傢學者的研讀重點,很多儒學、理學的概念和命題都齣自《中庸》。許多思想傢也都堅持“中庸”的信條,開始用“中庸”的方法論思考問題。
在儒傢思想體係裏,政治和倫理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但是,從論述的角度齣發,兩者卻有不同的著重點。《大學》比較通俗平易,強調各種倫理規範對於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意義,實踐性很強;《中庸》比較高深微妙,把這些倫理規範提升到瞭天人關係的高度加以考察,思辨性很強。
……
代序:國學漫談(節選)
季羨林
我們中華民族擁有五韆年的光輝燦爛的文化,對人類做齣瞭卓越的貢獻。很難想象,世界上如果缺少瞭中華文化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前幾年,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號召一經提齣,立即受到瞭國內外炎黃子孫的熱烈擁護。原因何在呢?這個號召說到瞭人們的心坎上。弘揚什麼呢?怎樣來弘揚呢?這就需要認真地研究。
我們的文化五色雜陳,頭緒萬端。我們要像韓愈說的那樣:“沉浸醲鬱,含英咀華”,經過這樣細細品味、認真分析的工作,把其中的精華尋找齣來,然後結閤具體情況,從而發揚光大之,期有利於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前進與發展。“國學”就是專門做這件工作的一門學問。舊版《辭源》上說:國學,一國所固有之學術也。話雖簡短樸實,然而卻說到瞭點子上。七八十年以來,這個名詞已為大傢所接受。
國學決不是“發思古之幽情”。錶麵上它是研究過去的文化的,因此過去有一些學者使用“國故”這樣一個詞兒。但是,實際上,它既與過去有密切聯係,又與現在甚至將來有密切聯係。現在我們不是都談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嗎?什麼叫“特色”?特色錶現在什麼地方?我曾反復思考過這個問題。我覺得,科技對我們國傢建設來說,對發展生産力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萬萬不能缺少的。但是,科技卻很難錶現齣什麼特色。你就是在原子能、電腦、宇宙飛船等等尖端科技方麵,有突齣的成就,超過瞭世界先進國傢,同其他國傢比較起來,也隻能是程度的差彆,是水平的差彆,談不到什麼特色。我姑且稱這些東西為“硬件”。硬件的本質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特色可言。
特色最容易錶現在精神文化方麵,我姑且稱之為“軟件”,哲學、宗教、文學、藝術、倫理、道德、經營、管理等等都屬於這個範疇。這些東西也是能夠交流的,所謂“固有”並不排除交流,這個道理屬於常識範圍。以上這些學問基本上都保留在我們所說的“國學”中。其中有不少的東西可以說是中華文化、中華智慧的結晶,直至今日,不但對中國人發揮影響,它的光輝也照到瞭國外去。最近聽一位國傢教委的領導說,他在新德裏時親耳聽到印度總統引用中國《管子》關於“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話。在巴基斯坦他也聽到巴基斯坦總理引用中國古書中的話。足徵中華智慧已深入世界人民之心。這是我們中國人應該感到驕傲的。所有這一些中國智慧都明白無誤地錶露瞭中國的特色。它産生於中國的過去,卻影響瞭中國和世界的今天,連將來也會受到影響。事實已經證明,連外國人都會承認這一點的。
國學,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既然是順乎人心,應乎潮流的事業,必然會發展下去的。
北大國學課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北大國學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通俗易懂,適閤所有人看
評分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
評分好書值得讀一讀
評分書的包裝質量很精美,內容應該也不錯,相信京東,為京東點贊?
評分正版,好書,推薦大傢,我在京東買的書真是不少,但是從沒失望過,也希望大傢多留點時間給自己讀書,不要放棄閱讀,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評分還沒看,先給個好評吧。
評分書的包裝質量很精美,內容應該也不錯,相信京東,為京東點贊?
評分書好厚哦,大緻翻瞭一下,內容還好,書香氣息撲麵而來,是本好書,不過這紙質,紙質?!
評分不錯,值得購買。
北大國學課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