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第二版)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第二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張建華,張可 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24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415394
版次:2
商品編碼:1152805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普通高等學校通識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4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在第一版(科學齣版社2012年齣版)的基礎上結閤實際教學情況對結構與內容進行瞭改進與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共十三章主要內容包括心理健康、心理適應與心理健康、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情緒與心理健康、人格與心理健康、學習與心理健康、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象牙塔中的愛情、性心理健康、生命教育、互聯網與心理健康、職業生涯與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谘詢.

目錄


第一章 心理健康 1  第一節 心理健康概述 1  第二節 大學生心理及影響因素 7  第三節 心理健康助人成長 16第二章 心理適應與心理健康 21  第一節 心理適應概述 21  第二節 大學新生的心理適應 24第三章 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 33  第一節 自我意識概述 33  第二節 大學生自我意識 39  第三節 大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 46第四章 情緒與心理健康 51  第一節 情緒概述 51  第二節 大學生的情緒特點 56  第三節 情緒管理 59第五章 人格與心理健康 67  第一節 人格概述 67  第二節 大學生的人格特點 74  第三節 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81第六章 學習與心理健康 86  第一節 學習心理概述 86  第二節 大學生常見的學習問題及調試 89  第三節 大學學習的轉嚮 96第七章 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 105  第一節 人際交往概述 105  第二節 人際交往的心理學原理 109  第三節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不良心理與對策 119第八章 象牙塔中的愛情 128  第一節 愛情的心理實質 128  第二節 大學生的戀愛心理 136  第三節 大學生愛的睏惑與愛的能力 141第九章 性心理健康 148  第一節 性的發展與大學生性心理特點 148  第二節 大學生的性健康教育 153  第三節 培養健康的性心理 161第十章 生命教育 168  第一節 認識生命 ,理解死亡 168  第二節 熱愛生活 ,珍愛生命 173  第三節 守護生命 176第十一章 互聯網與心理健康 183  第一節 網絡世界與心理需求 183  第二節 大學生的網絡心理障礙與調試 186第十二章 職業生涯與心理健康 192  第一節 職業生涯規劃概述 192  第二節 個性心理與職業規劃 199  第三節 大學生擇業心態調整與職業生涯規劃 203第十三章 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谘詢 209  第一節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209  第二節 心理異常的區分和常見問題 213  第三節 心理輔導與心理谘詢 220參考文獻 226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心理健康
本章重點
1心理健康含義 .
2大學生心理特點及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 .
3心理健康意義與心理調節 .
第一節 心理健康概述
一、健康新概念
(一)健康的演變
人類對健康的認識是在幾韆年的曆史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 .在人類社會的早期 ,由於生産力和認識水平低下 ,對自然和生命現象不能作齣科學的解釋 ,人們往往認為生命由神所賜 ,命運由上帝主宰 ,生病和災難是天譴神罰 ,失去健康就無法生存 ,把健康與生命等同 .
隨著生産力的發展 ,人們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加深 ,開始把疾病的發生與自然聯係起來 .春鞦時期管子提齣 :“起居時 ,飲食節 ,寒暑適 ,則身利而壽命益 ;起不時 ,飲食不節 ,寒暑不適 ,則形體纍而壽命損 .”西方古希臘的希波剋拉底則提齣瞭 健“康由體內四種體液平衡決定而非鬼神決定 ”的觀點 ,認為人體有黏液、黃膽汁、黑膽汁、血液四種液體 ,黏液生於腦 ,黃膽汁生於肝 ,黑膽汁生於胃 ,血液齣於心髒 .一個人身體是否健康 ,人格是否健全 ,皆由體內四種液體的比例是否恰當決定 ,而體液的不平衡可以通過調節飲食、使用藥物及其他方法來改變等 .
人類社會發展進入工業文明時代後 ,人們開始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認識健康與疾病 ,建立瞭生物醫學模式 ———疾病模式 .在相當長的曆史時期中 ,人們衡量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是以其是否患病及患病的嚴重程度為尺度的 .但生物醫學模式對健康的認識隻注重生理方麵 ,對多種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 ,尤其是精神疾病難以作齣閤理解釋 .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 ,人們發現健康不但與人的生理密切相關 ,而且與人的心理、生活方式、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密切相關 ,自然和社會環境、心理和生活方式是諸多疾病産生的根本原因 .例如 ,吸煙、飲酒過量可導緻疾病 ,緊張焦慮、心理壓力同樣可引發疾病 .將健康放到自然G人G社會的動態背景中認識 ,促使瞭生物醫學模式嚮生物G心理G社會G醫學模式轉變 .這一模式改變瞭以往 “健康僅指無生理異常而免於疾病 ”的觀念 ,對健康的認識也隨著曆史的發展而不斷完善 .
(二)健康的定義
20世紀30年代 ,美國健康教育傢鮑爾 (WWBAwer)提齣 :“健康是人們在身體、心情和精神方麵都自覺良好 ,活力充沛的一種狀態 .”
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 (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成立 ,在 .世界衛生組織宣言 .中為健康定義 ,“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 ,不體弱 ,而且是一種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均臻良好的狀態 ”, “不分種族、宗教 ,政治信仰、經濟和社會條件 ,人人都應享有盡可能高水準的健康 ,這是基本人權之一 ”.
1978年,在哈薩剋斯坦阿拉木圖 ,世界衛生組織、聯閤國兒童基金會為保障並增進世界所有人民的健康 ,召開國際初級衛生保健大會 ,發錶瞭 .阿拉木圖宣言 .,重申 “健康不僅是疾病與體虛的匿跡 ,而是身心健康、社會幸福的總體狀態 ”,並提齣 到“2000年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 ”的曆史性目標 .“達到盡可能高的健康水平 ”是世界範圍內的一項最重要的社會性目標 ,該目標的實現 ,則要求衛生部門及其他多個社會及經濟部門應積極采取行動 ”,全社會應樹立 “人人為健康 ,健康為人人 ”的觀念 .
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又一次深化瞭健康的概念 ,為健康概念注入瞭道德健康的內容 .1990年重新修改後的健康定義為 :一個人隻有在軀體、心理、社會適應和道德四個方麵都健康 ,纔是完全健康 .
至此 ,健康的概念進一步得到完善 .
(三)健康的內容
世界衛生組織從四個方麵對健康作齣定義 ,即健康的內容包含在四個層次中 .
(1)生理健康
:體重閤適 ,身體勻稱而挺拔 ;能抵抗普通感冒和傳染病 (這不僅錶現為少生病 ,還包括不藥自愈的能力 );眼睛明亮 ,反應敏銳 ;頭發具有光澤而少頭屑;牙齒清潔無齲齒 ,牙齦無齣血且顔色正常 ;肌膚具有彈性 .

(2)心理健康
:智力正常 ;有自知之明 ,能認識自己存在的價值 ,接受自己 ;有自我控製的能力 ,能適度錶達情緒 ,喜怒哀樂有度 ;熱愛生活和工作 ,並在工作和生活中盡可能享受人生的樂趣 ;人格健全 ;心理行為符閤年齡與性彆特徵 ;具有同情心與愛心 ,熱愛生活 ,和睦相處 ,善於交往 ,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知足常樂 .

(3)道德健康 :最高標準是無私奉獻 ,達到自我實現 ,最低標準是不損害他人 .

(4)社會適應健康
:不同時間內在不同崗位上對各種角色的適應情況 .適應良好是指能勝任各種角色 ,即正確認識他人 ,與他人的關係和諧 ,既能接受他人 ,也能為他人所接納 ;正確認識社會 ,與社會的關係和諧 ,既能接納社會 ,也能為社會所接納 .適應不良是指缺乏角色意識 ,如在父母麵前是好兒子或乖女兒 ,但在學校不一定是好學生 ,在老師眼裏是好學生 ,但不一定是好的學生乾部等 .


健康是個整體概念 ,總體的健康比各個部分的健康更重要 .因此 ,上述四個層次的健康並不是獨立的 ,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 .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礎 ,沒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很難有樂觀積極的健康心理 .而沒有健康的心理 ,又很難有道德上的自律和社會角色的良性轉換 .四個層次的健康是相互影響、相互轉化、相互依存和辯證統一的 .
【知識鏈接】世界衛生組織根據健康定義製定瞭健康的10條標準
(1)充沛的精力 ,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過分緊張和疲勞 .
(2)處世樂觀 ,態度積極 ,樂於承擔責任 ,事無大小 ,不挑剔 .

(3)善於休息 ,睡眠好 .

(4)應變能力強 ,能適應外界環境中的各種變化 .

(5)能夠抵禦一般感冒和傳染病 .

(6)體重適當 ,身體勻稱 ,站立時頭、肩位置協調 .

(7)眼睛明亮 ,反應敏捷 ,眼瞼不發炎 .

(8)牙齒清潔 ,無齲齒 ,不疼痛 ,牙齦顔色正常 ,無齣血現象 .

(9)頭發有光澤 ,無頭屑 .

(10 )肌肉豐滿 ,皮膚有彈性 .


“三良 ”和 “五快 ”
世界衛生組織具體地提齣瞭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衡量標準 ,即 “三良 ”和 “五快”.“三良 ”衡量心理健康的狀況 ,“五快 ”衡量機體的健康狀況 . “三良 ”
(1)良好的個性 :情緒穩定 ,性格溫和 ,意誌堅強 ,感情豐富 ,胸懷坦蕩 ,豁達樂觀 .

(2)良好的處世能力 :觀察問題客觀現實 ,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 ,能應對復雜環境,對事物的變遷保持良好的情緒 ,有知足感 .


(3)良好的人際關係 :待人寬厚 ,珍視友情 ,助人為樂 ,與人為善 ,與他人的關
係良好 ;不吹毛求疵 ,不過分計較 . “五快 ”
(1)食得快 :進食時有良好的胃口 ,不挑剔食物 ,能快速吃完一餐飯 ,說明內髒功能正常 .

(2)說得快 :語言錶達正確 ,說話流利 ,說明頭腦敏捷 ,心肺功能正常 .

(3)走得快 :行走自如 ,活動靈敏 ,說明精力充沛 ,身體狀態良好 .



(4)睡得快 :一旦有睡意 ,上床後能很快入睡 ,且睡得好 ,醒後精神飽滿 ,頭腦清醒 ,說明中樞神經係統興奮、抑製功能協調 ,且內髒無病理信息乾擾 .

(5)便得快 :一有便意 ,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 ,且感覺良好 ,說明胃腸腎功能良好 .


(四)亞健康狀態
在 “亞健康 ”一詞齣現之前 ,人們普遍的認識是 :沒病就是健康 ,生病就是不健康,“是”與 “不是 ”為分水嶺 .其實健康與疾病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 ,而是存在另一種狀態 ,即21世紀齣現的新概念 ———世界衛生組織稱其為 “第三狀態 ”,我國稱其為 “亞健康狀態 ”.
“亞健康”狀態就是一個人的體內潛伏著病理性缺陷或功能性紊亂,而貌似健康的狀態.亞健康概念一經提齣即受到廣泛關注,但亞健康至今尚無國際統一標準.
國內外的研究錶明,現代社會符閤健康標準者占人群總數的15%左右,確診為患病者占15%左右,有待確診者占10%,而60%的人群處在亞健康狀態.其中 輕“度心身失調”(鄰近健康)者占人群總數的25%~28%,超過人群總數1/3的人有慢性疲勞或持續的心身失調 (鄰近疾病).亞健康對個體的影響主要錶現在個體心身狀態失調、工作能力下降、適應能力下降、人際關係齣現問題等方麵,其中最關鍵的誘因就是心理因素.從社會心理角度來說,人們的心理狀況對和諧社會的構建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多數人心理失衡就會引發社會的不穩定,無形中會拖纍社會發展的步伐.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指齣:亞健康是21世紀威脅人類的頭號殺手.
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的錶現如下:精力不易集中、記憶力下降、擔心自己的健康、精神不振、失眠多夢、情緒不穩定、煩躁不安、用腦後疲勞、不明原因的疲勞、耐力下降等.
處於亞健康狀態時,如果及時通過科學的個性化健康管理,從檢查指標上糾正功能性病理狀態,中斷病理改變過程,就能恢復健康,如果任其發展,則會變成生病狀態.
【知識鏈接】
亞健康狀態的影響因素
(1)心理因素.古人雲:“萬事勞其行,百憂撼其心.”高度激烈的競爭,錯綜復雜的關係,使人思慮過度,素不寜心,不僅會引起睡眠不良,甚至會影響人體的神經體液調節和內分泌調節,進而影響機體各係統的正常生理功能.

(2)不良的生活方式.現代人飲食往往熱量過高,營養素不全,加之食品中人工添加劑過多,人工飼養動物成熟期短、營養成分偏缺,造成人體缺乏很多重要的營養素,肥胖癥增多,機體的代謝功能紊亂.

(3)環境汙染.科技發展、工業進步、車輛增多、人口增加,城市人群生存空間狹小,備受噪聲乾擾,對人體的心血管係統和神經係統産生很多不良影響,使人煩躁、心情鬱悶.


二、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發展迴顧
迴顧心理健康發展史,首先是從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開始的.法國著名的精神病學傢皮內爾 (PhilippePinel,1745~1826),對患精神病的朋友的死亡深感震驚,並因此獻身精神病學的研究.他主張對待精神病人應人性化,並親自實踐解除病人的鎖鏈.一般認為,這是心理衛生運動曆史的起點,皮內爾是心理衛生運動的先驅者.美國精神衛生專傢剋利福德威廷漢姆比爾斯 (Clif
ordWhit
inghAmBe
rs,1876~1943),是現代心理衛生運動的發起人.比爾斯18歲就讀於耶魯大學商科.他目睹其兄癲癇病發作時昏倒在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的可怕情景,擔心自己也會有這種病,於是終
日惶恐不安.24歲時,終因精神失常跳樓被送往精神病醫院進行瞭為期三年的治療.他經曆瞭當時精神病院中種種非人的待遇,目睹瞭病友們遭受的不可言狀的痛苦,立誌要將自己的餘生貢獻給精神病人並終生從事預防精神病工作.病愈後,1908年,他根據自己在病中的所見所聞齣版瞭一本自傳 .一顆找迴自我的心.,書中呼籲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此書的發行在美國引起極大轟動,並得到心理學大師威廉 詹姆斯 (Wil
iAmJAmes,1842~1910)的贊賞和著名精神病學傢阿道夫邁耶 (AdolfMeyer,1866~1950)等多位人士的積極聲援.邁耶指齣,比爾斯所倡導的即是 “心理衛生”. “心理衛生”這一概念的提齣,標誌著近代心理健康運動的開始.1908年5月6日,比爾斯在自己的故鄉成立瞭 “康涅狄格州心理衛生協會”,這便是世界上第一個心理衛生組織.1909年2月11日,在紐約成立瞭全國心理衛生委員會,比爾斯任顧問.1917年,全國心理衛生委員會創辦瞭 .心理衛生.雜誌,采用多種形式宣傳普及心理衛生知識,使心理衛生運動逐步在美國形成瞭一股熱潮.1930年5月5日,比爾斯等心理衛生的推行者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瞭第一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中國派齣瞭代錶參會.該次大會産生瞭一個永久性的國際心理衛生委員會.1948年,在英國倫敦召開的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頒布瞭 .心理健康與世界公民.的綱領性文件,並成立瞭新的國際心理衛生組織———世界心理健康聯閤會 (WorldFedeiAtionfor MentAlHeAlth, WFMH).之後,心理健康受到很多國傢的關注並迅速發展.
我國心理衛生事業發軔於20世紀30年代.1930年,我國著名教育傢吳南軒率先在中央大學心理學係開設 “心理衛生”選修課.1936年,由228位教育、心理、醫學和社會學者倡議發起的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在南京成立,其宗旨是 保“持並促進精神健康,防止心理的、神經的缺陷與疾病”.新中國成立後,心理健康工作與政治思想道德閤並.1979年,在中國心理學會第三屆學術年會上,有學者提齣重建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的倡議,並嚮全國有關方麵發齣瞭關於 “大力開展心理衛生活動”的呼籲.1985年4月,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再度成立,並於1987年2月起發行齣版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1987年之後相繼成立瞭心理健康各分支機構.進入21世紀後,全社會對心理衛生逐漸重視起來,學術研究深入發展.
(二)中國傳統文化與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現代概念源於西方,相關的研究成果也很多.事實上,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心理健康問題早有諸多論述,雖然沒有明確地使用近代心理學的字眼,但實質上卻接觸到瞭心理健康的根本問題,對心理健康作瞭透徹的闡釋.
儒傢文化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形成瞭人們的傳統思維、信仰、生活習俗、價值觀念,成為人們都要遵守的行為準繩,其中心思想是 “仁”和 “禮”.仁就是以 “愛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會成員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權利.孟子言:“仁,人心也.”韓子 (愈)言:“博愛之謂仁.”禮的根本精神是:不同地位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錶明禮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標.“禮之用和為貴”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及全社會的和諧.“唯人萬物之靈”, “重人事,輕天命”等是傳統文化中注重人的成長與發展的體現大學.中:“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而且,“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也是曆代儒傢知識分子的共同理想.“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 ,身有所忿 ,則不得其正 ,有所恐懼 ,則不得其正 ,有所好樂 ,則不得其正 ,有所憂患 ,則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 ,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 ,食而不知其味 .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修身 ,就是 “修己 ”, “修養自身 ”,強調掌控自己的情緒、情感 ,心態平和,對人對事不偏激 中庸 .認為 ,人是不可能沒有情緒的 ,過分的宣泄或壓抑對人的心身健康有害無益 ,適當的疏泄則能夠保持身心的平衡 .所謂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狹義地講 ,其中包含有維護身心健康的原則 麯禮 .開篇:“毋不敬 ,儼若思 ,安定辭 ,安民哉 傲不可長 ,欲不可從 ,誌不可滿 ,樂不可極.”這是個人日常生活中的精神修養 ,有益於人的身心健康 .
體現人際關係的和諧方麵 ,如 .論語 衛靈公 .中子貢問孔子如何為仁時 ,孔子迴答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 ,事其大夫之賢者 ,友其士之仁者 .”曾子曰 :“君子以文會友 ,以友輔仁 .”告訴人們在交往中 ,要將 “仁”作為人我關係的準則 ,有愛心 .“仁德 ”的修養基礎 ,就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相反而言,就是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就近取譬 ”“推己及人 ”的思想觀念 ,是所謂 同“情”“憐憫 ”“慈悲 ”“博愛 ”“包容 ”“寬恕 ”“共和 ”等溫柔敦厚而誠摯慷慨的人類情感和高尚精神的基礎 ,也是構建 “和諧社會 ”的思想基礎 .
“賢哉迴也 ,一簞食 ,一瓢飲 ,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 ,迴也不改其樂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均反映的是積極的生活態度 .欲達到 “仁者不憂 ”,“子溫而曆 ,威而不猛 ,恭而安 ”這樣高的境界 ,“過猶 ”則 “不及 ”.現代大儒梁漱溟將其解釋為 “閤理的人生態度 ”.梁漱溟在談到調整心理時指齣 :“如果我們有意調理自己 ,則親師取友 ,潛移默化 ,受其影響而得其養 ,是一個最好的辦法 .說得再廣泛一些 ,如果要想調理自己 ,就得找一個好的環境 ,所謂好的環境 ,就是說朋友團體 ,朋友要正直 ;好的朋友多 ,自然嚮上走瞭 .”
老子作為道傢的創始人 ,其思想包含有許多養心健神的寶貴財富 ,曆來為醫傢所重視 .老子主張 “恬淡 ”“樸素 ”“清淨 ”“知足 ”,此為養心之本 ;“緻虛極 ,守靜篤 ”,是修身治性的基本要求 ;“見素抱樸 ,少私寡欲 ”,是免除憂難的有效途徑 ;“居善地 ,心善淵 ,與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動善時 ”是為人處世的美德標準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 ,自勝者強 ”,均為具有勉勵性質的心理健康的健康箴言 .
人類在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 ,也在不斷地認識和改造主觀世界 .從曆史長河總趨勢來看 ,心理健康是人類發展的前提 ,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錶現 .如果說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是人類嚮外 “擴張 ”的文明的標尺 ,那麼 ,認識改造主觀就是人類 “嚮內伸展 ”的文明的標尺 .在人類文明延伸的時候 ,心理健康正是這種內在文明的堅硬內核 .因而 ,心理健康和文明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優良的心理素質對大學生全麵素質的提高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也必將對21世紀人纔的質量産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 .
(三)心理健康的定義
1929年,在美國第三次全美兒童健康及保護會議上 ,與會學者認為心理健康是 “個人在其適應過程中 ,能發揮最高的智能而獲得的滿足、感覺愉快的心理狀態 ,同時

前言/序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第二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第二版)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第二版)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第二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第二版)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