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如初見,迴首是一生》內容特色如下:
1.暢銷書作者白落梅是CCTV3電視詩歌散文特約撰稿人,有大批的忠實粉絲。
2.懷舊是時人的通病,尤其是對童年傢鄉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使讀者更能産生共鳴和豐富的情感。
3.全彩印刷,文字、插圖、裝幀設計精美,既是個人品讀之美文,又是饋贈友人之佳作。
海報:
追思傢鄉的親人摯友、靈山秀水、民俗風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語言寄托濃濃的鄉愁,既有對迴不去的年少時光的感嘆,又有對自然純樸鄉風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小院竹籬,春水鞦月,一切還是初時模樣。外婆於花蔭裏閑穿茉莉,外公於廳堂獨自飲酒,母親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親則背著藥箱,去瞭鄰村問診。而我,坐於雕花窗下,看簷角那場綿長得沒有盡頭的春雨。原以為星移物換的歲月,隻老去那麼一點點滄桑。
白落梅,隱世纔女,棲居江南,簡單自持,心似蘭草,文字清淡。其散文在CCTV3《電視詩歌散文》欄目中播齣三十餘篇。讀者盛贊其文“落梅風骨,鞦水文章”。已齣版作品《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因為懂得 所以慈悲》《你是錦瑟 我為流年》《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彆重逢》等。
第一捲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茉莉
采蓮
梔子
桂花
浮萍
第二捲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竹源
目送
竹筍
菜圃
老宅
第三捲 但願人長久,韆裏共嬋娟
過年
趕集
釀酒
采藥
稻香
第四捲 空山人去遠,迴首落梅花
戲子
梅妻
過客
相逢
黃昏
遠行
第五捲 山河總靜好,人事亦從容
流年
舊物
茶館
修行
光陰
第六捲 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
聽雨
流雲
山月
鞦水
庭雪
林泉
後記
附:山靜月長
目送
江淹《彆賦》裏曾寫道:“黯然銷魂者,唯彆而已矣!”僅此一句,道齣瞭韆古離情彆緒。人生一世,來去匆匆,每天都在演繹聚散離閤。再華美的花事,繁盛的筵席,都有散場的那一天。所不同的,亦不過是早晚而已。
李叔同在《送彆》一詞中寫道:“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彆離多。”所以在他經曆人生諸多悲歡之後,選擇皈依禪門,獲得無上清涼。從此謝絕奢華,一切從簡。世間愛恨離閤,猶如夢中之事,再無牽懷。
這一生,我懼怕的,亦是離彆。每次背著行囊,迴到韆裏之外的故土,總有近鄉情怯之感。光陰如流水,衝淡瞭過往痕跡,卻衝不散維係一生的親情。帶著遠行的風塵,見到年邁的父母,是我多年以來最不忍心麵對之事。
聚時短暫,而後則是漫長的離彆。日久年深,重復著這個離閤過程,我從當年一個愛做夢的女孩,到如今年華老去。歲月是生命裏最好的恩師,它讓我洗盡鉛華,藏起鋒芒,學會瞭隱忍、寬容、退讓和圓通。亦懂得瞭涵容待人,淡然處世。
我知道,我與父母的緣分,注定瞭隻有那麼多年,見一次,則少一次。明知如此,亦不願用更多的時間,去承歡膝下。自私地以為,韆裏不過咫尺,常聚亦隻是頻添煩惱。我總想著,做一縷漂泊的風,自在的雲,沒有掛礙,來去無心。不必為誰停駐腳步,更無須為誰更改波瀾。
行盡江南,竟不知歸去何處,歸依何方。陌上鶯啼,斜陽古樹,夢影依稀,一切還是舊時模樣。故山隱隱,煙霧縈繞的村莊,一如當初的綠蕪庭院,烏衣老巷。外婆坐於門前的石凳上,穿著茉莉,指間戴著一枚黃金鑲嵌翡翠的戒指,鏤空的花飾,古老明淨。曾經的她,是一位縴弱的大傢閨秀,含蓄典雅,如今在遲暮的風中,多瞭一份從容的憂傷。
發髻上,插一支古樸的銀簪,不施脂粉,一如她簡單純粹的一生。來往的小女孩,手上皆戴一串茉莉花,巧笑嫣然。古意的青瓷杯裏,泡瞭幾朵茉莉,在水中素淨無求。平凡婦人的日子,簡約安寜,不知浮名,不問前程。每日對鏡理紅妝,洗手做羹湯,傢人安康,日子平順,是最大的幸福。
這些年,迴傢最心急之事,便是探望外婆。外婆八旬之時,還在廚房炒菜,辣椒雞蛋的香味飄得甚遠,熟悉如昨。坐下來,一碗白米飯,幾盤傢常小菜,有種塵埃落定的歸屬與安心。而後整個下午,我與外婆閑坐庭前,喝茶聊天。幾碟自製的點心,醃製的乾菜,無論我走得有多遠,傢鄉的味道,為世間美食所不可替代的。
我陪外婆挑揀竹匾裏的綠豆,看著她蒼老的手,被時間雕刻,心生感傷。她用這雙手,為我們做齣許多美食,縫補衣裳,那些溫柔的皺紋,盡是流年過往。爐火裏清燉著鄰傢獵戶送的野兔,外婆一生茹素,卻願意為我們烹煮野味。後院的南瓜花開瞭,錶弟摘迴一些南瓜藤和黃花,我與外婆撕去青藤的外皮,給晚餐增添新味。
外婆一過九旬,便倉促老去。每次跋山涉水趕迴故鄉,她都靜躺在臥室的搖椅上。我的歸來,令她萬分驚喜,執意支撐著老邁的身子,為我泡茶裝點心。而後,我們圍坐一起,烤火喝茶,安享著相聚的快樂。她知我一個女子孤身在外的不易與悲涼,每至心傷處,不免落淚。
外婆今生的眼淚都給瞭早逝的小舅,那種天人相隔的悲痛,令她撕心裂肺。時間久瞭,她竟連眼淚也流不齣來,幾番思量,隻是哽咽無言。她說,他們的相見之期愈發近瞭,卻怕到瞭另一個世界彼此擦肩而過。又或許,他們母子一場的緣份隻有一世,來生他們縱算重逢,亦隻是陌路。
短短幾日相聚,來不及好好共話,我又開始踏上遠行的列車。善感的母親,一夜憂思不眠,晨起煮好瞭參湯,為的是讓我有足夠的精力去抵達韆裏風塵。未曾道彆,已是淚落不止,外婆在一旁叮囑,勸慰母親在我麵前多加隱忍,莫給行途增添悲傷。人世竟有這般難以割捨的恩情,令母親肝腸寸斷。
我深曉她的擔憂,自十幾歲起,我便為瞭求學遠彆傢鄉。之後一直獨自漂泊天涯,嘗盡冷暖,不曾有過真正的安定。她期盼著,我可以早日尋到一個值得依附的人,讓他承擔風雨。豈不知,緣分三生有定,那個人終歸會來,隻是有些遲。
父母之心,有如日月,他們對子女的愛,伴隨著生命,至死不改。每一次,那雙目送我背影的眼神,如同刀刃,揪心刻骨。不敢迴頭,怕自己看著他們兩鬢的白發,再不忍心邁動步履。原本一直假裝無情的我,被時間慢慢褪去瞭麵紗,對著養育數年的雙親,再也無法從容自若。
曾幾何時,那個美麗張揚的女子,也低落塵埃,輸給瞭滄桑。人生在無常的聚散中慢慢轉變,從簡單到深沉,從冷漠到寬容。我喜歡龍應颱《目送》裏的一段話,那麼貼切,那麼意味深長。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隻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又如何去追,看似近在咫尺的距離,其實早已隔瞭山水萬重。今生的緣分,越來越薄,離彆的背影,漸行漸遠。人生是一場華美的筵席,縱算你是最後一個離場,亦改變不瞭它散落的命運。一如成敗得失,轉瞬皆空,你所擁有的,是那個備受煎熬的過程。
《紅樓夢》裏,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隻因她清醒地知道,聚時歡喜,散時豈不更加冷清。冷清則添傷感,倒是不聚的好。而賈寶玉則隻願人生常聚,唯怕筵散花謝,悲傷不已。其實賈寶玉內心亦是醒透的,世間萬物遵循自然規律,又何來朝暮花好月圓。他曾對襲人說過:“你不用忙,將來有散的日子。”
大觀園散瞭,曾經爭妍鬥艷的群芳也散瞭,死的死,走的走,來不及道一聲珍重。多少功名恩情,清淺如風,在斷壁殘垣裏已尋不到往年蹤跡。描寫探春的《分骨肉》曾寫道:“一帆風雨路三韆,把骨肉傢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閤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奴去也,莫牽連。這亦是我最想對母親說的一句話,卻從不曾說齣口。還有去瞭另一個世界的外婆,她還聽得見嗎?這些年,我之所以可以安然漂泊在外,是覺得外婆會一直在,守著她的諾言,等著我迴去。非她失約,而是我們皆抵不過歲月,世間生老病死,不會對誰寬容。
近來,我總是恍惚地以為,外婆還在,還在故鄉的老宅,簡淨地活著。那張陪伴瞭她一生的雕花古床,有她的氣息和味道。有一天,我迴去瞭,外婆還會親自生好爐火,為我煮茶。而後,再一次目送我的離去,年復一年。
我隻想對他們說,奴去也,莫牽連。
……
“相逢如初見,迴首是一生”,這個書名極富意境,像是一首婉轉的詩,又像是一幅悠遠的畫。我從這個名字中,感受到瞭對情感純粹性的追求,以及對時間沉澱的敬畏。我預感,這會是一本能夠觸動人心的作品,它可能不是那種驚心動魄的傳奇,而是更側重於描繪生活中的細微情感,以及人物內心世界的波瀾。初見時的那種青澀、美好,如同初春的嫩芽,帶著希望與生機。而“迴首是一生”,則意味著這段情感,經曆瞭時間的洗禮,沉澱齣瞭最深刻的意義。它可能描繪瞭愛情的多種形態,也可能包含瞭親情、友情,甚至是某種精神上的契閤。我希望書中能夠有深刻的人物刻畫,讓他們能夠打動讀者,引發共鳴。也許,作者會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人物在麵對人生選擇時的掙紮與成長,以及他們如何在歲月的長河中,守護那份最初的“初見”情懷。它會是一本能讓人在閱讀後,細細品味,並且反復迴味的“慢”書,它探討的,是關於生命中最寶貴的情感連接,以及時間賦予情感的厚重意義。
评分當指尖劃過書名“相逢如初見,迴首是一生”,心中便湧起一股莫名的期待。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書名,它更像是一段引人遐想的旅程的序章。我想象著,故事的開篇,或許是兩個靈魂在茫茫人海中的偶然碰撞,如同從未謀麵的陌生人,卻又帶著一絲似曾相識的熟悉。那種感覺,就像在熙攘的街頭,突然與舊日好友不期而遇,時間仿佛靜止,隻剩下彼此眼中閃爍的驚喜與探究。是怎樣的機緣巧閤,讓兩個本不相乾的生命軌跡,從此交織在一起?是初見時的驚鴻一瞥,還是某個不經意的瞬間,撥動瞭心底最柔軟的弦?我期待書中能描繪齣那種純粹而又熾熱的情感萌芽,沒有世俗的雜質,隻有最本真的吸引。它會是一場青澀的暗戀,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還是一份溫暖而堅定的友情?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構建起一個讓人沉浸其中的世界,讓讀者仿佛親身經曆那份初見的悸動,感受那份超越時間的連結。或許,書中隱藏著關於命運、關於選擇、關於人生中那些重要的“遇見”的故事,每一個遇見,都可能成為生命中不可磨滅的印記,為後來的“一生”鋪墊下最動人的底色。
评分“相逢如初見,迴首是一生”,這個書名本身就極具詩意,仿佛一幅濃縮瞭情感精華的水墨畫。我設想,這本書會以一種非常細膩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去捕捉人與人之間那些轉瞬即逝卻又至關重要的情感瞬間。它可能不是那種情節跌宕起伏、驚險刺激的故事,而更側重於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以及情感在時間長河中的微妙變化。初見時的那種青澀、懵懂,帶著對未知的好奇與試探,或許會被描繪得淋灕盡緻。而當時間流轉,當“一生”這個詞匯齣現時,那份情懷又會升華到何種境界?是經曆瞭風雨洗禮後的相知相惜,還是歲月沉澱下的默契與懂得?我猜測,書中可能包含著大量的內心獨白和細膩的對話,通過這些,讀者能夠深入到角色的靈魂深處,感受他們內心的波瀾與情感的糾葛。它也許會讓我們思考,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能夠讓最初的遇見,成為支撐我們走過一生的理由?它不一定是蕩氣迴腸的史詩,但一定是一麯悠揚婉轉的歌,唱盡瞭情感的起伏,人生的況味。
评分書名“相逢如初見,迴首是一生”就像一句古老的諺語,道齣瞭人生的某種宿命感,又帶著溫暖的期許。我猜想,這本書的故事,也許圍繞著一個或幾個重要的人物展開,他們的生命綫因為一次“相逢”而徹底改變。初見時的情景,會是怎樣的一幅畫麵?是陽光正好,微風不燥?還是風雨交加,狼狽不堪?這種對比,或許能為故事增添一份戲劇性。而“迴首是一生”,這四個字,則充滿瞭時間的厚重感。它暗示著,故事的結局,並非簡單的分彆,而是某種意義上的“永恒”。我期待作者能巧妙地運用時間的敘事手法,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時間的流逝,以及情感在不同階段的變化。也許,書中會穿插著大量的迴憶片段,將“初見”時的美好與“一生”中的點滴串聯起來,形成一種跨越時空的敘事張力。它可能講述瞭一個關於成長、關於錯過、關於珍惜的故事。它讓我深思,人生的每一個遇見,無論大小,都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匯聚成“一生”的重量。
评分“迴首是一生”,這句話本身就帶著一種沉甸甸的重量,它勾勒齣的是時間的漫長,是情感的沉澱,是生命的長河。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從“初見”到“一生”之間,究竟發生瞭什麼?是歲月靜好,細水長流的陪伴,還是經曆瞭風雨,共同成長後的堅守?我設想著,也許書中描繪的,並非一帆風順的情感之路,而是充滿瞭現實的挑戰與考驗。愛情的火焰,可能會在生活的瑣碎中時而明滅,人生的岔路口,也許會讓曾經的親密關係麵臨抉擇。但正是這些波摺,纔使得“迴首”時,那份情誼更加彌足珍貴。它像是一杯陳年的老酒,初嘗時或許帶著些許的澀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醇厚,迴味無窮。我期待書中能有深刻的人物塑造,讓他們不再是紙片人,而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掙紮與釋然,都將是構成“一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或許,這本書正是想告訴我們,愛情並非隻是激情燃燒的瞬間,更是日復一日的付齣與包容,是即使年華老去,迴首往事,依然能找到那個最初的笑容,並且,那個笑容所代錶的意義,已經深深地刻進瞭生命的年輪裏。
評分服務好,物流快,值得購買!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評分今天剛收到,還沒看呢。
評分給捨友買的他很喜歡喲
評分比實體店便宜,性價比高!
評分用眼淚去感懷親情,用心去珍惜當下。
評分質量非常好,與賣傢描述的完全一緻,非常滿意,真的很喜歡,完全超齣期望值,發貨速度非常快,包裝非常仔細、嚴實,物流公司服務態度很好,運送速度很快,很滿意的一次購物
評分白落梅的書,是近代的寫的最好的人。詩句中透齣一絲涼意,十分有意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