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博学·史学系列:国史概要(第四版)

复旦博学·史学系列:国史概要(第四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樊树志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8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9071900
版次:4
商品编码:1151985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5-01
页数:40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博学·史学系列

内容简介

  《国史概要(第4版)》对中国古代史的概述,起自史前时期迄至清代。内容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发展史模式,而是展现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与演变,以此作为国史主线,演绎出新意。结构不同于以往的章节目三层框架,而是分设专题,推陈出新,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国史概要(第4版)》结构的删繁就简,绝非以往多卷本通史的缩编。作者积三十多年执教与研究心得,广泛吸收海内外学者新成果,加以融会贯通,力求体现学术深度。书中既提炼百家之言,又构成一家之说,进行了“直通”(通史)与“横通”(断代史)兼备的前沿研究。同时,《国史概要(第4版)》笔法简练,图文并茂,让人喜闻乐见。精选的插图,包括人物、文物、遗址、书影和手迹等,增添了可读性。
  《国史概要(第4版)》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不仅是大学公共基础课教材,而且可作为文史爱好者的自学入门读物。

作者简介

  樊树志,1937年生于浙江湖州。1957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62年留校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尤以江南市镇研究蜚声史坛。
  代表作品:《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1988年)、《明清江南市镇探微》(1990年)、《万历传》(1994年)、《崇祯传》(1997年)、《国史概要》(1998年)、《晚明史》(2005年)、《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2005年)、《国史十六讲》(2006年)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导言/1
一、史前史与传说时代/1
1.古人类的起源/1
2.石器时代/4
3.史前文化的各种类型/6
4.炎帝、黄帝与传说时代/10

二、夏与商——历史时期的开端/16
5.世界文明史上的中华文明/16
6.探索中的夏文化/18
7.从“大同”到“小康”/21
8.商的起源与盘庚迁殷/24
9.青铜时代/28
10.商文明:甲骨文,宗教观念,科学/31

三、西周与春秋——Feudalism时代/34
11.周的起源与周朝的建立/34
12.周公“制礼作乐”/36
13.“封邦建国”与宗法制度/39
14.农村公社与井田/42
15.春秋时代的列国争霸/44
16.步入铁器时代/47
17.老子与孔子/49

四、从战国到秦——大一统中华帝国的建立/54
18.各国的变法/54
19.百家争鸣:群星灿烂的时代/57
20.秦的大一统及其地理基础/63
21.秦始皇: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66
22.秦始皇陵与“兵马俑”/69
23.徐福东渡之谜/72

五、西汉与东汉——帝国规制的完备化/75
24.大一统帝国的重建/75
25.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78
26.汉武帝:中央集权体制的强化/80
2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83
28.王莽托古改制/87
29.光武中兴/90
30.清议与太学生运动/93
31.The silk road——丝绸之路/96
32.小农经济的发展/100
33.科学技术新成就/104

六、三国与两晋——统一王朝消失的时代/109
34.从东汉末的割据到三国鼎立/109
35.曹操与诸葛亮/112
36.西晋:从“禅让”故事到“八王之乱”/115
37.东晋:北伐与偏安/119
38.魏晋风度与玄学/121

七、北朝与南朝——走向再统一/126
39.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汉胡互化/126
40.北魏文明太后、孝文帝的改革与汉化/130
41.均田制与府兵制/134
42.门阀政治/137
43.艺术与科学/140

八、从隋到盛唐——统一王朝的再建/146
44.隋的统一与创制/146
45.隋的“国富”与“国祚短促”/149
46.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55
47.从武则天到唐玄宗/159
48.盛唐气象/164
49.佛教的兴盛/168
50.长安:东西方文明的交汇/173

九、从唐的衰落到五代十国的割据/181
51.由盛转衰的各个侧面/181
52.安史之乱与全盛时代的消失/185
53.藩镇割据与财政改革/188
54.宦官与党争/191
55.唐朝的分裂/194
56.五代更迭,十国割据/197
57.从柴荣改革到赵匡胤统一/202

十、北宋——划时代的新阶段/205
58.北宋的官僚政治/205
59.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209
60.“田制不立”与井田限田论/215
61.传统农业的新发展/218
62.巅峰状态的科学成就/222
63.“商业革命”面面观/226
64.契丹的兴起与辽的二元化体制/233
65.党项羌与西夏/235
66.宋对辽、西夏的妥协/238
67.女真的兴起与辽的灭亡/241

十一、南宋与金的对峙时期/244
68.“靖康耻”与岳飞抗金/244
69.金朝统治下的北中国/250
70.举棋不定的和与战/252
71.经济重心南移的最终完成/254
72.朱熹新儒学与浙东学派/259

十二、元——蒙古建立的王朝/264
73.蒙古的兴起与成吉思汗/264
74.混一亚欧的大蒙古国/268
75.蒙古对中国的统治——元朝/270
76.劝课农桑与“棉花革命”/275
77.富有特色的工商业/279
……
十三、明——中华文明的余辉
十四、清——末代王朝的兴与衰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 历代帝王建元简表
后记
第二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第四版后记

精彩书摘

  印度次大陆则是另一个文明发源地。印度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已达到鼎盛状态,与稍早的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比,毫不逊色。印度斯坦的平原,有印度河和恒河两大水系,水量充沛、土壤肥沃,印度文明的几个最有影响的中心出现在这里绝不是偶然的。印度河下游的摩亨佐-达罗和印度河中游的哈拉帕,是印度文明的两个主要遗址。哈拉帕的青铜时代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50年。迄今发现有文字的遗物达2000件以上,除印章铜板外,有些陶器和金属器上也有铭文。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是文明的标志,也是史前时期与历史时期的区分标志,学者们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从公元前3500年逐渐形成,一直使用到公元2世纪。这种文字通常被刻在庙墙和宗教纪念物上,因而在古希腊文中称为“神圣的雕刻”或“圣书”。这种象形文字由原始的图画符号演变而来,形成表意文字(意符)和表音文字(音符)。当时经常使用的文字符号约700个。中王国时代(公元前2052-前786年)开始以芦苇笔作为书写工具。因而从象形文字中演变出一种简化的速写体——僧侣体。公元前7世纪,又演变出草书体——世俗体。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定居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下游的苏美尔人是比较先进的。他们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600年之间发明、使用象形文字,此后发展成为记写苏美尔语的楔形文字——音节符号和音素符号的集合体。苏美尔人用当地的平头芦秆在黏土泥板上压写字符,笔画呈楔形,所以叫作“楔形文字”。苏美尔文字后来为西亚各古代民族所采用。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迦南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印欧语系的赫梯人、波斯人等,都用苏美尔文字来记写自己的语言,形成不同的楔形文字。
  印度早在哈拉帕文明时期就产生了象形文字,这是一种音节字,可以从右到左或从左到右书写。它们是写在印章、铜板、陶器、金属器上的铭文,约有500个文字符号,其中许多是两个以上符号合成的字符。研究者认为,这种铭文的语言可以定为原始达罗毗荼语。遗憾的是,这种文字随着哈拉帕文明的结束而绝迹。此后一直要到雅利安人迁入印度之后大约过了一千年才有文字系统。这种文字记述的语言,主要是雅利安语的梵语和俗语。

前言/序言


复旦博学·史学系列:国史概要(第四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复旦博学·史学系列:国史概要(第四版)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复旦博学·史学系列:国史概要(第四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复旦博学·史学系列:国史概要(第四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质量不错,好评!

评分

物流太不给力了,说是12号到结果都13号下午才到

评分

京东给力!送货速度快,服务质量好,是一次愉快的购书经历.

评分

心怡已久的一本书,给孩子买书凑单犒劳下自己吧

评分

速度快看完了觉得比较专业

评分

很不错,是正版,朋友女儿很喜欢,

评分

品牌货的产品应该值得信赖,看一段时间看看怎么样

评分

京东送货上门是最棒哈~~~速度好快~东西放心~

评分

性价比高,比商店便宜,正品保障,京东送货速度快。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复旦博学·史学系列:国史概要(第四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