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篇文章精雕细刻了一个前所未闻的真实的美国!不美化、不丑化、一切有图片、有数据说话。
骆家辉:“让多的中国人体验美国!”
海报:
美国到底是从天上落下来的理想国,还是几百年无数人堆砌成的蚁巢?
《沙发图书馆:美国民生实录》作者在美国三十多年生活、观察、体验的功力,内容关乎美国普通民生的方方面面,精细到令人吃惊的地步,是超级写实主义的记录。从房地产、交通、饮食、节日、开销、婚姻、性,到法规、官员、思维、移民,无所不包,非几十年之深切体验所不能写。
作者关于美国民生的文章,近几年成为最有人气的关于美国的博客,吸引了数千万忠粉,成为国人了解美国的一个最亲切、真实、可信的窗口。
姚鸿恩,1988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情报硕士学位,任教于上海大学。1992年,获得奖学金,赴美国德州理工大学攻读双语教学博士学位。1994年,应聘任职于美南电视报业传媒集团之《西雅图新闻》,先后担任编辑和主编。2006年起,先后在美国国防部外语学院、马里兰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教,并担任乔治-梅森大学兼职教授。现就职于美国联邦政府夏威夷语言教研中心。教研的课程主要为“中国文化和语言”、“中美文化比较”等。
2009年起,姚鸿恩业余时间为博客撰写博文,主要内容为美国见闻。大多数文章折射中国社会热点,与国人心理同步,材料翔实,原汁原味,故很受读者欢迎。网易博客和新浪博客的阅览量总计超过2000万。多家国内报刊,如《读者(原创)》,多次转载过姚鸿恩的文章。国外著名中文网站和华文报纸,也经常转载其文章。
真实真实就是力量(序)
美式房事
美国也有钉子户
美国卖房子不靠“效果图”
如何限制富人炒房
中国富人在美国哪儿买房
在美国如何退房
不靠加息控制房价
美国房地产税都去哪儿了
美国对付炒房客,温水煮青蛙
首付7千买房子
买房好,还是租房好
首都房租贵
租户是大爷
在美国看《蜗居》
美式出行
美国如何缓解堵车
谁在坐公交
美国的“春运”和实名制
美国“春运”不靠火车
美国人出行首选乘飞机
美国人怎样买到便宜机票
拯救底特律
在美国买新车
美国人开些什么车
旧车白菜价
在美国养车要花多少钱
美国如何减少车祸
美国警察叫停车,若不配合很危险
美式饮食
美国人早餐吃什么
美国人怎么吃马铃薯
美国的绿豆花生开心果
在美国吃豆腐
“牛吃牛油果”
哈根达斯和美国西瓜
在美国吃月饼
美国的月饼老老实实
美国哪些人不吃火鸡
美国人不会吃螃蟹
自制乐家果仁巧克力
美国人怎么吃水果
鸭子比鸡贵得多
美国人的“自助餐攻略”
美国的中国特色食物
中国食品难过FDA这一关
美国食品为何常常召回
瓶装水自来水,哪个更安全
美国三亿人是小白鼠?
美式花费
美国人干一天活可以买什么
一百美元能买什么
一分钱美国人也会捡
华人的伙食费
美国大米面粉涨价了
美国“爱疯死”要花多少钱
美国话费到底要多少钱
美国电厂不赚民电钱
生两胎的费用
美国幼儿园怎样收费
美国小家庭养孩子的花费
美国读大学要花多少钱
看《阿凡达》多少钱
在美国看《阿凡达》
养成付小费的习惯
美国婚礼花多少钱
美国人怎么随份子
奥巴马是“社会主义最佳推销员”?
美式服务
看医生的潜规则
美国邮局跟中国邮局有啥不同
美国人“方便”很方便
厕所手纸与手指
理发不忘付小费
在商店碰碎了酒瓶不用赔
为一泡尿抽干水库
震惊美国的女童电梯事故
138万的电费帐单
管道工收入胜过哈佛毕业生
4·15政府退税,人民放手花钱
迄今唯一一次受骗的网购
如何申请驾照
在美国打小官司
美国没有公证处
办报纸比开发廊容易
美式和谐
美国到处都有“信访办”
美国国歌不折腾
游行是很简单的事
对监控,美国人也很反感
美国如何关闭社会网吧
美国审查文艺作品的“四项基本原则”
医保改革,奥巴马最后一搏
布朗赢了,共和党可以“非礼”了
国旗做裤衩、做拖鞋
从美国国旗比基尼谈起
美国人可自行决定下半旗
白宫让人“击鼓鸣冤”
美国人如何评论丹佛枪击案
南加大中国留学生被害案
美国控枪,路途遥远
圣诞礼物,防弹背包
白宫取消大众参观了
“美国就好比大便盆”
美国的国家安全机构
美式性、情
脸书的老板和老板娘的故事
在美国同性结婚有何好处
变性男女坠入爱河
“乳房不是炸弹”
酷暑裸驾
为减压大学生集体裸奔
美国电视上敏感部位打码吗
“牙线”比基尼
男生可进女浴室
美国测谎的性问题雷死人
美式法规
美国如何防止空气污染
张艺谋办绿卡与退绿卡
桑兰能得到18亿美元赔款吗
药家鑫在美国怎么判
翟田田案的告诫,说气话也犯法
名人没有隐私权
美国如何对付垃圾电话
孔子学院的教授不能教美国小学生
“搜索高压锅及背包遭搜查”真相
北京楼顶别墅令美国人惊诧
美国住宅为何不装铁窗
为爱刺杀总统
美国变成法规的雷人提案
美式思维
假如玉兔号拔掉了美国旗
骆家辉究竟为什么辞职
农场动物的“居住面积”问题
美国人为啥不在后院种菜养鸡
直升机救“落水狗”
美国抠门,奥运奖牌奖金缴重税
美国媒体如何评论刘翔摔倒
美国大学生如何看范跑跑
美国人如何看孝道
美国各州首府多在小地方
去美国看高楼,你会失望的
Interesting就如“呵呵”
美国人说“牛”超级麻烦
美国家庭关系称谓太简单
车牌上的美国鸡鸡和北京骚包
辞旧迎新,美}目人中国人缺什么
美式民众
美国行乞的特色
美国的“犀利哥”
“9·11”中失去父母的中国女人
美国是老年人的坟墓吗
美国军队如何诱募大兵
美国小姐是如何产生的
美国富翁怎么处置遗产
美国母亲
一对夫妇生育了17个孩子
“我没有把他流掉,我是对的”
收养中国孩子要过五关斩六将
美国如何保护海外国民
美国没有户口本
美国老人不靠房养老.
美式官员
我所知道的骆家辉
骆家辉坐经济舱
骆家辉年薪多少
美国市长工资有多少
美国交通部长的家底
起底美国总统的财产
党员官员戴婚戒
美国反贪从一只信封做起
美国官员受贿胆太小
美国妇女羡慕中国女代表
奥巴马无功受禄,全世界祈求和平
奥巴马给我发邮件
奥巴马羡慕“黄金右手”
总统不好当,奥巴马未老先衰
小学教歌赞颂奥巴马,美国网民表示不满
国会议员都是合同工
美国商务部长肇事逃逸
唐骏如果在美国做假
美国女唐骏的故事
美式节日
美国人的新年除夕
美国华人怎么过节
情人节不是“情人”节
美国为何不庆祝“五一”节
美国四季都过端午节
父亲节,父亲在床上等早餐
美国国庆节,大家一起看游行
每年十月,海外华人庆祝两个生日
感恩节购物,破门而人
感恩节后黑色星期五
这一天,美国到处是骷髅和南瓜
美国圣诞节放几天假
圣诞老人真会给孩子回信
美国单位如何过圣诞
性异常者的节日
实拍华盛顿百年樱花节
美国人没有“调休放假”
美式成长
美国三四岁孩子学些什么
幼儿园的校舍和防卫
美国父母最严防的脏字
美国人数学傻乎乎
偷渡客的孩子也能上学一401
校车最牛
美国如何保护儿童
一英寸水会淹死孩子吗
谁敢碰女童至少坐25年牢
美国咸猪手假医生案件
美式教育
美国有没有中考
美国中学像上海“大世界”
中学生学汉语有补贴
美国私立高中啥模样
美国私立学校为何吃香
美国最牛高中都在哪些州
高中生如何报考大学
美国“高考”的标准
美国学生怎样准备SAT2
美国“高考”作文都有啥题目
作文抄袭,大学一律拒收
美国人学外语吗
留学生怎么“赖在美国”
在美国怎么给老师送礼
美国中小学有没有思想政治课
中国妈妈买纽约“学区房”
美式熔炉
什么年龄赴美留学最好
美国社区大学无门坎
申请美国研究生院相当简便
赴美留学的最好的专业
哈佛奖学金,很难很容易
美国签证不等于入境许可
美国使馆歧视中国残疾人吗
如何成为美国公民
姚明女儿啥时定美国籍
孕妇赴美“抛锚”有麻烦了
移民美国的途径
后记
如何限制富人炒房 刚读了一条新闻,在12月26日举办的“南京地区 银行理财高峰论坛”,王小广给了几个数字: 过去5年里,国内10%的最富人口买去了50%的房 子,40%的富人买了85%的房子,剩下60%的普通百姓 只买了15%的房子。
王小广认为,“房价的上涨显然是不健康的”。
王小广是著名经济学家、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 部研究员,是中央智囊机构专家。他的话应该有较高 的可信度。
我回上海探亲访友时,夜晚看到的住宅楼,通常 一半以上的窗子都是黑灯瞎火的。也就是说,“买房 子的不住房”。富人买了85%的房子,像买股票一样 ,等待上涨。不少开发商则像旧社会囤积米粮的奸商 一样,制造恐慌,哄抬价格,谋取暴利。
美国的富人,自己会买一套豪宅,但通常不会像 中国富人那样炒房。因为,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 ,使得炒房的投资或投机成本很高,风险很大,从而 大大限制了富人的炒房行为。
在美国,假设一套房子为100万。买房费用如下 。
贷款:80万,利率6%。月供5731.45。12个月, 须付68777.40。
地产税:以房价1.5%计,一年须付15000。
过户费(包括各种费用):约为房价1%,须付10000。
一年下来,不算首付20万,一共约投入9万多。
一年后,假设房子涨到120万。卖房费用如下。
过户费(包括各种杂费):约为房价1%,须付12000。
卖房佣金,约为房价6%,算5%,须付6万。
房子增值20万,要交个人所得税。拥有产权未满1年即卖掉的房屋,税收比例可高至33%左右;拥有产 权超过1年以上的,卖房时须缴付20%左右的税。那么 ,交个人所得税至少4万。
房子涨了20万,但买卖房子的费用和所得税也接 近这个数字。换句话说,如果涨幅达不到20%,就要 亏钱了。
通常,房价的正常升幅是3%到5%。所以,美国人 如果不打算在一个地方住5至7年以上,是不会买房子 的。
此外,美国放贷通常要求很严,如:月供最高不 能超过月收入的38%。对第二套房子要求更严。但是 几年前,因银行放松贷款,弄出个“次贷”,给一些 条件不合格的人放贷,结果收不回月供,只好收回房 子,而后贱卖,从而导致房价下跌,那些炒房疯狂的 地区跌幅高达50%。违背经济规律,泡沫早晚要破灭 。
在南京的高峰论坛上,王小广坦陈:“我并不看 跌明年的房价,明年再涨20%—30%一点没有问题。” 泡泡还要吹大。对大多数买不起房子的百姓来说 ,这个预测很令人无奈、失望、沮丧、愤慨。
既然房价上涨显然不健康,为什么明年房价还要 涨?王小广解释说,决定房价的唯一因素就是货币,09年一年的信贷就达到了9.5万亿,相当于过去四年 的信贷投放总量,其中有4万亿进入到楼市,房价不 涨才怪。而明年计划的信贷投放是7.5万亿,还是很 宽松的,所以房价还得涨。
其实,明年房价跌20%—30%,同样也是“一点没 有问题”的。说容易,也容易:收紧信贷投放,同时 提高买卖房子的投资(或投机)成本。只要上面一声令 下,房价就会应声而跌。
人们翘首以待。
……
后记
我1992年获奖学金赴美留学,已经在美国居住了20多年了。
自2009年4月起,写了五百多篇文章,大多内容是有关美国的。在新浪、网易、凤凰等网站的博客上发表后,多篇文章被广泛转载,总访问量达数千万。2013年夏,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王立刚先生,在读了我多篇博文之后,发信希望我能重点选择有关美国民生的文章,汇集出版。北京大学,举世闻名。能在北大出版社出版著作,我感到不胜荣幸。本书两百多篇文章,如同网上读者所说,是一个个窗口。期待你能从中近距离地看到一个具有原汁原味的、独特具体的“美国民生实录”。
感谢世界各地网上读者的不断激励,感谢新浪、网易、凤凰等博客编辑的热忱推荐,感谢北大出版社王立刚先生和其他人士为本书尽善尽美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所有关心本书的朋友们!
姚鸿恩2014年5月于美国夏威夷
(一) 这本书简直是一场意料之外的发现之旅!我原本以为“沙发图书馆”这个名字会带来轻松愉悦的居家阅读体验,但没想到它所蕴含的内容如此厚重而深刻。它不像那种速食的快餐读物,也不是刻意煽情的煽情文学。作者以一种近乎考古学家的耐心,一点点地挖掘美国社会肌理下的真相,那些被主流叙事所忽略,甚至刻意回避的角落。我最喜欢的一点是,他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用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将冰冷的数据和抽象的概念变得有血有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思考某个细节,想象那个场景,甚至会因为某个人物的命运而感到揪心。它让我重新审视我对美国的认知,打破了我曾经建立的许多刻板印象。那些关于普通人的生活碎片,关于经济波动对家庭的影响,关于社会福利的实际运作,关于不同阶层之间的隔阂与连接,都以一种极其真实、不加修饰的方式呈现在我面前。我强烈推荐给那些渴望了解一个真实、多元、有时甚至是残酷的美国,而不是那个在媒体上被过度包装和脸谱化的美国的人。它能带你进入一个更广阔的视野,让你看到生活的多重面向,以及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坚韧。
评分(二) 说实话,我最初是被书名吸引的。“沙发图书馆”听起来就充满了安逸和自在,仿佛可以窝在柔软的沙发里,悠闲地翻阅。然而,这本书的内容远超我的预期,它所揭示的美国民生图景,既有我所熟知的一面,也有许多让我震惊和反思的部分。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没有采用宏大叙事,而是将目光聚焦于一个个具体的个体,讲述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困境、他们的希望。通过这些个体的故事,我看到了美国社会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中所经历的阵痛,以及那些在时代浪潮中努力生存、不甘命运的普通人。比如,关于那些因经济衰退而失业的中产阶级家庭,关于那些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从事多份兼职的单亲父母,关于那些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少数族裔社区,他们的生活细节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对所谓的“美国梦”往往存在着一种过于简化的理解,而现实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和多元。它不是一部简单的批判性作品,也不是一味地歌颂,而是以一种冷静而客观的态度,呈现了美国社会的多重现实,让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五) 这本《沙发图书馆:美国民生实录》给了我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不像那种轻松愉快的读物,也不是枯燥的学术论文,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却又超越两者的存在。作者以一种极其冷静的观察视角,却又饱含深情地描绘了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轨迹。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经济因素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命运的刻画,那些关于就业市场的波动、住房成本的飙升、以及教育和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是如何一步步将一些原本安稳的家庭推向边缘的。书中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故作悲情,只是朴实地记录,却足以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和时代的变迁。它让我看到,那些我们常常在新闻里听到的宏观经济指标,最终都会化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故事,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活。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民生”二字的真正含义,它不仅仅是经济数据,更是关乎每一个人的尊严、希望和未来。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深入了解当代美国社会真实面貌的读者。
评分(四) 这本书就像是一次深入的社会田野调查,作者用文字为我们绘制了一幅美国民生百态的宏大图卷,但这份图卷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采用宏大叙事的宏伟笔触,而是以一种极为细腻和贴近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美国人的真实生活。我非常欣赏作者的调查方法,他深入到各个社区,与形形色色的人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记录他们的故事。从东海岸的工业城市到西海岸的硅谷,从南方的乡村小镇到北方的都会中心,这本书触及了美国社会方方面面,展现了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族裔人群的生活状态。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社会福利制度的讨论印象深刻,它揭示了这个制度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以及它对个体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读完这本书,我对美国社会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有了一个更系统、更立体的认知。它让我看到,在一个看似强大的国家背后,同样存在着许多需要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
评分(三) 这是一本能让人坐立不安的书。与其说它是“沙发图书馆”,不如说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美国社会中那些不那么光鲜亮丽,却又真实存在的面貌。作者以一种近乎冷峻的笔触,深入到美国社会的肌理之中,揭示了那些被数据和统计报告掩盖的个体命运。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城市边缘人群的描写所打动,那些无家可归者、那些在低薪工作中疲于奔命的劳动者、那些在医疗体系中步履维艰的病患,他们的生活故事被细腻地呈现出来,充满了力量和悲伤。这本书没有提供廉价的解决方案,也没有廉价的慰藉,它只是在那里,真实地告诉你,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感到一种沉重的责任感,思考我们作为一个社会,应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去理解和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它迫使我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关注那些我可能从未留意过的角落。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性,在于它敢于触碰那些敏感而困难的话题,并以一种深刻而人性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评分以小见大,看看无妨。
评分海报:
评分通俗,有趣,了解美国的世态!
评分价格便宜,活动时买的,性价比高。
评分姚老师写的很好很全面,如果要了解美国,可以看看这个
评分不愧是京东,送货so快!包装完好。好厚的一本书,先大致翻了翻,内容很丰富,包括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了解美国生活的入门书籍。
评分商家服务态度很好,图书是正版,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质量很好,送货速度很满意。
评分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没有了解更不能随意下定论,看看了解一下美国民生挺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