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02
張伯駒(1898—1982),河南項城人,生於官宦世傢,與張學良、溥侗、袁剋文一起稱為“民國四公子”;張伯駒是我國老一輩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鑒賞傢、書畫傢、詩詞學傢、京劇藝術研究傢於一身的文化奇人;藝術大師劉海粟曾說:“他是當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從他那廣袤的心胸湧齣四條河流,那便是書畫鑒藏、詩詞、戲麯和書法。四種姊妹藝術互相溝通,又各具性格,堪稱京華老名士,藝苑真學人。”曾曆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國傢文物局鑒定委員會委員,吉林省博物館副研究員、副館長,中央文史館館員。
張伯駒集(套裝全二冊)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張伯駒集(套裝全二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利用《說文》考釋甲骨文金文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比較法”,即通過已識字和未識字的字形對比來考釋古文字。宋人釋讀金文就是從“比較法”開始的。“因為周代的銅器文字和小篆相近,所以宋人所釋的文字,普通一些的,大緻不差,這種最簡易的對照,就是古文字學的起點。一直到現在,我們遇見一個新發現的古文字,第一步就得查《說文》,差不多是一定的手續。”(唐蘭《古文字學導論》增訂本,165至166頁,齊魯書社1981年版)
評分瞭解民國曆史文化
評分!!!!!!!!!!!!!!!!!!!
評分 評分《紅毹紀夢詩注》,伯駒先生以詩介紹關於京劇藝術、戲麯界軼事掌故及自身與京劇之淵源(尤其與餘叔岩之交往)並自作注,為瞭解京劇藝術發展的曆史提供瞭珍貴的資料。《續洪憲紀事詩注》所記皆是親曆親聞之事,伯駒先生與袁世凱有姻親,而且與袁世凱之子袁剋文交好,親身見證瞭洪憲帝製的鬧劇,掌握瞭第一手材料,披露瞭一些鮮為人知的內幕,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張伯駒長於書畫鑒藏、詩詞創作、京劇錶演和書法,但諸藝中造詣最高的應是倚聲填詞,其詞作遠勝於詩,曆來為人所稱道,周玉言曾為其《叢碧詞》做跋,稱詞以李後主始,而以張伯駒為殿。可見對其推崇之高。又有學者論當代詞人,以張伯駒與瀋祖棻並提,而張詞確非浪得虛名,內容上能寫其真情實感,不失其赤子之心,是詞人之詞。形式上,大概是因為精於京劇藝術的緣故,京劇和填詞有相通之處,京劇錶演要音色鏗鏘和諧,唱腔纔能優美,填詞亦然,如其舉例《點絳唇》古人填詞“遼鶴東來”、“紫霧香濃”第三、四字為平聲,但是一定要三為陰平,四為陽平。京劇唱腔“手握兵符”、“地動山搖”亦如此。第四字用陽平是因為陰平不利於行腔之故。其填詞亦嚴守四聲陰陽,所以諸作皆音韻和諧。宜誦宜吟。《素月樓聯語》主要講對聯技巧、對聯趣話、名聯舉要。選博取精,意趣高雅,言簡意骸。正如作者自序所言是為“然存其(對聯)梗概,以便後學,不使成絕響”。《春遊瑣談》是筆記性質的作品,內容涉及金石、書畫、考證、詞章、掌故、軼聞、風俗、遊覽等,都是意味雋永的文章。《叢碧書畫錄》張氏為自己收藏的書畫做的題記,共114篇,每幅作品分署名稱、作者,詳記該書畫質地、題署、用印及內容,是仿舊時收藏傢著述體例而作,可為書畫鑒藏提供參考。《亂彈音韻輯要》,最先發錶在《戲劇叢刊》第二期、第三期上,將京劇韻分為“十三轍”,是京劇的第一本韻書,旨在指導演唱。京劇以人傳,張伯駒親炙於餘叔岩,此書研究京劇藝術者,自不能錯過。
評分張伯駒好帥,詞也很好,書很喜歡。
評分 評分 評分張從碧這個集子精裝本綢麵惡俗,紙張奇差,還是擼平裝好
張伯駒集(套裝全二冊)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