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青少年;自然文學愛好者;攝影愛好者,生態保護者 1,“徐仁修荒野遊蹤·寫給大自然的情書”是徐仁修為關愛自然的人士所寫的荒野故事書,是風靡華人世界的“自然文學”經典。在寫作形式上,集自然探險、博物學、文學、生態攝影於一身,是詩與思的完美結閤,科普與藝術的完美結閤。它們關心的是與每個中國人的幸福息息相關的大問題:自然退隱、生態惡化的時代,人如何與自然重歸於好?如何在自然的懷抱裏安頓身心?如何體味自然的奧妙與大美?如何藉助自然的智慧來理解人、人性、人類文明的危機與缺陷、健康人類的生活方式?它們常常讓我們想起梭羅、約翰·繆爾、約翰?巴勒斯、瑪麗·奧斯汀等自然文學大師,但比他們的作品更有故事性,藝術形式更豐富,也更有中國味,因而更吸引人。
2,本係列的七本書,本本有特色,絕不雷同!徐仁修像梵高和都德那樣堅信傾聽自然對於生命的意義:“人應該去傾聽自然的語言,而不是畫傢的語言。對真實世界的感受要比對畫作的感受重要得多”。“一個人在諦聽大自然時就會變得善良起來,那些喜愛大自然的人不可能對人漠不關心。”因此,他能夠感受到每一片荒野中的歌聲。《荒野有歌》既完美地呈現瞭大地上的各種天籟之音,又飽含對工業化進程中荒野走嚮死寂無聲的憂思。它有蕾切爾·卡森的生態文學經典《寂靜的春天》的深沉,但比《寂靜的春天》更動人。在現代都市人普遍患有“自然缺失癥”的今天,本書將教會我們傾聽自然。
海報:
內容簡介
每一片荒野,都有一首歌。無論是棄耕的田野、巷弄、鄉村,還是山坡、森林與濕地,海岸林與河口,都各有各的歌手,各唱各的調,各演各的戲。水雉隻在菱角田跳舞,颱灣萍蓬草隻在桃園颱地綻放,長葉茅膏菜隻在竹北山榖伸展。有在巷弄中翩翩起舞的颱灣紋白蝶,有熱烈地鋪滿山徑的油桐,有在濕地中到處趕場的雁鴨、鷸鴴、白鷺,也有在曠野中以不同的鏇律、節奏、音量歌唱的番鵑、大捲尾、灰頭鷦鶯、綠綉眼、烏頭翁、黃頭扇尾鶯……
徐仁修在荒野中遊走,聆聽到瞭無數生命閤奏齣的天籟之音,觀看瞭它們上演的一齣齣絕妙好戲。不過令他憂慮的是,在人類的盤剝、破壞之下,荒野正日益貧瘠,自然這個生命的母體正在走嚮少孕甚至不育:曠野正在消失,優美的濕地正在消失,河口正在消失,眾多給瞭他多姿多彩童年的可愛的野生動物已經消失;更可怕的是,懷有野趣、活力以及“自然之心”的孩童也在消失……
像蕾切爾·卡森一樣,徐仁修擔心大地將走嚮永遠的寂靜。是的,沒有瞭清新的空氣、潔淨的水源和流動的和風,沒有瞭由眾多生命閤奏齣的交響樂,大地還能稱為大地嗎?
作者簡介
徐仁修,颱灣著名生態探險傢、作傢、攝影傢和音樂傢。1946年生於新竹,在美麗的芎林鄉村度過瞭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童年生活,15歲開始野外遊曆。大學畢業後,從事過八年農業專傢的工作。此後,他拋棄世俗名利,深入颱灣地區的高山深榖探險,並走嚮島外探險旅行,足跡遍及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緬甸、老撾金三角地區,尼加拉瓜,美國西部國傢公園,澳大利亞,巴西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和中國大陸。徐仁修的作品文筆優美,富含對人文與土地的思考,配以攝影圖片和真實的蠻荒經曆,暢銷颱灣及海外華人群落,産生瞭巨大的影響。多次獲得各類大奬,如,颱灣齣版界最高奬——吳三連文學奬、金鼎奬、吳魯芹散文奬、《聯閤報》每周新書金榜、《聯閤報》小說奬等。
精彩書評
應該去傾聽自然的語言,而不是畫傢的語言。對真實世界的感受要比對畫作的感受重要得多。 ——文森特·梵高
一個人在諦聽大自然時就會變得善良起來,那些喜愛大自然的人不可能對人漠不關心。 ——都德
目錄
總序/1
不顧一切地朝建設“經濟奇跡”的目標努力後,人們口袋裏的鈔票不斷地增加,同時,我們環境的汙染指數也不斷增高,而大自然裏的生物卻快速地減少。
緣起/3
保護自然生態就是保護我們自己,以及未來的人類,也就是我們的子孫。
野地復活/5
農夫辛來苦去,隻收獲瞭一些菜葉根莖,我卻不費吹灰之力嘗瞭花蜜,還享用瞭整片田野的詩情畫意。上蒼用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通泉草,來錶演大自然的不可思議,展現生命的神奇。我要嚮農夫錶達感激,沒有他的捨棄,哪有我的歡喜。
巷弄中的彩蝶/19
一九六五年後外來的紋白蝶,將颱灣紋白蝶趕入山區,從此它在颱灣平野失去瞭音訊,直到都市的水泥叢林如春筍般竄起,它纔重返平地。如今,在屋角巷道的縫隙間,生長著十字花科植物的地方,颱灣紋白蝶找到瞭落腳的新
樂園。
森林最優美的一天/29
為瞭迴報我半年來上百次的參訪,大自然今天把整條山徑鋪滿瞭油桐,像是一條白色的長地,隆重、優美而熱情地將我引入幽林。我微醉瞭,有那麼一刹那,我認為自己脫離瞭軀殼,輕鬆自在地通往美妙的境界。
濕地有歌/45
每一塊濕地,都有一首歌,從宜蘭、桃園、新竹、颱南到屏東,各有各的歌手,各唱各的調。水雉隻在菱角田跳舞,颱灣萍蓬草隻在桃園颱地綻放,長葉茅膏菜隻在竹北山榖伸展。有到處趕場的雁鴨、鷸鴴、白鷺,也有即將失去生態舞颱的青鱂魚和長柄石龍尾。
花蓮自然散記/83
五月正是萬物滋生的季節,野花怒放,動物交尾。我選在這美好的時刻,來到颱灣最後的淨土——花蓮,以鏡頭與文字記錄下這一篇章。
它們哪裏去瞭?
──記二十年來在我傢附近消失的動物/109
我傢附近這麼多的野生動物,給瞭我多彩多姿的童年。可是這眾多可愛的生物,卻在短短的十幾二十年間,活生生地、悄悄地消失瞭。
荒村女童/139
一個春意漸濃的午後,預備上山攝影的作者發現他的嚮導竟是個瘦小的女童。山行半日,他認識瞭一個小小心靈的承擔,與尚未失去的純稚。他們互相給予關懷真情,度過瞭一段如夢的時光。
精彩書摘
它們哪裏去瞭?
我傢附近這麼多的野生動物,給瞭我多彩多姿的童年。可是,這眾多可愛的生物,卻在短短的十幾二十年間,活生生地、悄悄地消失瞭。
不久前,我在那座新建的越過小溪的橋上,遇見一個十歲左右的學童,問起原本在那附近常見的動物時,他竟沒見過幾種。當我告訴他,他的父親和我曾在那裏接觸過多少種野生動物時,他半信半疑地問我:“它們都哪裏去瞭?”我一時竟迴答不齣來……
毛蟹
我傢後麵有一條雜樹夾岸的小清溪,溪水彎彎麯麯。祖父就在傢後的溪裏築瞭小水壩,將溪水引入田裏來灌溉。水壩上方形成瞭一個長長的水潭,正好給傢裏的四頭水牛泡水,也提供瞭我和童伴們遊泳垂釣的好地方。這條蓊鬱多彎的小溪,也是我童年最初探險大自然的場所。無論上溯或順流,這條水深不過膝的小溪總滿足瞭那好奇的童心。
每年寒流來襲時,是小溪最不可思議的時候。無數順流湧嚮下遊迴歸河口産卵的毛蟹,在寒冷的夜晚,一群一群地經過。當來到小水壩時,它們會爬過草木、泥土混填的小壩堤,然後繼續它們迴返河口的旅程。
這些爬上壩堤的毛蟹,有時搞錯瞭方嚮,爬上瞭岸,然後四處亂爬。這時我們常會在雞捨下、豬捨裏、牛欄內,甚至在茅坑邊、床下,遇見這些高舉著雙螯、吐著泡沫的不速之客。這時正是吃肥蟹的佳節。
父親會在黃昏時,於小壩堤上挖開一個小缺口,讓溪水從那裏瀉下,然後在缺口上裝置一個大竹籠,它有能進不齣的巧妙設計。第二天一早,竹籠內往往有上百隻肥蟹。父親總挑些特大的,然後又把其餘的倒迴溪裏,因為我們吃不完……
如今那道小溪依然流經老傢的後麵,隻是樣子全改瞭。在當局加強地方建設的口號下,岸樹被砍瞭,土堤石堤全改成瞭光溜溜的水泥。毛蟹再也找不到藏身之處。不過兩年,它們就此失去瞭蹤影。
這條小溪原本是許多村人濯衣洗菜的地方,有時殺雞宰鴨不要的棄物也丟入溪內。這些東西立刻為毛蟹所食而得以消除,溪水也一直清澈見底。但現在毛蟹、蝦子絕跡瞭,那些村人丟棄的傢禽傢畜內髒,在水裏腐爛,發著惡臭。
小溪隻是改瞭堤岸的材料,結果整個生態環境隨之改變。是的,農人從此引水更方便瞭,但許多生物卻滅絕瞭,風景也變醜瞭。溪水臭瞭,一條活生生的幽美小溪就此死瞭。村童們也失去瞭一個接觸、探索大自然的好地方,而我失落瞭重溫童年美好情景的場所。
現在我站在冷硬的小溪水泥堤上,望著遠處那條接近完工的“北二高”跨越頭前溪的大橋,突然一股莫名的悲傷襲來。因為在這些巨大的工程完成後,我知道,九芎林(芎林鄉)、樹杞林(竹東)都會成為跟其他市鎮相同的街市,所有的地方特色將隨著巨大的車流而消失。至於那些充滿鄉土味的小地名,大概隻有從我的小說裏、迴憶錄裏留一點蹤跡,像王爺坑、石壁潭、五股林、埤塘窩、三段崎、五座屋、三崁店、紙寮窩……而原本舉著雙螯在小路上橫行的毛蟹,我要怎樣讓孩子們體會呢?
香魚
九歲那年,當暑假漸近尾聲時,一天,我在頭前溪河床上牧牛,遇見瞭阿真伯來釣魚。阿真伯在村童眼中是一位很瞭不起的人,雖然他靠做農工為生,我祖父常在農忙時請他過來做工,像插秧、除草、收割等,但他卻多纔多藝:他做的陷阱常常抓到竹雞,捕獲畫眉;或者輕鬆地把不小心溜入房子裏的各種蛇抓起來;他含一片樹葉,就可以吹齣非常優美的鏇律;野鳥在哪裏做巢下蛋,更逃不過他的眼睛。
阿真伯邀我去釣香魚( 魚),他說這種釣魚法非常難得看見。我知道跟阿真伯在一起總會有新鮮事,所以我把水牛係在岸樹上,就跟著阿真伯去瞭。
阿真伯說釣香魚跟釣其他魚完全不同。他從一個不透水的簍裏,取齣一條五六寸長的活香魚。他說這是一條公的,它的鼻子上穿戴瞭一副像牛鼻環一樣的小環,魚綫就係在環上,再把好幾副魚鈎係在這香魚的各個鰭上,然後阿真伯就這樣用魚竿牽著雄香魚下水瞭。
阿真伯說雄香魚很流氓也很勇敢,隻要有其他的雄香魚進入它的勢力範圍,它會奮不顧身去把敵人趕走。所以釣香魚的人就利用它的這種特性,牽一條闖入者來引它打鬥。最後它就被敵魚身上的魚鈎鈎住,並被釣瞭上來。
通常每鬥一陣子,阿真伯就會換一條“傀儡”魚,讓它好好休息,畢竟打架是一件很纍的事。
釣香魚可真不簡單,釣魚者要牽著“魚媒”到處挑釁,持竿的手也要很有力。阿真伯讓我試瞭一會兒,我的雙臂就纍得發抖。
一個下午,阿真伯隻釣著三條香魚。他說香魚一年比一年少,以前他一個下午可以釣十幾二十條,現在能釣上兩條就算不錯瞭。因為今天有我幫忙,所以多釣到一條,他說他很高興。
他在河床上撿瞭一些木柴,然後他烤瞭兩條香魚,一條給我。那味道“香”得很特彆,有醃花瓜的香味。阿真伯說,這就是它被稱為香魚的原因。那條魚我捨不得吃,想留給祖父,但阿真伯勸我吃瞭。他說我以後大概沒有機會吃到香魚,還說我可以把第三條帶迴去孝敬祖父,因為我祖父是他喜歡的長者。
我問他為什麼以前香魚多,現在香魚越來越少。他說以前日本警察禁止人電魚毒魚,日本警察執行這個命令很嚴格,沒有人敢違反。日本人終於被趕走瞭,後來的警察不管這種事,於是電的電,毒的毒,香魚就越來越少瞭……
香魚就這樣跟著我的童年一起消逝瞭,而許多原本活躍在頭前溪的魚,像石(石斑)、花鰍(沙)、脂(三角仔)、蝦虎(狗甘仔)以及鱸鰻等,也不知何時失去瞭蹤跡。其中尤以三角仔和鱸鰻最令我唏噓,每次下大雨時,童年釣三角仔的一幕情景,立刻就浮上腦海……
前言/序言
有些人聽過我演講,或閱讀瞭我發錶的有關自然生態的文章時,會認為我重視其他生物更甚於人。我想這大多是隻聽過一次,隻讀過一兩篇文章或一兩本書籍之後的片斷結論。他們不知道:保護自然生態就是保護我們自己,以及未來的人類,也就是我們的子孫。
人類無法獨自存在,完全得依靠大自然而生存,甚至一呼一吸都受惠於大自然,所以大自然與我們可說關係密切到“息息”相關的程度。但因為它隨時就在我們身邊,以至於我們根本忘瞭它的存在,直到有一天失去它。可是那時也就來不及瞭,所以有智之士就會防患於未然。今天,空氣、水、食物開始被汙染瞭,卻仍有許多人為瞭私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嗅而不覺。他們不知道如此的做法事實上已禍及子孫,使得許許多多因環境汙染而生的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病發生瞭,或者原來隻發生在老人、成人身上的病,像癌癥,也發生在孩子身上。即使如此,我們卻看到還是有那麼多的政客與企業傢不顧一切地支持興建核能發電……諸如此類的問題,好像“經濟”可以解決一切,可以給人幸福、健康、平安一樣。然而,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事故,當年參與救災的人,已有三分之二因為感染輻射而死,而後來齣生的孩子有一半以上是先天殘缺——如此慘痛的教訓值得那些恣意改變生態環境者再三深思!
我在這本書中,將《荒村女童》放在最後一篇壓軸,就是要讓讀者知道,“人”“孩子”還是我最關心的。我們不該隻圖自己享受,卻由下一代買單,所以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一定是關心自然生態環境的有智之士。讓我們聚集成一股力量來為我們摯愛的孩子們做一些事吧!
溪水會有清澈的一天嗎?
天空會再湛藍嗎?
什麼時候我們的孩子,
可以溪中戲水,追逐魚蝦,
仰望威嚴的蒼鷹飛翔?
請來加入荒野保護協會,
為颱灣大地播下希望的種子,
請一起來為孩子們,
預約颱灣再美麗一次!
荒野有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