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文字”第4季《不散的宴席》夏日登場。導演韓寒攜“新文學戰隊”12位超給力成員,共赴一場文藝Party:韓寒、蔡崇達、耀一、張曉晗、陳諶、大冰、張皓宸、方慧、釋戒嗔、王雲超、蕎麥、七堇年悉數登場。12位作者,12份禮物,12篇主題各異“真心話+自然美”的精美好文,願觸動你心靈的每一個角落。
★《不散的宴席》收錄:導演韓寒全新作品《勵誌故事》,講述從作傢到賽車手直至導演的逐夢之旅;在這次聚會上,全書四分之三來自新鮮齣爐的專屬好文,真誠首發以餉讀者。
★新增“一個人問所有人”&“所有人問所有人”版塊,囊括各種稀奇古怪問題,快來看看“班主任陳老師”“郭德綱老師”“科學傳播工作者”“盲人吳光”“廈門觀音寺僧人”都說瞭什麼,仔細數數問答者中有沒有你的名字?
由一個工作室發掘的“新文學戰隊”12位超給力成員,帶來瞭12篇主題各異“真心話+自然美”的精美好文,集結成作品集,講述瞭關於親情、愛情、夢想、童話等精彩的故事,願美好觸動你心靈的每一個角落。同時還有以往與讀者互動的問答版塊,你問我答,關於情感、生活、事業等方方麵麵稀奇古怪的問題。
“新文學戰隊”的首發陣容,共同趕赴一場聚會,各自講述一個心中的故事與你分享:
【韓寒】在電影《後會無期》拍攝結束之後寫下全新文章,分享關於夢想的勵誌故事。
【七堇年】首度嘗試想象未來世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並非相隔韆山萬水,而是心的距離;
【大冰】帶你重迴日光城拉薩,講述和好友妮可趙雷二彬子的溫情往事,韆言萬語,不許哭;
【張曉晗】為你細數都市愛情故事的模樣,關於那個“除瞭愛我一件事都沒做好的”男友;
【陳諶】再度帶來成人世界的有趣童話;
【張皓宸】依然溫暖治愈;
【蔡崇達】因為錯位的年代,一位傳奇的女人卻隻能成一麯挽歌;
【蕎麥】迴憶小時候,那個沒有半點爸爸樣子的男人卻是心中重要的人;
【耀一】打破溫情路綫,展現另類奇談;
【王雲超】溫和憤怒,迴憶北漂的那些日子,那些人;
【釋戒嗔】談笑曆史,讓你相信晦暗的人生都總有一點燈光會照亮你;
【方慧】慢慢走入你的內心讓你直視亦正亦邪的自己,人的本性究竟是善是惡?
在這場歡樂的文藝聚會中,讓我們一起互動吧,你問我答,關於情感、生活、事業等方方麵麵稀奇古怪的問題,皆可各種無厘頭。有的問題讓人捧腹大笑:郭德綱老師愛讀什麼書;如果不小心被抓進精神病醫院,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神經病?有的問題讓人感慨萬韆:競爭殘酷的大城市和安逸舒適的小城市,你怎麼選?有沒有某一個瞬間,發現自己身上人性的惡突然覺醒?看看一個APP的忠實粉絲“班主任陳老師”,“科學傳播工作者”,“盲人吳光”,“廈門觀音寺僧人”都問瞭什麼答瞭什麼?你的問和答有沒有被挑中?隻有你想不到的問,沒有我們答不瞭的題,在這裏,新的世界,對你敞開。
韓寒,1982年9月23日,生於上海金山區亭林鎮。
1997年在《少年文藝》發錶作品;
1999年憑藉《杯中窺人》韓寒獲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奬,次年蟬聯;
2000年齣版長篇小說《三重門》,纍計銷售600萬冊;
2001年《零下一度》;
2002年《像少年啦飛馳》;
2003年《通稿2003》;
2004年《長安亂》;
2004年《五年文集》,韓寒作品有法國、韓國、香港、新加坡、颱灣、日本版本;
2005年《就這麼漂來漂去》;
2006年《一座城池》;
2007年《光榮日》;
2008年《雜的文》;
2009年《他的國》《可愛的洪水猛獸》;
2010《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以及韓寒其間的片段集《毒》《草》,均登上各暢銷書榜,韓寒作品已被翻譯成十餘種語言在全球齣版;
2010年9颱灣齣版韓寒博文集《青春》《齣發》;
2011年11月《青春》;
2012年7月雜文集《脫節的國度》在香港書展發布;
2013年1月《我所理解的生活》。
雜誌及電子雜誌主編
2010年韓寒主編雜誌《獨唱團》;
2012年韓寒主編監製APP《ONE一個》;
2013年韓寒主編文藝雜誌《一個》,9月創刊號《很高興見到你》。
一個工作室,
“一個工作室”是由80後寫作者發起的一個圍繞文藝主題建立的工作室,不追熱點,不關時政,不要喧嘩,不惹紛爭。希望通過這個平颱,能夠給愛好寫作的普通人提供更多的機會,挖掘更多有實力卻無處發揮的潛力作傢。在互聯網平颱上每天推薦一幅圖片,一句金句,一篇文章,一個問題,復雜的世界裏,一個就夠瞭。
爸爸
文/蕎麥
朋友決定幫我看一下星盤。晚上十一點多,她喝瞭點酒,說是為瞭看得更準。沒有比這更讓人高興的事情瞭:我們決定相信某件事,並藉由它來設定自己。
我在傢裏走來走去,將麵膜貼在臉上,聽她在微信那頭分析關於我的種種,好像在聽另一個人的八卦--這個人跟我很熟又不是很親近。我很高興能藉這種目光更深刻地認識自己,同時也知道這幫不上什麼忙。
然後她說:你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人是你的父親,他對你的影響非常大。
我第一反應是:什麼?是嗎?爸爸?
他滿麵笑容的形象無需召喚就齣現在腦海裏,這種笑容最近正慢慢變得勉強和苦澀--仿佛不理解到底發生瞭什麼。他那哀愁而無奈的中年人的形象:漸漸發胖,頭發也油膩瞭。
我想不齣他對我有什麼影響。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根本就是他的反麵。事實上,前幾天我剛剛掛掉他的電話,讓他不要再打電話給我講那一套老調重彈的話。
他試圖威脅我:“那就是不要再聯係瞭?”
“那最好。”我賭氣說。
我不知道他有沒有覺得難過。事實上,我覺得他應該早就習慣瞭,不對任何事情感到太難過。過幾天,他果然又若無其事地打一個電話過來,問我最近好不好。
從小他就不值得信任,我跟他鬧過好幾次。自行車前麵那個兒童座椅有點問題,他都跟我保證說不會有事。但每次,每次,在快到傢的路口右拐時,他總是因為座椅卡住車把,而騎著車衝進水渠裏。我坐在前杠上,懷著巨大的驚恐冷靜地等待那個時刻的到來。
一個大人,還不如五歲的小孩明智。
他從來沒有走運過一次。本來有機會去讀大學,結果因為一隻耳朵不好,沒去成;之後當代課教師,一直無法轉正;在磚瓦廠拉瞭很久的磚頭,纔被調去做技術,跟南京來的一個工程師一起搗鼓瞭好幾年,最終還是失敗瞭;磚瓦廠改製,他充大頭錶示抗議,自行離開;跟朋友閤開一個廠,每天午夜睡,淩晨起,一分錢都沒有賺到……但他總是一副無憂無慮的樣子,總把手插在褲袋裏麵,哼著歌。他自認為唱歌像周華健。
更小的時候,他一次次讓我覺得新奇,最終又變成失望。
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就試圖在院子裏種草莓。我們那兒從來沒長過草莓,他覺得肯定可以賣個好價錢。我每天都去看,爸爸就讓我給草莓澆水。盼瞭很久很久,草莓長瞭齣來,又小又酸。他喜悅地拿給我跟弟弟吃,我們倆皺著眉頭吃下瞭。鄰居們好奇地過來嘗瞭嘗。當然也不可能拿去賣。
之後他不知道又從哪裏搞來幾隻野雞。村裏麵也從來沒人見過野雞。他171
幻想可以憑養野雞、賣野雞蛋補貼傢用。野雞整天淒厲地叫著,蛋倒生瞭不少,但根本沒有人買。他攢下來送給伯伯,伯伯很勉強地收下瞭。
再後來他又把傢門口的一塊地挖成瞭水塘,養螃蟹。辛辛苦苦養瞭兩年,光飼料都花掉不少錢,但螃蟹根本長不大。懂行的人說,我們那邊靠近海,水是鹹的,養不大螃蟹。終於還是把水塘又填上,繼續種田。
就是這樣,什麼都乾不成。
年輕的時候爸爸穿一件白襯衫,頭發微捲,是村裏最帥的男人。他很愛跟村裏的女人們調笑。有一度媽媽覺得他跟廠裏一個女同事關係過度親密。插秧的時候,那女同事也來幫忙。媽媽指給我看:“就是她。”我已經很聰明,對媽媽說:“什麼嘛,一點都不好看。”媽媽就有點高興:“我跟你爸說要告訴你,他嚇得要死,不讓我說。”後來也就不瞭瞭之。
爸爸最愛往外走,很喜歡齣差。第一次興高采烈地給我們帶瞭一瓶可樂迴來,我跟弟弟麵對麵坐著,鄭重其事地拿齣杯子來喝,隻覺得味道怪怪的,又不好掃興。每到一個新地方,他總能迅速辨識齣方嚮,在陌生的地方反而不懼怕。第一次獨自坐車到我的新傢,我讓他下地鐵之後打車,結果他拎著一隻包,自己坐公交車來瞭。“有很多公交可以到呢!”他在小區外邊轉悠瞭幾圈,就把地形弄清楚瞭。
這本領又有什麼用呢?他又沒去過什麼遙遠的地方。他雖然字也寫得好,但也沒有什麼用,隻是總在村裏辦喜事或者喪事的時候,被喊過去記賬。
好奇心旺盛,又天真,孩子氣。最喜歡買不中用的東西,花兩百元買瞭號稱不用煮就可以做豆漿的機器,還能絞肉……他很高興地嚮我們炫耀。我跟弟弟說他被騙瞭,他便很不高興,把東西扔在桌上,砸壞瞭一把勺子。172
他就像是僅僅年齡比我們大的小夥伴。我從來沒有覺得他是“父親”,隻能是“爸爸”。
他總想著要齣去玩玩,要齣去玩玩。吃完晚飯,他也要齣去玩玩。媽媽讓我和弟弟偷偷跟著他,看他到底要去玩什麼。月亮好大好亮,我和弟弟偷偷跟在他後麵,躲在草垛和麥田的陰影裏。過瞭一會兒,看不到他的背影瞭,跟丟瞭。我跟弟弟互相埋怨對方。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瞭爸爸嘹亮的歌聲……我和弟弟辨著聲音跟上瞭他。
爸爸什麼也沒乾。他在小路上隨意走著走著,自己唱瞭一首歌,在空曠無人的田野裏麵。
就是這樣一個人。
但是啊……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想著朋友的話,眼淚忽然要掉下來。
“是的,你說得對。爸爸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人。他令我變成今天的自己。”
爸爸啊爸爸。
……
“ONE一個4:不散的宴席”,光是這個書名,就足夠讓人展開無限的想象。我一直對那種能夠將零散的元素巧妙串聯起來的故事很感興趣,而“宴席”這個意象,恰恰帶給我這種感覺。它象徵著聚集,象徵著分享,也象徵著某種形式的結束,但“不散”卻又賦予瞭它一種永恒的意味。我大膽猜測,這本書可能不是一本綫性的敘事作品,而更像是一本集子,收錄瞭若乾獨立但主題相扣的故事。也許每個故事都像一道獨特的菜肴,而它們共同構成瞭這場“不散的宴席”。我特彆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處理這些故事之間的聯係的?是人物的交錯,還是某種共通的情感主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讓我仿佛真的置身於這場盛大的宴席之中,品嘗著不同人生百態,感受著其中隱藏的深刻哲理。那些“不散”的,究竟是永恒的愛,還是無法磨滅的遺憾?我對此充滿瞭好奇。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那種略帶復古又充滿藝術感的插畫風格,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書名“ONE一個4:不散的宴席”本身就充滿瞭故事性,尤其是“不散的宴席”這幾個字,仿佛預示著一場盛大而綿長的體驗。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什麼樣的宴席,能稱得上“不散”?是美食的盛宴,是思想的碰撞,還是情感的交織?作者用如此富有詩意的名字,吊足瞭我的胃口。我猜測,這本書或許會以一種碎片化、多視角的敘事方式,將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故事巧妙地編織在一起,就像一場匯聚瞭各色賓客的宴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又在某個點上産生聯係,共同譜寫齣一麯關於人生、關於時光的樂章。我特彆期待的是,作者如何在“宴席”這個概念下,展現齣人與人之間微妙的關係,以及那些在時間長河中沉澱下來的情感和記憶。那些“不散”的,究竟是美好的瞬間,還是揮之不去的羈絆?這個問題在我腦海中盤鏇,也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尤其“不散的宴席”這幾個字,帶給我一種非常奇妙的聯想。它讓我想到那些生命中重要的時刻,那些與親人、朋友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它們如同精心準備的宴席,雖然會謝幕,但迴憶卻永遠鮮活,如同宴席上的餘韻,久久縈繞。我傾嚮於認為,這本書的主題可能圍繞著“記憶”和“情感的傳承”展開。作者可能通過描繪一係列的人物故事,展現齣不同個體生命中的“宴席”——可能是成長的節點,可能是情感的匯聚,也可能是人生中的重大轉摺。而“不散”則強調瞭這些經曆在人們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記,以及它們如何影響著個體的人生走嚮。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用細膩的筆觸,刻畫齣那些復雜而真摯的情感,讓我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那種剪不斷、理不斷的情誼,以及那些在時光流轉中,依然能夠溫暖人心的力量。這本書或許能讓我反思自己生命中的那些“不散的宴席”,並從中汲取繼續前行的勇氣和智慧。
评分這個書名,“ONE一個4:不散的宴席”,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標題,它更像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隱喻。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各種畫麵:一張擺滿瞭珍饈佳肴的餐桌,一群圍繞著它歡聲笑語的人們,以及時間在他們的臉上刻下的痕跡。而“不散”二字,則賦予瞭這一切一種超越短暫的生命力。我猜想,這本書的內容可能與“傳承”和“影響”有關。或許它講述的是一代人如何將他們的經曆、他們的思想,如同宴席上的祝福和經驗一樣,傳遞給下一代。也可能是關於那些即使時間流逝,卻依然在我們生命中留下深刻烙印的人和事。我期待作者能夠以一種宏大而又不失細膩的視角,去展現這種“不散”的力量。它可能是一種精神的延續,一種情感的連接,甚至是一種文化印記。我希望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那種跨越時空的生命聯結,並從中領悟到人生中那些真正值得珍惜和永遠銘記的價值。
评分老實說,一開始是被“ONE一個4”這個編號所吸引,一種係列感和未知的敘事張力瞬間撲麵而來。我之前並沒有讀過這個係列的前作,但這個“4”字,總讓人覺得裏麵蘊含著某種遞進和升華。而“不散的宴席”這個副標題,更是讓我聯想到那些曾經熱烈過、歡笑過、甚至哭泣過的時光,它們如同宴席上的佳肴,雖已成為過去,但味道卻依然留在心頭,久久不能散去。我猜想,作者可能在書中描繪瞭形形色色的人物,他們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因某種機緣而聚集,共同經曆瞭一段難忘的時光。這場“宴席”或許不局限於物理空間,更可能是心靈的交流,情感的碰撞。那些“不散”的,可能是某種難以忘懷的友情,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抑或是某種關於人生哲理的頓悟。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那些能夠觸動我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看到那些在時間洪流中依舊閃耀的人性和故事,並且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也能仿佛置身於這場盛宴之中,品味著其中的酸甜苦辣,感受著那些永不褪色的美好。
評分書的質量不錯,印刷質量也不錯,值得買
評分買書我一直用京東,速度快包裝好,一次買幾本沒事時候翻翻
評分好書就是朋友。好書就是朋友。好書就是朋友。好書就是朋友。好書就是朋友。好書就是朋友。
評分東西很好,一看就是正品,京東的物流太給力瞭,不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沒送到也是沒有誰瞭,真的很好!還會再來。
評分在書店看到這本書,先是書皮的顔值吸引我,然後名字讓我有瞭想看的欲望,還沒看希望很滿意
評分做活動買的還沒看
評分看推薦下單的,京東有自己的物流,就是厲害。當天晚上就到瞭,可惜不在傢,隻能第二天纔拿到。買來送人的,其中夾雜瞭很多不錯的文章。
評分真的很好,快遞很給力,快遞叔叔也很好真的很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評分很棒的書,一直很喜歡,故事也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