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华神祇文化丛书:图说日常守护神

图说中华神祇文化丛书:图说日常守护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殷伟,程建强 著
图书标签:
  • 神祇文化
  • 中华神话
  • 民间信仰
  • 守护神
  • 图说
  • 文化
  • 历史
  • 宗教
  • 民俗
  • 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46401
版次:1
商品编码:11462893
品牌:清华大学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图说中华神祇文化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2
字数:17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神祗”泛指天地诸神。神祗崇拜由来已久,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神祗包罗万象,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了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本丛书选取了中国传统神祗中最具典型性、中国人最耳熟能详的五大类加以描述,使诸神形象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图解图释”的形式,使本来就意味深长、内涵丰富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让读者爱不释手,百读不厌。传承、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从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在这条充满了探索与艰辛的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简介

  殷伟,多年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现任新加坡世界中华传统文化交流会执行会长,专攻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作甚丰,颇有影响。有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著作《中国琴史演义》《中国围棋史演义》《中国绘画演义》《中国书法史演义》《中国酒史演义》《中国茶史演义》《中国沐浴文化》《沐浴中的女性》《中国鱼文化》《钟馗》《图说中华五福文化丛书》等60余种。
  
  程建强,20世纪90年代初留学俄罗斯,在莫斯科攻读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员,主要有《时尚学》《中国时尚文化》《世界时尚文化》《中国服饰时尚》《中国美容时尚》《环境管理学》《图说剑文化》《中国私立高等教育探讨》《中外职业教育现状、趋势》等专著和论文。

内页插图

目录

1 全能神
1. 城隍神:佑护百姓惩恶扬善
2. 土地神:四方清静五谷丰登
3. 驱邪神: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4. 伏魔大帝:义炳乾坤万世人极

2 居家神
1. 门神:家宅平安福运满门
2. 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3. 井神:载汲载饮造福人类
4. 厕神:占卜众事预知祸福
5. 床神:合欢床上高枕无忧

3 出行神
1. 路神:日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
2. 车神:车前神开道太平走天下
3. 桥神:走桥祈禳子孙兴旺
4. 船神:顺风大吉满载而归
5. 河神:捍御河患通济漕运
6. 海神:誓救舟船保护海道

4 行业神
1. 狱神:青面造狱画地为牢
2. 衙神:掌管善恶吏者典范
3. 仓神:粮满仓库五谷丰登
4. 酒神:始造秫酒尊祀为神
5. 药王:妙施仁术千秋享祀
6. 工匠神:巧侔造化法垂千古
7. 染布神:梅葛二仙染坊祖师
8. 贼神:梁上君子百变神偷
9. 梨园神:风流皇帝自称老郎
10. 纺织神:传艺创新造福于民
11. 文运神:魁星点斗独占鳌头
12. 炉火神:炉火旺盛手艺精巧

5 动物神
1. 马王:献祭禳灾槽头兴旺
2. 牛王:助农护畜功莫大焉
3. 虫王:驱除虫害捍御灾荒
4. 蛇神:为人始祖备受崇拜
5. 蚕神:吐丝作茧施恩赐福
6. 青蛙神:呼风唤雨兆示丰歉

6 植物种
1. 农业神:发明农耕教民劳作
2. 谷神: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3. 青苗神:尽职尽责保佑田家
4. 花神:四季花开香飘九州
5. 树神:护万物生殖佑人类繁衍
6. 茶神:自从陆羽生天下竞事茶

7 自然神
1. 山神:盘踞山巅保佑平安
2. 水神:水府尊王显灵江湖
3. 火神:火德星君民赖其德
4. 风神:天下刮风飞廉掌管
5. 雨神:兴云行雨遍施天下
6. 雷神:雷声隆隆催云助雨
7. 电母:两手运光电光闪闪
8. 雹神:布撒冰雹天崩地裂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图说中华神祇文化丛书:图说日常守护神》 一、 核心理念与文化溯源: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神祇名录,而是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如何将对自然、社会、生活以及人类自身情感与愿望的投射,凝聚成一个个鲜活的神祇形象,并由此构建出独特的精神信仰体系。我们探究神祇文化的源头,从远古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到氏族部落的神话传说,再到儒释道三教融合后的多元化神祇谱系,力求展现其演变的逻辑与文化肌理。 本书将重点阐释“守护”这一核心概念在中华神祇文化中的多重意涵。这里的“守护”不仅是对物质生活(如五谷丰登、家宅平安)的庇佑,更是对精神层面(如心灵慰藉、道德规范、人生寄托)的关照。我们将考察神祇如何在世俗生活中扮演“日常守护者”的角色,如何与普通民众的生活轨迹紧密相连,成为他们面对风雨、寄托希望的精神支柱。 二、 体系构建与内容划分: 《图说中华神祇文化丛书:图说日常守护神》在内容编排上,力求系统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通过清晰的章节划分,引领读者逐步走进中华神祇的奇妙世界。 第一部分:众神溯源——信仰的萌芽与演变 1.1 自然之灵,初生万物: 追溯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崇拜,如山神、河神、雷公电母等,解析其在远古先民生活中的象征意义。 1.2 祖宗显灵,家族之魂: 探讨祖先崇拜如何演变为对具体祖先神祇的祭祀,以及其在维护宗族秩序、传承家族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1.3 英雄化身,民族脊梁: 梳理那些从历史人物或传说英雄中诞生的神祇,如关公、岳飞等,分析他们如何被赋予神性,成为忠义、勇武的象征,成为民族精神的代表。 1.4 三教融合,神祇大观: 详述佛教、道教、儒家思想对神祇体系的影响,解析如观音菩萨、玉皇大帝、文昌帝君等神祇如何被整合与发展,形成庞大而复杂的众神谱系。 第二部分:民生万象,守护者身影 2.1 家宅安宁,灶王与门神: 详细介绍灶神、门神等在家宅祭祀中的地位与功能,探讨他们如何被视为守护家庭平安、驱邪避凶的具象化形象。 2.2 耕耘收获,土地与五谷神: 阐释土地公、五谷先帝等神祇在农业社会中的重要性,分析民众如何通过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3 繁衍兴旺,子孙与送子娘娘: 介绍与生育、子嗣相关的神祇,如送子娘娘、注生娘娘等,以及这些信仰如何寄托了人们对家族延续的期望。 2.4 医药健康,华佗与药王: 探讨与医疗、健康相关的神祇,如华佗、药王孙思邈等,分析这些信仰如何反映了人类对疾病的恐惧与对健康的渴望。 2.5 行业神祇,各司其职: 介绍不同行业、职业的神祇,如行业祖师(如鲁班)、商业神(如财神)等,分析神祇信仰如何渗透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层面。 2.6 考学功名,文昌与魁星: 深入介绍文昌帝君、魁星等与科举、学业相关的神祇,揭示中国古代社会对知识与功名的重视。 第三部分:信仰仪式与民俗传承 3.1 祭祀活动,沟通天地: 详细描述与神祇相关的各种祭祀仪式,包括祭品、祭文、祭时等,以及这些仪式在凝聚社会、传承文化中的作用。 3.2 节日庆典,神祇的狂欢: 探讨重要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与特定神祇的联系,以及节日庆典活动如何强化了神祇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3.3 符箓禁忌,民间智慧: 介绍与神祇信仰相关的符箓、禁忌、习俗等,展现民间在趋吉避凶、祈福禳灾方面的智慧与实践。 3.4 艺术表现,神祇的化身: 通过壁画、雕塑、戏曲、绘画等艺术形式,展现神祇形象的多样性与艺术魅力。 第四部分:神祇的现代回响——文化传承与精神价值 4.1 精神寄托,现代人的选择: 分析在现代社会,神祇信仰在多大程度上依然能够为人们提供精神慰藉与价值指引。 4.2 文化符号,民族的根脉: 探讨神祇形象在文学、影视、艺术等现代文化产品中的转化与再创作,以及它们如何成为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4.3 伦理教化,道德的标杆: 分析神祇故事与品德传说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 三、 内容特色与学术视角: 本书在内容呈现上,将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图文并茂,视觉化呈现: 每一位被介绍的神祇,都将配以精美的插图、绘画或历史文物图片,直观展现神祇的形象特征、祭祀场景以及相关的文化符号,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易读性。 文献考据,溯本追源: 结合传世文献、民间传说、考古发现,对神祇的起源、演变、职能进行严谨的考证,力求还原其历史文化的原貌。 民俗视角,贴近生活: 尤其关注神祇在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大量的民俗实例,展现神祇信仰如何渗透到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方方面面,让读者感受到神祇文化的温度与人情味。 比较视野,多元解读: 在介绍具体神祇时,也会适时提及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似神祇或信仰现象,从而展现中华神祇文化的丰富性与包容性。 文化解读,深入浅出: 不仅描述神祇本身,更深入剖析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社会功能、哲学思想以及人类的普遍情感需求。 四、 价值与意义: 《图说中华神祇文化丛书:图说日常守护神》旨在: 普及中华传统文化: 让更多读者,尤其是年轻一代,了解、认识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精神: 通过对神祇故事的解读,传递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推崇的忠孝仁义、勤劳勇敢等核心价值观。 提供精神滋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为读者提供一个反思人生、寄托情感的文化空间。 促进文化交流: 为海内外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人士,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中国传统信仰的重要窗口。 本书将以其详实的内容、生动的图文、深刻的文化解读,成为一本集学术性、普及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中华神祇文化读物,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中华精神世界的大门。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神祇文化,不仅仅是抽象的信仰,更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图说日常守护神》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关于“龙王”的章节,这让我感到非常亲切。龙王,作为掌管风雨的神祇,对于农耕文明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龙王在中国神话中的地位,以及人们如何祭拜龙王以求风调雨顺。

评分

我对中国古代的各种民间信仰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一些与生育、孩童相关的神祇。在《图说日常守护神》这本书的介绍中,我看到了“送子娘娘”和“花神”等章节,这让我非常期待。送子娘娘,对于很多渴望孩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重要的精神寄托。书中是否会讲述送子娘娘的来历,以及人们如何祭拜她以求子嗣?而花神,虽然听起来不如其他神祇那么“实用”,但我相信它背后一定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或许,花神象征着生命的繁衍和自然的馈赠,这本书是否会挖掘出这些更深层的意义?

评分

我一直在思考,在古代,人们是如何形成对这些“日常守护神”的信仰的?在《图说日常守护神》这本书中,我特别关注“痘疹神”这一章节。在古代,很多疾病都让人们束手无策,而痘疹更是对儿童健康有着巨大威胁。痘疹神,作为掌管疾病的神祇,他的出现,是否反映了当时人们在面对疾病时的无奈和祈求?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痘疹神的起源,以及与之相关的民间信仰和仪式,或许能从中窥见古人对生命和健康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那厚重的封面和精美的插图所吸引了。我一直对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各种神灵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守护神”。比如,我总是在想,灶王爷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家家户户的灶台之神?他又是如何从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演变成一个掌管一家饮食的“神”?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灶王爷的起源、演变过程,以及各地不同的灶王爷信仰习俗?我特别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灶王爷的民间故事,那些充满烟火气、又带着些许神秘色彩的传说,总是能勾起我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共鸣。

评分

我对中国古代的节日习俗一直有着很深的感情,而许多节日都与特定的神祇息息相关。在《图说日常守护神》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关于“土地公”的内容,这让我觉得非常贴近生活。土地公,作为最接地气的守护神,他的形象和职能又是什么?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土地公的起源,以及各地人们如何祭拜土地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评分

说实话,我一直对“风水”这个概念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总觉得它有些虚无缥缈。但是,当我在《图说日常守护神》这本书的目录里看到“门神”这个章节时,我的兴趣顿时被点燃了。门神,在我看来,就是我们 everyday life 中最直接可见的守护神了。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上门神,那些威武的形象,究竟代表着怎样的神祇?它们又是如何被赋予驱邪避凶、保佑平安的职能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介绍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门神形象,比如秦琼和尉迟恭,他们为何会成为门神的代表?他们的故事又是怎样的?

评分

这本书的“图说”形式,对我这样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期待在《图说日常守护神》中,关于“驱邪神”的章节。在古代,人们对于看不见的“邪祟”充满了恐惧,因此,各种驱邪的神祇应运而生。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一些著名的驱邪神祇,例如钟馗,他的形象就非常具有代表性。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图说”二字,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个人认为,文字的描述固然重要,但配合上精美的插图,往往能更生动、更直观地展现神祇的形象和故事。我希望《图说日常守护神》能够提供大量高质量的插图,从各个角度描绘出神祇的风采。例如,关于“财神”的章节,我希望能看到不同流派的财神形象,比如文财神和武财神,他们各自的服饰、姿态、以及身边象征财富的物件,都能通过插图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评分

读完这本书的简介,我对“雷公电母”这一章节充满了期待。在自然界中,雷电是最具威力的自然现象之一,而“雷公电母”作为掌管雷电的神祇,他们的形象一定非常震撼。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描绘雷公电母的形象,以及他们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作用。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感兴趣。在《图说日常守护神》这本书的介绍中,我看到了“医神”的章节,这让我非常好奇。在古代,医疗条件相对落后,人们对于疾病的防治往往寄希望于神祇的庇佑。医神,究竟是怎样一位神祇?他如何被人们视为健康和长寿的守护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