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Z301000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
1Z301010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
1Z301020 建设工程法人制度
1Z301030 建设工程代理制度
1Z30L040 建设工程物权制度
1Z301050 建设下程债权制度
1Z30L060 建设工程知识产权制度
1Z301070 建设工程担保制度
1Z301080 建设工程保险制度
1Z301090 建设工程法律责任制度
1Z302000施工许可法律制度
1Z302010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制度
1Z302020 施丁企业从业资格制度
1Z302030 建造师注册执业制度
1Z303000 建设工程发承包法律制度
1Z303010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度
1Z303020 建设工程承包制度
1Z303030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1Z304000 建设工程合同和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1Z304010 建设工程合同制度
1Z304020 劳动合同及劳动关系制度
1Z304030 相关合同制度
1Z305000 建设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文物保护法律制度
1Z305010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制度
1Z305020 施工节约能源制度
1Z305030 施工文物保护制度
1Z30600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制度
1Z306010 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1Z306020 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1Z306030 施T一现场安全防护制度
1Z306040 施工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1Z306050 建设单位和相关单位的建设工程安全责任制度
1Z307000 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
1Z307010 工程建设标准
1Z307020 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1Z307030 建设单位及相关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1Z307040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制度
1Z307050 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
1Z308000 解决建设工程纠纷法律制度
1Z308010 建设工程纠纷主要种类和法律解决途径
1Z308020 民事诉讼制度
1Z308030 仲裁制度
1Z308040 调解、和解制度与争议评审
1Z308050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综合测试题(一)
综合测试题(二)
网上增值服务说明(附赠在线学习费100元)
说实话,这本书的案例分析部分处理得相当精彩,远远超出了我预期的那种“标准答案”式的敷衍了过去。我之前买过几本,要么是案例题设计得过于简单,要么就是解析写得过于简略,根本无法触及考点深层逻辑。但这本书不同,它似乎是精心挑选了历年来最容易混淆、最容易失分的几种场景,然后设置了多角度的提问。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工程质量责任划分的那几个案例,它没有直接给出“谁对谁错”,而是先引导你梳理出涉及的主体(发包人、承包人、设计单位、监理方),然后逐一分析他们各自的法定义务和过错程度,最后才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规定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庖丁解牛”式的拆解过程,让人在做题的同时,不仅记住了结论,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分析问题的底层思维框架。这对于一建考试这种注重逻辑推演的科目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甚至发现有些案例的设置,似乎暗含了对某些新出台的司法解释的考察意图,编写者对时效性的把握非常到位,体现了深厚的专业功底。
评分这本书的配套资源和后续服务设计,也体现了出版方的长远考虑。我注意到书的扉页上提供了一个查询码,据说可以访问一个在线题库或学习社区。虽然我还没有深入使用那个平台,但仅仅是这种“纸质书+数字资源”的组合模式,就显得非常现代化和全面。在学习过程中,我时常会遇到一些非常具体的、教材上没有明确提及的实务操作问题,比如某个地方性规范与国家标准之间的冲突处理。如果能有一个即时互动的渠道去寻求解答或者查看其他考友的讨论,那将是无价的补充。而且,这本书的章节末尾设置的“自测小结”,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不是那种传统的选择题,而是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简述某个核心概念,这无疑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深度检验。它强迫读者从“知道”提升到“能讲出来”的层次,这才是真正掌握法规的标志,也为我进行考前冲刺阶段的知识点回顾,提供了一个高效的自查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沉甸甸的,感觉内容很充实。内页的纸张质量相当不错,摸起来光滑细腻,油墨印制清晰锐利,即便是长时间盯着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法律条文和案例分析,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我尤其欣赏它在章节划分上的逻辑性,知识点之间的过渡非常自然流畅,从宏观的法律体系到具体的施工许可流程,层层递进,完全符合我们这类非专业出身的学习者循序渐进的需求。比如,它在讲解《建筑法》时,不只是简单地罗列条款,而是结合了近几年的司法解释和住建部的最新通知进行深度解读,这对于理解法条背后的立法精神至关重要。而且,它似乎非常注重实操性,很多章节后面附带了“实务难点解析”,用大白话解释了那些晦涩的法律术语,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啃一本枯燥的法规,而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给我讲实务经验,这种亲切感和代入感,在很多官方教材里是体验不到的。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很有格调,低调的深色调配上醒目的书名,在众多复习资料中显得沉稳大气,让人一看到就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信赖的工具书。
评分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亲民”程度非常高,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学术腔调。尤其是在涉及一些具体法律条文的解释时,编者似乎非常善于运用类比和生活实例来辅助理解。比如,讲解“不可抗力”的范围时,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地震、战争这些硬性规定,还巧妙地引用了一些工程现场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比如突发的政策变动导致的工期延误是否可以被认定为类似性质的事件。这种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具体的工程实践场景紧密结合的方式,使得知识点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规则。我感觉自己仿佛多了一个非常耐心且睿智的老师,他知道在哪里容易卡住,并提前准备好了润滑剂。这种体贴入微的设计,让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大大降低,也让我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多了一份从容和自信,因为我知道,即便是最刁钻的考题,其根源也应该能在这本书的某个角落找到相应的逻辑支撑。
评分这本书在知识点的归纳和对比方面做得非常精妙,这一点对于法规这种琐碎且容易混淆的科目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以前复习时最头疼的就是区分“应当”、“可以”、“可以并处”这些词语背后的法律约束力差异,或者是在不同法律体系下,关于“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的界限。这本书似乎洞察到了考生的痛点,它设置了一个专门的“易混淆知识点辨析”模块,用表格化的方式,将A和B两个知识点并列展示,然后用加粗的字体明确指出它们的关键区别点和适用场景。比如,它清晰地区分了《招投标法》中关于“中标通知书”的效力和“施工合同”的签订时间点,并附上了相应的法规条文编号,方便读者随时回溯查证。这种高度结构化的呈现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记忆效率。我不再需要翻阅厚厚的法条原文去对比,只需对照这本书的对比表格,就能迅速在脑海中建立起清晰的知识网络,大大减少了交叉感染和记忆错乱的风险。
评分不错,教材很适合考试备用。
评分收到的物品和介绍中形态完全相符,望保持!
评分正版好书,喜欢,不错。
评分此书还可以 值得复习参考
评分好,不错。活动买的,我喜欢,评价一个不行吗 I LOVE
评分书的质量很好以后还会购买
评分内容充实,权威指导,考试必备
评分给同事买的。他说挺好。
评分是正版书,一直都买正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