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舊藏明嘉靖庚子楊慎序刊本《宣和書譜》二十捲,為蘭陵孫淵如糧儲星衍所藏,即《孫祠書目》著錄,《廉石居藏書記》所謂《書譜》最古之本」也。餘得之邑人袁氏臥雪廬。前有慎序雲《博古圖》南國子監有刻本,此書雖中秘亦缺。餘得於亡友許吉士雅仁,轉寫一帙,冀傳播無絕二萬。則此書在明中秘已缺,故慎以寫本傳刊,宜乎曆來藏書傢未見有以宋元舊刻著錄者也。
評分聞之。而未嘗目睹。請問刺馬。”刺馬者。帝師也。 上遂命沙刺班傳旨問之。答日:“有之。凡人萌歹心害人者。事覺。則以其 心肝作供耳。”以此言復奏。上復命問日:“此羊曾害人乎?”帝師無答。 減禦膳 國朝日進禦膳。例用五羊。而上自即位以來。日減一羊。以歲計之。為 數多矣。 聖儉 太府少監阿魯奏取黃金三兩。為禦靴剌花用。上日:“不可。”因請易 以銀而鍍金者。上日:“亦不可。金銀。首飾也。今民間所用何物?”對日 :“用銅。”上日:“可。”右五事。楊太史璃所言。太史居官時。日侍上 。故知其詳。 後德 今上皇太子之正位東宮也。設諭德。置端本堂。以處太子講讀。忽一日 。帝師來啓太子母後日:“嚮者太子學佛法。頓覺
評分此書收錄在中國曆代書目題跋叢書第四輯中。包括《華鄂堂讀書小識》和《拾經樓紬書錄》兩種,作者分彆為葉啓勛、葉啓發昆季,整理者為李軍。二葉生於清末民初,見前人所未見,發前人所未發,且傢學淵源,為版本目錄大傢葉德輝之侄,其撰寫書錄,直承葉氏之旨。二葉所作,皆客觀記錄,多博考版本,並具實事求是、情文並茂等特點。葉啓勛(1900~?)現代知名藏書傢,字定侯,號更生。號南陽轂人。湖南長沙人。葉德輝三弟葉德炯次子。性喜收書,以藏書知名,亦通曉目錄學。傢有藏書樓名“拾經樓”,藏書達10多萬捲。
評分好書,終於買到瞭,好評!
評分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
評分經典係列,裝幀好,內容充實~~~~~
評分書還可以。很多簡稱,不是專業者,看的很費勁。質量還可以
評分清代學者象傳》收入清代較為知名學者368人的圖像,基本反映瞭清代知名學者的全貌。其資料來源是“取諸傢傳神像暨行樂圖繪或遺集附刊及流傳攝影,皆確然有據”。而且像傳摹繪的人物圖像,吸取瞭傳統影像寫真技巧,對人物麵貌描繪極為精細生動,幾可與照相媲美。《清代學者象傳》原分二集,第一集共169人,171幅圖像,並附每份像全小傳;第二集共收200人圖像,無小傳。自初刊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流傳極其有限。清代學者象傳》收入清代較為知名學者368人的圖像,基本反映瞭清代知名學者的全貌。其資料來源是“取諸傢傳神像暨行樂圖繪或遺集附刊及流傳攝影,皆確然有據”。而且像傳摹繪的人物圖像,吸取瞭傳統影像寫真技巧,對人物麵貌描繪極為精細生動,幾可與照相媲美。《清代學者象傳》原分二集,第一集共169人,171幅圖像,並附每份像全小傳;第二集共收200人圖像,無小傳。自初刊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流傳極其有限。清代學者象傳》收入清代較為知名學者368人的圖像,基本反映瞭清代知名學者的全貌。其資料來源是“取諸傢傳神像暨行樂圖繪或遺集附刊及流傳攝影,皆確然有據”。而且像傳摹繪的人物圖像,吸取瞭傳統影像寫真技巧,對人物麵貌描繪極為精細生動,幾可與照相媲美。《清代學者象傳》原分二集,第一集共169人,171幅圖像,並附每份像全小傳;第二集共收200人圖像,無小傳。自初刊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流傳極其有限。清代學者象傳》收入清代較為知名學者368人的圖像,基本反映瞭清代知名學者的全貌。其資料來源是“取諸傢傳神像暨行樂圖繪或遺集附刊及流傳攝影,皆確然有據”。而且像傳摹繪的人物圖像,吸取瞭傳統影像寫真技巧,對人物麵貌描繪極為精細生動,幾可與照相媲美。《清代學者象傳》原分二集,第一集共169人,171幅圖像,並附每份像全小傳;第二集共收200人圖像,無小傳。自初刊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流傳極其有限。清代學者象傳》收入清代較為知名學者368人的圖像,基本反映瞭清代知名學者的全貌。其資料來源是“取諸傢傳神像暨行樂圖繪或遺集附刊及流傳攝影,皆確然有據”。而且像傳摹繪的人物圖像,吸取瞭傳統影像寫真技巧,對人物麵貌描繪極為精細生動,幾可與照相媲美。《清代學者象傳》原分二集,第一集共169人,171幅圖像,並附每份像全小傳;第二集共收200人圖像,無小傳。自初刊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流傳極其有限。清代學者象傳》收入清代較為知名學者368人的圖像,基本反映瞭清代知名學者的全
評分好評,下午剛收到,又入手一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