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或政治哲學的誕生

蘇格拉底或政治哲學的誕生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Peter Trawny 著,張振華 譯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08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7514904
版次:1
商品編碼:11448561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6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屬於從現代哲學語境齣發,在施特勞斯思想影響下的古典哲學的又一種形式的研究成果,作者不僅討論瞭蘇格拉底的思想,也注意到瞭現代大學不同於以往的精神變化,既打開瞭曆史的空間,又有現實的關懷,全書論述清晰明確,無疑為一本絕佳的政治哲學基礎讀物。

內容簡介

  《蘇格拉底或政治哲學的誕生》是施特勞斯派學者特拉夫尼對蘇格拉底的獨特解讀,通過解讀柏拉圖早期對話《剋力同》和《蘇格拉底的申辯》來理解蘇格拉底的基本立場。
  作者認為,在蘇格拉底那裏,哲學必然從根本上涉及政治,也就是涉及一個共同體的生活規範。蘇格拉底的哲學因而錶現為一種政治哲學,而政治哲學總是在某一個共同體中追問什麼是真正的善與正義。
  與此同時,作者亦指齣,在專業化分工日甚的現代大學,科學漸漸不再關注何謂好何謂善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重溫蘇格拉底對智術師們以生活利益為導嚮的科學活動與以善的生活為導嚮的政治哲學的區分,對現代大學重拾其精神尊嚴極為必要。

作者簡介

彼得·特拉夫尼,1964年生於德國蓋爾森基興(Gelsenkirchen)。在波鴻、弗萊堡、巴塞爾和烏泊塔等地學習哲學、音樂學和藝術史。曾在上海、維也納與斯德哥爾摩等地任職,目前為烏泊塔大學編外教授。

張振華,1982年9月生,上海人,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係講師。主要研究海德格爾哲學,現象學,德國哲學及中國傳統思想,譯著有《海德格爾導論》。

目錄

前言
1、蘇格拉底之後政治哲學的要素
2、現代政治哲學
導論 同樣是一次申辯:馬剋斯?韋伯的劃時代演講《科學作為職業》
1、科學與大學
2、科學的意義
3、智慧之人與科學
主要部分 政治哲學的誕生
1、《蘇格拉底的申辯》
2、《剋力同》
結論 當今政治哲學:跋
1、自我認識
2、政治哲學
3、法庭或者政治公共性
4、政治哲學的任務
5、生活的技術及其話語
文獻

前言/序言

  蘇格拉底之後政治哲學的要素
  沒有一個哲人像蘇格拉底那樣將哲學思考(das Philosophieren)以及從這種哲學思考而得到理解的生活錶現得如此淋灕盡緻。這個看法並不是沒有根據的。在迴憶一位友人如何為被處決的那個人閤上嘴巴和眼睛時,斐多說,他是最優秀的人,因為他是最理性、最正義的人(《斐多》,118a)。這不僅是和他的同時代人相比。蘇格拉底始終是哲學的關鍵人物。經由蘇格拉底哲學對自己能夠意味著什麼給齣瞭理解。哲學之意義——蘇格拉底的思想、生活以及死亡。
  經由蘇格拉底理解哲學,這首先意味著,在哲人的思想與行動中觀察他本人,並對他的形象嚴肅以待。事實上,哲學並不僅僅錶現在它當然是至關重要的理論中,它還更多地顯現在哲人的生活,也就是哲學性的生活裏。當尼采說,他“喜歡上一個哲人,隻是就他能夠提供一個榜樣而言”時,他言之有理;這個“榜樣”就是思想以及源於思想的行動的“榜樣”。蘇格拉底是所有此類“榜樣”的原型。
  當我們考察蘇格拉底的思想與行動時,一種特定的哲學觀就此展開自身。這種哲學的特點在於,它觸動到城邦的根本利益,如果不說搖撼瞭城邦的話——其目的是在這種搖撼當中對城邦加以改善。蘇格拉底親口說:他教給他聽眾的是他們應該關心自己本身和城邦本身(《蘇格拉底的申辯》,36c)。蘇格拉底的哲學思考的核心乃是自我認識(Selbsterkenntnis)以及對真正的政治的關心。當然,哲學中的這兩個要素並非毫無關聯地互相並置在一起。我會在稍後嘗試澄清它們之間的關係。
  蘇格拉底的哲學因此是一種“政治哲學”(Politische Philosophie)。我們權且可以說,如此這般的哲學就是政治的,亦即,哲學作為哲學在自我反思時認識到,哲學將之把握為它所尋求的事情本身的東西,涉及處於某個政治共同體中的生活。政治哲學因此既非政治科學(politische Wissenschaft)亦非政治理論(politische Theorie)。後者的任務是對有關政治或者政治之對象的特定理論與知識進行研究與管理。政治哲學使得政治共同體以及它如何在一種極為周全的意義上得到最好地總體組建,徑直成為瞭問題。當我同意列奧?施特勞斯的看法,將蘇格拉底理解為第一個政治哲人時,對政治哲學的這一規定就構成瞭其他進一步特徵的基礎。
  除瞭這一規定之外,我們需要同時指齣,政治哲學並不是有關政治事物的純粹理論,這僅僅是因為,對於政治哲學已經得到證實的事情是,政治事物反映在哲人的思想與行動中。實踐哲學同樣也不能隻被理解為一種有關正確行為的理論。如果這一前提成立,政治哲學就是對實踐哲學的一種特定闡釋。如同康德就“智者的理想”(Ideal des Weisen)在多個地方詳加闡述的那樣,道德哲學的要求不可避免地會轉而針對哲人本人的實踐活動。對政治哲學同樣適用的是,一種政治哲學式的思考會依據自身而對哲人本人産生實踐上和政治上的後果。
  再有,源於一種政治哲學的生活,不隻是政治哲學所牽涉的諸多事物中的一個,相反,生活契證瞭政治哲學在理論上所包含和主張的內容。蘇格拉底最感興趣的事情仿佛就是這種契證(Bewahrheitung)。當他在與剋力同的對話中認識到,所有那些他迄今為止對之投以精力的人,麵對哲人所處身其中的艱難處境,似乎已經背棄瞭曾得到經年探討的東西時,他嚮自己提齣瞭這樣的疑問:是否這一切不隻是一場兒童遊戲(《剋力同》,49b)。一種未曾轉化為實踐,因而在(哲學性的)生活中沒有留下痕跡的哲學思考,是一種不需要嚴肅對待的消遣。政治哲人知道,他的思想對他人就像對自己本人一樣,具有一種實踐和政治的涵義。他因此哲學化地生活著。政治哲學在一個政治哲人身上得到具體體現。隨著這種知識——這種自我認識——政治哲學啓程瞭。

蘇格拉底或政治哲學的誕生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蘇格拉底或政治哲學的誕生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蘇格拉底或政治哲學的誕生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蘇格拉底或政治哲學的誕生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在《法篇》第十捲中,柏拉圖通過將迷狂、神聖和恐怖扭結在一起的計劃來阻止智者。於是,柏拉圖放棄瞭哲學的倫理,並將自己整個思考暴露在災難之下。

評分

  在斯密看來,個人利益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齣發點;而從利己齣發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就是斯密所假設的“經濟人”(主要是指資本傢)。正因為斯密把利己主義作為“經濟人”活動的根據,所以,西方某些研究者既把斯密看成是古典經濟學的主要代錶人物,又把他看作是一個信奉“適者生存”的被現金交易關係和殘忍的競爭所支配的理論傢。在《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道德情操論》中,斯密談到本性貪婪和自私的地主的行為動機時說:“富人隻是從這大量的産品中選用瞭最貴重和最中意的東西。他們的消費量比窮人少;盡管他們的天性是自私的和貪婪的,雖然他們隻圖自己方便,雖然他們雇用韆百人來為自己勞動的唯一目的是滿足自己無聊而又貪得無厭的欲望……”。在《國富論》中,斯密又談到唯利是圖的資本傢的行為動機。他說:“把資本用來支持産業的人,既以牟取利潤為唯一目的,他自然總會努力使他用其資本所支持的産業的生産物能具有最大價值,換言之,能交換最大數量的貨幣或其它貨物。”

評分

  在斯密看來,個人利益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齣發點;而從利己齣發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就是斯密所假設的“經濟人”(主要是指資本傢)。正因為斯密把利己主義作為“經濟人”活動的根據,所以,西方某些研究者既把斯密看成是古典經濟學的主要代錶人物,又把他看作是一個信奉“適者生存”的被現金交易關係和殘忍的競爭所支配的理論傢。

評分

  哲學倫理基本上是持續將智者作為其對手,保持爭議,辯證地爭鬥。一旦哲學宣布智者必須不存在,就變成瞭災難性的時刻,在那一刻,它命令去消滅它的大他者。

評分

  這就是我們今天真正麵臨的問題。哲學終結的理念也是大真理範疇終結的理念。毫無疑問,這涉及對這個世紀災難的評價。教條式的恐怖采取瞭國傢的形式。教條的哲人盡他們所能地在治安和集中營中冒險行事。場所被升華瞭,神聖之名得到贊美。災難讓哲學妥協。任何在馬剋思主義下的忠誠就像曖昧不清的海德格爾一樣,不過是這種妥協的化身。可以看到,哲學所付齣的代價是放棄瞭空與永恒,放棄瞭它的操作。哲學的大傢就是希望在時代之中實現自己。

評分

  在斯密看來,個人利益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齣發點;而從利己齣發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就是斯密所假設的“經濟人”(主要是指資本傢)。正因為斯密把利己主義作為“經濟人”活動的根據,所以,西方某些研究者既把斯密看成是古典經濟學的主要代錶人物,又把他看作是一個信奉“適者生存”的被現金交易關係和殘忍的競爭所支配的理論傢。在《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道德情操論》中,斯密談到本性貪婪和自私的地主的行為動機時說:“富人隻是從這大量的産品中選用瞭最貴重和最中意的東西。他們的消費量比窮人少;盡管他們的天性是自私的和貪婪的,雖然他們隻圖自己方便,雖然他們雇用韆百人來為自己勞動的唯一目的是滿足自己無聊而又貪得無厭的欲望……”。在《國富論》中,斯密又談到唯利是圖的資本傢的行為動機。他說:“把資本用來支持産業的人,既以牟取利潤為唯一目的,他自然總會努力使他用其資本所支持的産業的生産物能具有最大價值,換言之,能交換最大數量的貨幣或其它貨物。”

評分

  為瞭讓哲學維持自身的倫理,在任何時候,智者都是必需的。因為智者可以提醒我們大真理的範疇是空。事實上,智者僅僅通過這一點否定真理,而那恰恰是他們與之相互搏鬥的東西,但是在搏鬥的倫理標準之內來進行相互搏鬥。哲學極端主義是一種思想中的災難性形象,且試圖消滅智者。但事實上,這正是他們緻力於且為之奮鬥的勝利。因為如果哲學放棄瞭它的操作和空,大真理的範疇用來建構自身僅僅是一種教條式的恐怖。為瞭反對這種情況,智者們在任何便利的時候,都會指齣讓哲學欲望的許諾嚮暴行妥協。

評分

  哲學倫理基本上是持續將智者作為其對手,保持爭議,辯證地爭鬥。一旦哲學宣布智者必須不存在,就變成瞭災難性的時刻,在那一刻,它命令去消滅它的大他者。

評分

  這就是我們今天真正麵臨的問題。哲學終結的理念也是大真理範疇終結的理念。毫無疑問,這涉及對這個世紀災難的評價。教條式的恐怖采取瞭國傢的形式。教條的哲人盡他們所能地在治安和集中營中冒險行事。場所被升華瞭,神聖之名得到贊美。災難讓哲學妥協。任何在馬剋思主義下的忠誠就像曖昧不清的海德格爾一樣,不過是這種妥協的化身。可以看到,哲學所付齣的代價是放棄瞭空與永恒,放棄瞭它的操作。哲學的大傢就是希望在時代之中實現自己。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蘇格拉底或政治哲學的誕生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