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国陶瓷艺术之珍品
收录国内外著名博物馆陶瓷精华
六百幅精美图片诠释中国历代陶瓷
收藏名家点评收藏知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资料详实,图片精美。使读者更容易了解与陶瓷收藏相关的各方面知识。
群体目标准确。适合对陶瓷收藏有兴趣的广大读者,也可做陶瓷收藏发烧友的收藏典籍。
本书汇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陶瓷艺术精品,包括近年来国内各大博物馆的传世精品、艺术拍卖品以及大量流失海外博物馆的精品,系统地诠释了我国陶瓷艺术品高超的艺术价值,并细致展示了我国陶瓷艺术品精湛的制造技艺,为读者展现古瓷的精美纹饰,清釉脆响,在视觉欣赏的角度回望历史。
张学,著名古陶瓷收藏家、学者,著有《中国唐青花研究》和《中国官窑研究》等。1984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客座教授。
本套丛书形式赏心悦目,博采众长,由业内专家倾心编辑,从知识性、通俗性、专业性等不同角度全面体现收藏与鉴赏的艺术魅力,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了第一手艺术品收藏与鉴赏的资讯。
—— 罗哲文(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
9 夏商周春秋战国陶瓷
11 夏代陶瓷
12 商周时期陶瓷
15 春秋战国陶瓷
19 秦汉陶瓷
20 两汉青瓷
25 魏晋南北朝陶瓷
26 三国时期陶瓷
28 西晋时期陶瓷
30 东晋时期陶瓷
32 南北朝时期陶瓷
39 隋唐陶瓷
40 隋代陶器
42 唐三彩
46 隋代青白瓷
50 唐代青花瓷
58 唐代北方邢窑白瓷
62 唐代巩义窑
64 唐代曲阳窑
66 唐代鲁山花釉瓷
67 唐代铜川窑
68 唐代南方越窑青瓷
72 唐代长沙窑
75 五代陶瓷
76 五代陕西铜川耀州窑
78 五代南方越窑青瓷
80 五代北方曲阳窑
85 宋代陶瓷
86 宋代汝窑
90 北宋张公巷窑(官窑)
94 宋代哥窑
96 北宋钧窑
98 北宋定窑
102 宋代越窑青瓷
104 宋代龙泉窑
106 北宋耀州窑
108 北宋景德镇青白瓷器
112 宋代北方磁州窑
114 宋代吉州窑
115 宋代建阳窑
117 辽代陶瓷
118 辽三彩
119 辽代白釉
121 金代陶瓷
122 金代耀州窑
124 金代钧窑
126 金代磁州窑
129 元代陶瓷
130 元代青白瓷
133 元代卵白釉瓷
134 元代红釉瓷
135 元代蓝釉瓷
136 元代青花瓷
139 元代釉里红
140 元代龙泉窑
142 元代磁州窑
144 元代钧窑
147 明代陶瓷
148 明代各时期青花瓷
156 明代成化斗彩瓷
158 明代素三彩
160 明代各时期颜色釉瓷
169 明代龙泉瓷
170 明代宜兴紫砂
171 明代宜均
172 明代仿官窑
173明代各时期五彩瓷
177 清代陶瓷
178清代各时期青花瓷
182清代各时期粉彩瓷
188清代各时期颜色釉瓷
说实话,我对这类入门书籍通常抱有保留态度,因为它们往往为了追求“面面俱到”而导致“样样稀松”。然而,这本倒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在基础知识普及的同时,竟然还穿插了一些非常专业且深入的探讨点,比如胎土的配方分析、烧制温度对呈色的影响,甚至提到了对某些争议性窑口风格的最新学术观点。这种“不满足于表面”的态度,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入门”的范畴。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跟着一位经验老到的行家进行一对一的私塾教育,他不仅教你分辨真伪,更重要的是教你理解“为什么”。这种对知识深度的挖掘,使得这本书即便是对于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来说,依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绝对不会让人觉得是浪费时间。
评分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到位,让人读起来丝毫没有枯燥感。它的章节设计很有逻辑性,像是精心铺设的阶梯,每一步都导向更高的视野。特别是它在讲述某一类瓷器(比如青花)时,并非孤立地介绍,而是会追溯其源头,展示不同朝代、不同地区对同一技术和审美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这种网状的结构,极大地帮助我建立了全局观,理解了陶瓷艺术发展史是一个连续的、充满对话的过程,而不是一堆孤立的文物碎片。它不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中国陶瓷艺术史,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让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享受了一场视觉和思想的盛宴。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质感非常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着一股老派的匠人精神。我特别喜欢它封面那种略带复古的色调,不张扬却很有品位,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精品。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讲究,字里行间留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不像有些工具书那样密密麻麻让人心生畏惧。更让我惊喜的是,一些关键概念的插图和图表制作得极其精美,线条清晰,色彩还原度很高,即便是对设计不太敏感的人也能迅速抓住重点。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每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出版方对“鉴赏”这件事的敬畏之心,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在如今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里,实在难能可贵。我对这种用心打磨出来的作品,总是抱有更高的期待,希望它能带给我更深入、更全面的体验。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是抱着一种“先快速浏览一下概览”的心态,但很快就被它详实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吸引住了。它不像市面上那些只罗列图片和价格的图录,而是真正花了大篇幅去讲解背后的历史脉络、工艺演变以及不同窑口的风格特征。作者在叙述上采取了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叙事方式,没有过多的晦涩术语,即使是初学者也能沿着逻辑链条,逐步建立起对整个陶瓷收藏领域的宏观认知。尤其是一些关于器型断代和釉色辨识的章节,讲解得极为细致入微,配上大量的对比照片,让我这个新手感觉茅塞顿开。读完前三分之一,我立刻就去翻阅了我书架上几件旧藏,对照着书中的描述反复推敲,感觉自己的“眼力”似乎都有了质的飞跃。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输出。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是太强了,简直可以作为我未来去古玩市场淘宝的“随身宝典”。它不仅罗列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更重要的是,它把这些瓷器的“常见瑕疵”和“后期做旧手法”也毫无保留地揭示了出来。我特意对比了书中关于清代民窑仿官窑的特征描述,那种对细节的捕捉,精准到连釉面上的“橘皮纹”和“缩釉点”的分布规律都做了详尽的图解说明。这种站在“打假”角度出发的编写思路,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风险意识和鉴别能力。如果说以前我对收藏市场还有点畏惧,那么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己装备上了可靠的“护甲”,能够更自信地去探索那些充满未知和诱惑的交易现场了。
评分不错哦,全新的,价钱实惠
评分你的时候我们也许可以理解的话。你的时候一一一高贵轻复古一一一高贵轻复古一一一
评分宝贝价格优惠 支持京东
评分喜欢陶瓷,连着买了几本陶瓷的书,留待以后慢慢品读。
评分京东买书又快又省还是正品
评分活动购买,非常不错,东东非常好,支持京东,推荐购买!
评分书籍收到,物流快印刷质量很好图片很清晰,内容也不错,满减叠卷价格实惠,好评。
评分今天其实有点失望,对京东的包装。四个角都被压坏了,再怎么做活动,再怎么打折,服务质量不应该打折。否则读者也会对京东打折。
评分讲解很详细,图也很精美,非常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