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伤寒论纲目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伤寒论纲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沈金鳌 著,吴少祯 编,张家玮 校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06754798
版次:1
商品编码:11410401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8
字数:3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伤寒论纲目》一书,是一部采用按症类证的方法研究《伤寒论》的代表著作。《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伤寒论纲目》内容以六经为统领,以《伤寒论》中出现的100多个症状为归类标准,将具有该症状的条文汇列于下进行比较分析。由于采用了以仲景原文为纲,后世历代医家之言为目的方法进行编撰,故名日《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伤寒论纲目》。全书共分16卷。卷首总论,列脉症、六经主症、阴阳、表里、传变、愈解等6篇:卷1至卷15为六经按症类证的内容。卷16论伤寒后症,包括阴阳易、瘥后劳复食复、瘥后诸病等篇,并列有百合病、狐惑病、阴毒、阳毒等伤寒所属诸病以及辨脉、平脉等内容。书中对《伤寒论》中主要症状的发生机理、表现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剖析,是研究《伤寒论》的必读之书。

作者简介

  沈金鳌,字芊绿,号汲门,晚号尊生老人,清代医家,江苏无锡人。生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卒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沈氏早年习儒,博通经史,兼顾医学。因屡试不中,中年以后致力医学。师事名医孙庆曾,凡男妇大小脉证,皆得之亲授。行医之余,勤于著述,著有《杂病源流犀烛》、《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伤寒论纲目》、《妇科玉尺》、《幼科释谜》、《要药分剂》等共7种72卷,合称为《沈氏尊生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卷首 总论
脉症总论
六经主症
阴阳
附录:楼氏节候用药
附录:李氏大法
表里
表症
里症
半表半里症
表里俱见症
无表里症
传变
愈解
卷一 太阳经症
太阳经脉
附:东垣辨脉
风伤卫寒伤营
附录:胃风论
发热

卷二
恶热
恶寒
恶风
振战慌
身热恶寒身寒恶热
热多寒少
下之热不退
头痛项强
头眩郁冒
摇头直视
附录:伤寒看目法
目中不了了

卷三
身摇
身痒
身疼
百节疼痛
筋惕肉<目闫>
附录:筋骨四肢辨
胁痛
结胸
脏结

胸胁腹胀满痛
腹中雷鸣
动气

卷四
少腹硬满
奔豚
烦躁
咳嗽

呕吐
可吐
不可吐




卷五

瘛疭
不仁
发黄
如疟
鼻衄
鼻鼾鼻鸣
吐血
蓄血
下血便脓血

卷六
嗜卧 不卧
无汗
自汗
盗汗
附录:李氏汗后不解治法
可汗
不可汗
自利
协热利
小便自利小便数
小便不利小便难
遗溺

卷七
过经不解
合病
并病
附录:今时皆合病并病论
两感伤寒
伤寒坏病
温病
温毒
风温
温疟
温疫
附录:寒疫时疫论
暑喝
湿痹
风湿
头中寒湿
湿热
湿温
风寒湿杂合病
附录:雾露论

卷八 阳明经症
阳明经脉
潮热谵狂
潮热
热入血室
谵语郑声
头痛头眩
郁冒

卷九
直视



……
卷十
卷十一 少阳经症
卷十二
卷十三 太阴经证
卷十四 少阴经证
卷十五 厥阴经证
卷十六

精彩书摘

  太阳阳明合病,阳明少阳合病,俱半兼阳明,所以胃中之水谷不安而必自下利。其不下利者,亦必水饮上越而呕,与少阳一经之症干呕者大不同。然或利或呕,胃中之真气与津液俱伤,急须散邪,所以安其胃。更虑少阳胜而阳明负,即当急下救阳明,其取用大承气汤正迅扫外邪,而承领元气之义也。设稍牵泥,则脉之滑数必变为迟软,下之无及矣。
  魏荔彤日:太阳阳明有合病,俱属二经之表同感外邪。然又有太阳少阳二经合病,则三阳首尾同感,阳明岂能绝类离群,独不病乎?是太、少二阳之合病,即三阳俱感之合病矣。或问:三阳同病为温症,子何混入伤寒合病内?不知温症之三阳俱病,乃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蕴蓄已久之邪也。伤寒之合病,三阳同感,即时俱病,倏忽不时之邪也。其受病之源有不同者如此。既为三阳同感,虽名为太少合病,其实阳明独受其邪。其少阳邪多者则下利,风木克胃土也。其太阳邪多者则呕,表阳郁热而阳明气逆也。下利者,与以黄芩汤,以苦泄少阳之邪,而阳明之邪得下行。呕者,加半夏、生姜,以辛散太阳之邪,而阳明之邪不上逆。此黄芩即治挟热利之余法,此半夏、生姜即治结胸之余法。变而用之,不过使邪或自上越,或自下泄之意耳。此又见病专受于阳明,而治之仍从太、少。盖阳明无所复传之邪,仍自太、少宣泄,别无出路,与《少阳阳明篇》及《少阳篇》所言无二也。太、少二阳合病,病必连及阳明,固已。如其人太阳病全罢,独阳明少阳合病,则又当另为审辨,而后可出治无误。或问:太阳罢而阳明少阳病,非所谓少阳阳明乎?何为另名为合病?日:少阳阳明,乃自太阳已传阳明,自阳明又欲传少阳,故名日少阳阳明。今本三阳同时俱感,而太阳表邪已罢,阳明少阳专受其患,所以另名日“阳明少阳合病”,未可即谓少阳阳明也。或又问:太阳表邪已罢,非传经乎?日:太阳表邪已罢,自是传经,而此合病,原系三阳同时受邪,即太阳已罢,为传经入里,与太阳递传者,理同而名异。况阳明少阳二经,亦尚各有表邪未解,非同于太阳独受邪者。表邪已罢,传人阳明少阳皆属里症也。表里之间,迥乎不同者如此!知之则阳明少阳合病之下利,为阳明合少阳在经,表邪作祟,二经同受邪,已见木动克土,肠胃虚风鼓煽作利之义,非同阳明传经,腑里藏邪作利明矣。是当诊以谛之。
  按:乾刚至健之气,运于地外而贯于地中,所以统天地而资始生者。故胃中之燥金,即乾金之贯于坤土中者也,所以生化乎万物者也。阳明燥金司秋令,万物悦于兑,战于乾。二金之气,渐次生水,为贞下起元,可以知人胃中之金气矣。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东西非常好,这本药书一定非常有用,好评好评,不过价格有点贵,希望继续努力,把更好质量带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满意,加油!

评分

【内容简介】

评分

神农本草经经典医书,吃透本草才能开好方,下好药。

评分

中华医学渊远流长博大精深

评分

啊...这颜值、这手感、这质量、只怪我读书少,无法用华丽的语言来形容它。

评分

好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非常好!很快收到

评分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本草乘雅半偈》由明未清初著名医药学家卢之颐所撰。之颐,字子繇,一字繇生。少时号昔公,又自称卢中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作者在其父卢复《本草纲目博议》的基础上,增补撰成《本草乘雅》。所谓乘雅,即体例上分核、参、衍、断四项,四数为乘,诠释为雅。因书稿遭兵燹而亡伕,复凭追忆重写核、参两邵分,为原稿之半,故书名《本草乘雅半偈》。

评分

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统一回复,很好!!

评分

国粹经典!要好好学习传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