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杂志于国学则主以切实之工夫,为精确之研究,然后整理而条析之,明其源流,著其旨要,以见吾国文化,又可与日月争光之价值。而后来者,得有研究之津梁,探索之正轨,不至望洋兴叹,老而无功,或盲肆攻击,专图毁弃,而自以为得也。(乙)本杂志于西学则主博极群书,深窥底奥,然后明白辨析,审慎取择,庶使吾国学子,潜心研究,兼收并览,不至道听途说,呼号标榜,陷于一偏而昧于大体也。(丙)本杂志行文则力求明畅雅洁,既不敢堆积饾饤,古字连篇,甘为学究,尤不敢故尚奇诡,妄自创造,总期以吾国文字,表西来之思想,既达且雅,以见文字之效用,实系于作者之才力。苟能运用得宜,则吾国文字,自可适时达意,故无须更张其一定之文法,摧残其优美之形质也。
评分值得学习。
评分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上世纪80年代的“真理标准”讨论,使得“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了一句通行语。
评分郭嵩焘一生,在政治上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在与太平军作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是作为首位驻外公使去英国、法国,在睁眼看世界之后,积极倡导向西方学习。前者因事功而少有异议,后者因超前而备受屈辱,1879年回国后,在一片辱骂声中离开政治舞台。1891年7月18日,郭嵩焘在孤寂中病逝。但是,他对自己的主张充满信心。在死前不久写的《戏书小象》中,他自信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
评分初,朝议贼势强,发广东、湖广兵合剿。守仁上疏止之,不及。桶冈既灭,湖广兵始至。及平浰头,广东尚未承檄。守仁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进右副都御史,予世袭锦衣卫百户,再进副千户。
评分初,朝议贼势强,发广东、湖广兵合剿。守仁上疏止之,不及。桶冈既灭,湖广兵始至。及平浰头,广东尚未承檄。守仁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进右副都御史,予世袭锦衣卫百户,再进副千户。
评分评分
较之张之洞(1837~1909)的“中体西用”之说,郭嵩焘显然走得更远。或许,这与他更精通“洋务”有关。在鸦片战争中,曾经发生过有趣的一幕:凡亲眼到战场看到英国战舰与炮火威力者,少有一味付诸武力的主张。这也说明,身体力行与坐井观天之间差距遥远。同样,亲历欧洲文明并感受其优越的郭嵩焘,与思想封闭和夜郎自大且思想封闭的官员,在对西方文明的认知上,无法达成统一。显然,那些指责郭嵩焘媚外的官员,既无亲自到实地验证的实际行动,也没有虚心学习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反倒是因为派性之争或固守成见,占据道德高地而对其横加指责。
评分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上世纪80年代的“真理标准”讨论,使得“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了一句通行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