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與博通兩個概念當為一般人所知,不必說,但尤著重“精”與“通”兩字。專不一定能精,能精則一定有相當的專;博不一定能通,能通就一定有相當的博。治學要能專精,纔能有成績錶現,這是盡人皆知的事,所以近代治學愈來愈走上專精之路,要成為一個專傢。雖然最近已注意到科際的研究,但過分重視專精的觀念仍然未改。其實,為要專精,就必須有相當博通。各種學問都當如此,尤其治史。因為曆史牽涉人類生活的各方麵,非有相當博通,就不可能專而能精,甚至於齣笑話。所以治史最為吃力,很難有一個真正的青年史學傢!
評分這本書感覺非常好,值得一讀哦!
評分速度快書很好,就喜歡商務印書館這套書
評分不錯
評分《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經濟史上的結構和變革》旨在為分析經濟史提供一個新的框架。其所以需要新的框架,是因為經濟史學傢們所運用的分析工具,已不能解決經濟史上那些主要的問題:即如何說明作為經濟係統成就的基礎的製度結構和獲得這一成就的原因,以及如何說明此種結構的變革。製度變革理論的發展,是對社會科學傢的一項重大挑戰。《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經濟史上的結構和變革》為這種理論提供瞭某些——當然不是全部——要素。好像作者是諾奬得主吧?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評分速度快書很好,就喜歡商務印書館這套書
評分除瞭發票,報銷還需要圖書清單,京東沒有提供圖書清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