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现代世界体系(套装共4卷)》是伊曼纽尔沃勒斯坦颇具影响力的多卷本著作,对全球史进行了重新阐释,将现代世界的产生和发展确定为16世纪到20世纪。
内容简介
《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覆盖延长的16世纪,讲述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以及它的一些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创立的历史。在新增的2011年版序言中,沃勒斯坦梳理了《现代世界体系》的写作背景,并对“世界体系”理论迄今遭遇的主要学术批判做了系统的回应。
《现代世界体系(第2卷)》是整套书中至关重要的一卷,它反驳了把17世纪“危机”视为欧洲的“重新封建化”的观点,论证了对作为一种历史体系的资本主义的一种观点和界定的合理性。另外,本卷还提出另一个新的重要论题,即霸权问题。认为在现代世界体系的运转中,霸权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机制。霸权机制使现代世界体系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世界经济。
《现代世界体系(第3卷)》介绍了18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分别论述了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及其引发的第三轮中心国家争霸、南北美洲的独立运动和印度次大陆、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西部非洲这几个被并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地区的边缘化和半边缘化。
《现代世界体系(第4卷)》覆盖从1789年~1914年这段时期,专门用于探讨一种适用于现代世界体系的地缘文化的形成,沃勒斯坦认为该地缘文化大体是以他所称的温和的自由主义为中心塑造的、并由它所支配。在本卷书中沃勒斯坦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社会科学理论的概括能力继续得以展现,延续以往叙事的风格,沃勒斯坦对自由主义中间路线是如何在全世界成为占据支配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做了重要的说明。第四卷提出了“全球地缘文化”的概念,深化了对世界体系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诸方面之间关系的理解。
作者简介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rrlarluel WaIIerstein,1930~)是世界体系沦的丰要代表人物,以创立这个深具影响力的学术派另U著称于世。他长期任教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社会学系,并担任以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费尔南德·布罗代尔命名的经济、历史体系和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为该校杰出教授。1994~1998年担任国际社会学联合会主席。现为美国耶鲁大学资深研究员。从1974年开始,沃勒斯坦的代表作《现代世界体系》多卷本陆续出版。其他重要著作包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历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政治学——国家、运动和文明》、《地缘政治和地缘文化——论变动中的世界体系》、《否思社会科学》、《自由主义的终结》,以及合著的《世界体系分析:理论与方法沦》、《反体系运动》等。其中很多已有中译本问世,得到中国学界和读者的关注。
精彩书评
“这是一部非同凡响的著作。作者提出了一种理论,并用它来世界欧洲公共事件的结构和进程,以及欧洲在16世纪的海外扩张活动。这不著作正在产生的影响力令人艳羡。”
——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Mcneill)
“现代世界体系理论所涉及的并不是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中的某个或某些学科,而是对所欲偶这些学科的整合,因此是将所有这些领域置于一个新的认识层面上。这是一部人们必须认真对待的著作,我们必须学习它、援引它,同它进行争辩,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总之,这是一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著作。”
——埃里克沃尔夫(Eric R.Wolf)
“一部才华横溢的和令人振奋的著作。……沃勒斯坦能够在不同的分析层面做非常熟练的转换,并将它们天衣无缝地整合在一起,令人震惊和钦佩。”
——亨利卡门(Henry Kamen)
“在这个学科划分高度专业化的时代,沃勒斯坦所做的综合性研究既是充满抱负的、又是谨慎细致的,他将赢得所有那些试图解决这一时期各种棘手问题的学者的尊重。……本卷书充满了睿智的和富于启发性的论述。”
——查尔斯威尔逊(Charles Wilson)
“不管沃勒斯坦第二卷书的销量有多少,他的努力都赢得了尊重,并且证明了他所从事的研究的正当性。”
——W.W. 罗斯托(W.W. Rostow)
“沃勒斯坦的研究是那种非常罕见的能够改变学术现状的研究。不参照沃勒斯坦提出的框架,就不可能对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做出综合性的探讨,这无疑是他伟大的成就所在。”
——威廉罗斯贝里(William Roseberry)
“从第一页起,我们就为这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和坚持不懈的研究者所吸引。沃勒斯坦既重视微观细节、又重视宏观综合。他对国际间的相互联系有着敏锐的把握(他在我们的时代对此有着领先性的认识)。……同绝大多数历史学家的本位主义相比,沃勒斯坦宽广的视野令人惊叹。”
—— 迈克尔曼 (Michael Mann)
“这是一部延续伟大历史传统的著作。……许多读者会发现这是一部引发争议的和没有定论的著作。但正是因为它引发争议和没有定论,所以对经济史学的研究实践才是富有启示意义的。”
——威廉德瑞提 (William Darity)
“这是一部意义重大的和令人振奋的著作。它对自由主义中间路线是如何在全世界成为占据支配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做了重要的说明,对世界体系分析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是过去50年间社会科学的一次重大创新。在本卷书中,世界体系理论重要的创新者继续推进了他在1974年开启的事业,从编年史和从理论的视角看都是如此。它提出了‘全球地缘文化’的概念,深化了对世界体系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诸方面之间关系的理解。”
——克雷格卡尔霍恩(Craig Calhoun)
“由于对海量的资料进行了有条理的组织,由于对有说服力的细节做了精准的选择,所以沃勒斯坦的书读起来是一种享受。在延续前几卷书叙事风格的基础上,第四卷充满了睿智的和令人惊叹的解释转向,对19世纪的意识形态、政治和运动这些已经被过多讨论的论题做出了颇具创新性的解释。它显现出沃勒斯坦既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优秀历史学家,又是一位历史社会科学的伟大理论家。本卷书对沃勒斯坦的整个研究计划做了好的概括。”
——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
目录
《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
《现代世界体系(第2卷)》
《现代世界体系(第3卷)》
《现代世界体系(第4卷)》
前言/序言
现代世界体系(套装共4卷)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搞活动的时候买的。贵啊。沃勒斯坦倒是真能写……
评分
☆☆☆☆☆
还没看,包装挺好的,质量可以
评分
☆☆☆☆☆
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
评分
☆☆☆☆☆
这个书估计马上要绝版了,赶快下手吧。
评分
☆☆☆☆☆
满脸的书钉,细节非常扎实。也有错别字,英文转中文特别不舒服。把世界写成每个区域相当一个扎实的齿轮,一个齿轮推动另外一个齿轮运动。核心区就是动力区。
评分
☆☆☆☆☆
经典就是经典
评分
☆☆☆☆☆
感觉上不值这么多钱,包装一般般!送人的!
评分
☆☆☆☆☆
非常满意,,,
评分
☆☆☆☆☆
中使用了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简明地讲述报告所包括的基本资料,讲述这些资料中包含的相 关信息,以及发掘者的一些联想、思考等。还随文配上非常直观的图片。这使得我们一下子在原先被 包围得冷冰冰高不可窥的考古报告外,非常便捷地寻到一些真切的窗口,轻松地就了解到报告的基本 内容,并能建立起一些继续深入的路径,进而找到所需要的详细资料。于是,考古报告变得不再让人 感到生疏隔膜,完全改变了过去那付使人爱之不得又恨之不愿的面孔,极大方便了考古专业之外的其 他学科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我们常常听到社会各方面呼吁建立“人文关怀”,视之为现代文明的一种进 步。其实从一定角度说,学术研究也存在这样需要。可乐报告“发掘者说”章的开设,何尝不是一个 特别专业性的学科给予社会各界读者的“人文关怀”呢? 社会科学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已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考古工作的开展及其成果,社会科学 以及自然科学的不同学科也越来越需要在自身的研究中吸取和使用考古科学的成果。同时也越来越愿 意加入到考古学的工作和研究中去,丰富和加深考古学的研究。但是考古报告编写传统的定式体例, 极大阻碍了人们直接阅读考古报告,除了考古学者外,人们,包括从事历史学、民族学研究的学者, 几乎已经不愿、或畏难直接阅读考古报告。结果人们获取的考古资料往往是几经转手演绎过的二手资 料,而这种演绎多数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甚至是来自再次性的文学化创作。应当说,这不仅不利于 社会文明整体化进步,也大大有损于考古学科的深入发展。 可乐报告编撰者以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反省自己过去在这方面的忽略。梁太鹤先生在“后记二” 中特别提出: “考古报告是考古人将揭示和认识的古代遗存公之于世的直接形式,也是社会公众真实 了解考古成果最希望阅读的主要资料。但如果考古报告始终只能成为考古业内人士才能读懂的‘内部 资料’时,考古是不能说已切实履行到自身的社会职责的。直言之,考古人从开始已经不经意忽略了。 社会公众应享有的那一份权利。这份权利本该还给公众!”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责任心,可乐报告编撰 者在严格遵循考古学科学术规范的前提下,用“发掘者说”章的方式,开创了考古报告编写的一次革 新。尽管编撰者一再声称只是一种不大的尝试,还有很多不足,但我们依然要大声为他们的做法击节 叫好!从形式上看,这确乎是一次不大的革新。但从观念上说,这却是一次不小的冲击。它态度鲜明 地向整个学科提出一个不容再忽视的关键问题,即如何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