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翻翻也是不错的~
评分这本小册子不仅仅提供了一般电影术语的英文说法,而且还配备了详细的历史渊源、来龙去脉,但什么时候我们中国电影甚至是香港电影能把中文电影圈内的术语和轶闻也整理出来一个出版,那才是值得珍藏的财富啊。
评分书的印刷质量非常好,快递也很棒,快递员很负责任
评分吴藕汀先生自幼家道殷实,过着左琴右书的生活,但成年之后,太半人生处动荡之世,个人命运便如一叶处江流之中。即便如此,先生仍能保持“自由之思想,人格之独立”,这于生者而言,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孤灯夜话》是吴藕汀先生的又一本随笔集。由于时代的原因,先生的大部分文字都是写在烟盒纸上,或小学生的方格本上,字体大小不一,他人难以辨认,整理这些文字的繁重任务,大部分由其哲嗣吴小汀先生承担。小汀先生说:“先父写这些文章的时候曾表示,就这样随意地写,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为尊重藕公的想法,保持作品原貌,编辑只根据文字量的多少简单分了九卷,修正了一些整理稿中明显的错讹文字,通过查询相关资料补充了一些整理稿中缺失的文字。《夜话》内容涉及金石书画、版本考据、填词赋诗、种药养虫、人物故实、京昆弹词、社会变迁,可谓琳琅满目。文字处处见性情,像日记,又像时评。面对这样一位知识渊博又有真知灼见的文化老人,就如同坐拥一座格调不俗、藏品丰富的图书馆,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打开这本书,安安静静地读下去。
评分这种专业词典类书籍永远不可能把所有词汇收集全面。
评分学习一下学圈里话。译者的话摘录:“Chris先生说:‘如果下周我再看到你拿着这本Movie Speak我就不理你了’。我也确信是时候给这本书一个了断了,恰好那晚失眠,想到这段时间因为这本书而联系的很多人,觉得自己实在幸运得可以——不仅有很多朋友努力帮我,还有耐心热心爱心的编辑鹿君如此信任,居然给了我这么长的“校订”时间,让我得以把那个匆忙赶出的初稿整成现在这幅有脸现世的样子。本书作者托尼•比尔(Tony Bill)以一个资深电影从业人员的视角总结了好莱坞的片场用语。这书原本就是用英语解释很多非电影圈的外国人都不理解甚至没听过的东西,全篇充斥着口头常用语、电影术语、习语、俗语、小圈子的私房话和美式冷笑话,这就为翻译增加了难度。有些词写得很模糊,有些词压根没有解释直接调侃,有些词即便理解了英文意思却找不到准确的中文对应,何况中国的剧组与国外的职能划分并不一致,中国的电影制作体系与国外的也大相径庭,很多好莱坞大制片厂留下的光荣传统在国内也并非家喻户晓,以至于在翻译时常常犯难,所以在不破坏原文结构的基础上加入大量注释。甚至一开始我还心生疑虑:怎么可能有那么多莫名其妙的词,不会是作者自己造出来或者仅供小众使用吧?!比如:全景镜头、等分镜头、样片等等,后来资料越查越多,眼界宽了,发现好莱坞的电影片场用语确实很丰富、很神奇。又看了几个国外的关于电影制作的视频,居然很多看似纷繁复杂的东西能或多或少听懂了。有的词条真的很好玩,能牵出诸多影史典故,比如:艾伦•史密希、多丽丝•戴停车位、无声取景等等;有些词引发了作者的吐槽欲,现身说法、观点独到,比如:制片人、预算、导演、城堡石电影公司准则,林林总总,看点颇丰。虽然作者说‘这是一本为圈外人写的圈内书。’其实这所谓的‘圈外人’指的也是那些对电影圈和电影制作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有兴趣更进一步研究学习的人,对电影完全无爱或者没有太多了解的人看这本书未免觉得枯燥、荒谬、不知所然,但具备一定电影知识、关心电影制作过程和热衷挖掘幕后故事的人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并且能够解决很多困扰已久的问题。虽然翻译这本书的过程比较漫长,但并没觉得多么累心,可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就是这样吧。这份工作也着实让我受惠良多,有时为了翻译一个词,就要查找很多旁逸斜出的资料,而我又是个自制力不强的人,看到那么多璀璨的电影宝藏,立刻被闪瞎了眼,一下午或一晚上就轻而易举的泡掉了,却发现词条只搞定了两三个。每每悔恨,每每就犯,幸好手头积累下些许与电影相关的东西,之后也会通过网络逐渐总结发布,以飨和我一样对电影贪得无厌的人们。尽管如此,我非常明白这本书有诸多不足,毕竟我不是电影从业人员,虽然已经尽力往圈子里钻,并找参与过电影制作的朋友了解情况,但仍然对很多行话无法完全掌握,有时即便理解了英文意思,难以找到准确而权威的中文对应,比如‘car mounts’我一开始译成‘车载托架’,后来听一个摄影师朋友说这玩意儿就是‘车拍架’,才明白对于很多东西,行业内外见识深浅确实不同。我想就跟这本书的名人推介中所说的那样——其实在中国,也缺少这样一本书,需要一些人来说说‘中国的电影话’,让这个领域更加规范,更加透明,可能很多事情也会随之变得简单一些。由于中国的电影制片体系跟好莱坞相比实在太“年轻”,很多东西还没有明确或者说没有“专门化”——比如“场记”这个词中提到其职责范围内有‘screen direction’一项,概括说来就是‘以摄影机的观点来指导人物应该朝哪边看、某些物体应该朝什么方向运动等等复杂的事务’但是在国内剧组中通常副导演或摄影指导就把这事儿给办了,一般的剧组最多有个‘跟焦员’留心一下类似的事,所以在中国的场记职责中找不到对应的词,只好译为‘荧幕指导’。对于类似的内容敬请大家谅解之余,更欢迎一起来进一步讨论、探索。抛砖引玉,希望下一本这样具有专业性质同时又有趣的书能比这本做得更好。感谢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对部分篇幅耐心细致的修改与校对,并让我恍然大悟,不再拘囿于作者洋洋自high的语言风格;感谢大奇特、闪灵爱、Qtn、锦心、小雨小雨、我们和电影有个约会、拉片室这些迷影人和迷影组织,对我提出的问题总是热心解答并提供许多有用的资料;感谢magasa老师的间接帮助;感谢编辑小鹿和小树的信任,遇到好编辑既是译者的福祉也是此书的幸运。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本书,懂得电影话,做一个会说话的迷影人和电影人。”
评分Haohaohaohaoahoavaihaihaha
评分很好,就像一本字典一样物流很快!支持京东自营!
评分「我,什么都没做。应该说这次显身手的是你吧。那个什么破金手指,如果没有对这一代熟悉的你,也只是无法成立的理论方案罢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