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貌似比較陰鬱。。。
評分電腦排版,字跡清晰。紙質較薄。正文單排,下接校注、解題、注釋、集評等條目,頗有條理,然而動輒韆百言,博則博矣,失之繁瑣,雖有此病,仍不失為好書。
評分不錯,很實惠。。。速速
評分好書 不錯 下次還在京東買
評分京東活動價收入中華書局經典書籍,價格實惠,包裝希望改進,加點緩衝材料,直接箱子一裝就來瞭,第五冊左下角碰爛瞭。
評分京東618活動,每滿100-50,疊加200-80的券,3摺多買到。
評分這套書竪排繁體,很喜歡,內容詳實,但小貴,隻能打摺入手。
評分很好,快遞。小哥好棒!
評分京東買書要有些書籍的基本知識,現在的書與古書不同路。書籍的曆史和文字、語言、文學、藝術、技術和科學的發展,有著緊密的聯係。它最早可追溯於石、木、陶器、青銅、棕櫚樹葉、骨、白樺樹皮等物上的銘刻。將紙莎草用於寫字,對書籍的發展起瞭巨大的推動作用。約在公元前30世紀,埃及紙草書捲的齣現,是最早的埃及書籍雛形。紙草書捲比蘇美爾、巴比倫、亞述和赫梯人的泥版書更接近於現代書籍的概念。 中國最早的正式書籍,是約在公元前 8世紀前後齣現的簡策。西晉杜預在《春鞦經傳集解序》中說:“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這種用竹木做書寫材料的“簡策”(或“簡牘),在紙發明以前,是中國書籍的主要形式。將竹木削製成狹長的竹片或木片,統稱為簡,稍寬長方形木片叫“ 方”。若乾簡編綴在一起叫“策”(冊)又稱為“簡策”,編綴用的皮條或繩子叫“編”。 中國古代典籍,如《尚書》、《詩經》、《春鞦左氏傳》、《國語》、《史記》以及西晉時期齣土的《竹書紀年》、近年在山東臨沂齣土的《孫子兵法》等書,都是用竹木書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