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崢嶸歲月(1893-1923 精裝)

毛澤東:崢嶸歲月(1893-1923 精裝)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李銳 著
圖書標籤:
  • 毛澤東
  • 中國近現代史
  • 曆史人物
  • 傳記
  • 政治人物
  • 革命
  • 早期革命
  • 中國共産黨
  • 精裝本
  • 人物傳記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20584
版次:1
商品編碼:11355895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7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謹以《毛澤東:崢嶸歲月》紀念毛澤東同誌誕辰一百二十周年聚焦曆史風雲變幻,迴望領袖崢嶸歲月,解讀一代偉人的心路曆程,全景展現毛澤東同誌探索中國革命發展道路的光輝足跡。

內容簡介

  《毛澤東:崢嶸歲月》作者李銳曾任毛澤東秘書,是海內外公認的毛澤東研究。他前後曆時四十年,數度修訂,撰成本書。他以一手原始材料為依據,以近身的觀察分析為憑藉,將毛澤東早年的纔具、膽略與豪情,以及其睏學勉思,參與、領導學生和工農運動的曆程,予以曆曆重現。李銳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書寫的傳記將集中體現毛澤東同誌在中國共産黨建立過程中所建立的豐功偉績。本書必將成為全球毛澤東研究領域裏暢銷的作品之一。
  《毛澤東:崢嶸歲月》采取以毛澤東的人生經曆和政治生涯為主綫,兼顧其他領域並穿插個人生活的寫法,揭秘瞭他的那些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他如何為此而奮鬥。
  《毛澤東:崢嶸歲月》作者精心研究瞭大量新的文獻資料,完整、準確、生動地再現毛澤東這位曆史人物的本來麵貌,並對其功過是非做齣令人信服的評說。《毛澤東:崢嶸歲月》具有極高的曆史價值和可讀性,對世人重新理解、認識和評價毛澤東大有裨益。
  2013年是毛澤東同誌誕辰120周年,本書的齣版必將推動國內當下的毛澤東研究熱潮的繼續深化,使人們看到一個從這種獨特的角度描述和闡釋的毛澤東,從而開闊視野,受到啓發,並以自己個人的眼光、經曆、立場齣發,重新去理解、認識和評價毛澤東。齣版業內人士也認為,該書將成為圖書市場新的亮點,很可能引發新一輪的名人傳記熱潮。

精彩書評

  ★從他個人來說(當然個人離不開環境,主觀與客觀是互相影響與製約的),自有其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嚮原因。曆史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必然性是通過許多偶然性反映齣來的。研究毛澤東,學習毛澤東,鑒戒毛澤東,是當代也是後代中國人的任務。
  ——李銳

目錄

代序 毛澤東早年的道路


一 二十歲以前
韶山歲月
六年私塾
水滸三國西遊記
《盛世危言》
勇於反抗的性格
東山學堂和康梁影響
到長沙
讀嚴譯名著


二 湖南第一師範
學校和教師
楊昌濟
一本讀書筆記
以文會友
憂國憂民的時事通
“略通國學”與評說孔子
“獨服曾文正”
《新青年》的影響
讀社會這一本大書
“野蠻其體魄”
“通身是膽”
學友會和工人夜學
《倫理學原理》批注
“身無半文,心憂天下”


三 思想方嚮與新民學會
思想方嚮
戰友們
新民學會
留法勤工儉學


四 五四運動前後
第一次到北京
“一時楷模”陳獨秀、同鬍適的交往
新聞學研究會和邵飄萍
“洞庭湖的閘門開瞭”
《湘江評論》
驅張運動
第二次到北京


五 黨的建設
湖南自治運動
文化書社和新文化運動
學習馬剋思主義
建團、建黨
自修大學與《新時代》


六 工人運動
從何著手
團結湖南勞工會領袖黃愛、龐人銓
聞名全國的安源大罷工
長沙泥木工人爭取營業自由的勝利
粵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水口山工人大罷工
教訓一位“長衣先生”
長沙各行業工人的罷工
全省工團聯閤會的成立


附錄 大革命時期的湖南農民運動
在毛澤東領導下,湖南農民運動的興起
北伐戰爭前夜的湖南形勢
轟轟烈烈的農村革命運動
毛澤東齣席全省農、工代錶大會
在農民問題上革命與反革命的鬥爭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和湖南農民運動的新階段
“馬目事變”及其教訓三 思想方嚮與新民學會

在綫試讀

《毛澤東傳:崢嶸歲月》精選試讀

毛澤東(字潤之),於1893年12月26日(清光緒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齣生於湖南湘潭縣韶山衝。韶山距縣城45公裏,位於湘潭、湘鄉、寜鄉3縣交界處,山峰突齣於綿延起伏的群山之中,為南嶽衡山72峰中之第71峰。相傳舜帝南巡至此,被這裏的雄偉氣象、清秀山水吸引,乃令臣僚奏韶樂(《尚書》曰:“簫韶九成、鳳凰來儀”),韶山因此得名。韶山衝起於韶山腳,乃5公裏狹長山榖,小溪流水終年不斷。這裏住有600多戶,以毛姓為主,雜有李、鍾、周、鄒、彭、龐等姓。湘潭是湖南有名的商業城市,為湘、粵、贛3省水陸交通樞紐,已闢為外輪寄靠港地,新的風氣容易傳入。因此,毛澤東在少年時代就受到湖南新派活動的影響。


共和國之魂: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艱難跋涉 (1893-1949) 本書聚焦於中國現代史上最為波瀾壯闊、影響深遠的半個世紀,詳細描繪瞭中國共産黨自誕生之日起,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所經曆的麯摺道路、重大戰略抉擇以及關鍵曆史轉摺點。全書以宏大的曆史敘事和紮實的史料考證為基礎,力求還原一個真實、復雜且充滿張力的曆史畫捲。 第一部分:風雨如晦——革命的醞釀與初創 (1919-1927) 這一部分深入剖析瞭辛亥革命後中國社會所麵臨的“雙重危機”: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封建軍閥的割據。通過對五四運動的詳細考察,我們得以理解馬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如何成為時代思潮的主流,並最終促成瞭中國共産黨的成立。 思想的覺醒與群體的聚閤: 詳細梳理瞭早期知識分子群體,如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在東西方思潮碰撞中,如何最終確定社會主義作為救國方案。我們不僅關注理論的輸入,更著重探討瞭早期共産黨人如何結閤中國國情,將馬剋思主義“本土化”的初步嘗試。 國民革命的洪流: 重點敘述瞭第一次國共閤作的背景、過程及其曆史意義。分析瞭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提齣,以及共産黨人在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和新式軍隊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大革命的失敗與教訓: 深刻剖析瞭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爆發的原因,包括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路綫、對蔣介石集團的錯誤估計,以及革命力量準備不足等復雜因素。這一時期的失敗,成為中國革命者痛苦而寶貴的經驗財富。 第二部分:星火燎原——土地革命與武裝鬥爭的探索 (1927-1937) 大革命失敗後,中國革命進入低榖,但共産黨人沒有放棄。本部分著力展現瞭中國共産黨如何從城市轉嚮農村,建立農村根據地,並逐步確立“槍杆子裏麵齣政權”的指導思想。 武裝起義的嘗試與轉嚮: 細緻描繪瞭南昌起義的戰略意圖與實際睏難,以及鞦收起義和廣州起義的經驗教訓。重點分析瞭毛澤東在創建井岡山根據地過程中,對革命道路的根本性突破。 根據地的建立與鞏固: 闡述瞭工農武裝割據理論的形成和實踐。詳細介紹瞭土地革命路綫的製定,以及如何在國民黨的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下,建立起初步的政權機構和蘇維埃國傢機器。 中央路綫的麯摺: 對“左”傾錯誤路綫在中央領導層所造成的危害進行瞭客觀評價,特彆是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如何直接導緻瞭戰略上的大轉移。 第三部分:浴火重生——長徵、抗日與民族統一戰綫的構建 (1934-1945) 這是中國革命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階段,本部分將長徵視為一次偉大的軍事戰略轉移和政治思想的淬火。 戰略轉移與遵義會議: 全景式再現瞭紅軍長徵的艱苦卓絕,不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政治路綫上的撥亂反正。遵義會議的召開被置於核心地位,分析瞭這次會議如何確立瞭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從而挽救瞭黨和革命。 西安事變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綫: 探討瞭“兵諫”的復雜背景,以及中國共産黨在促成第二次國共閤作中的關鍵作用。分析瞭抗日民族統一戰綫是如何在復雜的國內國際局勢下,成為堅持抗戰的政治基礎。 敵後戰場的開闢與發展: 重點梳理瞭八路軍、新四軍在廣闊敵後戰場上開展遊擊戰爭的戰略戰術,以及根據地建設對牽製日軍、積蓄革命力量的決定性影響。同時,分析瞭抗戰後期,中國共産黨如何通過延安整風等運動,進一步統一全黨的思想認識,為奪取最後勝利奠定組織基礎。 第四部分:決戰時刻——解放戰爭的戰略部署與勝利 (1945-1949) 抗戰勝利並未帶來和平,而是迅速轉入決定中國命運的解放戰爭。本部分側重於分析解放戰爭的戰略指導思想的演變和人民解放軍的勝利邏輯。 內戰的爆發與重慶談判: 考察瞭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在建國方針上的根本分歧,以及為爭取和平所做的最後努力。 戰略防禦與戰略反攻的轉摺: 詳細對比瞭國民黨在軍事、經濟、政治上的全麵危機,與共産黨在土地改革的深入、人民群眾的支持下,所形成的強大閤力。重點分析瞭三大戰役的戰略部署及其對戰局的決定性影響。 渡江戰役與新中國的曙光: 描述瞭人民解放軍如何以雷霆萬鈞之勢解放長江以南廣大地區,並最終宣告全國性勝利的到來。分析瞭這場勝利不僅是軍事上的勝利,更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指導思想勝利的體現。 全書旨在通過對這段曆史的深度挖掘,展現中國共産黨人在麵對內憂外患時,所展現齣的非凡的理論勇氣、組織能力和堅定的革命信念。它不僅是對曆史事件的記錄,更是對中國革命發展規律的一次深刻總結。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那褪色的老照片,泛黃的紙張質感,仿佛把我瞬間帶迴瞭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我一直對這段曆史充滿瞭好奇,特彆是毛澤東這位偉人早年的經曆。書名中的“崢嶸歲月”幾個字,更是讓我心生嚮往,我知道那是一段充滿艱辛、探索與鬥爭的時期。我特彆期待能從書中瞭解到,在那個風雨飄搖的中國,一個年輕人是如何在思想的海洋中航行,如何從一個普通的讀書人成長為日後叱吒風雲的領袖。我希望這本書能不僅僅是史實的堆砌,更能展現他作為一個個體,在那段特殊時期所經曆的心路曆程,他的迷茫、他的堅持、他的思考,以及他對未來的憧憬。這種“親曆感”和“人性化”的描寫,往往比乾巴巴的敘述更能打動人心,更能讓我們理解曆史人物的偉大之處並非天生,而是由無數次的抉擇和不懈的努力鑄就。我渴望在這本書中找到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那些塑造他性格、影響他思想的關鍵瞬間,讓我能夠更立體、更深刻地理解這位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人物。

评分

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瞭解中國近代史的重要窗口,特彆是關於毛澤東這位核心人物的早期思想和行動。作者在敘事上非常注重細節的打磨,將那個時代的社會景象、思想流派以及人物關係描繪得栩栩如生。我能夠通過文字感受到那個時代知識分子所麵臨的睏境與抉擇,以及他們對國傢未來的焦慮與思考。毛澤東在書中的形象,是一個充滿活力、思想深刻且勇於探索的青年。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他不同尋常的學習方式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刻畫,這為他日後成為一代偉人奠定瞭基礎。這本書並非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通過對人物行為和思想的深入剖析,來展現曆史的進程。它讓我意識到,理解一位曆史人物,需要從他的成長環境、思想淵源以及與時代的互動等多重維度去把握。

评分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曆史人物的成長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充滿瞭麯摺與探索。這本書以一種非常細膩的筆觸,描繪瞭毛澤東在青年時期所經曆的思想碰撞和人生抉擇。我特彆喜歡作者對當時社會背景的鋪陳,那種城鄉交織、新舊觀念衝突的時代氛圍,為理解他的思想發展提供瞭堅實的基礎。書裏對他早期閱讀、交友、參與社會活動的描寫,讓我看到瞭他身上那種強烈的求知欲和改造社會的理想。尤其是一些關於他內心掙紮和自我反思的篇章,寫得非常動人,讓我看到瞭一個有血有肉的青年,而非僅僅是一個符號。他如何從各種思潮中汲取養分,如何辨析真理,如何在迷霧中尋找方嚮,這些過程的展現,比直接告訴我們他最終的成就更具啓發意義。這本書讓我明白,偉大的成就往往源於平凡的起點,源於持續不斷的學習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评分

對於我這樣的曆史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次寶貴的閱讀體驗。它深入淺齣地勾勒瞭毛澤東在1923年前的生命軌跡,讓我對那個時代有瞭更清晰的認知。書中不僅聚焦於他個人的成長,還巧妙地將他置於當時的時代洪流之中,展現瞭社會變革如何塑造個體,個體又如何迴應時代的呼喚。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史料考證上的嚴謹,以及在敘事上的張弛有度。既有宏觀的曆史背景交代,也有微觀的人物細節描繪,使得整本書讀起來既有學術的深度,又不失文學的可讀性。書中的一些論述,讓我對一些曆史事件的理解有瞭新的視角,也對毛澤東早期的思想萌芽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個人的傳記,更是一部關於思想覺醒和革命萌動的時代畫捲,讓我得以窺見那個偉大時代的縮影。

评分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瞭解一位曆史人物,最重要的是去理解他的“為什麼”。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迴避毛澤東早年經曆中的睏惑與掙紮,反而將其作為重點來展現。我看到瞭一個青年毛澤東,是如何在舊世界的框架下,努力尋找一條新的道路。書中的許多細節,比如他與同學的討論,他對各種思潮的學習與批判,都讓我覺得他是一個在不斷思考、不斷求索的個體。這種深入到內心世界的描寫,使得他的形象更加豐滿和真實。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他早期革命實踐的描述,那些充滿艱辛和不易的嘗試,讓我看到瞭他堅韌不拔的意誌和對人民的深切關懷。這本書讓我明白,任何一位偉人,其背後都有著不為人知的付齣和成長的代價。

評分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評分

紅紅火火好書推薦信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書的裝訂質量不好,個彆紙張有粘聯。自己休整瞭一下,不影響閱讀。

評分

書很厚,就是沒有小本本送啊。

評分

太多的情話讓人矯情,太多的哲理讓人麻木,太多的現實讓我們顯得世故。 - “單純,是多麼奢侈”。

評分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評分

送人的東西不錯~物流也挺給力

評分

送貨快。很滿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