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0万人(2013年3月)。芬兰族占90.9%,瑞典族占5.4%,还有少量萨米人(曾称为拉普人)。77.7%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1.2%信奉东正教。其余包括了少部分基督教新教其他教派的教徒、罗马天主教徒、穆斯林和犹太教徒。芬兰有两种官方语言:93%的人口所使用的芬兰语和6%人口的母语瑞典语。少数人口包括了萨米人、俄罗斯人、犹太人等。冬季战争后大约有12%的人口需要被安置。战争赔款、失业问题以及对芬兰保持独立前景的不确定曾导致了大批的移民在1970年代离开芬兰。而到了1990年代“华约”解散,东欧巨变及苏联解体后,芬兰又开始接收大批难民与移民。
评分芬兰原来属于瑞典。12世纪前,芬兰社会还是原始公社制度。1155一1293年,瑞典对芬兰发动“十字军远征”,武力迫使信奉多神教的芬兰人皈依天主教,臣服瑞典国王。1362年芬兰成为瑞典一个省;1397一1523年卡尔马联盟时期,丹麦国王成了瑞典的君主,芬兰总督由丹麦国王委任;1434年瑞典和芬兰发生反对丹麦的农民暴动,1523年卡尔马联盟瓦解,瑞典建立瓦萨王朝,重新恢复对芬兰的统治,1556年芬兰成为瑞典的一个公国;1596年西部波赫亚玛地区的农民因不满瑞典统治者“屯兵于民”和苛捐杂税,拿起棍棒举行起义,迅速波及南方,但终因寡不敌众,1597年遭血腥镇压,芬兰史称“棒民暴动”;16世纪中叶瑞典开始和沙俄、丹麦、德意志、波兰争夺波罗的海霸权,1554一1809年芬兰沦为战场,长期陷于战乱;1714年瑞军战败俄军,占领整个芬兰;1721年瑞、俄签订《乌西卡乌布基和约》,芬兰东南地区为沙俄吞并,芬兰史称之为“大仇恨时期”;1741年瑞典对俄发动复仇战争,俄军再创瑞芬联军,重占芬兰,1743年签订《土尔库和约》,芬兰居密河以东广大土地,包括塞马河域全割让给俄国,芬兰史称之为“小仇恨时期”;1808年沙俄迫使瑞典参加反英同盟未遂,对瑞典发动讨伐战争,瑞典惨败,1809年签订《哈米纳和约》,芬兰残余部分悉为沙俄吞并,成为俄国的一个大公国,由沙皇兼任芬兰大公,对内实行自治,从而结束了长达6个世纪的瑞典统治。
评分芬兰位于欧洲的北部,境内的湖泊与狭窄的水道、
评分 评分第七章 吉科宁时代,1956—1981
评分《世界历史文库》主要选收国别史、地区史的通史性著作,以国别史为主体,适当辅以地区史。计划共出版80种,2年内出齐。文库编辑委员会特邀我国世界史学界著名学者专家担任学术顾问,精心遴选著作。编选者和学术顾问一致认为,每个国家、地区的历史只选一种著作,因而要求此一种应是在学界已获得广泛定评的上乘之作,且最好是最新成果,作者应为著名史学专家,原出版者也应是知名的出版机构。原著使用的语种主要是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等,中文译者应基本上是史学专业人士或具有较高史学修养的翻译家。总之,学术性、权威性、完备性、可资借鉴性以及可读性,是《世界历史文库》编选出版工作所追求的目标。《世界历史文库》主要选收国别史、地区史的通史性著作,以国别史为主体,适当辅以地区史。计划共出版80种,2年内出齐。文库编辑委员会特邀我国世界史学界著名学者专家担任学术顾问,精心遴选著作。编选者和学术顾问一致认为,每个国家、地区的历史只选一种著作,因而要求此一种应是在学界已获得广泛定评的上乘之作,且最好是最新成果,作者应为著名史学专家,原出版者也应是知名的出版机构。原著使用的语种主要是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等,中文译者应基本上是史学专业人士或具有较高史学修养的翻译家。总之,学术性、权威性、完备性、可资借鉴性以及可读性,是《世界历史文库》编选出版工作所追求的目标。
评分 评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自11世纪,芬兰就出现了自己的国家,从芬兰的建国到如今,一共经历了九个王朝的更替,才迎来了芬兰共和国的建立。
评分国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