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龐先生在“自序”中夫子自道:“四捲之中,似乎隱約寓有某個騰跳上下齣沒無常的精靈,或可聊供解悶;那個精靈,就是一分為三的方法。”跟隨著那個一分為三的精靈騰跳的腳步,去追尋當代學術思想領域具有承先啓後裏程碑式的人物一龐樸先生的心路曆程,展現其學術思想的菁華。
內頁插圖
目錄
編選說明
論孔子思想中心
孔子思想再評價
道傢辯證法論綱
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思想
告子小探
《墨經》的辯證思想
《荀子》發微
先秦名傢三派之演化
陰陽五行探源
名教與自然之辨的辯證進展
初讀郭店楚簡
孔孟之問——郭店楚簡中的儒傢心性說
“太一生水”說
“使由使知”解
三重道德論
馬王堆帛書解開瞭思孟五行說古謎——帛書《老子》甲本捲後古佚書之一的初步研究
思孟五行新考
帛書《五行》篇評述
“火曆”初探
“火曆”續探
“火曆”三探
“枚蔔”新證
繼承“五四”超越“五四”
以“五四”精神繼承“五四”精神
憂樂圓融——中國的人文精神
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
多元世界與儒學精神
薊下漫筆
科學主義與曆史研究
“中庸”平議
說“參”
儒道周行
中庸與三分
一分為三論
龐樸學行年錶簡編
精彩書摘
“一”
創生天地萬物的道,就其“惟恍惟惚”而萬物可聞可見來說,道可以名之為無,萬物則相對為有;若就其卓然獨立而萬物紛然雜陳來說,道可以名之為一,萬物則相對為萬。
道生萬物。萬物可聞可見而道卻“惟恍惟惚”;萬物如果謂之有,道則相對而謂無。萬物紛然雜陳,道卻卓然獨立;萬物如果號之萬,道則相對而號一。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第四十二章)這個“道生一”,不是時間上的順序,而是認識上的角度。莊子說:“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莊子·天地》)這個起於無而未形的一,和老子的道所生的一一樣,也並非後於道而生成的他物,而正是道的彆名。
道傢選用“一”這個數詞作為道的彆名,當然是因為它具有數的起始意義,可以用來錶徵道的創生作用。道既創生瞭萬物,卻不離開萬物而他去,而恰寓於萬物之中;這又正如一組成瞭各個整數,各個整數中都含有一一樣。因之,各個整數都得到瞭一,用道傢的思想來說,萬物都得到瞭道,或者說,得到瞭一,這就叫“得一”。老子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寜,神得一以靈,榖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緻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寜將恐滅,侯王無以貞將恐蹶。”(《老子》第三十九章)可見,這個一不是彆的,而正是天之所以為天、地之所以為地、萬物之所以為萬物的共同本質。因此,它又不同於數中所含的一,不是普普通通的一,而是偉大的一,或者叫“太一”、“大一”。《莊子·天下》篇中說關尹、老聃“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常無有,就是上一節說的常無、常有;太一,就是本節要討論的與萬物相對的一。
既然謂之一,就意味著它是不可分的。不可分的一,存在於韆差萬彆的萬物之中,它就不會是萬分其自身去分彆存在,而是整個地存在著。這樣,同一個一,存在於不同的萬物之中,並構成為它們的本質。它將如何存在呢?又怎樣會決定齣萬物之不同呢?這就是本體論所討論的問題。
老子沒有這樣提齣問題,說明他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已經存在。過分地注視人世的中國學術傳統,使他過早地把目光轉嚮內聖外王的要求,研究起作為一個人,應該如何守住內在於人身的一的問題來。用他的術語來說,這叫做“抱一”。
……
前言/序言
龐樸學術思想文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