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8
他是《士兵突击》中“不抛弃、 不放弃”史今班长
他是《红海战队》中的“蛟龙突击队”队员杨锐
他是张译,一个认真的演员,一个用心、用生命讲故事的人
张译历时四年,倾情创作
在张译嬉笑怒骂诗情画意没心没肺的故事中,感受别样的正能量
《不靠谱的演员都爱说如果》是演员张译历时四年完成,全书17万字,分为:坏脑子的橡皮擦、我见过的躯壳、所以我什么都不怕、演员能事录、猫某某五个章节,随书附赠别册。张译的记叙性情生动,犀利有趣,看似稀松平常的人和事儿,到他笔下每一桩都有情有趣有料,个体的成长经历让读者忍不住对号入座,三十怀旧的话题有唏嘘更添俏皮,北漂演艺经历辛酸寂寥,却段子丛生喜感遍地。在张译嬉笑怒骂诗情画意没心没肺的故事中散发的是丰沛的正能量。
张译,演员,哈尔滨人,萧红的邻居。
《士兵突击》中的温暖阳光的史班长,《我的团长我的团》烂了腿的兵油子孟烦了……
爱水、爱猫,也爱惹事。
几乎没有旅游过,也不安排假日,一天不在剧组就不自在。
因为演戏东奔西走,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听他们用不同方言讲故事。
戏外不善言辞,之所以写书,只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那些人和那些故事。
专业书评:
张译的干货
四年前,张译踏进我们朝内166的老楼,那时候《士兵突击》已经播过,铮亮的水泥地上,不断有兴奋的脚步,年轻同事们纷纷找他合影。只记得当时的张译站在我们的纷乱的书堆中,羞答答的,竟然有些脸红。就是那次张译将他整理好的30万字的稿子郑重地交与我们。
那份稿子是张译四年博客文的结集,刘稚和我看完如实交代感受:很高兴这不是一本写手采访明星成书或是个人形象展示的写真集。每一个字都有鲜明的张译风格,文思细腻、文字生动,尤其一部分写自己成长的文章,有趣温馨,里面有一代人共同的成长记忆,很多文章看完忍俊不禁却又百感交集。但是不足也很明显,博客文结集,杂乱,受限网络互动的特殊情境,离成书还有距离,只能保留三分之一,希望张译能再写,而且希望是我们要的那三分之一的水准。
再写,我们深知困难重重,张译的已有文字都是自己一个字一字写出来的,风格独特。那里面的满腔热忱、沉静诉说,或许成名之前的张译可以,但是对于这位正处在演艺黄金期也是掘金期的明星,说实话我们没太抱太大的希望。
这再写,就是四年。这期间只要过一段时间,貌似害羞的张译就会找身边的人将他的写作动态分别汇报给我们:张译在剧组里像模像样地写作,张译专门飞海南、厦门把自己锁在酒店里闭关写作。见了张译的面我们一顿赞扬鼓励,张译却一脸严肃一本正经地跟你唠叨:“唉,我调整好所有状态正襟危坐准备写作才发现那酒店怎么在集市边上。”“我去海南怎么就跟了这么一帮搅局的人呢。”不过还好,每每有文章传来,看了总让我们对新的一篇满怀期待,也让我们对演员写书有了新的认识。
其实*开始,演员张译甚至考虑过用笔名来出这本书,因为他觉得演员这个职业对于出书来说,是一种负累,大家一听说演员要出书,都会以为是很多图片的那种,要不就是请别人采访代笔写的成长奋斗史,很少有演员用第三者的眼光去描述记录自己眼中的人和事儿。但是演员又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路上,住着不同的酒店,听着不同的方言”,沉浸在不同的人生之中,他们登台演戏,琢磨人物剧本,研究人以及人物关系,优秀的演员观察生活、语言表达的能力是出类拔萃的,他们能够贴切的体会情节情景,揣摩各色人物,并用自己所能调动的所有外在方式将其表现出来,应该说他们有着表述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只不过形式转换立意表现的诀窍,灵动的书面表达,以及叙述背里透出的深刻的独特的想法,是需要一些积累和天赋的。很幸运,张译因着自己知识分子父母的严苛,以及话剧团几千本优秀剧本的熏陶,更重要的是自己对写字的热忱让他的这本文学处女作有了如今的品质。
我眼中的张译这四年没什么变化,他身处演艺圈,依江湖的传说,那里面光怪陆离,风云际会,可是眼前的张译倒是乐在其中,入戏出戏,依然故我。他喜欢去体会不同的生活,在戏里也在戏外。他讲过自己的某段经历,在十万火急赶飞机的道上,他却突发奇想地混入了某个选秀歌手的粉丝群里,凑热闹地围观,与一个热血粉丝交流心得,不亦乐乎。演员的职业让他必须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但是他时常会抽身而出,发发呆,看看景儿,想想事儿,也爬爬格子。他爬格子的矢志不渝,大概是因着张译这份熙熙攘攘名利场里的内心宁静,想来这份宁静有的性格教养使然,也有自己一步步的体悟和修为。
如此挤牙膏一般出文章的四年,匆匆而过。终于有一天有一坨叫做奶猪的大侠出现,快马加鞭,张译的书稿终于也跟他在剧组里的写作的身影一样有模有样。然后就是我们在张译哀怨眼神的注视下,毫不留情地删,删,删。*终张译的巨著《不靠谱的演员》剩下了十七万字,无论是开头的段子搞笑热身,让你浑身发冷的“我见过的躯壳”, 还是唏嘘俏皮的三十怀旧,心酸寂寥的成长经历,从来没有人记录描写过的演员故事,他牵肠挂肚的猫孩子,洋洋洒洒一本,全是干货。
这是四年用诚意、热忱和才情晾晒的干货。
《不靠谱的演员都爱说如果》经典语录:
--坏脑子呀,脑子真坏。但是这些都还不算最坏。
海清:你属什么?
我:我属马。
海清:你是哪一年生的?
我:1978年。
海清:1978年,哪一天?
我:2月17日。
海清:哦,2月17日生的,那你是属什么的?
我:我属马。
海清:属马?哦……那你是哪一年生的?
签名照
鸽子敲门:“张译叔叔,我同学特别喜欢你,你给她签个名吧。”
我看了看我这几张照片:“凭什么?”
鸽子低着头:“就是,她瞎了眼了,怎么就喜欢你了呢……”
二十分钟后,鸽子如愿拿走了三张签名照,只是脸上被记号笔画了三幅画,那是我的作品:万马奔腾、万水千山、万花丛中。
鸽子万念俱灰的找到导演孔笙,那是她爸。她爸哭笑不得,只得出主意:“唔……这种笔不容易洗掉,用钢丝抹布吧。”
明星都爱戴墨镜
陪我妈买家具。
第一天,我戴墨镜,被人认出来了。
第二天,我戴口罩,被人认出来了。
第三天,我戴口罩加墨镜,还是被人认出来了。
第四天,我什么都没戴,没人认出我。
那时海清还是舞蹈演员。
有台晚会,电视直播,下一个节目,大型歌舞。前奏的音乐有8拍,舞蹈演员们该是在最后一拍出场,海清是这队人马的领头。音乐只响了4拍海清就冲了出去,她一个人在舞台上转了一圈,发现没人,她只好往回退。退到半路,8拍就结束了,海清只好和大家又留在了舞台上。
当时她还不是领舞,领舞的女孩儿站在中间,海清围在旁边演花,她忽然看见摄像机好像对准了她,就忘了自己只是花,特别投入地跳起了领舞的动作。
团长气疯了,罚她去演火焰。
周一早晨,单位例会。
团长发现大黄没来,很是生气,给他打电话:“开会了,你怎么还没来?谁让你准迟的?”
大黄在电话里嚷嚷:“我在路上了,堵车。马上到马上到!马上就到!”
团长挂了电话:“他在路上了,那咱们继续。今天,我想谈一谈关于……不对呀,我给这孙子打的是座机!”
甲、乙只用微信聊天,几乎不打电话。
这一天,乙有急事,致电给甲。
甲擎着电话,听完了乙的话,挂了。
我爹
我爹自打我出生就玩命挖掘我的优长。
我刚出世四个年头之后,估计他嫌我又瘦又小,开始带我打羽毛球,一打打了八年。
打到我们可以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边走边传球,从家门口一直传到松花江畔再传回来,而球不落地。打到他喊“肚子”,我就必须把球打到他肚子上,他喊“鼻子”,球就得上他鼻子。打到我完全可以不看球,只看他挥拍的方向、用声音判断他的力度就能接到。打到我感觉自己像一部机器而非人类,不堪忍受奋起反抗,终于终止了这项运动。
我很庆幸自己出生在一个本分的家庭,父母教会了我善良,赋予了我平静。他们知识分子的浪漫情怀也影响了我;读过私塾的外公更是加剧了我性格上的古旧色彩;还有姐姐,她自小的爱唱爱跳没有在自己身上发挥,却毫不吝惜地赠送给了我……可是,我是害羞的,从小脸皮儿薄。
很不巧,我爸是音乐老师出身,更不巧的是,他对学生有耐心,对子女,他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我嗓子好,我爹翻出他做音乐老师时用过的教材,让我学唱不同民族风格的代表作品。一到春节聚会,他就逼我当众唱歌。问题是我害怕表演,干唱的话,腿抖;有麦克风唱,手抖;还没唱呢,只一想,就心慌意乱,手心出汗,并且冰凉,生不如死。
我躲,换来的就是父亲责备的眼神和亲友长辈们说我是“拿一把”的认定。我要是不躲,大家很快就能听见我们爷俩的相互指责声。什么叫做年关难过。
后来,长辈们给我起了一个外号,酸脸猴子。这个耻辱的外号维系了我整个的童年。
作为父亲,他愿我好,可他在这方面逼得我无路可退,每每父子较劲之后,他总会伤心地正告我:如果将来去扫街,一定别扫我们家门前的这一条。
北国的学校,滑冰是考试科目,这很恐怖,我不会滑冰,因为我怕摔。这事让我爸知道了。
他莫名亢奋,找了双冰鞋,拽着我跑到了学校的冰场上。我哆哆嗦嗦穿上了冰凉梆硬的冰鞋,内心充满了对这种运动的诅咒,好好的一双脚,非要挤成两把刀,在光不出溜的冰面上滑来滑去……若干年后,我听说南方同龄人的体育课有游泳,甚至还有跳伞这样的项目时,羡慕得要命。
可是眼前,我要滑冰。
根本站不住,连摔了好几个跟头,疼得我龇牙咧嘴。我爸一开始还算耐心,后来他就看不下去了:“咱俩商量一下,从现在开始,你摔一个跟头,我踢你一脚,就这么定了。”
他话音没落我就又摔了,于是,一脚。
远处有小孩子在玩,边玩边看我们这边。所以挨踢,面子上也是很难受的,我只好尽可能地乍着膀子在冰上挪,那姿势像极了鹅。
我不会做饭。如果把煮方便面以及煮速冻饺子也归纳为做饭,那我倒堪称厨艺精湛。
我爹曾经担心他儿子未来的生计,决定教我做饭,走到哪里总不至于饿死,我对于这门技术惶恐至极。当时,老人家身强力壮,拎着他儿子干巴鸡一样的臂膀往厨房里塞。我把四肢张开了,死死撑住门框,嚎叫着宁死不从。
就这样,那一晚,我爹在后面推搡,我声嘶力竭地反抗,娘在一旁哀叹,姐在厨房求情。
搬家,我娘扔掉了一台老风琴,我爹心疼,悄悄拆下键盘。我进了哈尔滨话剧院,听说当演员要全面发展,老人家让我学习弹钢琴。可是我学的是话剧,他笑了:“艺多不压身。”然后把风琴键盘搬出来让我练习指法。我像一个聋哑患儿仍旧抱着对音乐的执着,每天无声地练,我爹看着高兴,便咬牙买了一台真正的钢琴。至今,这架钢琴落户我家十几个年头了,基本上到目前为止,我爹始终是它孤独的演奏者。
当兵以后,战友话剧团的领导们喜欢让我写各种汇报文案,并想在此方向上重点予以培养。可惜我不喜欢,百般逃避。我那消息灵通的爹呀,却大老远寄来两本书《实用公文》和《公文写作技巧》,恨得我只想把书烧成灰,用奇骚无比的兔子尿搅和成墨汁泼到我讨厌的人的嘴里。
我爸年轻时就是热心肠,自家的活计还没完,就跑去帮别人家里做沙发、铲煤、修灶台。六十多岁的时候,还是闲不住,帮人守夜。我那时已经被一些人知晓,是自以为的明星,觉得脸面实在过不去,就找他回去。那房子里没有暖气,滴水成冰的天气,我爸只有一套棉被。我说:咱家不缺钱了。他说:你不懂。他执意的事情很难改变,我只好由他。结果没几天,他爬梯子帮人修灯,摔断了腿。
他过了一段需要拐杖的日子。过马路的时候,他走得慢,就有司机踩了刹车,还没人冲我爸鸣笛呢,他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抬起手杖指着人家汽车。
我还是不懂他,但是我隐隐感到,我爸老了。他的头发忽的就白了,身上的锐气都不在了,他常常就那么堆在椅子上绵绵地笑,好像谁都可以来打他,他不怕疼的,或者疼了也没有办法。妈妈也是,因为老了,眼睛变小了,一口的假牙。一旦摘了,嘴就塌陷了。是我接受不了的老相。怎么你们就老了,我怎么不知道呀?
父子之间关系的变化很微妙:顶小的时候崇拜父亲,青春期厌烦父亲,年轻的时候瞧不起父亲,等自己老了以后就会发现,原来身上竟有那么多东西和他一样,甚至远远不及他。
我爹很倔,我也倔。
我爹好絮叨,我也挺啰嗦。
我爹抓不住重点,我比他更茫然。
我爹能把家里搞得很乱,我不但能让家里乱,还能让别人陪着我一起乱。
我爹在我所谓的成名之后,总是逢人便夸我,我告诉他不要这样,做人要低调。我爹很委屈,不跟人说了,就准备了很多我的照片,要我签名,要拿去送给别人。这当然也被我拒绝了。有一年我回家,发现了一大堆我的签名照,我打死也想不起到底什么时候签的,问了我娘才知道,是爹模仿了我的笔迹,签上去的。
我爹爱显摆他的儿子,这一点我跟我爹倒是很像,我也爱显摆他的儿子。
忽然很想我爹,还有娘,想到难受。
不知道我的孩子哪年会出现,苍天,这个东西小时候肯定也会像我恨爹那样的我,但愿那时候我做的能比上我爹娘的一半。
……
后记
我被判入狱两年,剧组疯了,本来马上杀青,如今只好全部重拍。我也就此接受了告别演艺事业的现实。监狱里很恐怖,我快熬不住了。我找到监狱长申请带一台电脑进来写书,监狱长一拍桌子,勃然大怒:“现在才想起来写,早干嘛了?!你到底什么时候能写完呀?我们等得好辛苦!”
这是我在2012年夏天做的噩梦。
四年前,中国书店出版社的刘女士约我的书稿。这让人很吃惊,我这样的人还能出书?于是摩拳擦掌拉开架势地写,当时说好三个月交稿。
一年以后,刘女士从中国书店出版社离职了,我的稿子八字还没一撇。
在著名编剧兰晓龙及其夫人曾睿的介绍下,我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刘稚、赵萍接上了头。
人民文学出版社?我小时候看到的第一本书就是这里出的,很多年以来,我一直以为世界上只有这么一个出版社。
我一写就是三年。面对两个善良的女人,我一次次向她们保证“这个月肯定交”。至今翻出合约上的交稿时间,我才意识到,懒人的话坚决不可信。
面对我的拖拉,我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理由,我要对得起这家出版社,对得起这本书。
不过三年来,我确实写了很多,也删了很多,从30多万字删到10多万。奶猪鼓励加欺骗地告诉我:好东西都是删出来的。如果再拖稿一年,这本书大约只会剩下5万字。我也心疼,甚至痛彻心扉地为这些死去的文字建立文件夹厚葬,这里面,有我的啰嗦、急躁、显摆、做作的特立独行,特别是以“我”为中心的矫情。
演员这个职业对出书来说,其实反倒是一种负累。一听说演员要出书,人们的第一反应差不多都是:哦,那一定是有很多图片的那种吧。可事实上,我挺想对得起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正式出书之前,我甚至还想过使用笔名。
可惜故事藏不住,那都是我和周围人的故事。我喜欢听别人讲故事,更希望这些好故事得以保存,我把这归咎为我是蒲松龄的老乡。
因为这本书,我养成了搜集素材强迫症,经常在大家谈性正浓的时候,我就掏出手机,把这些故事关键词记下来里,强迫症导致我已经无法跟正常人进行正常的交流。
感谢这些年来我待过的剧组,组里的每个人都是生生不息的故事库。我还得承认,每次想不出素材的时候,我就打电话约战友们聚会。我的战友们有个毛病,只要凑在一起吃饭就叙旧,尤以肖二爷为代表。他的叙旧模式很固定:首先互相贬损,贬损在场的,贬损不在场的,说几个好玩的段子,最后再谈一些伤心的回忆,引得大家唏嘘感叹,众人沉默半晌,肖二爷再举杯打破这份宁静:来喝酒喝酒。于是我会设计圈套引出他的第二轮叙旧。
人文社有品位的老书都会有整页的插图,我也想有品位,于是就想请人帮忙画插图。钱海燕的《小女贼》系列是我喜欢的风格,可我不认识她,她更不认识我。辗转找来了她的邮箱,我心怀忐忑地给她写了一封信,没想到竟然收到了回信。钱海燕是好人,她一口答应帮我画画,还不要一分钱。
是的,我常常遇到好人。如果没有他们,我大概再拖十年也出不来这本书。
《扬州日报》的副总编辑周保秋是陪着我跑完这场马拉松全程的人,当我一次次把书稿删了又改、改了又删,她不厌其烦地抓图片、找结构、调目录。特别是后期,因为拖稿拖到我实在没脸和出版社联络的时候,是她一次次地替我向人们道歉;
《南方周末》文化部的总监奶猪袁蕾,更是被我当牛做马。白天给报社打工,然后彻夜在电脑前给我打工。她把我惯懒了,我经常像大爷似地坐在北京口述,她就在广州速记。遇到不通顺之处,她就自己拦上一架飞机跑来给我作编辑。终于有一天,奶猪同学晕倒在了报社的工作岗位上;
奶猪不顶用了,没关系,天津电视台的导演马骞,也经常被我拖到北京关到小黑屋里给我改稿;
我的助手杨丽,其实是一个深藏不露的PS高手,有了她之后,我再也不担心自己长得丑了;
人文社的杨柳老师,在跨年的最后一天,还窝在沙发里看着我的稿子;
设计师刘静,+努力帮我实现我的“品位”;
再说一嘴钱海燕女士,自从跟她约了画稿,我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两年后,她恳求我:“你把要写的东西录下来发给我,我来替你写吧……”
刘稚、赵萍,人文社的两位大编辑,对我这个不靠谱的演员的容忍,更是令人发指。
感谢的名单还有很多,感谢我的译家人,感谢生活,感谢为我提供故事的人们。
2013年1月1日
北京
不靠谱的演员都爱说如果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不靠谱的演员都爱说如果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书都是脏的,太差劲了
评分质量保证,我很喜欢?
评分书可以的,孩子说好看
评分知乎上看到了,非常不错
评分第一眼看到这本书就超爱,牛皮纸质的外壳,另加单独一本的相册集,很新颖的安排,书的质量也超好!赞!买书也是一件超享受的事情!
评分到了,快递小哥哥人很好。早就想买译哥这本书了,只是才想到买
评分看了介绍买的 内容不错 没想到一个演员还这么有故事 挺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破纪录的三天就看完了,可惜书里都是2013年之前的故事,再多点拍戏时的故事就好了
不靠谱的演员都爱说如果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