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08
基本信息
書名:龔鵬程講佛
定價:58元
作者:龔鵬程
齣版社:東方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506078894
字數:
頁碼:42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標識:A124
編輯推薦
《龔鵬程講佛》對於佛教與文學、儒學關係的*精密的論證與梳理,資料龐博翔實,邏輯周詳,文采浩然,令人驚嘆。
內容提要
《龔鵬程講佛》首論學佛與佛學之不同,爾後據佛教史,著重討論曆史上佛教與文學、與儒教之互動關係,如唐代的文人與佛教、孔穎達《周易正義》與佛教、李商隱與佛教、成玄英《莊子疏》與佛教、宋代論學詩與參禪、明代袁中郎與佛教、達摩《易筋經》與佛教等;另一部分為對佛教社會麵嚮的研究,如關於佛教飲食倫理的爭論、佛教模式及義理與企業管理、佛教的非營利事業管理、兩岸佛教交流之分析等。
目錄
“三教論衡”自序
一 佛學與學佛
二 孔穎達《周易正義》與佛教
(一)緒論
(二)三教講論
(三)參用佛義
(四)斥佛之誤
三 成玄英《莊子疏》與佛教
(一)與郭象注不同的*部道教莊子解
(二)成玄英注疏諸書所顯示的兩個方嚮
(三)由其吸收佛學看唐初道教義理之新發展
(四)由其貶抑儒傢論成疏之詮釋情境與策略
(五)成玄英治身與治國閤一的理論結構
四 唐代的文人與佛教
(一)文人與佛教關係
(二)文人的儒佛關係
(三)文人的佛道關係
(四)有待健全的論域
五 李商隱與佛教
(一)李商隱學佛的經過
(二)李商隱學佛的原因
(三)李商隱與僧佛有關的詩作
(四)結語
六 晚唐的禪宗與道教
(一)論易蔔
(二)談鬼神
(三)說心通
(四)參同契
(五)唐末禪宗發展史的一種解釋
七 釋“學詩如參禪”——兼論宋代詩學之理論結構
(一)本文研究之觀點與方法
(二)宋代詩學之理論結構
(三)轉識成智的幾種途徑
八 袁中郎的佛教與文學
(一)不被人知的袁中郎
(二)參究人天性命之學
(三)受用處在破執任性
(四)不拘格套獨抒性靈
(五)纔性生命的轉嚮與修持
(六)鼓吹西方彌勒淨
(七)端重自守以歸平常
(八)對袁中郎之再認識
九 攝道歸佛的儒者:焦竑
(一)運用道藏
(二)詮釋道經
(三)反對仙道
(四)修性*
(五)復命歸根
(六)攝道歸佛
(七)三教歸一
(八)剋己復禮
(九)攝情歸性
(十)死生情切
十 蕅益智旭唯識學發隱
(一)復雜的曆史形象
(二)唯識觀心之法門
(三)通彆兼圓的唯識
(四)以漸修矯治禪弊
(五)真常心與阿賴耶
(六)性相融閤的宗旨
(七)思想史的意義
十一 達摩《易筋經》論考
(一)少林武術不齣於達摩
(二)少林武術不本於佛教
(三)《易筋經》乃道教導引內功
(四)援道入佛的新典範
(五)仙佛武學的路嚮與疑難
(六)《易筋經》的流傳與誤解
十二 人間佛教的開展
(一)人間的佛教
(二)失敗的運動
(三)佛教現代化
(四)當代新佛教
(五)*現代化
十三 佛教模式與企業管理
(一)新萌芽的關係
(二)企業內部統整
(三)建構企業精神
(四)誌業生涯規劃
(五)可期待的未來
十四 佛學義理與企業管理
(一)佛學的管理學比附
(二)佛教的現代性依附
(三)現代化及*現代化
(四)佛學義理對現代的意義
十五 佛教的非營利事業管理及其拓展性
(一)兩種管理學
(二)非營利事業管理
(三)嚮非營利事業學習
(四)自主的非營利管理學
(五)結語
作者介紹
龔鵬程,1956年生人,颱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淡江大學中文係主任、研究所所長、文學院院長、文學院院長,中正大學曆史研究所教授,南華大學創校校長,佛光大學校長,中華道教學院副院長等教職;及國際佛學研究中心主任、世界道教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理事長等職。著書四十餘種,涉獵極廣,兼通儒釋道,號稱天下*纔子,當代孔孟。
文摘
佛學與學佛
*近讀到颱大哲學係教授楊惠南先生的新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頗有些感觸。楊先生是著名的佛學研究者,可是據他說,他原本卻是甚為排斥“佛學”,隻注重“學佛”的人士:……我是一個講究“學佛”而輕視“佛學”的傳統佛教徒。我周遭的師父和老師,都告誡我:不要讀太多經典,因為那和解脫成佛無關。有一次,我請教過颱中一位有名的淨土居士,問他在我讀完《阿彌陀經》之後,應該繼續讀些什麼經典?結果他反問我一句:“讀那麼多經典乾什麼?”還有另外一位法師也叮嚀我:除瞭《阿彌陀經》《楞嚴經》之外,不許再讀其他的經典!當時,我是多麼相信這些老師和師父的話,我忘瞭每天早課時,在佛菩薩麵前所發下的弘願:“法門無量誓願學!”事實上,就一個剛剛進入佛門的我來說,並不瞭解這句弘願的真義。原來,在佛門中,強調“學佛”的人,常常批評那些研究“佛學”的人隻是“說食數飽”“畫餅充飢”,永遠不能解脫成佛。現在突然要我放棄“學佛”的修行,跳入自以為矛盾衝突的“佛學”異域,著實睏擾瞭好一陣子!
楊先生後來是抱持著悲痛壯烈的心情去進行佛學研究的。這一段佛學與學佛的矛盾衝突,現在當然不會再睏擾他瞭。但是整個佛教界呢?不是還一樣存在著佛學與學佛的矛盾嗎?佛教界不仍是隻重學佛而較忽視乃至貶抑佛學嗎?我在《國際佛學研究年刊》第二期的序文中,曾經談到當前佛教界所必須麵對的問題,其中之一便是“教義的研修”:颱灣佛教的活動固然十分蓬勃,傢傢阿彌陀、戶戶觀世音,各寺廟無不香火鼎盛,經懺法會亦從不間斷。每逢
法師開示或宣講,輒見萬頭攢動,即使是達官顯宦,也往往參禪打七。但在這類佛教活動極其繁盛的背後,卻是對教義的極度陌生,錶麵熱鬧而內裏空洞。因為絕少人瞭解什麼佛教的教史與教義,他們信佛拜佛,僅是隨俗或祈求功利福報而已。某些以學佛修密為時髦的知識分子,亦以神秘經驗為主,談佛法義理,類皆荒誕不經。這是佛法傳布的危機,我們不能隻要求信教者做功德而不讓他們明白自己信的究竟是什麼。宗教的道理,關涉瞭客觀真理及
個人*關懷兩個方麵,此為何等大事,而可以迷糊濛混乎?故如何加強信眾對教義之瞭解,如何在教義的研修方麵提齣我們這個年代的貢獻,實在是個大問題。從曆史上看佛教的發展,每個時代都有其對教義的闡發,我們這個時代可不能交瞭白捲。
信教而不知義理,蔚為風氣,成為當今佛教的大問題,相信此處說得並不過分。這不是教界及信眾僅重學佛修證而不重佛學使然嗎?正因佛教界不甚重視佛學,故一旦蓋寺廟,各方捐獻極多,若是辦佛學院或研究中心,信徒、寺院都興趣寥寥。*的幾座佛學院,也往往經費睏窘,發展睏難,使得佛教教育迄今仍未步入正軌,整個佛教界仍然缺乏夠水準的弘法人纔,對於信徒們所提齣的各種問題,例如經典的義理、曆史發展所造成的教義變化、各宗派教理的差異、不同區域教理的分彆及其發展狀況,等等,往往不能正確或深入地解答。因此,我們會發現,目前的佛教界似乎是一知半解、糊裏糊塗的弘法人員,在指導著茫無頭緒的信眾。盲以導盲的情況,實在令人憂慮。或許一般信仰佛教者並不以為這是個問題,隻要佛教的道場仍然興旺、法會仍然盛行、其所推動之宗教慈善事業仍為社會所肯定,佛教仿佛就會一直蓬勃發展下去。這真是大謬不然之見。須知中國佛教自隋唐以來,一般都認為宋元明清已漸衰頹,晚清以來始漸復興。而宋元明清諸朝民間信仰佛教者難道少瞭嗎?道場、法會、經懺又何嘗不興旺呢?佛教所辦的養老、慈幼、救濟、租賃事業不也十分普遍嗎?既如此,何以謂其為衰?於此便可見教義發展之重要瞭。隋唐以後,佛教的教義已無太大
發展,流行於民間之佛教信仰,事實上僅成為一種缺少靈魂的儀式化行為,燒香、拜佛、念經、吃素以及超度亡魂而已。整個佛教,在個人,便是欲求往生淨土或利益福報(求菩薩佛祖保佑平安富貴、子孫昌旺之類);在教團,則是趕經懺辦法會(甚至齣現迎財神之類法會)。
這種儀式化的結果,自然就形成瞭佛教的世俗化與庸俗化。
……
媒體推薦
暫無
龔鵬程講佛新華書店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龔鵬程講佛新華書店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龔鵬程講佛新華書店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