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真人井銘》是由南唐徐鉉(917—992)撰文並書寫的。徐氏精通篆書,曾奉宋太宗命校訂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世稱“大徐本”,是研習文字學和小篆的必讀書。史載他十歲就能作文,與韓熙載齊名,有“韓徐”之稱。
評分此本《井銘》拓本,經趙魏、張廷濟、瀋樹鏞、潘祖蔭遞藏,民國十七年(1928)鞦傳到潘氏後人潘靜淑、吳湖帆夫婦手中。此本不僅為宋拓孤本,更珍貴之處在於它還保存著宋代裝裱式樣。
評分許真人即東晉年間的道土許謐(305—376),道名為穆,字思玄。興寜二年(364),許謐等人在茅山假托天師道女祭酒魏華存傳授,製作瞭《上清經》、《黃庭經》等道教經典,創立瞭道教上清派。太和元年(366),許謐在茅山小茅峰之北的雷平山營造宅宇,後來在宅南穿鑿瞭一口“許真人井”。
評分此本《井銘》拓本,經趙魏、張廷濟、瀋樹鏞、潘祖蔭遞藏,民國十七年(1928)鞦傳到潘氏後人潘靜淑、吳湖帆夫婦手中。此本不僅為宋拓孤本,更珍貴之處在於它還保存著宋代裝裱式樣。
評分《闆橋雜記》與《三吳遊覽誌》的作者餘懷(1616-1696),字澹心,一字無懷,號曼翁,一號廣霞,又號壺山外史、寒鐵道人,晚年自號持老人。原籍福建莆田,長期寓居南京。因此,常自稱江寜餘懷、白下餘懷。
評分許真人即東晉年間的道土許謐(305—376),道名為穆,字思玄。興寜二年(364),許謐等人在茅山假托天師道女祭酒魏華存傳授,製作瞭《上清經》、《黃庭經》等道教經典,創立瞭道教上清派。太和元年(366),許謐在茅山小茅峰之北的雷平山營造宅宇,後來在宅南穿鑿瞭一口“許真人井”。
評分 評分餘懷生於明萬曆四十四年丙辰(1616)七月十四日。清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六月二十日(荷花誕日)去世。享年八十一歲。尤侗(悔庵)《挽餘曼翁八絕句》之二雲:“老來健在正堪誇,序齒居然先子牙。何意道場終九九,並非太歲在龍蛇。”(《艮齋倦稿》捲九)
評分中國五韆年璀璨的文明及無與倫比的豐富文字記載都已為世人所認可,在這一博大精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