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發現於一八九九年(清光緒二十五年)。是殷商時期刻寫在龜骨,獸骨,人骨上記載占蔔,祭祀等活動的文字,是經過巫史加工過的古漢字。嚴格地講,隻有到瞭甲骨文,纔稱得上是書法。因為甲骨文已具備瞭中國書法的三個基本要素:用筆,結字,章法。而此前的圖畫符號並不全有這三種要素。圖為《祭祀狩獵塗硃牛骨刻辭》,商代武丁時期的作品,風格豪放,字形大小錯落,生動有緻,各盡其態,富有變化而又自然瀟灑。不愧為甲骨文書法中的傑作。
評分 評分第一階段:1616——1645,即餘懷三十歲前。他熟讀經史,學識淵博,有匡世之誌,文名震南都。南京國子監(南雍),規模巨大。為參與南都鄉試,東南數省學子,常聚學於此。餘懷亦曾遊學南雍。而與試名列榜首者,多為餘懷、湖廣杜溶(於皇)、江寜白夢鼐(仲調),人稱“餘杜白”(金陵俗稱染色名“魚
評分下真跡一等,必買的書
評分精彩
評分中國五韆年璀璨的文明及無與倫比的豐富文字記載都已為世人所認可,在這一博大精深
評分主要作品介紹:
評分《許真人井銘》是由南唐徐鉉(917—992)撰文並書寫的。徐氏精通篆書,曾奉宋太宗命校訂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世稱“大徐本”,是研習文字學和小篆的必讀書。史載他十歲就能作文,與韓熙載齊名,有“韓徐”之稱。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