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帖版邊緣多有破損,拓工不精,墨色不勻。帖中“亮”字為避金主完顔亮名諱被磨去,拓工也不如徽宗時精善。大觀帖》雖然在內容上與《淳化閣帖》相同,但在編排上改正瞭閣帖的錯誤,如《淳化》第二捲中張芝《知汝殊愁》帖有一個草書“”字被誤認為“不可” 2字,《大觀》把它閤攏瞭。
評分和文物版的黑白版和孫寶文的放大版相比較 這個是彩印的 清晰度也可以 貼邊加瞭釋文 收錄全部題跋(題跋也基本加瞭釋文) 有目錄查閱比較方便 如果是原大的話就更完美瞭 硬傷是釋文部分錯誤不少 編輯質量有待加強
評分工藝:拓工精良。
評分《大觀帖》摹勒謹嚴,鎸刻精工,論者以為在《閣帖》之上。蘇美版全部原色印製且均有釋文,當在文物版之上。
評分給一星是給快遞小哥的,他們吃苦啦!那些坐在辦公室裏給我負2000的人,我給你們差評,算是對等瞭。
評分北宋匯刻叢帖《大觀帖》全 10捲,為大觀三年 (1109)宋徽宗因《淳化閣帖》闆已斷裂,齣內府所藏墨跡,命蔡京等稍加厘定,重行摹勒上石。款署“大觀三年正月一日奉聖旨摹勒上石”。各帖標題與各捲款識皆蔡京手書。刻工精良,勝於《淳化閣帖》。
評分很不錯!正需要啊!!!!!
評分書好,物流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