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雷姆塞编著的《希腊文明中的亚洲因素》是“大象学术译丛”的其中一册,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海报:
《大象学术译丛:希腊文明中的亚洲因素》是作者在爱丁堡大学吉福德讲座讲授的内容。他运用了历史学、地理学、语言学等知识,以小亚细亚地区的考古、铭文、历史文献等证据进行论证,从小亚细亚的神话、神的崇拜、法律、婚姻、习俗、语言等文化中追溯希腊文化的源头。
威廉·雷姆塞(1851-1939),既是古希腊史学者、考古学家,又擅长于基督教、土耳其历史等领域的研究,还是他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地形学、古代文物和小亚细亚古代史的权威。
前言
第一章 古爱奥尼亚人
第二章 神之山
第三章 埃匹门尼德
第四章 西亚的土地所有权法
第五章 涅美西斯与公正
第六章 特洛伊之门的两只秃鹰
第七章 狼祭司、山羊祭司、公牛祭司、蜜蜂祭司希腊文明中的亚洲因素
第八章 村庄的权利
第九章 弗里吉亚挽歌
第十章 《伊利亚特》与特洛伊战争
第十一章 古代小麦贸易的流向
第十二章 希波纳克斯论吕底亚情景与社会
第十三章 四轮马车
第十四章 兄弟会与胞族第十五童天堂与尘世
第十六章 订婚与婚姻
第十七章 四个爱奥尼亚部落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终于在京东买的书送到了。很满意。 《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愚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教书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会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就是我终身从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首先你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 常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人——环境”系统。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
评分本书主要为大学文科学生和古典学问的爱好者提供接触古希腊文典的机会,涵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纪事、哲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典等多种文类。笔者无意编写语言教科书,对于希望较快掌握古希腊语文的人,本书当然也可用来应付考试。但笔者更希望读者直接触摸古希腊思想的身体,借助小学功夫感受翻译作品中未能尽然传达出来的精神气息,加深对传世不衰的古希腊作品的理解——进而体会到,靠译本接触古典文本,定会丢失不少东西。历代翻译家们的伟大功绩丝毫不应贬低,但无论有多么完美的翻译,阅读原文获得的享受仍然不可取代——西方现代语文的译作同样至少很难传达原文词语搭配的韵味。读者大可放心的是,笔者不会用种种复杂的音韵规则来让人扫兴,用语法表格把对古典诗文的年轻热情赶进堆满词法规则的胡同,而是希望古希腊诗人墨客的文句能将读者领进引人入胜的古典思情,与此同时乘机攻克一个个小学难关。”
评分评分
这系列书选题是不错的,翻译质量略有参差,这本还没细看,题目挺有意思,印装质量是没问题的。
评分人文阅读社会文化人文阅读社会文化
评分 评分评分
本书主要为大学文科学生和古典学问的爱好者提供接触古希腊文典的机会,涵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纪事、哲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典等多种文类。笔者无意编写语言教科书,对于希望较快掌握古希腊语文的人,本书当然也可用来应付考试。但笔者更希望读者直接触摸古希腊思想的身体,借助小学功夫感受翻译作品中未能尽然传达出来的精神气息,加深对传世不衰的古希腊作品的理解——进而体会到,靠译本接触古典文本,定会丢失不少东西。历代翻译家们的伟大功绩丝毫不应贬低,但无论有多么完美的翻译,阅读原文获得的享受仍然不可取代——西方现代语文的译作同样至少很难传达原文词语搭配的韵味。读者大可放心的是,笔者不会用种种复杂的音韵规则来让人扫兴,用语法表格把对古典诗文的年轻热情赶进堆满词法规则的胡同,而是希望古希腊诗人墨客的文句能将读者领进引人入胜的古典思情,与此同时乘机攻克一个个小学难关。”
评分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终于在京东买的书送到了。很满意。 《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愚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教书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会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就是我终身从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首先你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 常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人——环境”系统。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