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法学派研究系列之2:刑法客观主义与方法论》以“刑法客观主义与方法论”展开,分别讨论刑法方法论与司法逻辑、客观归责的方法论意义、刑法价值判断、中国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困境与前景等问题。在“刑法客观主义与证据达用”中,研究明知与刑事推定、刑法与控方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的实务运用、读职犯罪的指控难点、非法证据排除:刑法与刑诉法的交错等专题;在“刑法客观主义与刑罚适用”部分,则对量刑程序改革的实体法支撑、量刑上的禁止不利评价原则、禁止重复评价、法官量刑与账目计算、协助抓捕同案犯等问题进行思考。
评分本书以“刑法客观主义与方法论”展开,分别讨论刑法方法论与司法逻辑、客观归责的方法论意义、刑法价值判断、中国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困境与前景等问题。在“刑法客观主义与证据达用”中,研究明知与刑事推定、刑法与控方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的实务运用、读职犯罪的指控难点、非法证据排除:刑法与刑诉法的交错等专题;在“刑法客观主义与刑罚适用”部分,则对量刑程序改革的实体法支撑、量刑上的禁止不利评价原则、禁止重复评价、法官量刑与账目计算、协助抓捕同案犯等问题进行思考。
评分中国刑法学派研究系列之2:刑法客观主义与方法论
评分一、 作为归责理论的相当性说/ 47
评分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刑法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刑法客观主义与方法论》(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等个人专著8部;、参编《》(与陈兴良教授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等刑法学著作2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
评分周光权,男,1968年生于重庆市江津区,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博十学位,先后任清华大学法学院讲师(1999年)、副教授(2000年)、教授(2005年)、博十生导师(2006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兼任全国十余家司法机关专家咨询委员、专家顾问。曾挂职任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副检察长(2007年I1月至2010年7月)。2001年4月至2002年3月,在日本名城大学法学部任客座研究员。
评分抢到就是赚到,库存量很少
评分三、 客观归责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特殊意义/ 63
评分一、 问题的提出/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