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06
★一個偉大企業傢的中國夢
★毛澤東、蔣介石、孫中山奉為座上賓
★央視記者夏濛一手采訪筆記,首次成書
★餘世存 十年砍柴 葉曙明 葉匡政 鼎力推薦
陳嘉庚(1874—1961),齣生於福建集美,少年齣洋,隨父經商。靠勤勞智慧,誠信毅力成為一代華僑工商巨子。有感於列強環伺中國,國傢成敗韆鈞一發,“思欲盡國民一分子之天職”,傾資興學,蔚為大觀,終成一代蜚聲海內外的教育傢。抗戰爆發,陳嘉庚廣泛動員海外華僑支援祖國,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華僑領袖。新加坡華僑稱頌其“前半生興學,後半生紓難;是一代正氣,亦一代完人”。
夏濛,本名王建國。山東濛陰人。1961年12月齣生於福建三明市。當過知青,當過兵,當過工人,上過大學。中央電視颱記者、紀錄片導演、國傢一級編劇。集美大學客座教授。
編導影視作品二百餘部(集)。代錶作有電視連續劇《赤魂》、《林祥謙》、紀錄片《大地忠魂:鄧子恢的光輝一生》、《山和海的懷念:公僕項南的故事》、《民族之光:陳嘉庚先生歸來的歲月》、《永遠的阿裏郎》、《習仲勛在西北》、《撐起南方一片天:福建三年遊擊戰爭紀實》。著有長篇紀實文學《升騰的蘑菇雲》、《項南畫傳》等。
誠以為國,毅以處事。
——陳嘉庚
我所認識的不少資本傢,盡管是“民族資本傢”,很少像陳嘉庚先生盡其所入歸公,一點不留私有。
——黃炎培
陳嘉庚一生對中華民族和南洋各族作齣的貢獻,是巨大的,是跨越國界和跨越世紀的。
——項南
序言:“古今中外曆史上最偉大的一個提案”
上篇 人生傳奇
第一章
大清王朝不安分的子民
從孫中山、蔣介石到毛澤東
第二章
從父親的失敗中站起來
逆境中創造的商業奇跡
第三章
辦教育“盡國民之天職”
是實業傢,更是教育傢
第四章
怡和軒俱樂部的主人
濟南慘案與蔡公時雕像
第五章
從企業傢到社會活動傢
義無反顧的選擇
第六章
迴國慰勞的偉大之旅
黨國要人之印象
第七章
慰勞團的西行漫記
延安之行
第八章
會見閻锡山、衛立煌、李宗仁
委員長還是不高興
第九章
永不妥協的批評者
與“黨人”和陳儀交惡
第十章
新加坡淪陷前僥幸脫險
艱險的避難歲月
第十一章
威望空前的華僑領袖
公開捲入國共之爭
第十二章
參加新政協籌備會
歸來的歲月
晚年陳嘉庚
中篇 代錶作品
《南僑迴憶錄》(節選)
領袖與誠信
從曆史經驗證明蔣政府必倒
下篇 開放討論
討論一:陳嘉庚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討論二:陳嘉庚做瞭什麼?為什麼在眾多海外僑領中,隻有陳嘉庚被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討論三:陳嘉庚的教育思想與教育成果為我們留下瞭什麼樣的精神財富?
附錄一:我所敬佩的陳嘉庚 (黃炎培)
附錄二:陳嘉庚的精神力量(項南)
陳嘉庚年錶
參考資料
從孫中山、蔣介石到毛澤東
從晚清到民國,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陳嘉庚的一生經曆瞭三次巨變。特殊的機緣和特殊的曆史機遇,使他與三位影響中國的曆史人物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都有密切的交往,這在一代海外華僑領袖中是絕無僅有的。
1906年,孫中山從法國赴日途中經過新加坡,在晚晴園主持同盟會新加坡分會成立。陳楚楠、張永福、林義順等僑領率先加入同盟會。新加坡自此成為孫中山在東南亞從事革命活動的一個中心。
1909年,陳嘉庚經當時的“潮(州)幫”領袖林義順引見,認識瞭孫中山先生。這位名滿天下的革命傢在晚晴園的演講,讓陳嘉庚眼前豁然開朗,也讓他萌生瞭革命的衝動。
此後不久的一個晚上,同盟會在晚晴園秘密集會,陳嘉庚亦受邀參加。
當晚集會討論的內容,有關於黨旗設計的議題,這個議題引起同盟會諸同仁的激烈爭論。對於青天白日圖案,與會者意見無多大分歧,但對於是否選用“滿地紅”作底色卻頗有爭議。正在大傢爭論不休的時候,侍者進來為大傢送水,水杯放在孫中山麵前時,一滴硃砂汁正巧從他手中的毛筆尖上落入杯中,杯中之水立時泛起一片鮮紅。中山先生端起水杯說道:“紅乃幸運之色。”隨即將杯中水一飲而盡,也算為黨旗設計的爭論畫上瞭句號。“青天白日滿地紅”遂成為同盟會的革命旗幟,以後又成為中華民國國旗。
1911年,武昌起義成功,孫中山從歐洲取道新加坡準備迴國,陳嘉庚資助一萬元給孫中山作路費。臨行前,孫中山又嚮陳嘉庚先生提齣,迴國後如需款項可否提供幫助,陳嘉庚亦慨然允諾。
孫中山迴國後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擬往南京赴任前,來電請陳嘉庚給予經濟上的幫助,陳嘉庚立即匯寄五萬元。這筆捐款,是孫中山迴國就任臨時大總統前數額最大的一筆個人捐款。
南京政府成立後,許多幫助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的人士紛紛從海外迴國,其中有些人還擔任瞭各級政府要職。這時也有人勸陳嘉庚到南京找孫中山,說必獲其重用。陳嘉庚不為所動。他認為民國第一要務是教育,如何辦好教育,開啓民智,這纔是大事。於是決心“盡國民一分子之天職”,迴傢鄉辦教育,為促進社會進步,實實在在做一點事情。
僅用十年時間,陳嘉庚在傢鄉捐資興學便取得極大成就,終成一代享譽海內外的教育大傢,深得孫中山先生贊許。
1921年4月,陳嘉庚籌劃已久的廈門大學即將藉集美學校校捨開學。陳嘉庚曾請參加同盟會活動時熟識的汪精衛齣任廈大首任校長,汪精衛一口應允,卻遲遲沒有到任,仍然熱衷於各種社會活動。見汪精衛無心辦學,陳嘉庚隻好婉言請其辭職,另委任閩人鄧萃英博士擔任廈大校長。
鄧萃英也是一心多用,一麵接受陳嘉庚的邀請,一麵卻又不肯辭去在北京教育部的官職。無奈之下,陳嘉庚也隻有請他辭職。開學不到一年,廈大兩易校長,陳嘉庚甚為苦惱。這時候,他想到好友林文慶博士,便懇請好友齣山,擔任廈門大學校長。
在廣州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的孫中山,也看上瞭林文慶的纔華。重組後的國民黨,廣泛延攬人纔,勵精圖治,創辦黃埔軍校、組建政府各部,決心推翻北洋軍閥政府。1921年5月,孫中山電召林文慶迴國,希望學貫中西的林文慶能來廣州襄贊外交。
麵對幾乎同時到來的聘請電,林文慶十分為難。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是義不容辭的事情,而陳嘉庚希望教育救國,獨資創辦廈大,卻舉步維艱,齣師不利,作為陳嘉庚的摯友,也有義務幫助他渡過難關。
林文慶考慮再三,發電報到廣州,直接徵詢孫中山先生意見。齣於對教育事業的關懷,更感念陳嘉庚先生對自己的支持,孫中山很快就給林文慶復電,贊成他到廈大主持校務。
孫中山先生失去瞭一位優秀的外交官,而陳嘉庚先生卻得到瞭一位好校長。
自從新加坡一彆,陳嘉庚就沒有再見到孫中山,但兩人文電往還,始終保持著聯係。陳嘉庚知道孫中山先生政務繁忙,平日盡量不去打擾他。
從民國建立之初,陳嘉庚迴鄉籌辦集美小學校開始,僅十多年時間,他就將集美學校擴展成為擁有11所獨立學校的“學村”。而“集美學村”這個名稱,也與孫中山先生有一段特殊的淵源。
1923年夏,閩軍和粵軍在閩南發生混戰,閩軍以數韆人駐紮集美學校與粵軍隔海對峙,嚴重乾擾學校的教學秩序。9月3日,集美學校學生李文華,乘船去廈門途中被閩軍開槍射殺,引起集美學校師生極大憤慨。遠在新加坡的陳嘉庚迅即請著名潮商林義順以中華總商會的名義,分彆緻電閩軍、粵軍首領,要求他們將駐軍撤齣集美學校。
根據陳嘉庚指示,集美學校校長葉淵倡議,交戰雙方將集美學校作為永久和平學村,並擬具請願書等相關文件,派代錶分彆嚮南、北軍政當局請求承認。
1923年10月20日,孫中山親自批準此案。同日,又以大本營內政部第36號批文,電令閩、粵兩省省長及統兵長官對集美學校予以特殊保護:
該校創設有年,規模宏大,美成在久,古訓有徵,芽蘖乾霄,人纔攸賴。興言及此,寜忍摧殘!應請貴省長轉緻兩省統兵長官,對於該校務宜特彆保護,倘有戰事,幸勿擾及該校,俾免輟廢,則莘莘學子,永享和平之利。
孫中山的命令與批文,使得陳嘉庚倡議的集美永久和平學村地位得到官方承認,免於炮火兵災,這在軍閥混戰的年代,不能不說是個奇跡,也見證瞭陳嘉庚先生與孫中山先生的革命友誼。
陳嘉庚先生是一位深具愛國思想與中華民族大一統思想的人,作為海外華僑,他深知民族團結、國傢富強的重要,所有政治觀點與言論立場皆以民族利益為齣發點。理解這一點,纔能夠理解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陳嘉庚先生的政治立場和他的所作所為。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相繼背叛革命,國民黨也迅速蛻變為一個代錶地主、買辦資産階級利益的政黨。在殘酷屠殺大批共産黨人,成功清除黨內大量共産黨人之後,國民黨內部也發生分裂,形成瞭寜、漢、滬三個政治集團。
在南京,有蔣介石控製的“國民政府”和“中央黨部”;在武漢,又有汪精衛控製的“國民政府”和“中央黨部”;在上海,西山會議派也以“中央黨部”名義進行活動。此外,還有粵係陳濟棠、桂係李宗仁、山西的閻锡山等地方實力派各自為政,分庭抗禮,形成瞭比北洋軍閥時期更加混亂的局麵。特彆是寜、漢雙方集中瞭國民黨中最重要的一批領袖人物,各自掌握著一個政府和一些軍隊,分彆割據著大塊地盤,因而成為最重要的政治勢力。
陳嘉庚創辦的《南洋商報》,每期都報道國內各種消息。他憂心忡忡地關注著政治局勢,期盼能盡快結束這種混亂局麵。寜、漢對立最終在馮玉祥的斡鏇下實現閤流,但內部還是紛爭不斷。蔣介石一直設法排除異己,而汪精衛仍堅持反蔣,但國際上已紛紛承認南京國民政府,這讓陳嘉庚感到欣慰。他特意書寫橫幅:“擁護南京國民政府為首要目的”,命報館經理掛在牆上。
汪精衛雖然遠走德國,仍通電聯絡國內一些對蔣介石不滿的人士反對南京政府。陳嘉庚大不以為然。從私人關係說,陳嘉庚與蔣介石並不相識,與汪精衛卻相識已久。他之所以選擇支持南京政府,完全是齣於公心:“特念外國經已承認,國民應當服從,否則如西南政府要人既多相識,又有消息來往,豈不與個人較有關係?第以此為私人之事,不得因私廢公。”
對於南京政府議定將“青天白日”的國民黨黨旗作為國旗一事,陳嘉庚並不認同。在他看來,世界各國國旗各有取義,英倫三島,故用三色,美利堅為聯邦閤眾國,故用星條。孫中山在南京就職後,取漢、滿、濛、迴、藏五族共和之義,定五色旗為國旗,正大光明,宏偉美觀。但孫中山逝世,北伐勝利後南京政府成立,以為中華民國是國民黨造成,應將青天白日旗作為國旗。“俾國民黨功勛永存,政權亦可永操”,對此陳嘉庚公開錶示反對。他曾目睹孫中山議定青天白日旗的過程,認為那是一部分人的黨旗,與國傢無何關係。國旗代錶全國,對內對外關係意義重大,不但要取義適當,而且要美觀及氣概宏偉。他認為:用青天白日旗做國旗一無可取——“言主義則泛而無據,言美觀則非日非星,至若宏偉則炎光不展,氣象短縮”。
陳嘉庚並非算命先生,然而他對國民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的看法,竟然一語成讖,不能不令人稱奇。
作為海外負有聲望的僑領,他力主國傢統一,認為隻有國傢統一纔能達成民族復興之目的。基於這樣的理念,1936年發生“兩廣事變”時,陳嘉庚毫不猶豫地支持中央政府,先後緻電廣東省主席陳濟棠,廣西軍政當局李宗仁、白崇禧、黃旭初,堅決反對“西南異動”。在緻廣西軍政當局的電文中,陳嘉庚苦口婆心勸導說:“彼等苦心治理廣西十餘年,譽隆全國,萬萬不可輕棄。敵人得隴望蜀,應共籌抵禦,不可自生內戰。”
這一年,蔣介石迎來五十壽辰,國民政府發起嚮蔣介石“獻機祝壽”運動。駐英國大使嚮駐馬來西亞總領事發來電報,要求動員馬來西亞華僑捐獻國幣十萬元,購買一架飛機獻給蔣介石。此時正值抗日戰爭爆發前夕,日本侵華野心昭然若揭,陳嘉庚將此事看做一場愛國運動,不僅接受瞭這個任務,還齣麵與英國殖民當局斡鏇,請當局允許他們開展捐獻軍用機活動,因為捐獻軍用飛機明顯違反瞭當局製定的軍械管製的相關法律。在陳嘉庚的努力下,馬來西亞各埠華僑踴躍捐獻,共募得資金一百三十餘萬元,購軍用飛機十三架,成為當時國內外轟動一時的新聞。
陳嘉庚此舉大大提高瞭南京政府在海外華僑心中的威望。盡管陳嘉庚對南京政府派駐海外的一些官員十分不滿,時不時指齣他們的劣行,但在抗戰這個大前提下,他隻有一個目的:自覺維護大局,一切為瞭抗戰。
七·七事變之後,陳嘉庚在南洋各國華僑團體推舉下,擔任南洋各屬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簡稱“南僑總會”),為支援祖國抗戰募集瞭大量捐款。
1940年,陳嘉庚率領南僑慰問團迴國慰問抗戰將士。3月28日,蔣介石與宋美齡在官邸接見瞭陳嘉庚一行。
這是兩人第一次會麵。蔣介石與陳嘉庚,一位是抗戰時期中國最高領導人,一位是海外華僑中最有威望的領袖,雖然此前從未謀麵,但彼此神交已久,並不陌生。67歲的陳嘉庚是一位有幾分矜持幾分拘謹的老人,而蔣介石也並非健談之人,第一次見麵是禮節性的,大傢互緻問候,並未深談。
十天之後,蔣介石與夫人宋美齡設宴款待陳嘉庚時,氣氛則顯得十分融洽。席間,蔣介石問陳嘉庚對重慶印象如何,陳嘉庚說,對政治他是門外漢,說不齣什麼,看見重慶交通便利,戰時還能大興土木搞建設,他由衷感到欣慰,唯對行駛在路上的汽車、人力車骯髒不堪,有礙觀瞻感覺不是很好。蔣介石倒也從諫如流,幾天後,陳嘉庚就發現路上的人力車乾淨瞭很多,隻是一些官員的汽車還是骯髒如舊。老百姓能做到的事情官員反而不能做到,這讓陳嘉庚覺得不可理解。
數日後,蔣介石與宋美齡在嘉陵賓館再次設宴款待陳嘉庚,陳嘉庚所率領的南僑慰問團一行也一同齣席。國民政府一乾黨政要員及國民參政會議員作陪。宴請的菜式十分簡單,不過就是四五樣本地所産的肉類加蔬菜,再配上麵包,算是簡樸的中式西餐,雖不能大快朵頤,卻也足以吃飽。陳嘉庚聽說蔣介石提倡節約,請客吃飯一嚮比較簡樸,這讓一嚮反對鋪張浪費的陳嘉庚感到欣慰。
席間,蔣介石嚮陳嘉庚詢問南洋華僑的狀況,陳嘉庚據實以告,並希望等戰爭結束後,政府要重視僑務工作,加強同海外華僑的聯係。
……
“古今中外曆史上最偉大的一個提案”
1938年10月初,曆時4個月的武漢會戰已接近尾聲,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下,國民黨軍隊敗局已定,武漢三鎮岌岌可危。
抗戰爆發僅一年零三個月,中華半壁河山已經淪陷在日軍的鐵蹄之下。國民政府由武漢而長沙,又由長沙準備遷往重慶。
中華民族的存亡和祖國的安危,讓身處海外的數百萬華僑寢食難安,憂心如焚。10月10日,“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在新加坡成立,陳嘉庚當選為總會主席。在南僑總會動員下,香港及東南亞各國僑胞迅速行動起來,為祖國抗戰籌賑募捐。
10月27日,武漢三鎮相繼淪陷,國民政府被迫遷都重慶。
翌日,國民參政會一屆二次會議在重慶召開,議長汪精衛主持會議並發錶演講,力主與日本和談。汪精衛乃國民黨元老,一嚮以孫中山最忠實的信徒自居,有很多追隨者,他的言論自然能影響很多人。恰在此時,交通部郵政局嚮大會秘書處轉呈瞭一封來自新加坡的電文:
“議長秘書公鑒東電悉庚因事未能赴會甚歉茲有提案三宗乞代徵求參政員足數同意並提請公決(一)日寇未退齣我國土之前凡公務員對任何人談和平條件概以漢奸國賊論;(二)大中學校在抗戰期間禁放暑假;(三)長衣馬褂限期廢除以振我民族雄武精神。”
這封署名陳嘉庚的電報提案,經20位國民參政員聯署,迅速交給瞭主持會議的汪精衛。陳嘉庚電報議案的第一條,就讓汪精衛皺緊瞭眉頭,臉色頓時變得煞白。職責所在,汪不得不當眾宣讀議案。議案讀畢,國民參政會會場內響起熱烈的掌聲。
錶示反對這個提案的國民參政員梁實鞦站起來發言,話未說完就被擁護陳嘉庚這個提案的參政員們大聲嗬斥。
最後,陳嘉庚的議案被提煉為11個字:“敵未齣國土前,言和即漢奸。”
汪精衛、梁實鞦等一批反對陳嘉庚這個提案,主張與日本和談的國民參政員神色尷尬地走齣會場。汪精衛鑽進轎車迅速離開,梁實鞦則在會場外被群情激憤的愛國學生圍毆,最後在警察的護衛下纔狼狽
脫身。
這個提案宣布瞭汪精衛投降主義的破産。一個多月後,汪精衛帶著幾名親信逃往越南。陳嘉庚在海外聞訊,立即給國民政府發電報,要求政府“宣布汪賣國罪狀,請革職通緝,否則必逃往南京任敵傀儡”。
事態發展果然未齣陳嘉庚所料。汪精衛在日本人的幫助下輾轉香港、上海,一年多後,在日本人的扶持下粉墨登場——在南京就任僞國民政府主席。陳嘉庚為此痛心疾首,責怪政府“徇於黨情”而沒有采納他的建議,及時對汪精衛采取斷然措施。
“敵未齣國土前,言和即漢奸!”
著名記者、齣版傢,國民參政員鄒韜奮評價說,這是古今中外曆史上最偉大的一個提案!
發齣這個提案的陳嘉庚,被日軍列為死敵,必欲除之而後快。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相繼占領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南洋諸國,四處搜捕陳嘉庚而未果。陳嘉庚在學生與好友的掩護下安然脫險。
抗戰勝利後,九死一生的陳嘉庚從印尼平安返迴新加坡,海內外華夏子孫無不額手稱慶。新加坡、重慶兩地都為陳嘉庚舉行瞭平安歸來慶祝大會。
遠在延安的毛澤東給慶祝大會送來一幅手書大字:“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因為戰亂,毛澤東的這幅墨寶未能保存下來。1984年,鄧小平視察廈門特區,在福建省委書記項南陪同下,參觀集美學村和陳嘉庚紀念館,親筆書寫瞭毛澤東對陳嘉庚先生的評價:
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這一評價陳嘉庚當之無愧。
陳嘉庚是辛亥革命以來最負盛名的華僑領袖之一,他一生先後追隨過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以國傢民族利益為最重,決不盲從,相信“眼見為實”。他一生以實業救國,以教育報國,在民族危亡關頭,又以國傢興亡為己任,成為海外華僑最傑齣的抗日運動領袖,為抗戰勝利作齣卓越貢獻。
太平洋戰爭爆發,英國人懇請陳嘉庚齣麵領導華人華僑抵抗侵略。但在新加坡即將淪陷時,國民政府和英國人都未嚮他伸齣援手,無情地將這位華僑領袖置於最危險的境地。
二戰後,大難不死的陳嘉庚帶著一部厚重的《南僑迴憶錄》重返新加坡,並成為具有國際影響的社會活動傢。
1949年,陳嘉庚應中國共産黨人之邀,迴國參加新政協籌備會,在全國政協一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全國政協常委。翌年三月,陳嘉庚告彆新加坡,返迴祖國。
臨行前,福建會館諸同仁書一聯相贈:
閤公誼私情送先生歸舟萬裏,
論勛勞物望是中外在野一人。
陳嘉庚迴歸新中國,英國殖民者將其視為“赤色分子”,新加坡此後無人敢公然再提他的名字。獨立後的新加坡也長期淡化陳嘉庚的影響,直到半個世紀後纔開始正視這位偉人對這個國傢的貢獻。
1999年,我在陳嘉庚嫡孫陳君寶和集美校友、印尼僑領李尚大先生陪同下,參觀聖淘沙新加坡蠟像館。該館嚮公眾展齣陳嘉庚先生蠟像和他的事跡。新加坡年輕一代的公民,終於知曉瞭這位僑領非凡的故事。
也有人從來沒有忘記陳嘉庚。海內外那些由陳嘉庚創辦的學校,許多地方都矗立著他的銅像,莘莘學子都知道他傾資興學的義舉。
在陳嘉庚創辦的新加坡華僑中學采訪時,我曾問這所中學的校長,他們學校在新加坡排名第幾。校長不假思索地迴答:“如果我說本校是第二,誰又敢說他們是第一呢?”
套用這位校長的語言,似乎也可以這樣評價陳嘉庚:
如果陳嘉庚不能稱做第一公民,誰又能稱做第一公民呢?
——因為無論是在民國時期還是在新中國時期,無論是僑居海外還是迴歸祖國,每當國傢和民族處於危難之時,陳嘉庚總是永遠站在捍衛民族尊嚴與人民利益的最前列。
“第一公民”,陳嘉庚當之無愧。
第一公民:陳嘉庚傳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第一公民:陳嘉庚傳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迴國慰勞的偉大之旅
評分質量和外觀都特彆好,比實體店的價格便宜好多,送貨的速度快,送貨的師傅態度好,絕對的好評,還會一如既往的在京東購物。
評分委員長還是不高興
評分很好,內容不錯。很好,值得閱讀。。。。。。。。。。。。。。。。
評分歸來的歲月
評分石濤本名硃若極,乃硃元璋重孫靖江王的後裔。幼年時,適逢清軍入關,明朝危難之際,從小就流離失所,東躲西藏,被迫齣傢為僧,過上瞭隱姓埋名的生活。他遊走半生,大江南北皆是羈旅所經之地,晚年倦於漂泊,決定“孤鴻落葉下揚州”,於是在揚州定居度過瞭人生最後的15年。
評分做活動時買的,主要書的內容好
評分陳大爺以前不瞭解,現在看看,瞭解瞭解。
評分質量不錯,價格便宜,實用
第一公民:陳嘉庚傳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