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集一起下单买的,为什么会相差一周到货?
评分冯棠(1951-2001):本书译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师从张芝联教授。译有西耶斯《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多古尔《中世纪的生活》,合著有《法国文化史》。
评分托克维尔(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第一卷、《论美国的民主》第二卷、《旧制度与大革命》。 出身贵族世家,经历过五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前期热心于政治,1838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订第二共和国宪法,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长。 1851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托克维尔对政治日益失望,从政治舞台上逐渐淡出,并逐渐认识到自己“擅长思想胜于行动”。托克维尔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学家,前期热心于政治,1838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订第二共和国宪法,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长。1851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托克维尔对政治日益失望,从政治舞台上逐渐淡出,并逐渐认识到自己“擅长思想胜于行动”。他的擅长思想,是一种真正的擅长,一方面,他具有社会科学家所应有的冷静、理性、客观;同时,他又葆有着人文学者的那种热情、理想与信念。他将二者很好的融合为了自身的学术气质,这种气质恰恰是我国许多只能执其一端的学人所缺乏的——或沉迷于工具理论而不问出路何在,或为宣扬个人理念而盲目事实。就在淡出政治舞台以后,托克维尔重新成为一名历史学家,着手写作。1856年,经过五年深入研究,《旧制度与大革命》出版了。在该书中,托克维尔所谓的“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之间的关系,被定义为一种前者向后者过渡时的状态。简言之,即社会转型期。在他的眼里,路易十六并非贪婪、昏庸的国王,而是改革步入“深水区”后,激起了社会矛盾的失败者,而大革命的到来也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正因为托克维尔“擅长思想胜于行动”,他才能写出《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样的不朽之作。20世纪以来,牛津大学将《旧制度与大革命》指定为基础教材。2012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主持听取专家学者对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座谈会时,向与会专家推荐了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一时间洛阳纸贵。托克维尔在1835年出版的《民主与美国》是最早开始探讨美国政治和文化的主要作品之一,并且也成为研究这方面领域的经典作品之一。在书中托克维尔以他敏锐的观察力,从一名第三者的角度观察新大陆的民主制度。他赞扬了民主制度在美国的成功发展,但他同时也对于民主制度下出现多数暴政的可能性提出了警告—他将那称为是“温和的暴政”。这本书是托克维尔在19世纪初期以游历美国的经验所写成的,那时正是美国刚经历了自由市场革命、西部扩展、以及杰克逊民主的快速发展,完全改变了美国生活面貌的时候。托克维尔认为民主可以适当的平衡自由与平等两者,在照顾个人的同时也顾及社会的发展。托克维尔认为过度的社会平等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孤立,造成更多的政府干预、以及自由遭到侵蚀。托克维尔也批评了个人主义,他认为人与人之间根基于相同目标的团结合作,能将美国建立为一个更理想的国家,也能因此而建立起一个公民社会,从而避免过度依赖政府的干预。
评分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1859),法国政治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1841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9年出任立宪大会副主席和外交部长。拿破仑三世1851年政变后退出政界,从事历史研究和著述。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等。
评分本书以制度考察为中心,从政府与政治的视角,对晚清时期某些重要史实进行了深入探讨,内容涉及官督商办机制、政府劝业活动、政府诚信建设、革命派与革命思潮等,行文注重“叙事”与“说理”,以期对于拓展中国近代史研究视阈、加深关于中国近代政治与经济的认识有所助益。
评分上部从自然环境,民情,法制等方面论述了美国在民主制度下的成就和前景。如果说写上部的托克维尔象灰袍法师甘道夫,写下部的他变身成白袍法师。以一种无可匹敌的语气阐述比较了贵族制和民主制下文学,历史,婚姻,政治,军事。 如果你向往民主制度,肯定得阅读这部作品,书中对民主的赞誉无处不在;如果你对民主制度不以为然,你更加不能错过 这本书,书中把民主制下已经显露和可能导致的恶果描述得入木三分。 他以一种贵族的优越感平视着美国,既不美化,他法国人的骄傲决定了他不会美化,也不丑化,贵族身份使他不屑丑化。他平静的分析各项制度的成因,得失,可能的演变。他看到了美国总统连任制的 弊端,看到了奴隶制下的南北矛盾种族冲突,对印第安人的命运无可奈何。下部中,他感受到中央集权下政府的可怕,工业大分工下人的工具化,平等制度下个人的软弱,新闻监督出版自由对保障个人权利的意义…(马克思这时候还是个在图书馆啃面包的愤青,韦伯还要等六十年才论新教伦理)。他甚至预言了美国和俄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每句话都通俗易懂,从常识出发,但得出的结论表面在说美国,实则在谈论人类共同的命运。
评分1789年,法国人以任何人民所从未尝试的最大努力,将自己的命运断为两截,把过去与将来用一道鸿沟隔开。为此,他们百般警惕,唯恐把过去的东西带进他们的新天地:他们为自己制订了种种限制,要把自己塑造得与父辈迥异;他们不遗余力地要使自己面目一新。
评分本书以制度考察为中心,从政府与政治的视角,对晚清时期某些重要史实进行了深入探讨,内容涉及官督商办机制、政府劝业活动、政府诚信建设、革命派与革命思潮等,行文注重“叙事”与“说理”,以期对于拓展中国近代史研究视阈、加深关于中国近代政治与经济的认识有所助益。
评分本书以制度考察为中心,从政府与政治的视角,对晚清时期某些重要史实进行了深入探讨,内容涉及官督商办机制、政府劝业活动、政府诚信建设、革命派与革命思潮等,行文注重“叙事”与“说理”,以期对于拓展中国近代史研究视阈、加深关于中国近代政治与经济的认识有所助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