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与自由》围绕“容忍和自由”这一主题,选取胡适作品中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二十多篇文章,并分为三卷。第一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明,选录了胡适对于思想文化和学术教育领域之思考。第二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自由,选录了胡适关于自由民主的文献。第三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选录了胡适思想如何推动社会改革的文献。
《容忍与自由》没有进行高深的理论探讨,而是对大众普及胡适先生改造社会的重要思想。同时,书中还配以大量图片,还原胡适先生思想,以当年文章回应当今时代主题。
卷一 我们时代所需要的文明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新思潮的意义 杜威先生与中国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 卷二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自由 思想革命与思想自由 致陈独秀 自由主义是什么? 爱国运动与求学 我们要我们的自由 人权与约法 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里求得一个共同政治信仰 《陈独秀最后对于民主政治的见解》序 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 容忍与自由 卷三 我们民族所需要的社会 易卜生主义 我们的政治主张 请大家来照照镜子 我们走那条路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纪念“五四” 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再谈“五四”运动 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 为学生运动进一言 贞操问题
沟通中达成共识。
评分我买的是容忍与自由胡适,读书,我个人认为它有两层意思第一,看书,看一本或一篇从未看过,也可以是重新看的书,第二,学习,上学校,多用于现代社会中,孩子出门前,都说一句我读书去了!
评分 评分其实胡适并非到1959年才提出这一论断的。早在1948年,胡适便多次在演讲中引用布尔教授的话,并提出了“容忍就是自由的根源,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可说了”。
评分据《胡氏年谱》载:1959年3月5日下午雷震便来找胡适,胡交给他一封转交《自由中国》编委会的信。信中表示自己早就恳辞发行人的态度,认为“此次陈怀琪的事件(指陈向台北地方法院起诉雷震),我认为我们应该检讨自己的编辑方法是否完善”。3月12日,胡适写定了《容忍与自由》,初题为《政治家的风度》,后改做《自由与容忍》,最后改定为《容忍与自由》。此后,在3月24日,胡又对两名《自由中国》的编辑说:“过去的事情还是少说为妙”;在11月20日《自由中国》十周年纪念会上他又作了《容忍与自由》的同题演讲。
评分OK
评分我想,看书是需要耐心的,名著的确不同于其他小说,慢慢琢磨,才其乐无穷。容忍与自由围绕容忍和自由这一主题,选取胡适作品中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二十多篇文章,并分为三卷。第一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明,选录了胡适对于思想文化和学术教育领域之思考。第二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自由,选录了胡适关于自由民主的文献。第三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选录了胡适思想如何推动社会改革的文献。
评分 评分正品还会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