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福利经济及国家理论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福利经济及国家理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鲍莫尔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4894
版次:1
商品编码:11232161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3-01
页数:20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福利经济及国家理论》的特点是,除在方法论方面把“新古典主义”的理想产量理论用无差异曲线给以新的雕琢和发挥外,在目的论方面又发展了凯恩斯等人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学说。鲍莫尔简要地叙述了早期各家有关福利经济的论述后,就开始讨论理想产量问题。他用相当多的篇幅以他独具特色的数学公式发展了帕累托以来的无差异分析方法。这是这《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福利经济及国家理论》在方法论方面的贡献。,对于偏离理想产量的情况也是不容易辨认的。但是一旦我们知道了偏离的方向和大小,就能采用奖励和赋税的方法加以改善。这种改善并不需要放弃市场机构的运用。因为用任何中央计划机构或其他组织替代市场机构来作为资源配置的决策者,其消除偏离理想产量的效果,不见得会比市场调节更好些。如果中央机构把消费者的需求估计错了,那就不仅会抵消这种计划的好处,而且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目录

原序

第一篇 外部经济论的推广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早期的某些讨论

第三章 理想产量问题

第四章 理想产量(续)

第五章 积极追求利润

第六章 作为准则的竞争

第七章 失业均衡及其有关问题

第八章 有关国际关系的一些问题

第九章 论点的推广:两种应用的说明

第二篇 走向国家的一种经济学说

第十章 关于理想的含义

第十一章 理想与非理想情况的稳定

第十二章 经济理论与国家学说

第十三章 论见闻不全

第十四章 结束语:福利经济学毁了吗?

汉英人名对照表

用户评价

评分

综上可见,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们实际上认为,低工资来源于劳动的过度供给,失业是劳动力要素要价过高的结果,贫困则是由于这些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工人阶级自己应该学会控制其数量的增长,自己对自身的状况负责。因此,这些建立在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基础之上的福利经济思想使社会对于贫困、失业的责任逐步让位于社会对于贫困人的压制。正因为如此,1843年英国通过了新“济贫法”。该法案采用了更加严厉的法则,规定依靠救济的人必须接受更加苛刻的条件。建立在否定社会保障功能思想基础之上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变迁,使贫困的失业者有待救济的迫切性更加与新的“济贫法”救济的局限性产生着矛盾。这种矛盾不仅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福利制度需要重新安排,而且说明了否定社会保障功能的思想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要求。

评分

还可以吧,这个书还不错。

评分

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

评分

一直在京东购物,送货快,质量有保障,继续支持,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你的心情变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方式,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你的身

评分

国是最早较大规模地由政府出面干预福利事业的国家之一。1601年颁布的《济贫法》 (PoorLaw)以法律的 形式将救济贫困由私人义务(宗教机构、同业行会)转变为社会公共责任,并规定了救济贫民的福利措施。这些措施实施以后,人们对《济贫法》所规定的扶贫原则进行了认真思考,形成了否定社会救济制度的福利经济思想。这一时期,对社会救济制度持否定态度的理论主要有:

评分

咖啡,看似快餐,其实值得回味 无论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

评分

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把人类利己主义本性当作经济研究的前提,把经济现象看成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经济人活动的结果。他认为,独立的经济个体追求的是个人利益,但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必然会导致普遍福利。因此,国家和政府无需对穷人和福利给予特别关注,福利救济和社会保障只是私人的事。斯密实际上对当时流行的济贫法进行了间接批评。

评分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也是“博读”的忠实拥护者。他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习惯是一个人如影随形的伴侣,不同的习惯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结果。纵观古今中外名人的阅读习惯,我们会惊叹阅读的方式是如此多样:一目十行型、水滴石穿型、还有“饿狼”型、“牛嚼”型等等……但无论是哪种方式,他们都去粗存精,将知识的营养吸收最大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