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工程水文学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工程水文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王文川 编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1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9787517007616
版次:1
商品编码:1122838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8
字数:3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工程水文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是根据当今应用水文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河流或其他水体水文要素的变化和分布规律,为工程建设提供水文分析计算技术与方法的专业教材。全书除绪论外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河川径流形成的基本知识,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统计,设计年径流及其年内分配,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流域产、汇流分析计算,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等。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工程水文学》为高等学校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管理、农业水利工程及水电类专业的教材,也适用于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水务工程等专业师生阅读,并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水文学的研究内容
1.2 水文现象的基本规律及水文学的研究方法
1.3 工程水文学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
1.4 水文学的发展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 河川径流形成的基本知识
2.1 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
2.2 河流与流域
2.3 降水
2.4 蒸散发
2.5 土壤水、下渗和地下水
2.6 径流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 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
3.1 水文测站与站网布设
3.2 水位观测
3.3 流量观测
3.4 河流泥沙测验与计算
3.5 水文调查与水文遥感
3.6 水文数据处理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章 水文统计
4.1 概述
4.2 概率的基本概念
4.3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4.4 常用的概率分布曲线
4.5 水文参数估计
4.6 水文频率计算适线法
4.7 相关分析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 设计年径流及其年内分配
5.1 年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5.2 具有长期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的分析计算
5.3 具有短期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的分析计算
5.4 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的估算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6.1 概述
6.2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量的推求
6.3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
6.4 入库设计洪水
6.5 分期设计洪水
6.6 设计洪水的地区组成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章 流域产、汇流分析计算
7.1 流域产汇流计算基本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7.2 流域产流分析与计算
7.3 流域汇流计算
习题与思考题

第8章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8.1 概述
8.2 设计面暴雨量的推求
8.3 设计暴雨的时空分配计算
8.4 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8.5 小流域设计洪水
附录
……

前言/序言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工程水文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工程水文学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工程水文学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工程水文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唐震在其新著《接受与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中提出最新观点:人是其对象之所是。他认为在广义的自然界的背景之下,整个世界表现为原始自然、人化自然、能动自然和虚拟自然,它们同时构成了个体的对象世界。人的对象世界在其自然的属性方面由低到高呈现出较大的差别,差别表现为从非能动的自然逐渐地向能动的自然演变的过程。人在对象面前既是接受对象的受体,也是选择对象的主体。由此而形成人与对象的四大关系:原始自然与个体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凝聚成个体的感觉,以此为标志形成第一对象关系;人化自然与个体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凝聚成个体的知觉与表象,以此为标志形成第二对象关系;他人与个体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凝聚成个体的意识和语言,以此为标志形成第三对象关系;自我与个体自身发生相互作用凝聚成个体的反思,以此为标志形成第四对象关系。人在其与对象发生作用之前只是一个白板,他在人的意义上是个虚空。只有在与对象世界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才逐渐地形成了人的核心内容即人的自我。在感觉阶段,人是一个凭着感觉认知世界的感觉主体,感觉主体的能动性表现为摹仿性;在知觉和表象阶段,人是在多个感官的自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觉主体,知觉主体的能动性表现为综合特性;在意识阶段,人是一个有着反主体倾向的意识主体,意识主体的能动性表现为反主体性;在反思阶段,人是一个能够自我审视的理想主体,理想主体的能动性就是反思自身。这些不同阶段的对象关系进驻在个体之中,就形成了个体不同阶段的自我。可见,人的

评分

自觉是人的基本属性,其贯穿内外矛盾。人是自觉必然的主体。人的一切行为即为有意识认识、解放自我的存在。意识的基本属性就是自觉的属性,人性的根本内容就是自觉。

评分

和现在上课的配合起来用,不错,编的很用心

评分

人是对象之所是

评分

内容经典 值得一看

评分

马克思主义对人哲学上的理解为:人的内在生命物质本体与特定的大脑意识本体构成整体的自然人。自然人通过劳动关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关系形成系统的外在矛盾关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论是自然还是社会人其总体的都是通过人的内、外矛盾关系形成自我解放的主体矛盾关系。人的自然本质是动物的进化产物,人超越自然的创造是人本身。人性就此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评分

解放自我的主体。以实践的劳动创造人类自我存在,形成自我存在的发展。人自然的受外在物质世界的约束,人类的产生是对于自然的解放,获得对于自然的相对自由。新生个人都是一定历史的产物,在新的实践中发展自我必然与旧世界产生矛盾,人类通过扩展实践范畴,创造新型实践工具来解放人的内、外矛盾。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发展自我实践能力才可以发展自我的存在。人的基本创造力即生产力是人类发现、创新具体自然及社会矛盾的总体总体。生产力具体表现为劳动力。

评分

还可以吧,就是发货慢了

评分

在中外早期哲学体系中,人主流的来源于神的创造,其是对于人创造自我的反映。中国有女娲造人说。神话与宗教结合形成中国独立的人学思想。在我国春秋战国就有比较系统的人性学说:善恶二性论。欧洲中世纪神学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上帝造人。基督教圣经认为: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了一智慧果,违抗了上帝的意旨,受到了上帝的惩罚使其下凡,才创造了人类,因而后来的一切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一方面有着与上帝相通的神性,另一方面又有使他陷入罪恶的肉体,由此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工程水文学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