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评分好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一代文豪老舍的阅读习惯有一个优美的名字—“印象法”。他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则喜欢“厚薄”法。他认为,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寻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当代著名作家秦牧的阅读法有极为幽默的名字:“牛嚼”与“鲸吞”。“老牛白日吃草之后,到深夜十一二点,还动着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东西再次‘反刍’,嚼烂嚼细。我们对需要精读的东西,也应该这样反复多次,嚼得极细再吞下。”而“鲸吞”则是指,鲸类中的庞然大物是以海里的小鱼小虾为主食的,一大口一大口地吃,整吨整吨的小鱼小虾就进入鲸的胃袋了。“人们泛读也应该学习鲸的吃法,一个想要学点知识的人,如果只有精读,没有泛读,知识是强壮不起来的。”
评分好。
评分这套都不错,促销购买,值!!!
评分然,不数年贸易日盛。嗣因印人时与构难,英君又准其在印用兵自卫,于是购兵船,举官长,练兵丁,筑炮台,规模渐扩。
评分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华后溪河村人,擅西洋史研究。一生在史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著述甚丰。他著有:《通史新义》、《新史学》、《历史研究法》、《历史教育法》、《西洋史学史》、《中古欧洲史》、《秦始皇帝》、《近世欧洲史》、《近世欧洲史》、《浙东学派溯源》、《程朱辩异》等十多部专著,其它零篇散幅,为数更多。1903年中秀才,同年入金华府立中学堂读书。1906年,何炳松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入浙江高等学堂预备科学习,后升入正科,于1912年毕业。同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省府公费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次年考入威斯康辛大学,学习历史学和政治学。何炳松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异,第二年已成为该校的兼职助教,负责收集有关远东及中日关系的资料,1915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又转入普林斯敦大学研究院,专攻现代史和国际政治,1916年获得硕士学位归国。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