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中古欧洲史》系编译者于1920至1922年在北京大学史学系讲授中古欧洲史的讲义,大部分内容以鲁滨逊所著《西部欧洲史》一书中前29章为蓝本。关于文明史方面,则取材于鲁滨逊与人合著的《欧洲史大纲》第一卷加以补充。书中对中古世纪欧洲各国政治、经济、思想及美术进行叙述和讨论,尤其重视基督教教会的介绍,对所述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人物如罗马教皇、查理曼大帝、马丁·路德等人一生及其事业予以了研究和讨论。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鲁滨逊是美国的一位很有名的教授和学者,他的这本教科书的风行,是没有能和他竞争的。我希望他现在靠了何先生给他的这一套优美的华服,在我国能受到更大的欢迎。
——陈衡哲
何先生是一位史学家、教育家、出版家……何先生终身尽瘁于教育、学术、文化事业,其同事、学生遍布海内外,因此追慕先生的治学、办校的精神及高风亮节,定将鼓励我们为振兴中华,共同奋斗。
——周谷城
目录
序
弁言
第一卷 蛮族之入侵及基督教会之事业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书之目的
第二节 历史之起讫
第三节 中古时代之意义
第二章 蛮族入侵以前之欧洲
第一节 罗马帝国统一之原因
第二节 罗马帝国衰替之原因
第三节 罗马文化之衰替及基督教之传入
第四节 纪元初年之基督教会
第五节 东部罗马帝国
第三章 日耳曼种人之入侵及罗马帝国之瓦解
第一节 西Goth王国与Vandal王国之建设及匈奴之入侵
第二节 东Goth王国之建设
第三节 罗马文学之衰替
第四节 东帝Justinian之武功及Lombard种人之入侵
第五节 Frank王国之建设
第六节 Frank王国之政情
第七节 蛮族与罗马文化之融合
第八节 中古时代之事业
第四章 罗马教皇之兴起
第一节 基督教会得势之原因
第二节 中古教会之政权
第三节 罗马教皇得势之原因及其机关之发达
第四节 罗马教皇Gregory the Great
第五章 修道士及日耳曼种人之人教
第一节 清修主义及寺院制度
第二节 英伦三岛中之传道事业
第三节 欧洲大陆上之传道事业
第二卷 封建制度之发达及民族国家之兴起
第六章 Charles Martel及Pippin
第一节 Charles Martel之内政
第二节 回教之兴起
第三节 回教徒之武功回教国
第四节 Pippin之篡位
第五节 Pippin与罗马教皇之携手
第七章 Charlemagne
第一节 Charlemagne之性情
第二节 Charlemagne之征服Saxon种人
……
第三卷 皇帝与教皇之争雄及十字军
第四卷 中古时代之一般状况
第五卷 学问复兴
第六卷 宗教改革及宗教战争
后记
精彩书摘
第五节 封建时代之私斗
若就封建时代之规则及契约而论,则条分缕析,几乎事事皆有极详细之规定,似可维持当日之秩序及个人之自由。然试读当日之编年史,则大局之纷扰,干戈之云攘,无以复加。除教会外,几皆惟力是视。如诸侯而无力者,即无望其附庸之能尽其责。所谓忠顺,本属维持秩序之唯一原理,而食言之辈,在当时无论为诸侯或为附庸,亦正不一其人也。
为附庸者,一旦有不满于其诸侯之意,每易人而事之。而附庸并有易主之权利,如诸侯不能公平司法,即可为易主之理由。然附庸易主之事,往往为谋利起见,遂背故主。故当日易主之事,史不绝书。凡附庸之有力者,或诸侯之无能者,则易主之举,往往随之而起。
封建时代,除战争外无法律;所谓法律,即是战争。当时贵族,除战争外无职业;所谓职业,即是战争。诸侯附庸,好勇狠斗。权利尝有冲突之迹,人民皆有贪得无厌之心。故战争流血,习以为常。为附庸者,至少必与四种人战:其一,与其诸侯战;其二,与主教或住持战;其三,与其同僚战;第四,与其属下之附庸战。故封建之约束,不但不能担保大局之和平,反一变而为争斗之导线。人人皆存幸灾乐祸之心。不特此也,即家庭之内,亦时起萧墙之祸。因争夺家产之故,每有子与父斗,弟与兄斗,侄与叔斗之事云。
在理论上,为诸侯者,既有司法之权,当然有排难解纷之责。然往往无能为力,亦不愿为力,盖恐一旦判决,无法执行,反增困难也。故为附庸者,每有争执,唯有诉诸武力之一途;争斗一事,遂为其一生最大之事业。争斗之事,并受法律之承认。十三世纪之法国法律及一三五六年德国之金令(Golden Bull)均无禁止争斗之规定!不过谓争斗之事,须以光明正大出之耳。
争斗既息,则比武以资消遣。两军对垒,有同真战。罗比武马教皇及宗教大会常下禁止之令,即国王亦然。然国王喜斗者多,故每贻出尔反尔之诮。
……
前言/序言
我国人研究西洋历史的道路,凡有两条,一是读西洋历史名著的原本,一是读中国人自己的编著或译本。
自十九世纪以来,西洋的历史学,靠了新材料的发见,及新史观的兴起,他的发达真可以说是一日千里;而历史名家的著作,也是日新月异,美不胜收。所以我们若能直接读他们的著作,实是研究西史的一条最简捷,最有效果的道路。但不幸因为文字的困难,因为书籍的昂贵和难致,这一条路便成为少数学者的私径了。于是大多数的学子,便不得不向第二条路走去。但第二条路也不是平坦大道。现在我国人自己所编的西洋史,在性质及数量上,均尚免不掉贫乏的讥评。国中为历史而研究西洋历史的人,已经不多;加之这一类少数的学者,又大都执教鞭于国内各大学,甚少闭门著书的机会。而西洋历史的材料,在国内更不易得,此尤足增加著书的困难和失望。
至于译书的一件事呢,在表面上看来,他似乎是极易的,但实际上亦有许多困难。第一,历史的著作,大抵是偏于学术的,所以他定不能得到群众的狂热欢迎,因此,人们或因得不到相当的报酬而气馁。第二,凡是文笔清通的人,都能译几篇文艺小品,而不致有大舛误;但假使你不曾研究过历史,你译出来的史学名著,怕就要免不了“贻笑大方”“贻害后学”的一类考语了。第三,历史是最富于人性的一个学术,所以他的取材及范围,亦当以人为根据。欧美人所著的历史,在我们东方人用世界的眼光看来,有许多是累赘可删的,有许多是应当增加材料的。但这一件事更不易做,更非素无历史研究,或乏世界眼光者,所能下笔了。因此三个原因,历史名著的好译本,在今日的学术界中,遂等于凤毛麟角。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中古欧洲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秦汉史是记述和研究中国秦汉时期历史的断代史。这个时期的断限,是从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开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为止,包括秦(前221年至前206年)、西汉(前206年至公元8年)、东汉(25年至220年)三个朝代,和一个短命的王莽政权(公元8年至24年),共440年的历史。本书是吕思勉先生的四部断代史之一。吕思勉系中国近代的史学大师,著述丰富,成就卓著。本书初版于1947年,后多次重版,是研究秦汉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已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与先期出版的《先秦史》一样,本书也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为政治史,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后半部为社会经济文化史,采用分门别类的办法叙述。 本次《秦汉史》的新版,以开明书店的实版本为底本,吸取了作者各杨、吕诸先生的校订成果,并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繁体横排、单行夹注。除订正子原书的一些讹误之外,其它如习惯用词、行文遣句、概念术语等,均未予改勋。《秦汉史》的札录,原是作者为自己的研究工作所做的摘录,文字非常简略,有些只是揭示性的辑要,但都标有相应的页码,现以页下注的方式,附在正文之中,以便读者参考。著名秦汉史专家。1935年生于北京。1949年6月进入华北大学学习,1957年考入西北大学历史系,1961年10月至1972年在西北政法学院任助教。1972年至1988年在西北大学历史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8年12月调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法律史研究所所长。1989年任司法部法律出版社副总编辑,1991年6月任总编辑。曾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著有《秦史稿》、《秦汉史》、《简牍概述》、《秦国发展史》、《秦汉社会文明》、《汉武帝》、《法与中国社会》、《中国古代史》第一卷(主编)等。1919年毕业于武昌商业专门学校,1924年到美国加州大学研究经济,1925年冬回国后一直从事文化工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系主任、副校长,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全国政协一届委员,全国人大一、二、三届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民族历史研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史学会秘书长等职。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先秦史》、《秦汉史》、《中国史料学》、《中国史纲》、《中国史论集》(第一辑)、《中国史论集》(第二辑)、《历史问题论丛》、《翦伯赞历史**选集》、《中国历史概要》(合著)等。
评分
☆☆☆☆☆
印度属英本末译附:
评分
☆☆☆☆☆
民国学术,群星璀璨。今朝风流人物,江河日下。
评分
☆☆☆☆☆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中古欧洲史值得一买!
评分
☆☆☆☆☆
中古欧洲史 自古以来,书便是人类灵魂的伴侣,在中国,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警示;在西方,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格言。处于不同的社会时期,身在不同的术业当中,名家学者们各抱着不同的阅读心态,有些是书迷,有些是书痴,有些是书的攫取者,有些是书的捍卫者;同时他们形成了迥异的阅读习惯,甚至由此产生了许多佳话。当我们走进这个名家阅读的大观园,一定会被他们读书的故事深深吸引,更会为他们的读书心得和做人智慧颔首赞叹。上周著名主持人梁文道来到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时,给深圳市民提到一个阅读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更有效率的办法,就是读得更多。其实在历史上,这种“读得更多”而成为大学问家的例子比比皆是。鲁迅就对青年提出读书应博览的建议。他认为,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偏看看理科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在博的基础上,要渐择而入于己所爱的一门或几门。”
评分
☆☆☆☆☆
鸦片事略·2·
评分
☆☆☆☆☆
我家男人要买的书
评分
☆☆☆☆☆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
然,不数年贸易日盛。嗣因印人时与构难,英君又准其在印用兵自卫,于是购兵船,举官长,练兵丁,筑炮台,规模渐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