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莉恩·沃尔夫 (Gillian Wolfe),从1984年开始领导达伟奇画廊(Dulwich Picture Gallery)的教育部门。她为儿童写的艺术书籍(My First Art Book),荣获美国父母选书银奖;另外还有《艺术活动》(Art Activity)和《小朋友的艺术书》(Children's Art Book)曾双双赢得年度博物馆出版品的古本江大奖(Gulbenkian Prize)。
1995年,吉莉恩因为对教育的贡献荣获“英国皇室荣誉成员”(MBE)头衔,之后又被英国皇家艺术协会邀请为荣誉会员。其中,《看!各种角度看名画》(Look! Zoom in on art)荣获国际英语协会4-11岁非小说类书籍奖。
这套书真是太对我们家那个小捣蛋鬼的胃口了!我孩子今年五岁半,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又特别喜欢“打破常规”的年纪。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读,他看到书里那些看似正常的图画,突然“哎呀”一声,指着某个细节大笑起来。原来,画家在里面藏了好几个“小陷阱”!比如,一个本来应该在水里游泳的鱼,竟然被画在了树上,或者一个本该是圆形的饼干,被画成了奇形怪状的形状。一开始他看得很认真,试图找出那些“不协调”的地方,那种全神贯注的样子,比他玩任何电子游戏都专注。这本书的妙处在于,它不是那种枯燥的说教式绘本,而是用一种非常游戏化的方式,鼓励孩子去观察、去质疑,去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同时也要学会“不轻信”。每次读完,我们都会在家里玩“找茬”游戏,我故意把家里的东西放错位置,看他能不能像书里的侦探一样敏锐地发现。这不仅锻炼了他的视觉分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一种批判性思考的萌芽——事情不一定都是它看起来的那样。这本书的色彩运用也非常明亮活泼,那种跳跃的色块和夸张的造型,完美契合了低幼儿童的审美偏好,绝对是亲子共读的绝佳选择,能让大人们也重新用孩子的视角去审视这个世界,发现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忽略的趣味。
评分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巧妙地利用了儿童心理学中的“不确定性引发的好奇心”这一机制。孩子们天生对打破已知模式的事物抱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本书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迷宫,每走一步,你都以为你掌握了规则,但下一秒,规则就被推翻了。这种持续的、低强度的认知挑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内驱力。我的孩子现在经常会主动跑过来,翻到某一页,然后用一种“我发现了一个秘密”的语气告诉我:“你看,这只小鸟的翅膀怎么长在脚上了呀?”这种由内而外的主动提问,远比我强迫他去学习任何知识点都要有效得多。此外,这本书还为亲子互动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去探讨“什么是真实”和“什么是想象”。在我们的讨论中,逐渐地,他明白了书本和现实是可以有所区分的,而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可以在规则内自由地进行游戏和创造。这对于构建他早期对艺术和逻辑的认知框架,是非常有建设性的,它不是强行灌输,而是引导式地渗透,这一点我非常赞赏。
评分我发现,读完这本“捉弄人”的书后,孩子玩“假装游戏”的创意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以前他玩积木或者扮演角色时,场景相对固定,很少有天马行空的发挥。但现在,他会主动引入一些“不合逻辑”的元素来丰富他的故事线。比如,他会坚持让他的玩具小狗开着一辆本来应该由人驾驶的推土机,而且这辆推土机还要在屋顶上“游泳”。这种将书中观察到的错位感应用到自己的想象世界中,说明这本书已经潜移默化地拓宽了他的思维边界。它告诉孩子:想象力是无穷的,你可以在既有的框架下,大胆地进行颠覆性的重组。这对于培养一个富有创造力和适应力的个体至关重要。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能够跳出既定的思维定式去解决问题,比掌握任何具体的知识点都更有价值。这本书以一种最轻松、最不费力的方式,为我们家长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工具,去点燃孩子心中那团对世界永不满足的好奇火焰,绝对是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套绘本的装帧和纸质也绝对是让人眼前一亮,完全符合我对高品质儿童读物的要求。内页纸张厚实,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即便是好动的小朋友反复翻阅,也不容易撕坏或者留下明显的折痕。印刷色彩非常饱满和清晰,这一点对于需要辨识细微差异的视觉训练游戏来说至关重要。那些被故意画错的地方,如果没有高清的色彩还原和清晰的线条勾勒,很容易就被忽略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整体画风上保持的和谐感。尽管内容充满了“错位”和“反常识”,但整体的绘画风格是统一的、温暖的,没有因为主题的戏谑而变得零碎或混乱。这种视觉上的稳定感,为孩子探索那些“不协调”的细节提供了一个安全和愉悦的背景。我们家有一个习惯,就是把特别喜欢的书放在客厅显眼的地方,这本因为其鲜明的设计感,也成了我们家小书架上的“明星”读物。每当有亲戚朋友来做客,孩子们都会主动拿起它来展示,可见它在孩子们心中的吸引力有多大,这无疑也是对其视觉设计成功的一种侧面印证。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种“捉弄人”的主题还有点担心,怕孩子会因为被“骗”到而感到沮丧或困惑。毕竟四五岁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还处于建立阶段,很容易把书本上的内容当作绝对真理。但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和高明。它不是在嘲笑孩子的单纯,而是在邀请他们加入一场盛大的“视觉魔术派对”。每一页的设计都充满了幽默感和善意,那些不合逻辑的元素,往往是那么的滑稽可爱,让人忍不住想去揭穿它。比如,有一页画的是一棵正在结果子的树,但果实却是小小的皮球,这种无伤大雅的错位,只会引得孩子发出“噗嗤”的笑声。这本书成功地将“错误”转化为一种乐趣和学习的机会。它教会了孩子,犯错或发现错误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它,以及从中获得了多少乐趣。我发现我家孩子在读完这本书后,对图画的细节关注度明显提高了,他不再是“看过去”了,而是开始“看进去”了。而且,在讲述和讨论这些“被捉弄”的场景时,我们之间的对话变得更加开放和轻松,我不需要刻意去教他逻辑,他自己就在那些有趣的画面中领悟了什么是“常理”和“例外”。
评分非常经典的美术绘本,值得家长和孩子一起读。
评分图书质量很好,宝宝非常喜欢看,而且现在可以自主阅读了。
评分搞活动购入还是可以的,看不了了,囤书是种病,边角磕碰太厉害了
评分原来画还可以这么有意思,讲的很好,需要好好学习
评分孩子很喜欢哦,赞,值得购买,图片也很清晰
评分这次遇到双十一、双十二,一下子在京东买了太多太多的图书,真心觉得便宜,比盗版的书还要实惠。接下来,就是和孩子慢慢的消化,慢慢的把书读了。
评分这次遇到双十一、双十二,一下子在京东买了太多太多的图书,真心觉得便宜,比盗版的书还要实惠。接下来,就是和孩子慢慢的消化,慢慢的把书读了。
评分各种画画的技巧原来都是不同时代画家的发明,你也可以发明不同的画法
评分很喜欢这套书,不仅能给孩子看,大人也爱看,一起修炼艺术细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